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今年CES上第一次看到惠威AW-83的,不過由於當時展臺很吵且我還忙著要跑其他展臺,所以就和惠威的小夥伴約好等回國後就寄一套評測耳機聽聽看。
沒想到回國後先是一段連續出差,等消停下來又已是春節。好容易重新說定過完年就來聽這幅無線降噪耳機,結果又趕上疫情而兩邊都遲遲無法復工。總之,在輾轉了幾個月後我終於拿到了惠威的這款降噪耳機,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
有關惠威AW-83,其實網上已經有不少評測了。包括我熟悉的兩位音頻行業大大@月亮斯坦Moonstein 和@曾經是九段 老師都已經為它寫過評測並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所以今天我就不打算按照常規套路一項項來重新細講它了。主要還是根據我這兩天的試聽,來談談對這款國產無線降噪耳機的看法。
1、在AW-83之前,惠威還有一款更早推出(2018年)AW-85。相比85,新品惠威AW-83主要改進了降噪性能,增加了aptX(以及aptX-LL)編碼傳輸。同時,新品去除了85「逼格滿滿」但也導致成本與體積上升的無線充電功能,因此整體給人感覺更實際更常規一些;
2、對於惠威AW-83的造型,我們的確沒啥好說的:標準的大耳包設計,外觀只能用「樸實無華」來形容。我一直對這類「大耳包」比較糾結:好處當然是它通常包裹性強,隔音效果出色;壞處則是佩戴容易發熱,除了秋冬季節我實在很難在腦袋上長時間佩戴這玩意。好在惠威AW-83採用了人體工學設計,在腦袋上感覺輕盈且不夾頭。再加上耳罩採用極柔軟的蛋白皮材質,整體佩戴舒適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3、儘管惠威方面給這幅耳機配備了一個app,但這個「HiVi Connect」app真的只是「聊勝於無」:除了可以簡單設定下自動開關機和降噪程度外就只剩下偶爾的固件升級這一個作用了!好在惠威AW-83實際完全可以不依賴app就完成所有操作,包括開關機、藍牙配對、降噪開關等設定都很常規化,因此即使對普通用戶而言上手也是極快的;
4、和索尼WH-1000X系列很接近,惠威AW-83同樣支持右耳的快捷操作:在耳罩面板上左右滑動是前後切割,上下滑動則是加減音量,輕拍則可以播放/暫停。惠威方面稱之為「3D Touch曲面控制科技」,不過在我看來其實就是簡單的(弧形)觸控面板而已,似乎沒有太特別的地方。需要提醒用戶的是,其實際操作與說明書圖紙上看似「從耳罩中心向邊緣滑動」的方式不一樣,無論是上下還是左右滑動,都需要用戶手指從耳罩一側向另一側完整的划過整個耳罩表面;
5、同樣的,用手臨時捂住右耳罩也能快速啟動所謂「透明/通透/外部模式」,讓用戶無需摘下耳機就能聽到外界聲音。此時惠威AW-83還會降低播放音量,方便用戶有更清晰的聽音效果。此外,由於在左側耳機內加裝了一個光線傳感器,所以用戶從耳朵上摘下惠威AW-83就能立即暫停播放,而帶上耳機又能重新繼續,操作還是非常簡單方便的;
6、惠威AW-83最令我驚異的是它的降噪性能。官方在包裝盒上寫了最大40dB降噪(平均35dB),這個數值很可能是當前業內最高。我沒有辦法驗證這個數值,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其降噪能力的確是與索尼WH-1000XM系列、BOSE QC35或者700在同一水平線上的。這是我聽過的降噪水平最出色的國產降噪耳機,它終於讓我無需再有「國產降噪總比索尼/BOSE差一些」的遺憾。而且這幅耳機在啟用降噪後並不會有明顯的耳壓變化感覺——不,即使是連輕微的變化我都沒有感覺到!
7、我很詫異惠威AW-83竟然真能達到如此的降噪水平。根據官方資料,這幅耳機除了左右各兩個反饋降噪mic外,還有一顆額外的mic用來輔助分析外界噪音(一共5顆)。另外,耳機內還有一塊YAMAHA的DSP晶片專門用來進行對用戶運動狀態的分析並優化降噪效果。所以,雖然惠威AW-83沒有類似索尼或BOSE那樣繁複的降噪等級控制(app裡可以設定強弱兩檔,但我覺得根本沒必要),但它這個被稱為「ASAS」的自適應降噪系統卻能自動識別用戶身處環境並給予最適合的降噪;
8、事實上我並不care惠威是怎麼描述它們降噪的神奇之處的,我只想再次強調:這是目前唯一一款我覺得降噪真正可以和索尼/BOSE正面硬剛的國產耳機。當然,惠威AW-83的大耳包結構本身在一定程度提升了降噪效果,但它的降噪電路性能之強確實讓我對這家老牌音響廠商發出了「薑還是老的辣」的感嘆!
9、音質方面:我覺得降噪開啟後,惠威AW-83的音質表現最為出色。這應該和DSP晶片裡的補償算法有關,它能夠帶給耳機更具力度和下潛深度的低頻,而在中頻密度以及高頻延展性上也有一定幫助。我感覺惠威AW-83的聲音風格與BOSE 700有些相近,但要比BOSE 700有更好的解析力(更不用說QC35了)——這或許也和其支持aptX有關係;與索尼WH-1000XM3相比,惠威AW-83的音染略小,且沒有那樣引發爭議的高頻(我個人覺得還好,但有些朋友受不了),整體比較自然略鬆弛。
應該說,這是我一直比較喜歡的傳統音色,特別是那豐滿而有彈性的低頻讓人很容易沉醉其中,不像一些主攻中高頻解析的現代耳機把低頻做的太薄而導致「不夠味」;
10、惠威AW-83也依靠附送的2.5mm轉3.5mm耳機線當做有線耳機使用,理論上此時它能獲得比藍牙無線更好的音質,但我覺得實際聽感並沒有太大差異(畢竟還是要看音源素質);它也可以關閉電路繼續聆聽。當然,在這種模式下聲音除了沒有降噪外,三頻也有些變得缺乏控制,收不住。
不過,保留有線模式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可以不用擔心電力續航(其實惠威AW-83充滿電後可以續航20小時!),另一方面也不必考慮玩遊戲時的藍牙延遲問題(其實本身為藍牙5.0,又支持aptX-LL低延遲)。
總體來說,我認為惠威AW-83的優點如下:
1、極出色的降噪性能,達到了國產降噪的最高水準,可以和BOSE/索尼相媲美;
2、良好的音質表現(特別是在降噪模式下)以及符合我口味的聲音風格;
3、雖然沒有太多創意,但確實簡單實用的觸控操作和透明模式;
4、較好的續航能力和佩戴舒適度(當然我還是覺得熱);
5、保留了有線模式。
其可以改進的地方包括:
1、相對平庸的外觀設計;
2、聊有勝無的app;
3、耳機內的語音提示為發音有些Chinglish風的英文,最好能有中文;
目前惠威AW-83在京東的售價是1299元,因此儘管類似索尼WH-1000XM3這樣的對手價格一降再降,但惠威依舊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另外,從品牌角度來看,儘管惠威進入無線耳機領域的年頭不長,但畢竟該品牌在音響行業的地位是相當牛掰的。現在他們似乎打算開始在個人音頻領域逐漸發力,剛做第二款降噪耳機就能達到這樣的水準,這不禁讓我對其未來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