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預售進行時,各大博物館文創網店也拿出了最新優惠玩法與最新產品,競逐這波正在來襲的消費熱潮。從預熱情況來看,故宮依然是直播帶貨的「流量擔當」。與往年「口紅爆紅」的銷量表現不同,今年各館的當家產品各具特色。值得關注的是,以博物館之名,滲透到其它消費領域的跨圈產品也頻頻出現在今年的「雙十一」。 在業界人士看來,博物館的IP授權、跨界聯名正在成為風口。
多重規則開啟促銷
今年商家們提早打響的「雙十一」預售戰場,也成了文博機構文創衍生品「比武」的平臺。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李佳琦、薇婭等直播間於10月20日的預熱開播幾近同步,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文創網店也於近日開啟了淘寶直播帶貨。
故宮依舊是今年「雙十一」預售戰中博物館的「流量擔當」。搜索可見,目前故宮系文創包含有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故宮淘寶、上新了故宮、故宮博物院出版旗艦店等多個分支。其中,故宮淘寶在策略上對標日化、美妝等商家,在10月19至23日晚不間斷直播,主打雙十一預售。
去年「雙十一」當日,故宮淘寶曾在直播間推出18款產品,2.6萬人觀看。今年的主推品類更多,產品連結超60個。截至10月23日,四場直播觀看人數在3至8萬人不等。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上新了故宮也均有直播預售。
「從預售情況來看,與頭部美妝帶貨直播相比,博物館文創的頭部流量難與之比擬。此次各個文博文創店直播風格各異,但基本均為純推產品。與疫情期間開啟的知識類講解穿插文創推介相比,沒有知識乾貨的博物館直播難言火熱」。專職策展人郭薇表示。有博物館工作人員兼主播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博物館文創直播間想與李佳琦直播間比拼銷量,還是個長遠的目標,並且表達方式也應有別:「與普通商品相比,博物館文創直播要拼『講故事』,這是潛在優勢。純簡單帶貨,難出爆款。」
在此次提前開啟的「雙十一」的預售期,除了故宮、上海博物館頻推直播之外,國內多數博物館普遍以網店各色規則型優惠「預熱」。例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旗艦店主打「預付立減」活動,並推「分享多位好友」可得的優惠券。蘇州博物館旗艦店目前有了預售折扣,及滿減禮券。陝西歷史博物館旗艦店客服告訴記者,「雙十一」活動將稍晚開啟,開始前三天才會在商品頁打標。
口紅退榜 盲盒上位
前兩年備受關注的故宮口紅已不再是今年「雙十一」的熱點。
故宮淘寶店鋪今年超60款產品連結中,包括口紅、眼影在內的美妝產品大約有5種左右。去年同期活動中,有直播美妝專場推出,且美妝產品佔據活動款產品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從整體銷量上看,截至10月24日,故宮淘寶售價99元的星空口紅顯示2890餘人付款,已經不在店鋪銷量榜的前十中。在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中,售價199元的口紅當下顯示430餘人付款,同樣不在店鋪的熱銷品類中。
口紅退榜,盲盒上位。北京商報記者看到,故宮貓祥瑞盲盒成為故宮淘寶今年「雙十一」活動力推產品。盲盒手辦之外,猜不透到品類的盲盒玩法也成為帶貨的利器——故宮淘寶的售價5-50元不等的創意小禮物彩蛋以及88元故宮福袋分別成為熱銷榜的第三位和第九位。不過,也有消費者表示新盲盒也可能是老口紅的「變相輸出」——「許願盲盒裡不是口紅就好。」
通觀各家博物館今年雙十一預售的表現可見,沒有統一的爆款品類,但各色文創品正在各館處處開花。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前,2021年故宮織繡日曆、十二花神香膏、創意小禮物彩蛋是故宮淘寶的銷量前三;在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中,故宮小確幸筆記本、禮品包裝袋、書籤最受歡迎。
2020年剛成立的網店「三星堆博物館文創」中,尚未面市的新產品三星堆祈福官神系列盲盒預售量最高,而該盲盒此前已通過摩點眾籌平臺預售出超43萬元。
在上海博物館和蘇州博物館的網店中,食品和飲品類文創位列銷量前茅。中秋月餅與精釀啤酒,茉莉花酒及唐寅創意茶包分別是兩家博物館文創店的主打產品。
跨界聯名遍地開花
雖然目前尚沒有一款具有話題性的博物館文創新爆款出現,但值得關注的是,博物館與其他商業品牌的聯名產品正頻頻躋身於各大商家的「雙十一」戰場。
在購物平臺搜索「博物館」「聯名」等關鍵詞,可以看到敦煌博物館的聯名服飾與美妝正在參與「雙十一」熱銷。李寧官方店中有近百款敦煌設計元素的當季服飾。據了解,為慶祝品牌成立30周年,李寧在8月推出了與敦煌博物館聯名的新款秋冬產品。緊接著,美妝品牌卡姿蘭在9月攜手敦煌博物館,推出了「色無忌憚 覺醒敦煌」系列彩妝。在卡姿蘭官方店鋪中,敦煌聯名修容盤為主推「雙十一」產品。
作為聯名「大戶」,敦煌博物館官方旗艦店的寶貝分類中,專門設有「跨界聯名」一欄,聯名款的滑板、尤克裡裡在售中。
可以看到,Lily聯名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商務女裝、冷酸靈聯名國博的牙膏禮盒、金士頓聯名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快閃記憶體盤等商品,正在成為既新鮮,又屢見不鮮的商品。甚至還有三方聯名的產品:4inlook×大英博物館×hellokitty聯名款的美瞳。
「讓傳統『老樹發新芽』,大IP時刻長在熱點上是跨界聯名的意義所在。」有營銷領域的專家表示。
在業界人士看來,博物館的IP授權、跨界聯名正在成為風口。近日,在上海舉辦的「2020授權讓文博資源活起來」交流對接會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指出:「自從國家文物局去年發布《博物館館藏資源著作權、商標權和品牌授權操作指引(試行)》以來,越來越多的文博單位向社會有序開放文物資源,並與各類市場主體積極互動,推出一批授權文創精品,為推動文物『活起來』注入新動能。」
談及文博文創產業開發的現狀及前景,打造了「頤和仙境」IP、北京中創文旅集團負責人秋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眼下涉足博物館文創開發的企業百花齊放,品類豐富,產品設計上能夠成功把脈年輕人的潮流趨勢。在她看來,當下仍為文創開發運營的起步期,未來有望更多地跨界、跨國研發並銷售。
北京商報記者 胡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