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是一種既可食用又可觀賞還可以入藥的綜合性植物,可以說是用處多多,而且很適合做盆栽,養起來比較簡單。
將盆栽的薄荷放置在家裡既可以清新空氣,又可以將薄荷葉泡茶提神醒腦,促消化消脂肪。說了這麼多那怎麼在家自己種薄荷呢?
繁殖方法
①種子播種法,在溫度20多度的時候播種最好,發芽率最高,如果找不到土,我們可以直接用細的河沙來播種,因為薄荷的種子比較小,撒在沙面上,不用覆土,然後噴上水就可以了。
放在散光的地方,一般20多天就出芽了,這個小苗漸漸開始曬太陽,長大後澆點肥水,長得也挺快的,養護也特別容易,越長越茂盛,長到擠滿盆的時候,我們可以分株栽種,能養出好多盆來。
②扦插法。直接找點薄荷的枝條,然後剪成一段段的,大約十幾釐米長就好了,準備好小花盆,溼潤的沙土,沾點生根液,扦插的深度大約是5釐米多的樣子,然後噴溼盆土,放在散光遮陰處,一般春秋可以扦插繁殖薄荷,10幾天就出根了。
日常管理
1、土壤環境
薄荷本是一種野草,一般的土壤均可以進行種植,但因它的根系比較淺,對肥水的吸收能力弱,種植土壤以壤土為佳、砂質土次之,總體來說需要土壤疏鬆肥沃,有著豐富的有機質,排水和透氣性能優良,酸鹼度在6-7.5為宜。
2、溫度環境
薄荷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較好,適宜的溫度在20-30℃之間。地上部不耐寒,在溫度低於15度時,生長速度會放緩,溫度低於5度時會發生凍害,在-2℃以下的溫度中,植株就會枯萎。
但薄荷的地下根莖比較耐寒,如果在土壤中越冬,可以耐受住-20℃的低溫,到來年氣溫回升至5℃時即可萌發。
3、溼度環境
薄荷喜歡溼潤的環境,有利於它地下匍匐莖的生長,從而也使地上部的植株生長良好,但土壤溼度也不能過大,以免使根莖呼吸不暢,如果田間積水的時間太長,容易導致根莖腐爛,在薄荷生長的過程中,保持土壤微微溼潤的狀態為宜。
在薄荷的生長前期需要較多的水分,澆水可多一些,在生長後期則要適當控制水分,創造一個偏乾爽的環境。
4、光照環境
薄荷喜歡被陽光眷顧著的生活,充足的光照能讓它生長茂盛,也有利於體內物質的積累,提升品質,如果天氣連續陰雨,會使它的生長受到影響,分株少、葉片小而薄,品質差,也容易造成徒長。
因此要注意控制種植密度,避免因為枝葉的互相遮擋,降低了田間的通風透光性能,使光照充足、均勻。
爆盆妙招
給薄荷修剪剃頭的好處:第一,它的株型會保持優美。第二、當花草枝莖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及時的修剪、摘心、打頂,可以抑制植株的高度和走向,促使下部分的腋芽的萌發,使其多發新枝,形成多花和優美的株型,長的更加茂盛。
所以薄荷,要反覆修剪反覆摘心,才會長的更茂盛。修剪之後,馬上澆水,並且及時施肥。施肥可以用餅肥、雞糞肥、自製的有機肥等等。
剪下來的枝葉也別浪費,有孩子的家庭,可以用新鮮的薄荷葉泡水,給孩子洗澡,去痱子。可以曬乾做成薄荷茶,就像普通的茶葉那樣喝,味道很好,涼涼的。也可以直接泡茶喝。夏日的天然清涼飲品呀。
推薦閱讀:
山東:耐鹽鹼植物出新成員 即椒樣薄荷
園林專家培育出薄荷中的「大熊貓」
蘇州特產瀕臨滅絕 龍腦薄荷可能「遠嫁」浙江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