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疾控人24小時堅守一線:每次脫下防護服 衣服都溼透

2020-12-26 浙江在線

2020-01-28 17:5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蔣雯 通訊員 張明標 侯曉鋒

春節是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的日子,但是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東陽市疾控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堅守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齊心協力,勇於擔當作為,用專業和敬業,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全力以赴築牢安全防線,守護東城百姓健康。

實驗室:「每次脫下防護服,衣服都溼透了」

檢測是早發現的重要途徑,樣本被送進實驗室後,最快4個小時就能得到檢測結果,為第一時間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提供可靠依據。

東陽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人員直面樣本,從事著高風險、高強度的工作。1月27日深夜,檢測人員李月華從實驗室出來,全副武裝的她身穿連體防護服、戴著N95口罩和護目鏡。脫下防護服、摘下口罩和護目鏡後,大家看見她臉上被口罩勒出了明顯的痕跡,裡面的衣服也都溼透了。「樣本採樣、送檢過程非常嚴格。我們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實驗室裡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不能喝水、上廁所,每次脫下防護服,衣服都會溼透。」李月華說。

疫情發生後,該實驗室7名檢測人員全員在崗,分3個班次,24小時值班,有序開展檢測。從2020年1月23日到現在,他們連續多天工作到第二天凌晨1點多。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們也是自帶了方便麵吃,加班加點進行樣本檢測。

過年本可以退休的老同志包雲娟,也向單位申請了留用。她是東陽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原科長,從事病原檢測工作30多年了,應對過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對操作高致病性病原的核酸檢測具有豐富的防護、檢測經驗和過硬的技術。「我們在樣本處理室裡提取病毒核酸,過程是高風險,所以檢測人員採取生物安全三級個人防護。」包雲娟說,科室還有4個二胎媽媽,有的二娃才18個月,由於工作的高風險性,所以她們工作結束後也不敢跟家人接觸,都自覺將自己隔離在單獨的房間裡。

東陽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科長賈旭強,每天都是科室最後一個回家的人。12月初,他剛做了胸腺腫瘤切除手術,在家休息7天就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這個年,他更是每天都撲在工作中,從清晨奮戰到第二天凌晨1點多,等到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出來,向有關部門報告後,他才結束一天的工作。

在連續多天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賈旭強身體非常疲憊,累的時候他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下,等身體恢復些了又繼續投入到「戰鬥」中。 「不單單是我,科室全體工作人員都很辛苦,有的人喉嚨不舒服,出現了感冒症狀,也都依然堅持著。」賈旭強說。

流調小組:「戰鬥在與病人接觸的第一線」

1月28日凌晨0點多,東陽市疾控中心辦公室燈火通明,疾控工作者們不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著,就是圍成一圈進行工作討論。

東陽市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侯曉鋒介紹,他們屬於流調小組,主要負責所有可疑病例的初次流行病學調查,處在與病人接觸的第一線。在東陽確診了一例患者後,他們就對家庭密切接觸人員、病人社會活動情況進行精準排摸,並將排摸結果反饋到鄉鎮、醫院,以便這些單位能迅速進行處置。除了排摸可疑病例,他們還要整理全市、全省、全國的疫情數據,以及湖北返鄉數據,做好密切接觸人員的管理,掌握病人每天的治療情況,並形成報告。每天,他們都會接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打來的求助電話,就對其進行指導,並對可疑病人進行採樣。

侯曉鋒說:「我們通常一大早就到單位上班,中午不休息,可疑病人的檢測報告要在當天晚上11點多出來,因此,我在晚上8點就會先睡覺,到了晚上11點多再起床,向上級、有關單位及醫院報告檢測結果,一直要忙到第二天凌晨。」

1月28日一大早,流調小組接到一個可疑病人的報告,就立即往病人所在地趕,對周邊情況進行排摸,了解病人活動的社會軌跡,聯繫鎮鄉街道等部門保護潛在的感染對象,避免其他人群被感染。

消殺小組:「把病毒控制並殺滅在源頭」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自武漢疫情出現後,東陽市疾控工作人員分成6個專業技術小組,認真開展市內外疫情監控,進行相關物資儲備,對大型公共場所進行消毒防疫等技術指導。一旦接到疫情信息,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立即指派流調、消殺和宣傳小組前往處置。

以黃成康為組長,邵利進為副組長的消殺小組,共有9名成員。他們每天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穿著防護服、背著消毒劑,奔走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1月27日一天時間,消殺小組成員連續消殺了5個場所,對基層衛生院消毒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到了傍晚才回到單位整理內務。在他們科室裡,今年5月就要退休的老同志徐飛躍也拒絕了同事們的特殊照顧,一直在做後勤管理、準備物資,這個年也沒有回家。

1月27日晚上9點,消殺組員邱文亮接到指令後,立即前往東陽市人民醫院巍山分院、可疑病人家裡等地開展消殺,他穿著防護服,背著沉重的消毒劑,一直工作到了1月28日凌晨4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作為一個二娃爸爸,這個春節他也沒顧得上照顧家裡的兩個孩子。「職責所在,就要有所擔當,我們會盡一切努力把病毒控制並殺滅在源頭。」邱文亮說,希望大家不要擔心,他們一定能保護好自己,也能保護好全市人民。

1580205092000

相關焦點

  • 【要聞】疾控新兵不懼疫情 ——南山區疾控中心韓茹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要聞】疾控新兵不懼疫情 ——南山區疾控中心韓茹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2020-03-08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疾控人員24小時值班,無法穿羽絨服套五層上衣
    自疫情發生以來,疫情防控組堅持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24小時關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發布的疫情動態,對疫情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嚴格落實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發現報告病例立即審核並進行調查處置,處理預警信息。處置轄區醫療機構報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及時上報。 疫情發生以來,工作人員平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不分晝夜始終堅持在防控一線,甚至連續幾天不回家。
  • 防護服一穿4—8小時,10分鐘全溼透!記者體驗高溫日隔離點「工作」
    你能想像,在這樣的高溫天,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在沒有空調的環境裡來回奔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近日,記者走進靜安區最大的境外回滬人員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點,親身體驗了一次:穿上「裝備」後僅10分鐘不到,已全身溼透。而這樣的狀態,幾乎是隔離點工作人員的「日常」,隔離服一穿就是4-8小時,連水都沒法喝上一口。
  • ​51歲的修武「疾控人」徐擁軍,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線……
    特別是機場接待境外返修人員,他既是司機又是消殺人員,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一穿就是一晚上,既不能喝水,也不敢上廁所,共累計接待13人次。專業的消毒消殺帶給大家的是安全放心的環境,徐擁軍每天都肩負著沉重的消殺任務。50多斤重的藍色噴霧裝備,年輕人背上都有些吃力,他卻一背就是幾個小時。
  • 他堅守一線做流調一個多月沒...
    24日晚9時,在疫情一線忙了一整天的胡仕博打開微信免提鍵,聽到兒子聰聰的語音,眼睛瞬間溼潤。33歲的胡仕博是江夏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測科的工作人員,疫情發生後,他第一個主動申請到一線做新冠肺炎流行病個案調查。自1月23日下午,匆匆和父母妻兒道別以來,他已在戰「疫」前線堅守了一個多月。
  • 和時間賽跑 浙江省疾控生物安全P3實驗室滿負荷運轉
    省疾控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全省僅有的兩家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之一。疫情暴發以來,為摸清病毒的真面貌,3個核心區幾乎天天都是滿負荷運轉。繼1月24日在全國省疾控層面分離出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後,該實驗室目前已成功分離了12株病毒毒株。該實驗室也是全國範圍內最早一批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基因測序的實驗室之一。
  • 揭秘|疾控「小黃人」這樣給確診患者家中徹底消毒
    近期,他們每天都要出動。2月2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跟隨其中一個消毒組前往白雲區江夏村附近一確診病例家中。記者直擊確診患者家中徹底消毒過程上午9時,4人組成的消毒小隊在市疾控中心集中,準備防護物資,配備消毒用溶液。因此,消殺小隊外出隊員目前都是男性。
  • 探訪疾控中心病毒檢測實驗室:穿防護服大冬天汗溼毛衣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2時30分,常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檢測實驗室的王輝、程思傑等同志剛結束了一批樣品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此時室外溫度只有4度,脫下防護服,回到辦公室的他們卻已經汗溼毛衣。常德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主任檢驗師謝朝梅說。緊張工作的疾控檢驗工作者。謝朝梅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的工作量很大,大年二十九接到檢測任務,當天他們就一直工作到大年三十凌晨5點,上午9點又開始工作至晚上9點,初一肯定不到晚上9點收不了工。除了工作量大,穿戴全套的防護裝備進行檢測對檢測人員也是一大考驗。
  • 南京護士武漢戰「疫」:24小時4班倒 值完班貼身衣物擰出水
    1天24小時、4班倒 要不停測量病人生命體徵1天24小時、4班倒,殷非值的是當天凌晨3殷非告訴記者,因為不會有其他的工作人員,病人渴了,他們也要幫忙倒水……「全副武裝」 下整個人都溼透衣服溼到可以擰出水 曾有護士暈過去
  • 仁心戰疫① 穿上紙尿褲檢測 一幹就是6小時
    今日起,佛山日報推出仁心戰疫——直擊佛山醫護一線系列報導,深入挖掘佛山醫護、疾控人員奮戰一線背後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展現佛山醫護人、疾控人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齊心協力、勇於衝鋒的佛山擔當。要知道,身著笨重防護服的他,依靠成人紙尿褲,已連續檢測工作了6個小時……專心工作 主動申請穿成人紙尿褲帽子、護目鏡、N95口罩、防護服、雙層手套、鞋套,每天進入實驗室前,周志榮都要花上近半小時穿防護服,嚴格按照生物安全三級做好防護。
  • 轉運境外旅客的合肥客運駕駛員:近10小時不吃不喝 衣服被汗溼透
    3月26日下午,在上海某酒店待命的合肥客運長運分公司的駕駛員王德義告訴記者,從3月22日起,他開始負責轉運境外旅客的任務,由於要全程都穿著防護服駕駛,每跑一趟下來,脫下的衣服都能拎出水來。接運境外旅客的兩名司機和其他工作人員。
  • 脫下警服穿上隔離服 他是距離病毒「最近」的民警
    脫下警服穿上隔離服他沒有猶豫便上前線他是泰順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林章剛,同時也是一名法醫,今年35歲,2017年參加公安工作,此前在泰順縣疾控中心上班,有著10年豐富的檢測工作經驗,這次的疫情來襲,正好與他「專業對口」。
  • 市疾控中心劉少群、曾樹權喜獲「潮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
    他衝鋒在前,勇挑重擔,帶領市疾控中心一群公共衛生「逆行者」始終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牢牢守護全市廣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有力地彰顯了「疾控人」的初心和使命。作為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的總指揮,劉少群不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常常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又早早回到單位。他身先士卒,帶領班子成員率先學習,吃透省、市防控工作指引,並結合我市實際及時制定和調整防控策略。他靠前指揮,帶領市疾控中心一班人,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等工作。
  • 走進省疾控中心:看不見的地方,他們在默默守護
    他們的職責不是搶救感染的病人,而是讓更多的人避免感染,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疾控人!  9組疾控人奮戰一線  很多人也許對省疾控中心不太了解,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守護著我們的健康。疫情當前,在實驗室檢驗檢測樣本、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開展消殺工作、儲備應急物資、前往車站開展體溫監測指導、發放健康宣傳資料……防疫工作必不可少的環節,都有疾控人的身影。
  • 德陽感染科護師堅守抗疫一線 父母用防雨布為其自製防護服
    四川新聞網德陽2月1日訊(餘紅梅 記者 周鴻)在抗擊疫情面前,正是一個個堅守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共產黨員,舍小家顧大家,用實際行動對抗疫情,為保護德陽市民的健康付出無私的愛,融匯成「二醫人」的驕傲和榮光!
  • 跪在平車上1500多次胸外按壓,她溼透防護服將心臟驟停患者救回
    從2月15日至3月8日,她曾在戰「疫」一線搶救危重患者20多天。我趕緊以最快的速度穿上防護服,衝向電梯,直奔6樓。每次穿上防護服,只聽到自己衣服窸窸窣窣的聲音,沉重的呼吸聲,塑料腳套踩在地上的沙沙聲。當我衝到6樓的時候,發現患者正躺在一人寬的平車上,已經失去意識,我的同事正在進行心肺復甦。我快速判斷了下,患者大動脈搏動已經消失。
  • 東陽市疾控中心倡議:新東陽人在東過節,非必要不返鄉
    東陽市疾控中心倡議:新東陽人在東過節,非必要不返鄉 2021-01-07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護人員把名字寫在防護服上,脫下口罩那一刻讓人心疼
    新年伊始,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讓人始料未及,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感染,一時間全國進入緊急的防治轉態。在這場與病毒的較量中,我們的醫護工作者始終衝在最前線,沒有人退縮,有的是更多「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前赴後繼。
  • 「草原巾幗心向黨 守望相助譜華章」疾控女英雄 抗「疫」做先鋒
    其中,有這樣一群人讓人肅然起敬,她們是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她們是開展聯防聯控的基層婦女工作者、巾幗志願者等;她們是積極投身防疫、復工復產和脫貧攻堅的新型農牧民,她們是各行各業湧現出的愛崗敬業先進女性......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將至, 讓我們走進呼倫貝爾巾幗們,傾聽巾幗故事,為最美巾幗奮鬥者點讚!
  • 脫下防化服,褲管倒出大量汗水!你們辛苦了!
    21日傍晚結束了對一家食品廠的消殺工作北京大興藍天救援隊副隊長馮宇脫下防化服不僅背心短褲溼透還從防化服的褲管裡倒出大量的水那是他連續工作2小時後流的汗這段視頻在網上熱傳讓網友大呼「心疼」從6月12日起馮宇和隊員們頭頂高溫手提70斤重的彌霧器硬生生幹了2個小時用馮宇的話說感覺每個毛孔都在往外流水幹了一個多小時的時候一男一女兩名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