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故居
四川新聞網樂山9月23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導)「我的故鄉是在峨眉山下,離嘉定城有七十五裡路。大渡河從西南流來,在峨眉山的第二峰和第三峰之產打了一個大彎,又折而向東北流去。因此我的家所在地,就名叫沙灣。」這是郭沫若《峨眉山下》的一段話。
郭沫若故居
綏山毓秀、沫水鍾靈。樂山沙灣,一代文豪郭沫若的故裡。2020年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第六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第七屆四川國際旅遊博覽會即將召開。9月21日「安逸走四川·樂山看變化」媒體採訪團走進樂山,在這裡,我們看見四川文化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新項目、新消費。9月22日,採訪團走進了樂山沙灣。
郭沫若誕生室
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1892年誕生沙灣,在此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少年啟蒙時光。並由此出發成長為我國傑出的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作家、詩人和劇作家。
為進一步弘揚沫若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沙灣區打造了以沫若戲劇為主的沫若戲劇小鎮,把名人文化建設推向新高度。沫若戲劇小鎮位於「川滇國家旅遊風景道」四川首段,毗鄰「大渡河國家溼地公園」,總投資1.5億元,佔地約20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沫若戲劇小鎮堅持文化自信,以活化「沫若戲劇文化」為切入點,以「戲劇文化+親子研學」為主題,全力打造弘揚沫若文化新陣地、兒童戲劇研學目的地、工旅融合發展示範地、滇川國家風景道起始段新亮點。堅持「政府搭臺、企業運營、大師引領、校地合作、戲劇聯盟」發展思路,按4A級景區標準打造,建設沫若劇院1座、商業樓12棟,停車位大約200個,是集戲劇交流、親子研學、主題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旅項目。
郭沫若童年居室
同時,沙灣區還同步建設了銅河家風樓、沫若劇院、文化藝術園區。編排了《少年郭沫若》音樂舞臺劇,已於9月19日在沫若劇場首演。引進京劇大師關靜蘭(張派),川劇大師陳智林,四川人藝在小鎮建立了實訓基地。籤約校地實訓基地4個(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郭沫若故居
弘揚沫若文化,做響「人文章」。為主動融入樂山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建設,以沙灣郭沫若故居和重慶沙坪垻區郭沫若舊居為媒介,深化兩地文化交流,建立以沫若文化為中心、兩地郭沫若舊居為基地的「一中心兩基地」常態化互動交流機制和文旅協作機制,加強「兩沙」研學旅遊合作,構建旅遊營銷合作聯盟。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