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
啤酒在19世紀末進入中國,屬於外來酒中。
啤酒是以大麥芽、酒花(大麻科葎草屬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可以使得啤酒具有獨特的苦味和香氣並有防腐和澄清麥芽汁的能力)、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製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另外為了降低啤酒的蛋白質含量,延長啤酒的風味以及降低生產成本,啤酒生產廠家經常會加入其他穀物代替麥芽,作為輔助原料,比如大米代替部分麥芽,使得麥汁的浸出率高,改善啤酒風味、降低啤酒色澤;玉米代替部分麥芽,可以使得口味醇厚;澱粉;糖類。
▲啤酒是一種氣泡酒,瓶裝或者灌裝的啤酒是二氧化碳的飽和溶液。
▲這些二氧化碳可以是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也可以是在灌裝的過程中加入的。
在密封的條件下,壓強越高,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
開瓶時,由於壓強變小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會從啤酒裡面分離出來,形成很多的氣泡。
像可樂或者香檳倒入杯子裡,也會產生大量的氣泡,但是這些氣泡會很快的破碎,只會把小液滴向周圍噴濺,很難形成漂浮的泡沫。
而在啤酒裡面,含有來自麥芽等原料的多種有機物,其中的多肽和蛋白質等物質,可以起到表面活性劑的作用,讓氣泡不容易破碎,更容易形成穩定的泡沫。
這些表面活性劑很容易被油脂吸附,當泡沫總散不了的時候,可以用筷子沾些菜湯,點兩下泡沫就可以讓泡沫很快消失。
所以,雖然都是二氧化碳,但產生的原理卻不一樣。
一個是發酵或者灌裝過程中的二氧化碳, 一個是碳酸氫鈉遇到酸產生的二氧化碳(飲料配製過程中會加入酸度調節劑,從而和碳酸氫鈉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那麼泡沫越多,質量越好嗎?
這可並不是。從上面我們已經知道,啤酒之所以起泡,是因為二氧化碳和多肽以及蛋白質等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
當打開瓶蓋及倒入酒杯時,出現大量氣泡洶湧而出的「噴酒」情況時,則表明啤酒有問題,出現「噴酒」現象是啤酒瓶內氣體壓力過高所致,而導致氣體壓力過高的原因,
首先是釀酒原料可能被某些微生物汙染,破壞了氣泡蛋白質的形成,所以開瓶後二氧化碳大量溢出,泡沫起的快,消失的也快,
第二,啤酒在瓶裝時充入了過的二氧化碳,超過了啤酒含二氧化碳5克/每升的標準;
第三,由於啤酒存放不當,溫度過高;
第四,由於生產中為避免啤酒混濁而加入了木瓜醇,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啤酒的口味和質量。
在正常情況下,啟開啤酒瓶蓋時應有一定的哧響,這說明二氧化碳氣體充足,把啤酒徐徐倒入潔淨的玻璃杯內,泡沫立即冒起,沫色潔白、細膩、均勻,保持時間在4分鐘以上,並有泡沫掛杯現象者為佳品。
如果泡沫粗大帶微黃,消散快,泡沫不掛者為劣品。
| For those who produce be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