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情語】「婚姻家庭關係是需要共同經營的,不僅是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更需要倆個人的共同努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監督……」
9月13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大力培育新時代家庭觀,引導家庭成員在促進家庭和睦、親人相愛、養老育幼等方面共同擔責,讓好家風涵養社會文明新風尚,推動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和諧社會。由貴州省婦聯、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的「更好的我們」 婚姻家庭家教互動式研討沙龍公益活動在貴州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
當天,來自心理、情感、法律方面的專家與帶著家庭問題、困惑的30名來賓一起,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困惑」以問答互動的形式展開對話研討。
「我的角色是『周末父母』,由於工作原因,加上丈夫經常出差,6歲的兒子周一至周五都是由爺爺奶奶帶,我也只有周末在家帶帶孩子。但是,在帶娃過程中她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與公公婆婆溝通,怕孩子無法接受自己的教育方式,怕公公婆婆無法理解自己的教育觀念,這令我十分困擾」。活動現場,一位來賓提出了她對於家庭教育的話題。
對此,情感專家姜雨君表示,如何消除這樣的困擾呢?一是要在孩子面前做出對父母感恩的實際行動;二是向孩子說明父母的工作情況;三是肯定孩子的成長;四是告訴孩子要如何學會擔當……走近他們的世界去感同身受,讓他們更容易接受。
心理學專家張力仁也表示,無論是家裡、家外,人與人之間,有效的溝通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要注意環境、對象的不同。
有來賓提到,身邊朋友離婚的還是不少,離婚的各種問題也有所不同。
「婚姻是需要共同經營的,不光是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也需要倆個人的共同努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監督……」 情感專家姜雨君表示。
同時,由於家庭方面的原因,導致未成年人的犯錯率的數據也正在逐年上升,不禁引人思考!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由誰來買單呢?是父母、還是孩子自己?
為此,李小芳律師認為「八周歲、十四周歲,每個未成年人在各階段的角色不同,所承擔的責任也就不同。」因此,在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加強良好的家庭教育愈發重要。
「不知為什麼,我看我老公就是不順眼……」
「我孩子沉溺手機怎麼辦……」
「我和老公經常為些小事吵架……」
通過互動問答,現場一些來賓紛紛表示,很多家庭矛盾還是源於父母與孩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妻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相互不信任所造成的。參加此次活動,和專家對話交流,收穫的確不少,自己將重新看待以前在處理家庭關係中所存在的問題,找準自己在家庭、集體、朋友中的位置,希望多舉辦類似的公益活動。
「我們舉辦這次互動式研討沙龍公益活動,目的就是要搭建靈活有效的家庭教育服務平臺,發揮教育專家、心理專家、法律專家、婚戀情感專家和志願者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中的作用,接下來我們要把互動式研討沙龍公益活動走進社區和學校,為更多的家庭服務。」貴州省婦女幹部學校校長、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汪富國表示。
文/馮政傑
圖/喬啟明
編輯/錢四勤
審核/杜一鳴
聲明:本文系授權發布,黔山情語新媒體中心享有獨家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