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號,無錫驕傲

2020-12-14 澎湃新聞

熱烈祝賀

「奮鬥者」號凱旋

無錫驕傲上新聞聯播啦!!!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28日勝利返航。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奮鬥者」號研製及海試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今天的「奮鬥者」號,你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範。

習近平希望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繼續弘揚科學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為人類認識、保護、開發海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十三五"以來,科技部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以中船集團、中科院為主,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成功完成「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萬米海試,成功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返航當天

無錫市委市政府向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七〇二所、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研製和海試團隊

全體成員發出賀信

11月28日上午

8時30分許

隨著一陣汽笛聲響

在馬裡亞納海溝

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

在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

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

也隨船勝利返航

各大媒體刷屏,朋友圈刷屏

這是一場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

這是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

這是中國載人深潛事業

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

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

「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它突破了我國多項核心深潛技術

它完成萬米級海試

首次探底全球海洋最深處

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

創造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無錫元素」在全球最深處閃耀!

無錫協同攻關!全力保障!

在「奮鬥者」號研發與深海試驗上,無錫舉全市之力,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機制優勢,根據需求協調眾多科研機構、企業參與項目協同攻關。其中,有近30家無錫企業給予配套支持,核心鈦合金半球設備成型在無錫完成。

「6月21日,『奮鬥者』號從無錫通過公路大件運輸轉運。無錫市政府高度重視,市科技、交通、公安等部門緊密配合,特事特辦,最快速度完成大件運輸手續,交警部門全程護送,確保『奮鬥者』號安全快速離錫,按計劃開展深海試驗。」無錫市科技局局長孫海東說。

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

此前在無錫中國船舶702所

完成了水池試驗

潛水器在水池模擬了

海洋環境下的多種工況

進行了各類測試

如果將潛水器看做

一輛全新設計研發的汽車

那麼水池試驗就相當於試車

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是世界著名的船舶與海洋裝備創新研發基地。

半個多世紀以來,七〇二所紮根無錫、融入無錫,與無錫形成了良好的所地合作關係。

說起中國船舶七〇二所

不得不提

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

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蛟龍」號

2012年6月,中國船舶七〇二所牽頭歷時十年完成「蛟龍」號7000米級載人作業潛水器研製及海試任務。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我國第一艘深海載人潛水器。

它由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是當時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

「深海勇士」號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簡稱"深海勇士",是中國第二臺深海載人潛水器,它的作業能力達到水下4500米。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正是中國船舶七〇二所的胡震。

值得驕傲的是

無論是「蛟龍」號、「深海勇士」號

還是「奮鬥者」號

它們都有著共同的誕生地——無錫!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

到底有多牛?

強大背景和團隊

「奮鬥者」號是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項目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

為啥叫「奮鬥者」號

今年4月22日,萬米載人潛水器徵名活動啟動,網絡上掀起一波「起名才藝大比拼」。

在收到了近十萬網友的命名,並經過激烈的battle後,徵名活動十強名單出爐,再經由專項總體專家組、業主單位、科研團隊代表組成的評議組評議。潛水器名字最終出爐:「奮鬥者」號。

「奮鬥者」號符合時代精神,充分反映了當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符合中國載人深潛團隊「最美奮鬥者」的形象。

「奮鬥者」號的難度

用「奮鬥者」號副總設計師胡震的話來看看要完成萬米海試有多難?

「它的難度就是因為這裡是全球的最深處,也是我們潛水器設計的一個極限的下潛深度,所以是對我們整個設計的一個最全面的驗證和挑戰。」

環境上,雖然深海是高壓、低溫的環境,但實際上潛水器載人艙內的壓力是常壓的,不同於飽和潛水。在潛水器裡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溫度,當進入載人艙,艙口蓋關閉後氣溫會迅速升高至40℃左右,入水下潛半小時左右艙內溫度才開始緩慢下降,艙內最低氣溫可降至12℃左右,所以在短短10來小時下潛過程中會氣溫如同經歷一年四季的變化。

技術上,兩個最大的難點或需要攻克的關鍵技術是耐高壓的載人艙和浮體材料,這涉及材料和加工工藝,研製「蛟龍」號時載人艙和浮體材料是依賴國外進口的。但現在我國已突破這兩項關鍵技術,並在「奮鬥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得到了應用。當然難點還是有的,現在我國在載人潛水器配套的深海環境傳感器和作業工具方面還比較落後。

十二名參加「奮鬥者」號

海試驗收工作同志的寄語和帥照

一起來一睹風採吧

▼▼▼

總指揮、潛航員葉聰

「凝望地圖上馬溝的形狀,像『心』字的一彎勾,也像臂膀的一彎勾,用心、使勁,奮鬥者成。」

現場指揮部成員

潛水器保障部門長胡震

「載人深潛人奮鬥的足跡烙印在了挑戰者深淵,銘記此刻,期待明天。」

現場指揮部成員

臨時黨委副書記楊申申

「奮鬥者們鍥而不捨和攻堅克難的奮鬥精神,鑄就了奮鬥者萬米下潛的成功。」

總體保障崗、潛浮配載崗

潛水器準備部門長劉帥

「深淵探索之路,榮耀與孤獨並存,我們將同你一道為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的輝煌未來繼續奮鬥。」

主駕駛

潛水器深潛部門長張偉

「戰南海,探馬溝,奮鬥有我雄赳赳。鑄重器,謀復興,海洋強國擔使命。」

機械保障崗李玲瓏

「奮鬥者問鼎深淵書寫了夢想與希望,深海探索不止,海洋逐夢前行!」

補油補水崗陳志達

「奮鬥者們披星戴月攻堅克難,「奮鬥者」號勇攀高峰創造歷史。」

充電崗、電纜管理何巍巍

「奮勇當先圓國夢,鬥志昂揚戰馬溝。」

載人艙密封、操作崗

可棄壓載安裝崗杜坤

「見證並且經歷奮鬥者在世界第四極海試成功,倍感驕傲和自豪。」

安全銷和系固、操作崗

作業工具安裝崗陳曉陽

「載人深潛添利器,滄海凌雲奮鬥者,深淵探索須蓄力,中國青年奮鬥著。」

電氣保障崗鄭鵬

「『奮鬥者『號探深淵,馬裡亞納留足跡;載人深潛續輝煌,科學探索永不止。」

結構保障崗姜旭胤

「奮鬥者下潛到挑戰者深淵,自此科學家再沒有到達不了的海底,這是奮鬥者們的榮耀。」

中國載人深潛器的前世今生

◉ 1986年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7103救生艇研製成功。

◉ 2010年7月中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 2012年6月,「蛟龍」號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完成了它的終極挑戰,最終將記錄保持在了7062米。

◉ 在2016年「深海勇士」號尚未下水的情況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就開始同步研製。

◉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

◉ 除了載人潛水器,我國還有「海鬥」號、「海燕」號和「海翼」號等許許多多的無人潛水器。其中,「海鬥」號有遠程遙控和自動作業兩種模式,是中國首臺萬米級科考潛水器,讓中國擁有了自主研究萬米深海的能力。

頭枕熱土,面向大海

從「蛟龍」號到「奮鬥者」號

中國深潛勇士

排除萬難

開拓進取

不斷向洋底最深處進軍

因為

我們的徵途

是星辰大海!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新華網、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無錫科技等

原標題:《「奮鬥者」號,無錫驕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完成萬米海試後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迎來「全身體檢」
    在完成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之後,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回到三亞中科院深海所進行拆檢。這也是它萬米歸來的第一次「全身體檢」。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 「奮鬥者」號副總設計師 李豔青:焊縫是經過了焊接過程以後,它逐漸在發生變化,尤其我們經過極限深潛以後我們就看一看它這個結構完好性是否還是滿足我們這個結構安全的一個設計要求。
  •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一個門縫」
    聽「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主航員張偉,講述的萬米深潛背後的故事。世界唯一 超強的深海到達和作業能力上岸之後,團隊把「奮鬥者」號潛水器重新拆卸,把每一個經歷過海試的部件都做了一次詳細的檢查,類似於對「奮鬥者」號進行了一次「體檢」。
  • 「奮鬥者」號上岸「體檢」 潛航員帶你進艙體驗
    大約在10天前,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順利返航。在那之前五十天的時間裡,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奮鬥者」號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實現了10909米的坐底深度,完成了首次海上試驗。  現在它回來了,上岸以後,「奮鬥者」號還要做什麼呢?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坐底之後,「奮鬥者」號將在海底進行包括採樣在內的海底作業、巡航等環節,時間持續6個小時,這也是「奮鬥者」號在海底設計最長的作業時間。面對空前深度帶來的巨大壓力,「奮鬥者」號該如何「抗壓」?從出發到回家,「奮鬥者」號會經歷什麼?我們的「深藍夢」又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
  •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
    聽「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主航員張偉,講述萬米深潛背後的故事。世界唯一 超強的深海到達和作業能力上岸之後,團隊把「奮鬥者」號潛水器重新拆卸,把每一個經歷過海試的部件都做了一次詳細的檢查,類似於對「奮鬥者」號進行了一次「體檢」。
  • 「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11月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
    聽「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主航員張偉,講述萬米深潛背後的故事。世界唯一 超強的深海到達和作業能力上岸之後,團隊把「奮鬥者」號潛水器重新拆卸,把每一個經歷過海試的部件都做了一次詳細的檢查,類似於對「奮鬥者」號進行了一次「體檢」。「體檢」結果表明,完成海試的「奮鬥者」號技術狀態一切正常。
  • 「奮鬥者」號載人艙球殼「鈦」強大
    新華社瀋陽11月28日電(記者王瑩 高爽)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勝利返航。值得一提的是,其可搭載3人的載人艙球殼,是目前世界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潛水器載人艙球殼。    載人艙作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核心關鍵部件,是人類進入萬米深海的硬體保障和安全屏障。
  • 「奮鬥者」號與「滄海」號將首次海底聯合作業
    今天(13日),「奮鬥者」號將再次深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今天凌晨5時左右,「奮鬥者」號從它的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轉移到海面進行布放。同時,滄海號和凌雲號也從「探索二號」保障船上順利布放。「雙船」指的是為「奮鬥者」號保駕護航的「雙母船」,也就是「探索一號(支持船)」和「探索二號(保障船)」。而「雙潛」指的就是「雙潛水器」——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另一個就是專門給我們的主角在萬米洋底「打光拍照」的「御用攝影師」——「滄海」號和「凌雲」號。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即將轉入科學考察應用階段
    央視網消息:今天(11月28日)上午,曾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母港。緊接著在11月13日,「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聯合多家機構研製的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及「凌雲」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聯合作業,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經過19日的覆核科考作業能力後,我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與「滄海」號著陸器於北京時間11月20日通過了現場專家組驗收。
  • 中科院力量讓「奮鬥者」號從國產到「國創」—新聞—科學網
    「奮鬥者」號潛水器勝利返航。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奮鬥者」號浮力材料負責人張敬傑坦言:「雖然壓力很大,但事關生命安全,我們決不能退縮!」 聲學系統「海底撈針」 「奮鬥者」號坐底後與母船「探索一號」之間相距萬米,如何通信?實際上,水聲通信是溝通的唯一橋梁,可以實現潛水器從萬米海底至海面母船的文字、語音及圖像的實時傳輸。 聲學系統還實現了探測、定位、導航等功能,是「奮鬥者」號的重要組成部分。
  •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奮鬥者」號可以同時搭載3名潛航員和科學家下潛,作業能力覆蓋全球海洋百分之百海域。據七〇二所副所長,「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萬米海試總指揮葉聰介紹,這次萬米海試,「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運行團隊逐漸壓縮,將把更多的位置留給科學家。「深海非常震撼,我觀測到這裡有海參!」
  • 瀋陽自動化所召開黨委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奮鬥者」號賀信
    黨委委員、副所長李碩回顧了「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控制系統、主從伺服液壓機械手以及電動觀測雲臺等深海裝備的研發歷程。他表示,瀋陽自動化所科研人員在「蛟龍」號、「深海勇士」號等研製的基礎上,不斷突破技術難點,自主研製的主從伺服液壓機械手等全海深技術裝備,有力支撐了「奮鬥者」號實現高精準作業取樣、高精度航行控制、全景科學觀測等功能。
  • 逐夢深藍奧林巴斯助力「奮鬥者」號順利入級!
    2020年11月10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全球海洋最深處——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中的「挑戰者深淵」,深度達10909米,創下中國載人深潛新的深度紀錄。隨後,「奮鬥者」號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的萬米潛水器入級證書,這標誌著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滿足交付營運要求。而在成功的背後,也少不了後方團隊的保障與支持。
  • 探索|揭秘「奮鬥者」號:挺進萬米,給海洋探索穩穩的信心
    11月10日,「奮鬥者」號在大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標誌著中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記者近日探訪了「奮鬥者」號誕生地中國船舶七〇二所,了解挺進萬米海底背後的探索故事。
  • 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研製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
    近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海試任務,順利返航抵達三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如今,它探索萬米海底的奧秘,獲取了大量生物、地質等深淵海底樣品,載譽而歸。「奮鬥者」號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海底世界?完成萬米深潛紀錄的過程中,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題?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 「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  「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  潛航員又是如何實現海底「自駕」不迷路?
  • 「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返回三亞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
    新華社三亞12月21日電(記者趙穎全、董瑞豐)12月21日,在完成所有航次任務後,「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返回三亞,歷時57天的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10月26日11時,「探索二號」從三亞起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執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海試保障與「深海勇士」號深潛航次任務。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航次期間,「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