文章轉自公眾號: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羅大肥 編輯:李春暉
2020年的春節註定難忘。
在疫情面前,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過起了憋在家裡萬物互聯的雲春節。以往每逢節假最後幾天,朋友圈往往傳播起「為假期充值」的各色段子。哪想這回一語成讖,不僅成功充上了,還有充過頭的嫌疑。總的來說,大家都一樣,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全是宅在家一個月的模樣。
據說中小學生都開始停學不停課,硬糖君也抓緊時間補課,將有人大力鼓吹、有人悶聲發財的新內容形式——豎屏短劇連刷了十幾部。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雖然還沒有明確的叫法,但無論是豎屏劇、短劇、微劇、還是舶來品的憋氣番,基本都是對時長5分鐘以下的、具備連貫劇情及主次要人物的短視頻內容的一種稱呼。長視頻平臺為區分於自己的傳統橫屏內容,率先喊出了「豎屏劇」的叫法,聽起來比較「專有名詞」一點,故硬糖君暫沿用這一概念。
而除了以愛優騰為代表的《生活對我下手了》、《通靈妃》這類正規軍外,還有大量抖音、快手上PUGC內容生產者對短劇的實驗性嘗試。
對於短視頻內容的進化而言,豎屏劇是方向、是風口,還是一個過渡時期產品?而對於用戶來說,放著幾億投資的精品大劇不看,沉迷「經費不足」豎屏劇為哪般?
正規軍的基因傳承與基因局限
《生活對我下手了》可以視為是愛奇藝對於豎屏劇的一次真正嘗試。它從形式上可以追溯到情景喜劇,而在網際網路時代,這類內容的傳承者是《屌絲男士》和《萬萬沒想到》。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生活對我下手了》仍然保留了前二者的某些特質,並在鏡頭運用以及後期剪輯上做了更多符合時代的進化。
從內核上說,《生活對我下手了》也是在講當下普通人的生活。被粉絲綁架的女主播因為關了美顏讓綁匪以為綁錯了人;看完電影想跟男朋友開個房卻百般暗示得不到回應的屌絲女;與女神相親又不想花錢送禮物請吃飯的直男……
這些特色人物,恍惚間讓人以為是大鵬或者王大錘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一次人格復活。
另一個被保留的特質是專業化的服化道支持以及明星大腕的友情客串。這也使《生活對我下手了》更無限接近《屌絲男士》的成功思路——通過品質和明星吸引流量,通過內容引發共鳴。
然而相比《屌絲男士》的足療系列和大鵬(屌絲)+柳巖(女神)的基礎體系,《生活對我下手了》在第一季的內容上仍舊處於探索期,不夠犀利,同時不夠有趣。
如果說《屌絲男士》真正意義上揭示了屌絲和高富帥之間的階級差異這一時代產物的話,那麼《生活對我下手了》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主心骨在哪裡——它還缺一個深刻打動別人也持續支撐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量時髦剪輯技術的運用讓某些劇集的故事看起來更加緊湊有趣,如定格分屏內心獨白和快速的同一類型的預設轉場。在以秒為單位的快節奏視覺世界裡,這類嘗試可以提供足夠強烈的風格化和體驗感。
相比之下,騰訊平臺上映的《通靈妃》則更貼近傳統的講故事類型的長劇形式。不同於《生活對我下手了》在劇集時間上的彈性,《通靈妃》似乎在剪輯時就嚴守著2分鐘的時長底線。
作為一個以故事線為主的古裝劇,《通靈妃》前面的觀看體驗十分爽快。幾乎一集一個出場人物,完全不拖沓,甚至連片頭片尾都是特意用了倍速快進的方式壓縮時長。
然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多機位外,演員、服化道、場景、燈光甚至特效都可以說高質量。52集一共不過一個多小時的總片長,如果說苦,恐怕最苦的是編劇。
有別於《生活對我下手了》這類單元劇,《通靈妃》自身的故事連貫性使得它的鏡頭要求極高,在有限的1分多鐘的時長中,既要交代劇情,還要保證每一集具備起承轉合的故事節奏,這對劇本改造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目前的52集僅是第一季的完結,然而這個劇能拍多長呢,520集恐怕也不一定能把故事講完。雖然高質量和快節奏能夠保證觀看者在初期的黏著,然而隨著套路化的熟悉,這類型的故事劇如何繼續吸引用戶,恐怕是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野路子的你看過不?
比起尚在探索的正規軍,活躍於抖音、快手乃至B站上的大量PUGC內容顯然攫取了更大流量——怎麼說呢,人民戰爭的海洋?
雖然成本有限,專業度欠佳,然而憑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緊跟熱點的內容以及穩定的日更或日雙更的節奏,讓野路子的豎屏劇更容易贏得其用戶的持續關注。
但由於這類內容既沒有長視頻豎屏劇固定的宣發節奏,其賴以生存的短視頻平臺似乎也沒有「打造爆款」的意思,更多是站內導流,故沒有形成出圈效應。快手有自己的短劇排行榜,大家可以按圖索驥。硬糖君則手動挖掘了一些作品,也歡迎各位同學積極推薦。
《和空姐合租的第N+N天》在快手關注22.4萬,在B站播放量320萬。該系列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我」和空姐合租的日子。劇情以類似日記體的形式推進,每天一更,內容則是當下年輕人合租中均可能發生過的事情。話說,這個劇情是不是上古的天涯熱帖,還有同名電影和電視劇?過了這麼多年,群眾還是熱愛YY空姐啊。
總之,在這個預設模式下,和空姐的「曖昧」關係自然要貫穿始終。而第一人稱視角則強化了代入感,這類劇的魔力在於,無論你在不經意間刷到了和空姐合租的第幾天,都會點擊去把其它的更新全部刷完……在這個過程中,與其是說補完劇情,倒不如說是補完這個劇所提供的代入感和錯覺。
類似的還有夏天(超甜女友)。這是一個在快手擁有160萬粉絲的短視頻號,她的更新內容雖然彼此獨立並不成連續性,然而模式都遵從以第一視角講述女朋友如何作妖如何可愛的日常。
除此之外,硬糖君還驚奇地發現,不僅有單女主的,還有多女主的!《我的女神老闆》僅更新了10集短劇,該帳號1月30號開始上傳第一集,截止到2月7號已經超過13萬粉絲……這個劇仍然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我」與三個人設各不相同的女神老闆在一起發生的辦公室故事。
總而言之,以男性第一視角觀看女性的戀愛表演,是短視頻平臺豎屏劇的必殺招之一。被傳統偶像劇忽略的男性市場需求,都在這裡被分門別類的滿足了。
但你以為這裡只有「虛擬談戀愛」模式嗎,太天真了!戀愛要談,事業也要搞。
東北老鐵夢翔王巖這個號了解一下,粉絲足足518萬!其內容也很有特色,以不超過10集的原創故事劇為主,基本都是在講述極具東三省特色的正能量。
比如隱退大哥為了家庭被現在大哥羞辱,然而堅定地洗心革面做人啦;再比如底層龍套A颳了高富帥的豪車被欺負,主角如同爽文中寫的一樣以另一個次元的高富帥形象出現啪啪打臉啦……
豪車、黑超、大貂、金鍊子、光腳大皮鞋、小皮裙剝蒜什麼的都有,不過相比於土味視頻,硬糖君覺得它沒有那麼先鋒和實驗,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故事片、或者說是今天的網絡電影。
豎屏劇也許是個中間宿主
「關於這部電影的雙層時空立體交叉平行蒙太奇淡化了情節淡化了影像的等等拍攝方法,你都不要管,你就吃麵!」
這是謝園在1991年的電影《喜劇明星》中的一段臺詞。放在當下的豎屏劇身上,硬糖君認為這個「吃麵」的絕對真理,指的是流量和吸粉。
在之前的兩年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短視頻處在風口之上時產生的恐怖流量效應,也能看到短視頻內容在這個過程裡的不斷進化。
李子柒每一部視頻的截圖甚至都可以當成手機的風景桌面;劉宇寧實現了從線下唱到線上再唱回線下的一個歌手的曲線救國;當然還有更哲學社會學的,關於快手抖音到底是記錄世界記錄你,還是只記錄鐵鍋燉自己的討論。
正如同剛剛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遊戲行業一樣,內容從沒有變過,然而新終端的出現使得用戶需要重新適應一次內容由輕到重的發展過程。
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叫MT》和《刀塔傳奇》這種中小cp產品碾過了無數大廠在移動終端的精美實驗品;然而塵歸塵、土歸土之後,仍然是騰訊、網易們的產品主導著這個市場的興衰。
短視頻內容正在經歷的一切,也不會偏離這條道路。
在努力吸粉的道路上,不管是UGC、PGC還是PUGC的製作者們都只能推動內容的進化,更高的品質、更突出的人設、更多的故事性、更強的代入感和錯覺、更具有連續性……所有的基於內容的探索都是為高效吸粉服務的。
究竟哪條路是正確的,也許都是正確的。在這個階段的內容創作裡,更靈活的總能搶佔先機打敗更笨拙的。因為對於觀眾來說,搶先體驗的紅利先到者先得。
由此思路推衍,新鮮感之後,內容終歸會回到它的傳統訴求中去,品質、內容體量、體驗性,以及自帶流量。
豎屏劇是否能當成一個獨立的類型內容看,或許它更像是內容進化到一個階段的特徵性產物。它也許具備了某種鮮明的特徵,比如時長更短的同時具有完整的故事要素。以目前豎屏劇所呈現出的探索方向上百花齊放的態勢來看,觀眾的喜好仍舊是一個未解之謎。
也許他們喜歡的僅僅是這種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的時長節奏,就如同有遊戲圈討論了馬斯洛的理論結合玩家問卷調查後,發現他們想移植最賺錢的MMOPRPG到手機端,只需要加一個虛擬搖杆就完事兒了一樣。
大概從一開始,這就是個偽命題,還不都是劇嗎。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