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釋放重大信號,拜登露出真面目,疫情後要對華「秋後算帳」?

2021-01-15 震宇觀察

在川普即將下臺之際,有不少人在猜測,拜登上臺之後是否會繼續延續川普的對華政策,又或許能緩和中美關係,和中國建立一個新型的合作關係?

在弄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對拜登有個大致的了解。

別看如今的拜登已經步入了「古稀之年」,既然他能成功打敗川普,獲得美國總統的大位,就說明他不簡單。

拜登有一個外號叫做「戰爭狂魔」,這個外號不是空穴來風。據報導,2003年的海灣戰爭,雖然他本人對外表示極力反對小布希的出兵政策,但是有媒體報導,當時拜登不僅投出了華人贊成票,還利用自身的權力,幹預了伊拉克戰爭的聽證會,對國會批准入侵行動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

不過拜登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的兒子因參加伊拉克戰爭,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最後因腦癌而離世。

在2009年擔任副總統期間,拜登主要負責伊美的撤軍指揮,在行動中留下了權力真空,直接導致了ISIS等極端組織的建立。

除此之外,拜登希望重籤歐巴馬時期與伊朗籤訂的聯合行動計劃,認同歐巴馬時期的TPP協定,但是又主張一定要以服務好美國工人作為前提。

拜登想要樹立一個謙謙公子的形象,但實際上,採取的行動卻有極大的反差,從種種作為來看,拜登上臺不僅不會緩和中美關係,反而還會加大力度圍剿中國。

此前,拜登就明確表態,他不會取消川普時期對中國增加的25%的關稅制度,同時強調了中國必須對國際規則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且要遵守規則。

拜登所說的國際規則是以美國為主導的,代表西方國家利益的規則,但是拜登對當前的局勢缺乏一個準確的判斷。中國有龐大的經濟體,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憑藉著自身完整的供應鏈,在世界上已經佔據了不可取代的地位,一旦世界失去中國,世界各國的利益也會受到威脅。

顯然,除了美國,其他西方國家也意識到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才加快腳步和中國達成貿易協作。

可以預見的是,拜登上臺之後除了在經濟上遏制中國,還會協調其他盟國對中國施壓。這跟川普所採取的政策完全不同,川普毀約退群不講信用,四面樹敵,把目光放在對華貿易的赤字問題上,最顯著的「成績」是發動中美貿易戰,對中國進行抵制。

而拜登的策略則完全相反,據美媒報導,拜登的目標主要放在「中國偷竊智慧財產權,傾銷產品,非法補貼」等問題上。

按照美國的手段,一旦這些捏造的罪名成功扣在了中國的頭上,這場貿易戰對中國來說,局勢並不容樂觀。拜登對華政策露出了本來的真面目,作為歐巴馬8年的副手,拜登或許會繼續延續歐巴馬的對華戰略。

之前歐巴馬制定了TPP協議,在準備達成之際,川普上臺了,不顧國會成員的勸阻退出了TPP。TPP協議是美國「經濟北約」的進一步延續,是超越WTO的一項全面性的經貿自由網絡,一旦協議達成,就意味著中國之前排除一切艱難險阻加入WTO帶來的一切貿易夥伴也將名存實亡。對於美國來說,帶動歐、日進行跨國地區的經貿整合,重新獲得政治優勢。重新獲得世界經濟的主導權,並且在世界的壟斷地位將難以撼動。

而拜登上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解決川普任職期間對美國產生的一系列負面影響,重新扭轉局勢,獲得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

從軍事層面上,拜登不排除會繼續對南海問題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這幾年,中國的海上軍事實力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但是在美國的眼裡,他們卻認為逐漸壯大的中國在試圖控制南海,而目前美國還沒找到一個有效的應對方案。

歐巴馬時期,扭曲事實詆毀中國,公開支持菲律賓和越南對中國作出的侵權行徑,歐巴馬的種種作為,一次又一次地挑戰中國的領土安全和底線,導致中美兩國的關係日益緊張。川普轉移了注意力,更多的把目光聚焦在貿易戰上。

川普任職期間浪費了4年的時間,拜登上任後或許會加快步伐對中國進行施壓,兩國進入長期的戰略相持和博弈是不可避免的。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7日,G7成員國已經聯名致函,呼籲拜登共同應對中國帶來的威脅。從這一系列的舉動來看,拜登上臺,對中國的威脅並不小

拜登也清醒地意識到,美國的經濟只佔到了世界的四分之一,以目前的經濟實力來看,想要對抗中國還不具備優勢,所以拜登才通過拉攏盟友的關係來獲取經濟上的絕對優勢。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川普給美國帶來的一系列麻煩,拜登上臺無疑是接下了個爛攤子,首要之義應該是著力於發展本國的經濟建設,還有消除內部的政治分裂危機。

至於對中國採取的相關政策,一切都還只是未知數。靜觀其變的同時。中國更應該著眼於本國的建設,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合作,共同應對世界格局變化給中國帶來的威脅和挑戰。

相關焦點

  • 拜登已露出對華的爪牙!
    就在內部還沒完全搞定的情況下,拜登已開始迫不及待地以準總統的身份行事。又是講話、又是安排各個重要職位的人選,不僅如此,還不斷接受各國領導人的祝賀以及開始和他們宣揚自己的立場以及態度。只是沒想到,他這麼快就露出了對華的爪牙!
  • 英國外長暗示要和中國「秋後算帳」,趙立堅明確態度
    疫情之下,多國頻頻甩鍋疫情之下看疫情之外,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之後,針對當前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我們有必要引起重視。英國外長暗示要和中國「秋後算帳」就在前不久,英國暫代首相職責的英國外長多米尼克·拉布就「較為」正面地回應了記者關於疫情後對華關係的問題。拉布首先還是表達了對中國此次疫情中有關問題的懷疑,他表示屆時不得不問(中國)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比如疫情如何爆發,為什麼沒能早已制止等。
  • 日媒:拜登要建「朋友圈」對華施壓,我們做選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是,這樣的情況在拜登上臺後將要改變了,畢竟拜登要建「朋友圈」,而日韓作為「圈內人」必須和睦了。這不,日媒已經為日本在規劃未來的路了。據《參考消息》12月7日報導,日本《東京新聞》當日發表題為《川普之後的東亞》的文章,認為拜登很有可能與站在力量邏輯上,一邊倒施壓對華政策劃清界限,而是會利用「民主國家合作」來多邊機製取得對華戰略優勢。
  • 美疫情形勢緊急,川普、拜登收重磅噩耗,美媒開始羨慕肯定中方
    感恩節的狂歡已經國民接近"瘋狂報復"的出行,在進入12月之後將美方疫情再推一個新高度,連續多日單日新增突破20萬,感染率與死亡率雙雙激增。近日,川普、拜登突接駭人噩耗,美疾控中心發布可怕疫情發展境況。
  • 拜登就中美貿易表態,不會立即撤銷關稅,釋放什麼信號?
    但是拜登的最近表態告訴人們,中美貿易戰想要停戰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拜登決定暫不排雷拜登以 270票勝出之後,拜登曾經表態會改變大多數川普期間的國政。人們紛紛猜測,中美之間最大的矛盾焦點經貿衝突,會不會因為拜登的上臺而出現緩和跡象,雙方貿易戰又會不會有擱置的可能。
  • 拜登接受專訪,首談三條對華政策方向!
    據美媒報導稱,拜登在12月初,接受了《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弗裡德曼,一個小時的電話訪問。之後弗裡德曼就其對華態度問題,總結了拜登對他所敘的三個外交方向:第一、拜登不會立刻取消川普政府對中國輸美商品,增收的25%關稅;第二、拜登不會廢除與中國籤署的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並且還將就智慧財產權等問題,繼續施壓;第三、拜登將聯合一切盟友,一起對付我們!
  • 拜登、歐巴馬表態後,白宮傳來一個聲音,川普釋放不尋常的信號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一直存在官員「帶頭」輕視防疫工作的現象。近期,多名白宮官員接連確診新冠肺炎,再度暴露了防疫工作中長期存在的懈怠問題。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2月7日22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494萬例,累計死亡病例28萬餘例。
  • 美媒:拜登提名原住民女性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
    海外網12月18日消息,美媒消息稱,當地時間周四(17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已提名新墨西哥州民主黨眾議員德布·哈蘭德(Deb Haaland)擔任內政部長。如提名獲參議院確認,哈蘭德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原住民內閣成員。
  • 闖大禍,美媒嗅到危險信號
    距離美國大選已過去多日,儘管川普拒不承認大選結果,但伴隨著「下課」鈴快要響起,希望渺茫的川普竟又闖下大禍,美媒嗅到危險信號。有分析人士表示,因為拜登即將上臺,川普政府希望加大美國新政府解除對伊制裁的難度。值得警惕的是,除了伊朗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近日,有川普政府官員透露,在拜登政府上臺之前,川普政府計劃在未來兩個月繼續執行強硬對華政策。報導稱,一位政府官員告訴CNN,川普政府中的對華鷹派認為,他們現在可以採取的某些行動將會牽制拜登政府。
  • 美媒:川普已開始2024年大選競選,或在拜登就職日宣布
    資料圖:川普與拜登。海外網11月29日消息,美媒報導稱,至今仍拒絕承認大選失利的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一旦在訴訟中失利,將以各種方法來破壞「拜登時代」。同時,川普及其團隊已開始運作2024年大選事宜,或在拜登於2021年1月20日出席總統就職禮當日,宣布參與2024年總統選舉。據《國會山報》和《商業內幕》等美媒28日消息,川普拒絕承認大選失利,他不僅與親密的顧問及其他親信商討了可能在2024年奪回白宮的機會,還討論了有關系列競選廣告發布的細節。
  • 拜登突接噩耗,關鍵時刻,美媒目光看向中國
    在「大選月」結束後,拜登終於如願以償的成為了這場選舉的最終獲勝者。在贏得這場關鍵勝利後,拜登也在為自己繼任總統做準備工作。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當地時間8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布,在他上任後的100天內,將主要完成3個目標。拜登承諾,提供1億劑新冠疫苗,並表示教育工作者、醫療保健工作者和長期護理機構的居民將成為第一輪新冠疫苗接種的人群。
  • 川普和拜登的對華計劃幾乎沒有什麼區別。-FX168財經網
    【美媒:川普已永久改變中美關係】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11日發表題為《川普輸了大選,卻在中國問題上贏了——美國與北京關係已經永久改變》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隨著當選總統喬·拜登準備於明年1月上任,他面臨的一個最重要外交政策問題是中國。如今,世界各國政府將要考慮如何以最佳方式應對拜登執政的4年。
  • 美抗疫傳奇人物福奇露出真面目,群眾:他是民主黨臥底
    作為美國抗疫傳奇人物的福奇竟不斷發表「川普式」言論,美公眾評價:露出了真面目。聖誕老人不會傳播病毒?福奇的「童趣」用錯了地方《今日美國》報導稱,面對美國兒童關於「聖誕老人是否會將新冠病毒帶給大家」的擔憂問題時,福奇以頗為「童趣」的說法表示,聖誕老人有很好的品質,因此不會把任何病毒傳播給大家。
  • 美媒:拜登任命賴斯為國內政策委員會主任是「出乎意料的」選擇
    人民視覺 資料圖當地時間12月10日,多家美媒報導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任命蘇珊·賴斯為白宮國內政策委員會主任。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日報導,賴斯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外交政策官員,曾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政府時期先後擔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和國家安全顧問。
  • 「中國積極考慮加入CPTPP」釋放了哪些重大信號
    他認為,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在如此莊嚴的國際場合面對亞太地區國家領導人做出這一表態,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CPTPP代表了國際上現在最高標準的自貿協定,這表明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入全球經濟和區域經濟,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和亞太經濟合作的決心。」
  • 剛剛多家美媒宣布:拜登贏了!多國政要第一時間祝賀...
    不過,CNN等媒體的統計為拜登273票,川普213票。儘管截至發稿,美國還有幾個州的選票還在最後的計算,但在關鍵州,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實現對川普的票數反超,且繼續保持他在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的小幅領先後,拜登要突破270張選舉人票這一當選門檻,已經基本掃除懸念。
  • 美媒:拜登考慮提名布蒂吉格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當地時間12月8日,據美媒「Axios新聞網」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獨家披露,拜登目前正考慮提名前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擔任美國駐華大使,兩人曾一同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黨內初選。
  • 美媒:亞特蘭大市長拒絕拜登內閣職位邀請
    (原標題:美媒:亞特蘭大市長拒絕拜登內閣職位邀請) 【美媒:亞特蘭大市長拒絕拜登內閣職位邀請
  • 美媒:拜登內閣人選主打「多元化」 多個提名或創造歷史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2月18日發表了題為《拜登政府中的歷史首次》的報導稱,如果獲得美國參議院的批准,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提名擔任重要職務的幾名人選將創造歷史。拜登任副總統時,奧斯汀曾任美陸軍副參謀長和駐伊拉克美軍司令,後來又出任中央司令部司令。首位拉美裔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 哈維爾·貝塞拉如果得到參議院批准,貝塞拉將成為首位領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拉美裔美國人。他目前擔任加利福尼亞州總檢察長,是該州歷史上第一位擔任此職務的拉美裔人士。
  • 美媒文章:拜登時代中美關係會是什麼樣?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雙月刊網站1月7日刊載題為《拜登時代美中關係會是什麼樣?》的文章,作者系西班牙「聚焦經濟」公司經濟師阿爾內·波爾曼和奧利弗·雷諾茲。文章稱,我們可以預期拜登上任後美中關係在言辭方面變得更加文明。不過,美國會繼續施加壓力。全文摘編如下:十一黃金周假期,杭州的火車站人群熙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