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坐骨神經痛」都與這個肌肉有關係!

2021-03-05 北京漢章針刀醫學研究院

梨狀肌連接骶骨和股骨,是髖部外側迴旋肌,起著穩定骨盆、幫助髖部外旋、外展與伸展,以及控制腳步向外邁開的作用。

而坐骨神經途徑梨狀肌底下,一直延伸到大腿後側至足底。

所以,如果梨狀肌出現緊張、僵硬甚至是損傷時,可能會刺激或壓迫底下的坐骨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症狀: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臀部有壓痛感、坐下時會引起疼痛,也就是梨狀肌症候群。

肌肉起止點:起自骶骨兩側的盆面s2--s5骶椎體骶前骨外部分,肌纖維向外集中經坐骨大孔出小骨盆至臀深部繞過髖關節囊的後面。止於大轉子內上方。

主要作用:梨狀肌附著於骶骨和股骨大轉子之間,因此易於過度緊張。梨狀肌激惹閾較低,骨盆和髖關節位置的偏移很容易導致梨狀肌張力發生變化。梨狀肌及其協同肌(臀大肌、股方肌、閉孔肌和孖肌)是使髖關節外旋的肌肉。此外,梨狀肌還能輔助髖外展和伸髖動作。當臀部肌群薄弱或抑制時,梨狀肌會有代償性主導運動而造成動作模式不良。 

梨狀肌與坐骨神經位置關係:坐骨神經絕大部分從梨狀肌下緣出骨盆(60~89%),但存在變異:

從梨狀肌上緣出骨盆;

從梨狀肌中間出骨盆;

腓總神經從梨狀肌中間穿出而脛神經由梨狀肌下緣穿出;

腓總神經從梨狀肌上緣穿出而脛神經由梨狀肌下緣穿出;

腓總神經從梨狀肌上緣穿出而脛神經由梨狀肌中間穿出;

腓總神經和脛神經均從梨狀肌下緣穿出;

腓總神經由梨狀肌上緣和下緣穿出的兩部分構成;

骶叢穿梨狀肌出骨盆再分出坐骨神經。


體表定位:自尾骨尖至髂後上棘連線中點到大轉子尖畫一線,此線的中內2/3即為梨狀肌肌腹的下緣在體表的投影。

檢查測試:治療師通過股骨長軸向髖關節施壓以固定骨盆,然後在維持髖關節壓力的同時緩慢內收並內旋髖關節。正常情況下在關節活動範圍的末端會感覺到平緩柔軟的阻力。如果梨狀肌過於緊張,運動末端可能會感覺到突然出現的阻力,並且患者會感受到臀部深層出現疼痛。

當屈髖超過60°時,梨狀肌收縮可以產生髖內旋的運動。因此,建議在屈髖90°時進行梨狀肌長度測試。測試步驟與上述相似,不同的是患者屈髖90°時治療師將患者髖關節外旋。

梨狀肌觸診:患者俯臥於治療床上,頭朝向一側,腳放在治療床上保持髖關節自然旋轉。

梨狀肌觸診之前需要明確四個位置:坐骨結節、髂前棘、股骨大轉子和髂後上棘。因為梨狀肌位於髂前上棘和坐骨結節以及後上棘和股骨大轉子之間的區域。

總結:手掌伸開,大拇指按到大轉子,四指向骶骨方向均勻張開,按壓梨狀肌體表投影區域,對梨狀肌進行觸診。正常情況下能夠感覺到肌肉上的壓力,而過度緊張的梨狀肌觸診時極度敏感。如果梨狀肌過度激活並壓迫坐骨神經,患者可能會出現坐骨神經症候群。

鑑別:直腿抬高試驗中,60°以前,由於梨狀肌牽拉過緊,加強了與坐骨神經的病理關係,而疼痛明顯。60°以後,掘傷的梨狀肌不再繼續拉長,疼痛反而減輕,與腰椎間盤脫出症、椎弓崩裂症、婦女慢性坐骨神經痛、慢性附件炎、骶髂關節病的損傷截然不同,易於鑑別。

治療:患者俯臥床上,放鬆肌筋,醫者用單拇指觸摸肌束改變的情況,可順壓損傷隆起、痙攣變硬的部位,順壓4~5次後,改用掌根按照肌束走行順壓,新傷經過手法治療,病人即感輕鬆。慢性損傷,用單拇指撥動法,使粘連部位分開,能解除疼痛。

當然也可以針刀治療:梨狀肌下孔點、股骨大轉子尖點、坐骨神經幹痛點在坐骨神經行走徑路上或在股骨、腓骨背側的壓痛點,以及髖關節外旋肌點等。

相關焦點

  • 坐骨神經痛
    二、回答諮詢的問題1、坐骨神經痛是怎麼回事?   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病,而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通常我們所說的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的疼痛。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容易受到損傷,在其分支以上的部位走行中,由於各種原因的刺激和壓迫,均可引起坐骨神經痛。6、坐骨神經病因症狀都有那些?如何自療? 坐骨神經痛是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疼痛的一個綜合病徵。
  • 坐骨神經痛按什麼穴位
    1、孕婦  孕婦患上坐骨神經痛的原因與孕婦身體特殊的改變有關係:懷孕的中後期寶寶發育得很快,使腰椎負擔加重。如果身體給予坐骨神經過多的壓力,就很容易引起坐骨神經痛,臀部、背部以及大腿等就可能感到刺痛,也是常見的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如果有些準媽媽以前有過腰肌的勞損和扭傷,就很可能發生腰椎間盤突出,勢必壓迫坐骨神經,產生坐骨神經痛。  2、腰背外傷者  專家表示,外傷其實是引起椎間盤突出,從而壓迫坐骨神經的常見原因。
  • 【理療】坐骨神經痛
    定義: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域的疼痛,及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側和足外側的疼痛,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症,骨骼關節炎均可導致坐骨神經痛。本病以腰或臀、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以放射性、電擊樣、燒灼樣疼痛為主症,一般病初以溼邪為主,主要屬足太陽、足少陽經脈和經筋病證,久病則正虛邪盛,虛實夾雜,除氣血不足外,也可損傷肝腎。哪些疾病可以引發「坐骨神經痛」呢
  • 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案
    二、回答諮詢的問題1、坐骨神經痛是怎麼回事?   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病,而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通常我們所說的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的疼痛。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容易受到損傷,在其分支以上的部位走行中,由於各種原因的刺激和壓迫,均可引起坐骨神經痛。6、坐骨神經病因症狀都有那些?如何自療? 坐骨神經痛是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疼痛的一個綜合 病徵。
  • 誘發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誘發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時間:2020-12-10 10:53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坐骨神經痛可能是由於久坐不動引起的,可能導致骨骼嚴重受傷,還可能導致肌肉痙攣,甚至導致肌肉僵硬,導致患者下肢麻木和疼痛,坐骨神經痛,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那麼,誘發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 坐骨神經痛的中醫調理
    ;坐骨神經中段受到壓迫,坐骨神經會通過盤骨及臀部肌肉中間的空隙,沿坐骨後側向下伸延到大腿後方,當臀部肌肉出現痙攣或腫脹,直接刺激到神經便會出現坐骨神經痛.從中醫的角度而言,都屬中醫學「痺證」的範圍,病因也圍繞著風邪、寒邪、溼邪、腎虛幾類。不論針灸丶拔罐等手段,或者外敷用藥,甚至內服中藥,都能改善肌肉的健康狀態。
  • 坐骨神經痛的診斷及康復治療
    坐骨神經由腰椎五、骶骨一、骶骨二、骶骨三這些位置的四根神經根匯合而成,是人體最粗大的一組神經線,它的粗細和個體小手指的粗細差不多,雖然腰四的神經根也有一部分參與了坐骨神經的構成,但是腰四神經受到刺激後更多的表現為股神經痛,而不是坐骨神經痛,疼痛的位置有明顯的區別。
  • 【中醫·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的運動康復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域,以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足背外側為主的放射性疼痛。在醫學上,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病症,並不是一個診斷,因為它只說明了那條神經線受壓,但沒有確切地指出受壓的病源及病機。有很多原因可引起坐骨疼痛,最常見的兩個原因是梨狀肌綜合症和椎間盤突出。
  • 坐骨神經痛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那麼,坐骨神經痛的主要症狀有哪些?坐骨神經痛的主要症狀有哪些1、有在起病前數星期已在步行或運動而牽伸神經時引起短暫的疼痛,逐步加重而發展為劇烈的疼痛。疼痛多由臀部或髖部向下擴散至足部,疼痛在大腿部大轉子內側、髂後坐骨孔大腿後面中部、胭窩、小腿外側和足背外側特別嚴重。2、疼痛呈持續性鈍痛並有發作性加劇,發作性疼痛可為燒灼和刀刺樣,常在夜間加劇。
  • 如何避免坐骨神經痛?
    很多腰椎病的患者會有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足底的疼痛、麻木,很多人大概了解這是坐骨神經痛的表現,但是具體情況可能並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講一下。我們的大腦好比是一個電站,從這個電站中延伸出一條粗粗的電纜,也就是我們說的脊髓,脊髓在一塊塊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向下走行,從頸椎走到胸椎,從胸椎又走向腰椎,在每塊椎骨之間,脊髓這根大電纜都分叉出很多的細小的神經,在腰椎和骶椎,這些細小的神經主要匯聚成坐骨神經,而坐骨神經又穿過坐骨孔,經過梨狀肌下面,走在大腿的後方,在膝關節的膕窩處,坐骨神經又分成脛神經與腓總神經,脛神經走在小腿的正後方,
  • 坐骨神經痛?預防很關鍵
    許多成年人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除了激烈運動造成的急性傷害之外,最常聽見的就是坐骨神經痛。      情況輕微的人可能只感到腰酸背痛,而嚴重者甚至連走路都有困難,究竟是怎麼回事?坐骨神經由源自腰椎與骶椎部位的神經根相互融合而成。其位置大約從下背部經過臀部、大腿後側向下延伸,可以說下肢後側的感覺與運動功能幾乎都仰賴它支配。
  • 坐骨神經痛的六大原因及功能訓練,做完舒服多了
    表現為整個下肢無力、疼痛、輕度肌肉萎縮、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減弱或消失。整個病程中,均可出現坐骨神經痛,根據病程的長短.病情的輕重,可出現乾性或根性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多呈雙側性,伴有腰背痛、骶髂部痛、椎旁肌廣泛壓痛是其特點。
  • 坐骨神經痛早期症狀及治療方式
    坐骨神經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經幹,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域內的疼痛,包括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足背部等。  除了疼痛外,坐骨神經痛早期症狀還有:  坐骨神經痛早期症狀主要是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在發病前,走路等活動時,下肢會有短暫的疼痛,並逐步加重而變成劇烈疼痛。
  • 哪些運動可以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症狀群。 專家介紹,坐骨神經痛多發於單側,夜間加重,咳嗽、大便時加重。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的主要是由於坐骨神經炎症病變引起;繼發性的則多由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軟組織損傷以及盆腔、椎管內病變引起。患者除避免著涼外,適當加強腰腿部功能鍛鍊,會獲得良好效果。坐骨神經痛患者可以做的運動主要有以下幾項站立位,雙手扶牆,輪流向左右方向擺腿,擺動時足部不觸地面。
  • 骨科康復 | 坐骨神經痛的診斷及康復治療
    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又叫坐骨神經炎,目前發病原因不明,臨床上也比較少見,大部分出現症狀的人群是以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為主,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再進一步分類可分為根性疼痛和乾性疼痛。坐骨神經由腰椎五、骶骨一、骶骨二、骶骨三這些位置的四根神經根匯合而成,是人體最粗大的一組神經線,它的粗細和個體小手指的粗細差不多,雖然腰四的神經根也有一部分參與了坐骨神經的構成,但是腰四神經受到刺激後更多的表現為股神經痛,而不是坐骨神經痛,疼痛的位置有明顯的區別。
  • 【中醫·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的分期症狀要認清
    通常情況下,一旦發生坐骨神經痛,其症狀是最為常見的,其中包括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情況,這三種症狀是逐漸加深的,對患者的傷害也是愈來愈嚴重的
  • 坐骨神經痛的病因病理
    歡迎大家坐骨神經痛的概念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症狀群。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乾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於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骶神經根炎等。乾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骶骼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 肌症候群、臀肌注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
  • 運動可以治療坐骨神經痛嗎?
    本人微信號 :zhaoxinhua78915   坐骨神經痛外科常見疾病,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症狀群。!下面我們看下運動可以治療坐骨神經痛嗎:  坐骨神經痛多發於單側,夜間加重,咳嗽、大便時加重。
  • 坐骨神經痛產生的原因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域,以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足背外側為主的放射性疼痛。
  • 惱人的「坐骨神經痛」,中醫有何妙招?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內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踝部等處,屬內科急症範疇。既往強調散寒、除溼、祛風、通痺的較多,故治療時間長,且復發率高。若人體衛外之陽氣不足,復因冒雨涉水,久居潮溼之地等,寒溼之邪從肌表而入,留滯四肢肌肉關節,致使經絡之氣閉阻,營衛之氣不暢,氣血運行不利,發為本病。臨床表現:發病前有受寒史,最先發現身體下半部酸痛或不靈活,數日後即出現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疼痛多由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放射到大腿後側、小腿後側和足背。在持續鈍痛的基礎上,可有陣陣如鋸刀刺樣疼痛,夜間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