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 名:貴妃含珠
俗 名:蛤 蜊夾肉
主 料:東臺本港蛤蜊1000g、豬肉(肥)250g,豬肉(瘦)350g(10份量)
口味特色: 潔白如珠、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營養特點及功效 :富含蛋白、核酸及硒、鐵、鋅等微量元素,還含較高維生素A,具有滋潤五臟、消渴除煩、化瘀醒酒、保護視力、抗衰益智之功效,是健康和長壽之佳餚。
學名原由 :蛤蜊學名青蛤,為本市近海又一貝類特產,肉質肥厚豐滿,聯想盛唐崇尚肥美,貴妃圓潤豐盈,將蛤肉嵌於肉末之中形似含珠,故名「貴妃含珠」。
菜 名:臨海參蟶
俗 名: 蘿蔔大蟶
主 料:東臺本港大蟶300g
口味特色: 品味鹹鮮、潔白鮮嫩、湯白如奶
營養特點及功效: 蟶,富含核酸、維生素A和硒、鋅、鐵等微量元素,可潤澤五臟、聰耳明目、美容肌膚;白蘿蔔,含抗病毒的幹擾素誘生劑和起抗癌作用的木質素等,一葷一素,珠聯璧合,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也是抗病防癌、延年益壽之佳品。
學名原由: 東臺東臨黃海,東晉時在西溪設臨海縣。大蟶盛產於東臺近海,尤以竹節蟶最為名貴,俗稱本港蟶。蘿蔔古稱「土人參」,大蟶、白蘿蔔二物相配,一葷一素,營養互補,故名「臨海參蟶」。
菜 名: 春 軒 梅 童
俗 名: 紅燒小眼睛
主 料:東臺本港小眼睛魚500g
口味特色:味香肉綿、湯汁濃鬱、色澤豔麗
營養特點及功效:富含ω-3脂肪酸、維生素B2、尼克酸及硒、鋅、鐵等微量元素,有輔助降壓、降脂、降膽固醇,預防血管硬化、冠心病、延緩記憶力減退之功效,尤其適合患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享用。
學名原由:唐貞觀年間,尉遲敬德在西溪建有鎮海塔,又名定海神針,為體現春回西溪,漁鹽興旺,後更名為海春軒塔,一直沿襲至今。梅童魚為東臺近海又一特產,頭部渾圓、眼睛細小俗稱小眼睛,故名「春軒梅童」。
學 名:晏溪家雁
俗 名:溱東老鵝
主 料 :鮮活水鄉老鵝一隻(家養一年,2000g-2500g為宜)
口味特色: 肉質細嫩、色澤美觀、香味濃鬱
營養特點及功效: 溱東水產老鵝,味甘性平,集優質蛋白質、低脂肪(且是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和較高的磷、鐵、鈣等營養素於一體,對脾虛水腫、胃虛消渴、腎虛氣短、肺虛咳喘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學名原由 :西溪是東臺的發祥地,北宋天聖年間,為紀念曾在西溪任鹽官的北宋名相晏殊而改名晏溪。相傳晏殊在西溪任鹽官時,喜食西溪老鵝,贊其味美如雁。古時鵝又稱雁,與天鵝同為一族,又為家養,寓意美好吉祥,故名「晏溪家雁」。
學 名:天仙送子
俗 名:五香扣雞(大雞抱小雞)
主 料:散養老母雞一隻3斤、草雞蛋10個
口味特色: 色澤明亮、香氣醇正、肉質細嫩
營養特點及功效: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和卵磷脂、低脂肪,有補虛祛邪、靜心安神、安胎止痢、強腰健體、抗衰健腦、明目美容、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學名原由:借西溪「天仙配」的傳說,母雞為「鳳」寓仙女,腹藏數蛋,喻為多子,為傳統婚宴常用菜,讚美忠貞不渝愛情終有結晶,寓婚宴吉祥之意。故名「天仙送子」。
學 名:御賜蝴蝶片
俗 名:梁垛炒鱔片
主 料 :野生鱔魚500g、鮮筍100g 、青紅椒各只100g
口味特色 :色澤鮮豔、肉質細嫩、味美繞舌
營養特點及功效 :富含優質蛋白、黃鱔素、維生素A,視黃醇較高,鈣、磷比例較合理,經常食用有調節血糖、保養視力、抗氧化、強精骨、益智力、護膚美容、抗癌防癌之功效。
學名原由 :相傳康熙帝南巡視察串場河東臺段工程時,地方官員特請梁垛名廚生炒了一盤長魚片招待皇上,康熙品嘗後讚嘆不已,他見盤中的魚片形似蝴蝶,不禁脫口而出「生炒蝴蝶片」。
此名菜為東臺傳世久遠的一絕,鱔魚當場活殺,剔骨清洗,切成片狀,形似蝴蝶,爆炒入盤,故名「御賜蝴蝶片」。
學 名:苗蝦芙蓉蛋
俗 名:麻蝦燉蛋
主 料 :草雞蛋6隻、麻蝦150g(10份量)
口味特色 蝦味鮮美、蛋質細嫩、清雅爽口
營養特點及功效:富含優質蛋白、核酸、低脂肪(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維生素A、鈣、磷、鋅和鐵等營養素,具有強筋骨、降膽固醇、降血脂之功效,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
學名原由: 麻蝦是世界上最小的蝦,雅稱「苗蝦」,是天然野生原生態、綠色環保食品,為蝦中瑰寶,味極其鮮美,堪稱江河一絕。麻蝦與蛋清清蒸狀如荷花蓮蓬,故名「苗蝦芙蓉蛋」
學 名:月斧劈玉
俗 名:河蚌豆腐
主 料:堤西河蚌肉500g、香豆腐一方、火腿肉100g
口味特色:蚌肉清脆、腐軟爽口、湯汁鮮美
營養特點及功效 蚌肉味甘性冷,富含核酸、優質蛋白和鋅、鐵、鈣、硒等營養素,有固腎止血、清熱解毒、止渴利尿、滋養心腦、抗衰防癌之功效。
學名原由:河蚌盛產於水鄉,其唇狀似斧頭,呈半月形,故稱其唇為「月斧」,豆腐潔白如玉,蚌唇入鍋,煮沸翻滾如劈如琢,故名「月斧劈玉」。 學 名:八仙聚會
俗 名:蟹黃肉皮
主 料:溱東青蒲蟹(125g/只)2隻、油炸肉皮150g
口味特色 :湯汁濃白、蟹味香醇、膠質粘口
營養特點及功效: 富含豐富卵磷脂、膠原蛋白、維生素A、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及鈣、鐵、磷等營養素,八仙葷素搭配營養互補,是食補、食養、抗衰、護膚之佳品。
學名原由 :「八仙過海」在我市民間廣為流傳,本名菜取我市水鄉青蒲閘蟹的肉和黃,與肉皮、小肉圓、木耳等八味同烹一紫砂陶器皿中,故名「八仙聚會」。
菜 名:東沙蜃市(天下第一鮮)
俗 名:鐵板文蛤
主 料: 東臺本港文蛤殼 2000g
配 料: 圓蔥 100g 、芹菜 50g 、薑末 10g 、雞湯 50g 、食用油 20g 、料酒 10g 、精鹽少許、雞精適量口味特色 肉質脆嫩、味香純厚、清鮮爽口 營養特點及功效 富含優質蛋白、核酸及鋅、鐵、硒、鎂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熱溼、治消渴、散痛結之功效,是抗衰防癌之佳品。
學名原由 東沙蜃市:東臺近海有一個巨大的輻射狀沙洲脊群名為東沙,是太平洋西岸唯一無汙染的海域,「天下第一鮮」文蛤僅產於這裡。文蛤俗名蟲車 蟲敖,又名蜃,舊志蜃吐氣形成樓臺景觀稱蜃樓、蜃市即海市蜃樓。鐵板燒至紅熱,迅速投入蛤肉,蒸氣升騰,婉如蜃市,故名「東沙蜃市」。〔天下第一鮮:史載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揚州知府用蟲車 蟲敖(文蛤)侍奉,乾隆品嘗後連聲贊好,欣然揮毫寫下「天下第一鮮」。文蛤「天下第一鮮」由此得名。
AD:
《爆笑東臺》第二期即將推出...
商務合作:13914661166
QQ:905870066
我們的口號:
零距離的溫暖,觸動您的心靈
官方網站:www.0515dt.net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jsdt0515
免責聲明:[東臺零距離]僅為在東臺或遠離家鄉的遊子提供最有價值的資訊和閱讀,所發布內容的版權隸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