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流感等傳染病高發季節,高校開學後,疾病防控的力度也將增加。那麼大學生如何在開學後做好自身防護,特別是有效區分流感和新冠肺炎呢?5月5日,記者來到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訪了該中心傳染病防治科科長陳葉。
區分流感和新冠
陳葉表示,從病原學上講,流感和新冠肺炎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而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人們對新冠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其傳播比流感更快,引發的疾病也更為嚴重。從臨床表現來看,卻很難將新冠肺炎與流感進行區分,確診是否為流感或新冠肺炎有賴於實驗室病原學診斷。同時,從流行病學史來看,近期是否到過疫情高發區、近期是否接觸過確診或疑似患者等都是區分指標。若有上述情況,應立即自我隔離,主動向社區、學校等單位進行申報並配合排查。
若排查後確診為新冠肺炎,需做好防護後主動到定點醫院進行治療。若診斷為流感,輕症病例可以採用居家隔離的方式,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直至沒有發燒等症狀後再去上學。重症病例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應儘早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對缺勤人員進行調查
針對學校環境,如何防控新冠肺炎?陳葉建議從學生和學校兩方面入手進行防控。對於學校來說,要進行好宣傳教育,尤其是傳染病預防控制知識、技能的健康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是戶外活動後要有效洗手。建立校領導負責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體系,制定傳染病預防控制應急預案和相關制度。加強監測落實晨檢、午檢:每天進行晨檢,對缺勤的學生、教職工進行調查,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並開展日報零報告工作。
作為學生,如果去過重點地區,或者有密切接觸行為、發熱等情況應該主動向學校申報。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切勿帶病上班上課。
相關連結 春夏之交高發傳染病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汙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症狀: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狀。
防控方法: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汙染他人。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立即洗手。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汙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水痘
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潛伏期長,2-3周,典型病例出現向心性皰疹。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