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籌兩天獲捐180元,結果尷尬又無奈,朋友圈轉發募款陷入困境

2020-12-14 義見

朋友圈某籌連結,整整兩天時間,獲得的愛心捐款只有180元,結果極其慘澹,與目標籌款金額相去甚遠,令人感慨萬千。

愛心募款貌似已至疲軟,沒錢醫治的貧困人群該何去何從?

11月25日,朋友圈又現籌款連結,兩三位重同鄉情義的愛心人士進行了轉發:一位患肝癌的農村中年男人急需治療費。認證顯示,他無車無房,年收入低於一萬,住在安置房裡,本次籌款總額是20萬。

14:38,那時候已籌到80元,11月26日凌晨,01:16,再看這個連結,僅僅籌到180元,距離目標還很遠很遠,情況不容樂觀。

看來,如今若想靠別人奉獻愛心獲得資助,很難。

在2020年這樣無比艱難的坎上,很多普通人已然自顧不暇了,自己生存下去都非常艱難,哪裡還有閒工夫去管別人的死活呢!

自己活著都非常不容易了,對別人的困境只能是愛莫能助,老話早已闡明了道理: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做好人好事,先得自己有實力。再者,近年來,各種籌泛濫成災之後,人們對朋友圈隨時冒出的籌款連結實在有些厭倦了,不是不想略盡綿薄之力,而是真顧不過來那麼多愛心要奉獻。

歌裡唱:如果人人都奉獻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現實是,朋友圈裡的籌款連結,大部分人如今都只能視而不見了,不是沒愛心,而是很無奈:捐款,今天這個需要,明天那個需要,後天又有人需要,到最後大家就只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比如剛開始喜歡吃一種美食,接二連三吃多了之後,大家看見了會打顫,只好眼不見心不煩了。

5塊、10塊、20塊,富不了別人,也窮不了自己,偶爾點擊連結慷慨捐出去,那種成就感會讓心裡很暖。但是,如果一打開朋友圈,各種「愛心籌」就迎面撲來,實在是招架不住,任何人都會頭皮發麻。

2016年春天,我一同村老鄉罹患腎衰竭,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本該如花兒綻放青春,卻因病痛折磨而奄奄一息。情況危急,手術費需要十五萬,而貧困家庭根本沒有辦法湊夠費用。

消息在朋友圈傳開,看見的老鄉們都熱心捐款積極轉發,短短一天之內便有數百人參與。而當有人將籌款連結發到了老鄉群裡之後,群主一號召,場面非常熱烈。很快,幾百人忙起來,信息一條接一條湧出,紅包、轉帳接連不斷,一時間,大家紛紛施予援手,僅僅三天,十幾萬費用就籌夠了,而且還有熱心網友自告奮勇代表大家去醫院探望。款項一到位,治療隨即開始,手術成功,女孩獲得新生。

那個時候,經濟如常發展,大家都不怎麼難,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紛紛捐款50、100、200甚至更多。

熱情似火的人們,由於成功救助了病患,一個個都喜笑顏開,在群主主持之下,部分愛心人士的姓名和捐款金額榮登愛心簿,激勵著大家把互幫互助精神發揚下去。

對比一下,四年前後,時代發展是更快了,而人們奉獻愛心的積極性卻幾乎是消耗殆盡了。

看來,愛心籌泛濫的當下,想通過連結來湊醫藥費是此路不通的了,病患只能自求多福。這嚴峻形勢再次警醒世人: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加強鍛鍊,千萬別自傷身體,因為,在籌款連結裡,大家都怕看見熟人。

相關焦點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是如何盈利的?得知真相後,再也不想捐了
    相信很多人都給朋友圈的「水滴籌」病人捐過款,有些的確是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自發的想要通過平臺捐一些錢給對方。而有些則是禁不住朋友的「道德綁架」,才不得不給陌生人捐款的。
  • 北京捐出了1個「水立方」!圍觀後浪愛心值,水滴籌籌款將破300億
    >億元,平均每位愛心用戶的捐贈金額超過100元,相當於全中國每個人都參與捐贈21元。而以90後為代表的「後浪」細分群體,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則更習慣通過科技手段解決一切事務,包括獻愛心。他們信奉「科技改變一切」,動動手指就可以幫忙轉發救助信息,在他們看來是一種很「酷」的助人方式。
  • 水滴籌,為誰籌?
    無奈之下,身體虛弱的她拿起手機開始求助水滴籌。於彤告訴記者,之前她在水滴籌上獻過愛心,也對比過很多籌款平臺,發現水滴籌不收手續費,她就按照範文的格式寫下了自己的遭遇。在申請過程中,她遇到了一些困惑,打電話求助客服,很快也有工作人員上門解答,幫助完成申請。就這樣,為期一個月的籌款開始了,遠方的親戚、身邊的同學、朋友的朋友都開始為於彤轉發、證實,仿佛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平臺上。
  • 水滴籌成為愛心人士和求助人之間信任的橋梁
    水滴籌的出現,為困難大病家庭帶來曙光。水滴籌是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水滴籌自2016年7月上線截至2020年9月底,已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得超過330億元的醫療救助款,近3.3億愛心人士支持了平臺的救助項目,共計產生超過10億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一分錢不收靠啥盈利?得知真相後你還捐嗎?
    而這些眾籌產品中受到廣大群眾關注度最高以及運用到最多的,便是從中脫穎而出的水滴籌。水滴籌,它通過在朋友圈被發布以及被轉發來籌集資金,這些資金來自於許多網友的愛心,他們會給這位病人捐助自己的錢,這份錢可多可少,且捐助過程操作簡單,沒有繁雜的步驟,還可以獻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也可以讓資金困難的患病家庭減輕一些醫療負擔,可以說是一個十分人性化的眾籌項目。
  • 兩歲寶寶捐出生日禮物錢 小善舉溫暖朋友圈內外
    穩穩媽媽的朋友圈截圖。   紅網長沙8月16日訊(通訊員 吳騰飛 時刻新聞記者 張英)8月15日,在長沙縣誌願者協會微信群裡,一名叫穩穩的女寶寶2周歲生日得到了來自3000餘名志願者的祝福和轉發。兩天前,穩穩的父母通過長沙縣誌願者協會以穩穩的名義將她2周歲生日的禮物錢2000元捐贈給了湖南的受困家庭,小善舉換來大感動,可愛的穩穩一時間溫暖了微信朋友圈。
  • 水滴籌服務全面升級,幫扶大病困難群體
    水滴籌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搭建了一個網絡互助網絡求助平臺。,通過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來籌集資金,且捐助過程操作簡單,沒有繁雜的步驟,熱心網友還可以獻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也可以讓資金困難的患病家庭減輕一些醫療負擔。
  • 2020年「捐一元」活動西安站暖心開啟
    2008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百勝中國發起「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簡稱「捐一元」)項目,號召全社會一人捐贈一份愛心,每滿3元可以為貧困地區孩子提供一份「牛奶+雞蛋」的營養加餐,每累積捐贈5-6萬元,可為一所鄉村學校提供現代化的「愛心廚房」設備。
  • 公開透明,愛心籌款用水滴籌
    公開透明,愛心籌款用水滴籌  據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億(手機網民規模為9.3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67%。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9.23億,並且手機上網比例還在持續提升中。  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現狀及發展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大病救助也邁入了一個人人可參與的時代。
  • 細雨籌提現屢次爽約,「救命錢」一拖再拖為哪般?
    很快,張小姐就完成平臺註冊並獲得平臺方客服人員的籌款指導,通過微信朋友圈轉發等渠道開始籌款。一周後,張小姐已籌得2.8萬元左右的救助款項。同樣,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李先生,其父親早年心臟手術後又被查出患白血病,近幾年的治療並不理想,已花費大量資金。7月上旬,李先生在細雨籌發起為父親籌款項目,一個月內籌到1.2萬餘元。
  • 輕鬆籌開展「NO CHILD ALONE」公益活動 匯聚愛心讓孤兒感受家庭溫暖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輕鬆籌·輕鬆公益將目光投向孤困兒童,攜手公益組織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SOS兒童村上線「NO CHILD ALONE-我想有個家」公益活動;聯合中國愛心推廣大使王一博、井柏然,發起#輕鬆畫出愛#活動;聯動愛心品牌趣頭條、快看漫畫、漢光百貨等社會各界愛心力量,為眾多孤兒送去物質幫扶與精神支持,讓他們在節日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 賣「愛心水餃」的房東大媽獲阿里正能量獎 淚目!萬元獎金她當即捐了
    楊福美將全部獎金轉贈給聶天建 新時報記者陳元昊 攝日前,天橋區歷山北路一家愛心水餃店年已花甲的好心房東大媽,幫助租客年僅6歲身患白血病的孩子籌款治病的故事,引發網友點讚。1月11日,濟南時報·新時報以《6歲小租客患白血病,她幫忙開店賣水餃,一份8元30個 房東大媽的「愛心水餃」,來一份吧!》為題,進行了採訪報導。濟南時報·新時報的及時報導,也再次引發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關注。1月11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濟南時報·新時報聯手,為房東大媽楊福美頒發「天天正能量特別獎」。
  • 廣發卡積分還能這麼用 1000積分可當1元捐給貧困孩子
    持卡人每捐出1000積分,廣發信用卡將向廣發希望慈善基金注入1元用於貧困孩子的幫扶項目。該積分公益平臺於感恩節當天在發現精彩APP上線。持卡人可自主選擇捐贈項目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還未實現的願望。無論是想要和外出打工的父母說說思念,還是想要照顧好身邊年邁的家人。
  • 水滴籌水滴小善日活動 助白血病患者對抗病魔
    而且白血病治療極為昂貴動輒幾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的治療費用,讓許多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的患者無法得到救治。據水滴籌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白血病位列平臺求助項目數量第三名,佔比4.4%。 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白血病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救治,秉承著「世界的變好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的理念,剛剛過去的11月份水滴小善日再次集中平臺資源,希望為深陷困境的白血病患者帶來生機。
  • 母親郵包,送份愛心禮
    海南省婦聯在保亭縣加茂鎮共村開展「防寒禦寒送溫暖」活動,將132個「母親郵包」家庭包送給共村的困境母親,包中的床上用品三件套等物資可以幫她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與此同時,海南省婦聯還以開展「防寒禦寒送溫暖」活動為契機,向共村村民普及網絡安全、婦女「兩癌」防治、禁毒等知識,提高村民對網絡財產保護、身體健康和自覺抵製毒品的意識和能力,發放各類宣傳折頁200份、宣傳環保袋100個和宣傳圍裙120條。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婦聯充分發揮在線籌款的自主積極性,爭取全社會的支持力量。
  • 水滴籌們,別再打著公益旗號賺錢了
    北京市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李金焱律師告訴虎嗅,無論理由如何,毆打屬違法行為,只是在處理結果上會因為被毆打人有過錯,適當降低毆打人的責任。「毆打致輕傷違反治安處罰法,由公安機關處理。毆打致輕傷以上,屬於刑事案件,由公安偵查,檢察院審查起訴,法院判決。」
  • 水滴籌靠什麼盈利?這些商界大佬,賺的是「看不見的錢」
    這幾天,關於水滴籌的新聞登上各大媒體頭條。說的是水滴籌的地推人員,對申請籌款人的資格不加審核,甚至有車有房的,都能發起。相信大家在朋友圈,都看到過水滴籌的連結,也相信有愛心的讀者,還捐過錢。水滴籌,確實對很多困難家庭來說,是雪中送炭,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
  • 轉發本條連結到朋友圈兩天即可領取925紋銀手鐲一個!
    轉發本條連結到朋友圈兩天即可領取925紋銀手鐲一個!開篇驚喜之轉發本連結到朋友圈兩天即可到京都手機城免費領取925紋銀手鐲一個!!!移動客戶憑身份證套餐滿38元以上即可領取小愛同學一臺套餐滿68元以上即可領取360電話手錶一個或天貓CC一臺活動時間
  • 鹽城亭湖:愛心朋友圈解果農燃「莓」之急
    陳如朋正在準備將草莓送往市區 孫成棟攝 人民網鹽城3月16日電 「我正在參加便倉愛心志願活動,幫助草莓種植戶轉發草莓售賣信息。便倉陳朋家庭農場因疫情無人現場採摘,現在朋友圈銷售,一板5斤,市區送上門80元,便倉自提70元……」 近日,一條幫助鹽城市亭湖區便倉鎮農戶售賣草莓的信息在微友朋友圈裡持續擴散,並引發一波波踴躍購買草莓的愛心熱潮。「這個『愛心草莓集市』還蠻火爆的,簡直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有網友感慨道。 被幫助的農戶叫陳如朋,是亭湖區便倉鎮民權村陳朋家庭農場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