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5 09:09:34 華夏經緯網
正月十五一過,桐鄉濮院鎮又忙起來了。
除了開工,還有3月要辦的2016濮院國際毛針織博覽會。毛衫企業主、毛衫設計師、毛衫採購商、毛博會組委會……濮院人幾乎都進入了備戰模式,因為,這是濮院毛衫時尚小鎮開年的頭等大事。
致力創牌
過去,看到流行的款式直接拿過來「複製粘貼」,成了企業主們最津津樂道的來錢方式;浙江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出爐,毛衫時尚小鎮成為濮院轉換「忙碌方式」的一塊全新籌碼
剛剛走進浙江淺秋針織服飾有限公司在濮院的門店,一位身材略微豐滿的女子就小跑著迎了上來。
走近之後,記者發現女子已是一名孕態明顯的孕婦。當大家試圖讓她慢點走時,她卻說,「我們的每一步,都要比別人快一點。」
這句話,在接下來的交談中,女子說了不下五遍。她叫高宏偉,「淺秋」綜合部經理。
在濮院,「淺秋」與眾不同。從1988年創立公司開始,「淺秋」用的一直是自主品牌,現在旗下品牌專賣店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份。
「這幾件感覺不錯,有種簡約的日系風。」「這套設計正是出自我們日本設計師之手。」門店裡,一位顧客和導購的對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有人說,在服裝市場中,大的品牌靠設計取勝,小的企業靠模仿上位。「淺秋」的成長史,似乎正在顛覆這種「固有成見」。
「一開始,毛衫店裡模特身上的羊毛衫都是同一版式,滿足功能性需求,後來我們嘗試從單調的粗針到細針織法,把亮鑽燙到衣服上,再到版式的創新,盯著時尚找突破。」高宏偉拿起一張羊毛鞋墊告訴記者,羊毛產品他們想做到極致,「都說我們『淺秋』做得好,其實就是競爭對手每上來一步,我們就再往前走一步,拉開一點點差距。」
2015年,「淺秋」產品銷售額7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然而,和「淺秋」的勵志故事相比,濮院大部分的毛衫企業還在努力脫離「固有成見」。
日曆翻到2015年6月。在這之前,濮院也是一個忙碌的鎮子,一萬多家毛衫企業大都是分散的小微加工廠,看到流行的款式直接拿過來「複製粘貼」,成了企業主們最津津樂道的來錢方式。
在這之後,浙江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出爐,毛衫時尚小鎮成為濮院轉換「忙碌方式」的一塊全新籌碼。
這裡的人,仍舊每天都在忙著與毛衫相關的情節。然而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情節,已在碰撞間,編織著一個特色小鎮奔跑的故事。
設計立身
小規模的設計室僅被稱為「小學生」,濮院毛衫創業園裡,才住著「大學生」:園區的創意設計大樓有17層高
大多數人聽說濮院,大約是從一件毛衫開始。有數據顯示,從濮院走出去的毛衫,佔了國內市場的70%。也因為毛衫,人們談起濮院總離不開「低小散」的連帶關係。
2015年6月,濮院以「毛衫時尚小鎮」入選浙江省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人們不禁好奇,一個傳統製造小鎮,該如何從普通列車下車,趕上一班創新、和諧的高速列車。
古例服裝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陸建紅走進工作室的第一件事是:拉上門帘。
工作時間拉上門帘,並不是陸建紅的「怪癖」,只是不想受到其他客戶的幹擾。
「設計不像賣衣服客戶越多越好,像我們這樣的設計工作室,一般都會有企業承包,很少對外敞開。」一對一服務毛衫企業,成為濮院320創意廣場大多數設計室的運營模式。陸建紅說,包下他們的毛衫企業,這兩年成長得很快,但濮院小規模的設計室僅被稱為「小學生」,不遠處的濮院毛衫創業園裡,才住著「大學生」。
「比喻成『大學生』,不是說這裡的設計多麼厲害,而是以前濮院的設計室比較分散,我們這裡比較集中,可能一家設計公司就是一個樓層。」濮院毛衫創業園相關負責人莫煩說,就生產而言,濮院無疑是全國的毛衫製造中心,但設計還在起步階段。看,園區的創意設計大樓有17層高。
好比,一雙筷子易被折斷,一把筷子就不那麼好折了。設計補充的「維他命」,自然會帶來產品的高市場掌控能力和高附加值。
「大樓橢圓形這兒是一個T臺秀,發布產品;二樓是咖啡廳,4月底開業。設計行業是一個需要靈感的行業,跟服裝相關的設計我們都歡迎。」莫煩介紹,「很多企業主每個月都要去韓國市場繞一圈,淘一些『版』回來。去年我們去韓國首爾和他們的設計師協會對接,目前已確定有二十多家韓國設計室籤約入駐設計大樓,直接為濮院毛衫帶來韓國元素。」
環境誘人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人願意留下來工作、創業和生活,小鎮建設的目標便在於此
從個頭上看,特色小鎮大都小巧精緻,總規劃面積3.5平方公裡的毛衫時尚小鎮,卻似小非小。
「濮院這幾年發展變化太快了,我外地的朋友過來一看,這哪裡是鎮呀,分明是一座城市。」 濮院輕紡城市場開發有限公司企劃總監萬遠山的這句感嘆,正是毛衫時尚小鎮與濮院鎮無法割捨的一份情意。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人願意留下來工作、創業和生活,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目標便在於此。
幾乎每一個來濮院輕紡城的參觀者,都會被萬遠山帶進一間幾十平方米的觀影區。一部十來分鐘的視頻裡,不僅是濮院輕紡城的規劃布局,還能處處看到無法與濮院剝離的兩個字——毛衫。
從傳統到時尚,是特色小鎮出的考題。如何破題,光學會做「蛋糕」不夠,還要有品質上佳的「麵粉」。
「在濮院,毛衫龍頭企業直接和廠家合作;小企業跑到其他專業市場採購。市場給人的感覺是亂的,布局零散,難以形成市場效應。」從萬遠山的口中,記者得知,濮院輕紡城是濮院當地幾家龍頭服裝企業共同投資的項目,他們想讓生產資料落戶濮院,讓「麵粉」有不一樣的產地和口味。
高高的圍牆擋住工地,機器的轟鳴不絕於耳。「地下兩層已經建好,除了停車場,地下一層的中間是紗線交易市場。因為紗線很重,汽車可以直接開到店門口裝貨上車。」這個細節讓人心頭一暖,萬遠山說, 項目的規劃很關鍵,幾部電梯、多少停車位等都要經過反覆調研,因為細節決定了成敗。
加速奔跑
觀察濮院,你會發現,不只是從一根紗線到一件成衣。一件毛衫裡,藏著濮院人的奔忙
早春攝影工作室的攝影棚裡,攝影師大洪已經開始了夏裝的拍攝,他說忙的時候一天要拍兩百多件衣服;微濮院公眾號策劃總監汪正友正在編輯新一期的內容:《濮院做服裝的小夥伴們,一起來感受2017年的流行色》。
都說習慣奔跑的人會變得神採奕奕。濮院人正在跟隨特色小鎮用力奔跑。
2010年,「淺秋」做了兩件事:放棄生產,只做設計和銷售;轉型四季裝,弱化毛衫的淡旺季規律。
這種做法,和濮院「毛衫之都、時尚名城」的定位精巧吻合。在濮院創業園裡,已經入駐的54家服裝企業,不再是單一的毛衫生產企業,還在建設中的時尚產業發布平臺期待著一場場創新設計的T臺盛宴;在濮院輕紡城裡,來自各國的設計師將開始一場場頭腦風暴。萬遠山說,那時候,韓國有新面料上市,濮院可以同步上市。
觀察濮院,你會發現,不只是從一根紗線到一件成衣。一件毛衫裡,藏著濮院人的奔忙,或許是周建紅電腦上反覆修改的圖紙,或許是大洪無數次按下的快門鍵,又或許是T臺秀下一雙銳利挑剔的眼睛。
濮院古鎮觀光區項目,也有了起色。攜家帶口來濮院毛衫時尚小鎮買衣服、逛古鎮的場景,或許又會在濮院出現。萬遠山開始「擔心」,如果加上古鎮遊玩的人,輕紡城預留的2200個停車位看來有點少。(記者 李丹超 市委報導組 張潘麗 通訊員 沈佳偉)
來源: 浙江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