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中國媒體報導了「泰國向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一事。3月26日,泰國駐華使館就此發表聲明稱,中國捐贈給泰國的口罩,和泰國出口至國外的口罩不是同一批,後者由國外公司在泰生產,按法律規定本來就應該出口至國外,所謂「泰國倒賣中國捐贈口罩」純屬誤解。
泰國民眾儲備生活用品應對疫情
聲明表示,中國媒體的相關報導並未指出以下事實:首先泰方是在中方表示有能力給予幫助的基礎上,才接受中國的醫療物資援助;其次泰方此前也曾「基於泰中緊密關係和人道主義精神對中國施以援助」。聲明隨後稱,泰國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重,口罩仍處於短缺狀態,對於中方在3月24日捐贈給泰方的口罩等醫療物資,泰方十分感謝並且已經由泰國外交部「分發至泰國醫護人員手中」。
關於泰國將部分口罩出口至國外一事,聲明稱,泰國在近幾十年來接受外商投資,因此存在許多把泰國作為口罩生產基地的外國企業,尤其是以代工生產的形式居多,導致這部分口罩屬於版權商品,不能在泰國國內銷售。此外,多家國外企業還享受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的優惠政策,獲得了零關稅進口原材料進行生產並出口的權利,它們所生產的口罩同樣不能在泰國銷售。所以,按照泰國法律規定,這部分由國外企業在泰國加工生產的口罩本來就是要出口至海外的。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中方援泰抗疫物資於23日抵達泰國素萬那普機場,而網絡上流傳出泰方倒賣口罩一事是16日左右,當時中方物資還未到達泰國,且所謂倒賣口罩數量巨大,達1400萬隻,遠超中方捐贈的數量。泰國外交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26日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未聽說過泰國倒賣中國捐贈口罩一事。
據泰國媒體報導,泰國政府已於2月4日宣布將口罩列為管控商品,明確規定禁止出口口罩,除非符合「受外國專利產品技術限制、受BOI特惠法規規定必須全部出口的生產廠家生產的醫用或工業用口罩」的出口特批條件。根據泰國駐華使館26日發布的聲明,網絡上流傳的「泰國出口至海外的口罩」,很可能是符合出口特批條件的。泰國商務部內貿廳廳長維猜此前表示,疫情當前,泰國政府已經加強對出口口罩的審查力度,除符合出口特批條件的口罩之外,不乏投機分子偽造證件妄圖出口倒賣口罩獲利,均已被泰方嚴厲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