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翻牌子了,要求說說最近很火的熬夜神油。
第一反應聽起來怪怪的… (我真的沒有想到某阿三神油…)
然後就是~什麼鬼!難道熬夜不是越熬臉越油嗎?還要繼續上油是打算演西遊降魔篇嗎
現在的化妝品市場宣傳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那些年的起名字也是技術活系列之晚安粉、夜鶯粉、素顏霜 晚安粉是什麼?;聊聊夜鶯粉:貝嫂維多利亞也被種草的東方黑科技?;素顏霜是個什麼東東?)
在被名字種草之前,還是讓我們先看看具體的產品吧
(配方不是完整截圖,來自美麗修行APP)
雖然國內各種宣傳說這個產品是用「珍稀「」天然「的霍霍巴油做基礎油,然而成分表排第一的卻是一個」純合成「的鯨蠟醇乙基己酸酯(大寫的尷尬…)
拋開其實毫無意義的「純天然「噱頭不談,其實鯨蠟醇乙基己酸酯有極好的鋪展成膜性,又不黏膩,和霍霍巴油的組合可以給皮膚以柔軟又易吸收的感覺(應該比雅頓金膠囊只會用聚二甲基矽氧烷那種死都感覺不會吸收的膚感要好);而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作為一個能讓油增稠的聚合物(又是合成的哦),比起其他稠厚的油脂,它既可以打造出看上去滋潤稠厚的質感,又不太會影響原本易鋪展易吸收的膚感,實在是很有心機的設計(配方角度好評哦)
再看看最關鍵的
鑑於成分表實在太長,就不一一貼出來了,想看的可以自己去查
事實求是的說,安全性應該也沒有一星這麼驚悚
——可能是因為成分表裡有太多刺激性成分了,不過,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先不要被所謂9種香精的各種「可怕的」化學名稱嚇到了,其實這只是因為歐盟的法規要求必須把香精裡各種刺激成分都具體列出來。如果是美國或者國內的話,直接就寫一個籠統的「香精」了事
其次,作為一個油是沒必要加防腐劑的,苯甲醇應該是精油成分帶進來的(很多精油都含有苯甲醇)
然而這也並不意味著這產品就會很溫和
——因為有太多活性成分了…
維A、維C、維E、輔酶Q10、硫辛酸、寡肽… 能想到的抗氧化劑幾乎加了個遍;還有依蘭、玫瑰、天竺葵、薰衣草、檀香、雪松各種精油;再加上香精 ~這是要在皮膚上開滿漢全席嗎?
考慮到這是個英國品牌,主要是針對皮糙肉厚的歐美人群,咱們這兒的話…(小圃又想到當初某青少年品牌在國內短短幾年間就從風靡一時淪落到談之色變的境遇,就是因為直接把給歐美少女的水楊酸用量一點沒變的用到咱們這兒了…)
所以我覺得,敏感皮和大肚皮就免了吧,城牆皮可以去試試,畢竟這麼多抗氧化劑擺在這兒,而且待在不易氧化的純油體系也比以水為主的乳液和精華裡穩定性更好,效果應該是有的吧
可是,就算抗氧化滿足了,熬夜出油怎麼辦呢?
熬夜為什麼容易出油?
先看看皮膚的結構
立毛肌就挨著皮脂腺,在熬夜狀態下,立毛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被壓迫的皮脂腺就會不停地往外分泌皮脂
想想粘稠的皮脂,再摻雜了皮屑灰塵之類的各種「乾貨」,好像一鍋煮的濃稠的臘八粥,在臉上斑斑點點的分布,皮膚不再通透光滑,當然臉色會黯淡無光。
如果這鍋粥裡一顆「花生」或者「紅棗」不巧堵在一個毛孔上(黑話叫「角栓」),恭喜你,黑頭和痘痘就在熬夜中孕育出來了…
這時候如果用一些滲透性好又可以軟化角質的油脂,就像在濃稠的粥裡加水,變成均勻透亮流動性好的稀粥,光可鑑人的好氣色也就回來了
Sarah Chapman的這款熬夜神油裡用的霍霍巴油非常符合「滲透性好又可以軟化角質」的要求,然而配方裡又加了鯨蠟醇乙基己酸酯(用量還在霍霍巴油之上),鑑於它很好的成膜性(意味著可以讓粥變得更稠…),左右互搏這就比較尷尬了…從這個角度想,幹嘛不直接用霍霍巴油呢?搭配上露得清的維A醇晚霜或者RoC的維A醇精華(抗氧化+控油),你看你也可以DIY自己的熬夜神器了不是?
所以你就覺得過年可以肆無忌憚的熬夜嗨皮了是嗎?
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富翁嗜賭成性,卻又每每逢賭必輸。於是富翁到處花錢請人教他高明的賭技,終於有一天有個看起來仙風道骨的老人給了他一個錦囊,告訴他裡面有永遠不會賭輸的秘笈,富翁花大價錢買下了錦囊,如獲至寶的打開一看,裡面只有一張紙條,寫著「永不再賭」
——再神奇的熬夜神器,也比不上早睡早起。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回復關鍵詞查看更多內容
美白 | 痘痘 | 黑頭 | 敏感 | 孕婦 | 面膜
甘油 | 潔面 | 蟎蟲 | 保溼 | 激素 | 成分
毛孔 | 防曬 | 抗老 | 刷酸 | 防腐 | 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