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秘籍——【醬料配方分享】14道自製乾鍋醬,香辣鮮美!

2021-02-17 奧食卡愷賢廚道

原料:

大骨1000克(改刀成大塊),黃豆400克,幹紅辣椒節100克,花生碎100克,芝麻、香菜末各20克。

調料:

A料(八角30克、沙姜15克、丁香15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羅漢果2個分別用幹布擦淨待用)

鹽460克,味精20克,紅油豆瓣醬750克,豆瓣醬500克,李錦記柱侯醬350克,香辣醬250克,醬油800克、冰糖500克,紅豆腐乳250克,色拉油500克,清水3000克。

做法:

1、紅油豆瓣醬750克先入油炒香。

2、淨鍋入450克鹽、400克黃豆,小火翻炒至表皮爆裂。

3、關火晾涼後過濾鹽,將黃豆放入攪拌機攪打成粉待用。

4、鍋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先放入炒香的紅油豆瓣醬,然後調入A料,邊攪動邊小火翻炒,時間持續40分鐘至香味完全被激發。

5、倒入柱侯醬、香辣醬、幹紅辣椒節、醬油、冰糖小火炒至起泡,再加入清水大火煮沸,添入大骨,改小火熬4小時。

6、撇去浮沫,涼透後過濾香料渣,揀出骨頭,放入豆瓣醬(不必提前炒香)、花生碎、芝麻、步驟3中炒好的黃豆粉、鹽、味精、香菜末、紅豆腐乳炒勻即成秘制乾鍋醬。

關鍵:

黃豆與鹽同炒的好處是受熱均勻,不會把黃豆炒成一邊黑一邊黃。

原料:

幹豆豉150克,永川豆豉20克,老乾媽水豆豉40克,洋蔥末50克,蒜粒20克,姜粒、香菜末各10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20克,辣椒麵、孜然粉各10克,小茴香粉5克,十三香2克,糖、味精、精鹽、雞粉、白酒各適量,煳辣油50毫升,芝麻油50毫升。

做法:

1、取幹豆豉和永川豆豉分別剁成粗粒,另把郫縣豆瓣醬剁細。

2、淨鍋入芝麻油和煳辣油燒熱,下蒜粒和姜粒先炒香,再把剩餘的原料倒鍋裡,繼續翻炒2分鐘再倒出來,晾涼便可用。

原料:

小蔥白末150克,大蔥白末100克,洋蔥末50克,泡椒末30克,薑末20克,泡菜丁100克,蝦米50克。

調料:

香辣味火鍋底料50克,海鮮醬50克,海鮮醬油20毫升,雞精、味精各10克,糖5克,化豬油50克,花生油50毫升。

做法:

鍋入化豬油和花生油燒熱,投入小蔥白末、大蔥白末、洋蔥末、泡椒末、薑末、泡菜丁和蝦米先炒2分鐘,然後才把剩餘的原料下鍋炒出香味,出鍋便好。

提示:

與其他幾種乾鍋醬不同的是,香蔥醬不可提前批量製作,因為時間長了蔥香味會自行消失,所以最好是現用現炒。

做法:

取淨鍋,加乾鍋香辣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炒酥的豆瓣醬750克,加入八角30克、沙姜15克、丁香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100克、羅漢果2個、特級醬油1千克、冰糖500克小火炒香後,加入清水5千克、大骨1千克小火熬4小時,去渣留汁,再放入500克豆瓣醬小火炒勻即可,冷卻後入冰箱冷凍,即為「乾鍋醬」。

乾鍋香辣油:

將辣椒麵50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丁香2克、白蔻2克、陳皮5克、草果5克、紫草5克、八角5克、羅漢果2個、芝麻50克、胡蘿蔔100克、香蔥50克、香菜50克、薑片20克、蒜瓣2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永豐辣醬100克、川湘麻辣鮮醬100克、辣妹子醬100克,放入2.5千克燒至八成熱的花生油浸泡24小時,然後上中火將所有原料炸至水分全乾撈出瀝渣,剩餘的油即成乾鍋香辣油。

原料:

泡椒末200克,野山椒顆150克,大蔥末20克,泡薑末15克,洋蔥末、蒜粒各10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剁碎)20克,醪糟15克,料酒20毫升,味精、糖各10克,鹽、雞精各5克,花生油200毫升,紅油100毫升。

做法:

往炒鍋裡注入花生油燒熱,下大蔥末、泡薑末、洋蔥末和蒜粒先炒香,再把泡椒末和野山椒顆放進去炒出味,等到加郫縣豆瓣醬、料酒、味精、白糖、精鹽、雞精和醪糟炒幾分鐘後,才倒入紅油推勻即成。

原料:

幹辣椒節80克,泡椒節、鮮花椒各20克,小米辣顆、乾花椒各15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剁細)30克,海鮮醬10克,小茴香、山柰粉各5克,五香粉2克,紅油150毫升,芝麻油50毫升。

做法:

往炒鍋裡注入紅油燒熱,下幹辣椒節、泡椒節、乾花椒、小米辣顆、鮮花椒和郫縣豆瓣醬炒香,再加入海鮮醬、小茴香、山柰粉和五香粉一起炒勻,淋入芝麻油攪勻便好。

用料:

家樂火辣乾鍋醬500克,酒糟160克,新鮮九層塔碎50克,白砂糖25克,自製的糖醋汁100克。

糖醋汁:

米醋、冰糖各1千克,白醋3500克,梅子185克,番茄沙司1200克,李派林喼汁1瓶,OK酸甜調味汁2瓶,片糖6千克,山楂餅150克,清水2千克,西檸6個(切成片)放入鍋內,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至溶液濃稠,再放入雞精150克,鹽100克調味即可。

口味:麻辣酸甜。

適用對象:粵菜廚師和江浙一帶的廚師。

應用:可以製作各類乾鍋和石鍋菜,比如石鍋鮰魚、乾鍋雞塊。

特點:製作很簡單,辣味適中,回口帶有淡淡的甜味。止粘鍋。後來,乾鍋菜逐漸演變成將主料食完後,再利用剩餘的湯汁(或加湯)燙食其它原料或由廚師加入其它原料加工好後食用。這就有些類似火鍋的就餐形式。

原料:

辣妹子辣醬(猛辣型)4瓶,老乾媽香辣醬2瓶,老乾媽風味豆豉2瓶,阿香婆香辣牛肉醬1瓶,蒜蓉辣椒醬2瓶,桂林辣椒醬3瓶,海鮮醬1瓶,豆瓣醬1瓶,老乾爹香辣醬2瓶,料酒1千克,海鮮醬油200克,香油100克,十三香調料20克,雞油50克,白酒30克,辣妹子香料油2瓶。

做法:

鍋上火,放入香油、雞油,重慶最好吃的火鍋、燒熱後烹入料酒、白酒、十三香調料,依次參加上述調料,加清水35克翻炒,用小火熬約18分鐘後倒入容器中晾涼,放入保鮮櫃中存儲即可。

原料:

麻辣油1千克,老乾媽風味豆豉1瓶,餐廳加盟湖南辣妹子2瓶,美樂香辣醬1瓶,紅九九火鍋底料500克,蒜油500克,香水魚底料300克。

鍋上火,參加麻辣油、蒜油及以上一切料炒勻即成。需求闡明,蒜油是將大蒜剁碎,用色拉油炸出香味之後過濾所得的油,蒜渣可做蒜香菜或避風塘料。

原料:

取菜子油2千克燒熱,下香料(山柰15克,良姜18克,八角20克,小茴10克,香葉8克,桂皮5克,花椒30克,白蔻5克,草果12克)及姜蔥炸香撈出,放豆瓣醬1千克、辣妹子醬4瓶、天車牌香辣醬5瓶、美樂牌香辣醬4瓶炒香,加適量香油和雞油起鍋裝罐即成,隨用隨取。

經典乾鍋醬五大配方:

色拉油150克燒至三成熱,下永豐辣醬、李錦記豆瓣醬、辣妹子醬、阿香婆素味香辣醬各1瓶,小火熬20分鐘至豆瓣發酥,下入孜然粒、陳皮粒各200克,姜米、蒜米各50克,

繼續用小火熬10分鐘,加入細辣椒麵(用量根據各地食客的口味需求來調整),蠔油、芝麻、雞粉各50克調勻即可。這款乾鍋醬的辣味相對較高。

李錦記海鮮醬、辣妹子醬各2瓶,郫縣豆瓣醬200克,沙姜粉10克,美樂香辣醬、老乾媽香辣醬、李錦記蠔油各1瓶,孜然粉5克,以上原料調勻即可。(辣度較低)

取淨鍋加色拉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炒酥的豆瓣醬750克,加入八角30克、沙姜15克、丁香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100克、羅漢果2個、特級醬油1千克;

冰糖500克小火炒香後,加入清水5千克、大骨1千克小火熬4小時,去渣留汁,再放入500克豆瓣醬小火炒勻即可,冷卻後入冰箱冷凍,即為「乾鍋醬」。

  

乾鍋油:

鍋內放色拉油2、雞油各2千克,香料(蔥200克,大料、花椒、香葉、香茅草、白芷、山柰、陳皮、草果、白蔻各10克)小火熬製60分鐘,撈出料渣放入調好的醬。熬製10分鐘將醬和油分開保存。

原料:

大蒜500克、四川泡姜1000克、典林牌野山椒(廣西產)4瓶、郫縣豆瓣醬1000克、海鮮醬200克、四川泡海椒600克、老乾媽豆豉醬2瓶(用攪拌機打碎),加湖南辣妹子6瓶、永豐辣醬4瓶、李錦記蒜蓉辣醬4瓶、桂林辣醬2瓶、阿香婆香辣牛肉醬3瓶。 

製作:

大蒜、泡姜、野山椒、泡海椒、老乾媽豆豉醬分別入攪拌機打碎,郫縣豆瓣醬剁細。

鍋上火先下茶油1500克(也可用花生油代替)燒熱,加紅油1000克攪勻,放入大蒜、泡姜炒出香味,再下其餘調料加小火熬製約30分鐘出香味即可。

編輯:阿勇

圖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奧食卡愷賢廚道

每天都有廚藝乾貨更新

19萬廚師都在看

你還不來關注嗎?

相關焦點

  • 【大廚秘籍】25款乾鍋醬、乾鍋油配方
    自製孜然香辣乾鍋醬
  • 廣東廚師幾種拿手醬汁配方分享,還有兩個乾鍋醬秘方,先收藏了
    特點:醬料的味道挺好,所以建議將它們切碎使用。烹調時,建議在此基礎上,增加200克的蠔油和100克的東古一品鮮醬油,這樣醬汁的味道會更鮮香。推薦指數:★★★☆☆萬用煲仔醬特點:味道不錯,比較適合江蘇、上海、浙江的廚師使用。從醬汁的顏色來看,效果是不錯的,但醬油的用量一定要控制好,因為做好的紅燒肉存放時間越久顏色就會越黑。使用時,建議增加一點雞飯老抽,可以讓做好的肉看上去有紅亮的效果。推薦指數:★★★★☆百搭燜鍋醬
  • 乾鍋醬 乾鍋菜10道!
    乾鍋菜在底料和乾鍋香辣油上最為講究,每一鍋都是經過獨特秘方配製,然後經過特殊工藝炒制而成,製作時較為費工費時。而在製作乾鍋時,事先要把醬料炒好,然後再用於製作乾鍋菜餚,會比較方便省時。如今,乾鍋系列菜餚較為流行,大有趕超火鍋和烤魚的勢頭。昨天,我們已發布了製作乾鍋菜的訣竅(可點擊藍色字體回顧:揭秘!乾鍋三大流派烹製訣竅(附菜例及配方)),那麼今天,我們就繼續發布多款乾鍋醬的製作方法,以饗讀者。
  • 乾鍋醬料的配方和製作方法,以及用它做出的乾鍋菜,值得收藏!
    有一道美食,最近幾年流行很廣,那就是乾鍋,從大街小巷上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乾鍋店就能看出來,這道美食現在到底有多火。乾鍋發源於四川,起源於四川的德陽地區,在2000年左右慢慢從德陽流行開來,現在已經是傳遍了全國各地。
  • 【配方揭秘】乾鍋醬和秘制辣油配方
    、冰糖500克小火炒香後,加入清水5千克、大骨1千克小火熬4小時,去渣留汁,再放入500克豆瓣醬小火炒勻即可,冷卻後入冰箱冷凍,即為乾鍋醬。乾鍋香辣油具體製法:將辣椒麵50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丁香、白蔻各2克、陳皮、草果、紫草、八角各5克、羅漢果2個、芝麻50克、胡蘿蔔100克、香蔥、香菜各50克、薑片、蒜瓣各2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永豐辣醬、川湘麻辣鮮醬、辣妹子醬各100克放入2.5千克燒至八成熱的花生油浸泡24小時,然後上中火將所有原料炸至水分全乾撈出瀝渣,剩餘的油即成乾鍋香辣油
  • 川醬、乾鍋醬、奇香醬、火鍋醬、燒烤醬、蒜香牛肉醬、燜鍋醬..
    自製孜然香辣乾鍋醬楊師傅乾鍋醬配方乾鍋菜是相對於火鍋而得名,其調味靈活多變,烹製方法多樣,湯汁較少,油脂較多,香氣濃鬱。乾鍋菜餚一般以香辣味為基礎味,在香辣味的基礎上再根據不同的菜餚靈活運用,一般情況下使用乾鍋醬和香辣油即可。
  • 6款乾鍋醬,絕密配方大公開!
    後來,乾鍋逐漸演變成將主料食完後,再利用剩餘的湯汁(或加湯)燙食其它原料,或由廚師加入其它原料加工好後食用。其中最具特色的乾鍋鴨掌翅,入口即化,麻中有辣,在麻辣的同時,又有一種獨特的原料鮮味。還有乾鍋兔、乾鍋雞、乾鍋雞雜等,吃完之後加入上湯,再點一些涮菜如毛肚、鵝腸、素菜、耗兒魚等等,讓不少食客回味無窮。
  • 好吃到尖叫的乾鍋香辣炒牛肉,讓你吃過癮!
    乾鍋香辣炒牛肉夏日裡沒有食慾怎麼辦?有了它,胃口瞬間被打開!乾鍋香辣炒牛肉,入口爽滑,還有嚼勁,吃起來特別有食慾。濟南富力凱悅酒店的五星級大廚朱曉龍來教你一道刺激味蕾的美食乾鍋香辣炒牛肉第一步,處理牛肉。挑選淡紅色、肉質緊實的牛裡脊,先把牛肉的筋膜剔除;將牛肉放入冰箱冷凍一小時後,再改刀切成一盤厚度約為0.5釐米的肉片。
  • 乾鍋菜系列(附乾鍋醬配方)
    雙椒乾鍋雞乾鍋醬材料:色拉油500克,郫縣豆瓣豆瓣醬1250克,八角30克,沙姜15克,丁香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100克,羅漢果2個,特級醬油1000克,冰糖500乾鍋走地雞乾鍋菜製作時所需要注意的要點A、乾鍋菜雖然謂之「乾鍋」,其實不是絕對的幹,雖然原料大都要幹煸炒入味,但操作中還可以加一點湯(或用酒來代替),以便於醬料、味料有效地融合,否則口感太幹,也易糊
  • 4種最暢銷乾鍋醬配方公開,掌握方法,助你成功開店
    關注美食配方(wy10ns) ,每日更新精彩內容。 乾鍋菜是相對於火鍋而得名。乾鍋菜湯汁相對較少,加之用小火加熱保持口感,深受食客喜歡,四季最受歡迎的就屬——「乾鍋菜」!廚師長為大家整理出最暢銷的14種乾鍋醬,不管你是專業廚師,還是家庭做菜小白,以下乾鍋醬的做法,你一定用得著!記得收藏哦!
  • 廚師的絕密配方!
    炒制: 將滷好的鴨頭用刀從中間劈成兩半,劈時要從下巴中間至腦門下刀劈開,露出腦髓及肉,再入六七成熱的油中浸炸一下,再與配料一同炒制,炒好後,根據人數多少準備相應的火鍋盆(分大份和小份,大份14個鴨頭/盆,小份7個鴨頭/盆),炒時要加乾鍋老油及自製的秘制醬,使鴨頭充分入味即可。上桌時還可根據客人要求配帶紅油、蒜泥、麻醬、乳香汁、豉油汁、海鮮醬等各種蘸碟。
  • 七款秘制乾鍋醬料
    油辣乾鍋醬做法:取淨鍋,加乾鍋香辣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炒酥的豆瓣醬
  • 【秘制配方】6種口味乾鍋醬大公開(附菜例)
    後來,乾鍋逐漸演變成將主料食完後,再利用剩餘的湯汁(或加湯)燙食其它原料,或由廚師加入其它原料加工好後食用。其中最具特色的乾鍋鴨掌翅,入口即化,麻中有辣,在麻辣的同時,又有一種獨特的原料鮮味。還有乾鍋兔、乾鍋雞、乾鍋雞雜等,吃完之後加入上湯,再點一些涮菜如毛肚、鵝腸、素菜、耗兒魚等等,讓不少食客回味無窮。
  • 收集的一些秘制醬料
    [醬料]做好香鍋菜的絕味武器最近,北京的嘉裡中心出了一個新式香鍋系列菜,引起了敏感的業內人士的關注。開發香鍋系列的廚師以前是做香辣蟹的,其靈感也是來源於香辣蟹。以前,有食客反映說:香辣蟹好吃,可是原料太單調了,就是蟹和蝦,不吃這兩樣的食客根本沒得選擇。
  • 廚師朋友圈再度熱爆!第三波熱賣菜汁醬配方大公開,十足好乾貨!
    上期的汁醬大家都試過了嗎?中外廚師總是孜孜不倦地探尋汁醬秘方,因為它是很多熱賣菜的精髓所在!今天,小編再度為各位大廚吐血搜集了兩道最新最當紅的熱賣菜汁醬配方!大廚們快來收乾貨吧!!【汁醬配方】家樂燒汁50克、家樂鮮蠔油25克、家樂雞汁20克、家樂鮮露10克、自製濃湯300克、炸蔥100克、冰糖60克、蔥油25克、老抽25克、花雕酒25克、白胡椒粒5粒【製作方法】先將調味料稱好份量調和(除了蔥油
  • 《742》涼菜醬汁、45款醬、乾鍋醬配方、炒鍋必須掌握的醬汁《微信公眾號:CYMS168》
    試做結果:此醬味道非常好,鹹鮮中帶有淡淡的甜味,如果是江浙、福建、廣東的廚師使用,那麼這個配方就可以了。如果是北方廚師使用,建議在熬製醬料時增加六月鮮豆瓣醬(用量控制在300--400克,根據食客的喜好來調整具體用量);如果是嗜辣省份(比如四川、貴州、湖南等地)的廚師使用,建議在上述配方的基礎上增加郫縣豆瓣醬和美樂辣椒醬。
  • 六種口味乾鍋醬,配方與製作大贈送!(附菜例)
    後來,乾鍋逐漸演變成將主料食完後,再利用剩餘的湯汁(或加湯)燙食其它原料,或由廚師加入其它原料加工好後食用。其中最具特色的乾鍋鴨掌翅,入口即化,麻中有辣,在麻辣的同時,又有一種獨特的原料鮮味。還有乾鍋兔、乾鍋雞、乾鍋雞雜等,吃完之後加入上湯,再點一些涮菜如毛肚、鵝腸、素菜、耗兒魚等等,讓不少食客回味無窮。
  • 乾鍋薄荷肥牛(附新式乾鍋醬與乾鍋油配方製作)
    亮點:    在乾鍋肥牛的基礎上,減少乾鍋油和乾鍋醬的用量,再加入大量薄荷葉做墊底原料,用薄荷的清涼口感解辣。同時,使用的這款新式乾鍋醬,是添入番茄沙司熱制而成,番茄沙司能減麻辣、遮油膩,而且還將乾鍋油的色澤調節得特別紅亮、通透。原料:   肥牛350克、薄荷葉150克。
  • 廚師開店絕密配方!
    特色介紹:鴨頭以皮筋道、肉滑嫩、口味香辣獨特,備受食客歡迎。最初版的辣鴨頭是將鴨頭滷好,擺放在洋蔥、土豆塊、香芹、青紅椒塊上面,邊上圍一圈荷葉餅。雖然市場上有去掉鴨舌的獨立包裝鴨頭,但廚師在加工時還是要認真清洗檢查,用水衝洗鴨嘴腔,才能烹製。滷製鴨頭:經清洗後用沸水將鴨頭汆透,然後放入特製滷水中滷20分鐘至八成熟,用筷子往鴨頭扎時感覺稍硬即可撈出,切忌滷得過火,否則在乾鍋炒制過程中鴨頭宜脫骨變形。
  • 廚師老前輩壓箱底的自製醬料,所以配方都是最真實的,謹記收藏!
    製作 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剩餘用料和清水750克,小火慢慢熬製,待醬料冒小泡時關火即可。應用 用來製作松鼠魚或者糖醋味的菜餚。5、乾鍋香辣料在製作醬料時,除了關注辣味的層次外,我們還對料粉的組成下了功夫,所以成品味道不錯,推薦給大家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