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直播「雲觀展」28日上線!走進金沙故宮展,看故宮如何過大年

2020-12-21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已經閉館一個月了。不過,春天並沒有按下暫停鍵。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已經蟲鳴鳥叫,杜甫草堂也花紅柳綠,春色撩人。

文博君不在的這個月,想它!以往的春節,博物館早已比肩接踵,觀眾扶老攜幼看大展;今年宅在家裡,不少文博鐵粉去博物館的官微下留言:「真想再刷一次金沙的故宮特展,還要看看草堂的千詩碑,三星堆的青銅神樹。」

小桃枝上春風早,智遊自在博物君。封面新聞聯合多家博物館策劃了「雲觀展」系列直播,讓你足不出戶就能逛遍各大博物館。2月28日下午2點,「雲觀展」首站將走進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帶觀眾在線觀看《金玉琅琅——清代宮廷儀典與生活》展,從故宮博物院藏158件清代皇家御用金、玉器珍品中讀懂清宮皇家祭祀、萬壽、大婚以及過年的儀式和習俗,一睹最真實的清代宮廷生活。

清宮的春節從臘月初一持續到二月初二,從雍正年間開始,皇帝每年過年都要開筆寫「吉」字。皇帝會在大年初一子時,用「金甌永固」杯飲屠蘇酒,點燃「玉燭長調」燭臺上的蠟燭,再用「萬年青」筆寫下新年祝福吉語,同時翻閱曆書,祈求國泰民安。

作為象徵著政權穩固的吉祥物,「金甌永固」杯的製作受到乾隆皇帝高度重視。工匠先要精細地描畫圖樣,經乾隆過目批准後才能承做。製作過程中,不僅要用到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使用花絲鑲嵌、鏨刻等多種精細工藝,還要再三修改圖紙,直至乾隆完全滿意。

此外,各類寓意吉祥的金玉擺件、掛屏等,也是新春佳節裡必不可少的裝飾品。展覽中的金「大吉」葫蘆式掛屏,中央用青金石鑲嵌著「大吉」兩字,周圍環繞翡翠、松石、珊瑚、碧璽等各色寶石,還有青金石和紅珊瑚鑲嵌的蝙蝠造型圖案,組合成人們對「吉祥如意」的期盼。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雲觀展」直播中,封面主播將與金沙資深講解員一同逛展,為你講述「畫卷彈幕狂魔」乾隆皇帝收藏、點評古玉的趣事,揭秘清代宮廷過年的儀式與習俗。

除此之外,封面新聞「雲觀展」系列直播2月29日還將走進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資深講解員將帶大家在線參觀閉館升級之後的綜合館,介紹青銅神樹、大立人、金杖等國寶重器。

未來,封面新聞「雲觀展」系列直播還將走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一覽詩聖杜甫筆下的「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還將走進成都永陵博物館,走進千年之前的前後蜀政治社會歷史生活畫卷。還有更多博物館陸續赴約,等你雲遊。

本次封面新聞「雲觀展」系列直播行程緊湊、內容豐富,各位網友注意關注直播預告,跟緊春遊大部隊,不要走丟了哦。

相關焦點

  • 北京故宮:「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開幕
    ↑2019年1月23日,北京故宮,觀眾在參觀「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CICPHOTO/劉憲國 攝當日,北京「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在故宮乾清宮東廡正式拉開帷幕。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故宮博物院特舉辦春節大展「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作為該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融匯了故宮歷史及院藏文物中蘊藏的過年元素,運用數字投影、虛擬影像,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藝術設計相交織,組成創新的文化體驗空間,運用互動捕捉等方式實現春節文化與人的互動。
  • 數字沉浸體驗展故宮開展 一起去「宮裡過大年」吧!
    乾清宮2019年1月23日,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故宮博物院舉辦了春節大展「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作為該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在乾清宮東廡拉開帷幕
  • 創新金沙②|虛擬卡通直播、3D列印國寶、智慧導覽系統……金沙...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當乾隆皇帝穿越到現代,帶著御用好物開直播;當金甌永固杯開口說話,和眾多活起來的金、玉寶貝一起談天說地……這樣的博物館奇妙夜,是怎樣神奇的體驗?5月15日晚8點,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首次嘗試數字虛擬直播。在這個全國首創的虛擬卡通直播中,乾隆皇帝親自帶貨,讓網友一睹金玉琅琅御用好物的魅力。
  • 87萬網友「雲觀展」,解密昆蟲冷知識
    華希昆蟲博物館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趙力供圖驚蟄之後,萬物復甦。3月6日,封面新聞「雲觀展」走進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副館長趙希擔綱講解員,帶你線上參觀「華語世界最大蝴蝶資源」,探秘昆蟲版的「動物世界」。世界最大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世界最長昆蟲——中國巨竹節蟲,世界最大蚊子——巨大蚊,這些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的館藏精品,讓你對昆蟲的「世界之最」讚不絕口。
  • 故宮600年特展開幕:排隊給故宮「過生日」,觀展攻略來了
    這裡展牌的內容非常重要,我們可以跟隨圖版梳理古人如何為都城選址、古代都城如何變遷,以及選址北京和營造宮殿中古人「擇中立宮、居中為尊」等設計思想。而如何具體建造紫禁城,從採石採木到燒制磚瓦,都有圖示信息搭配建築構件幫助我們理解。
  • 快到博物館碗裡過暑假!七月觀展指南來了
    快到博物館碗裡過暑假!從7月7日起,「雲市集」連續5天每天進行線上直播。在「雲講堂」聆聽航海故事您想了解「海上絲綢之路」的「今與昔」嗎?您想探尋神秘的極地嗎?您想聆聽中國版《老人與海》的海上傳奇故事嗎......「雲講堂」為您揭開航海世界的面紗,五位「大咖」帶您揚帆起航。
  • 雲端花式解鎖「國家寶藏」 「雲觀展」「雲春遊」「雲祝福」……
    山東博物館展覽線上直播畫面濟南市博物館雲端講解西漢彩繪雜技樂舞陶俑背後的故事近日,國家文物局聯合各省博物館推出「約會博物館」系列直播活動,全新上線「文博公開課」,名家講師與觀眾「面對面」,走進文化遺產。
  • 新年官宣|故宮以東之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VR正式上線
    故宮以東雲上觀展為了豐富「雙節」文化活動,順應目前疫情防控要求,12月30日,「故宮以東 | 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從線下搬到線上,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以數字雲展覽的形式正式上線,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視覺藝術體驗
  • 展館重迎賓客,「雲看展」還約嗎?
    謝佳苗是蘇州大學的學生,最近她正「沉迷」蘇州博物館的雲展覽「不能自拔」,「與以往去各個博物館現場看展相比,這給了我前所未有的神奇體驗。」今年年初,由於疫情的防控需要,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和展館紛紛閉館。但幾乎同一時間,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雲遊」博物館的熱潮。網絡直播讓各大博物館在疫情期間打開了與公眾互動的一扇窗。
  • 馬未都來滬直播「雲逛展」 上海觀復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開幕
    觀復博物館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9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上海觀復博物館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19日隆重開幕。為此,馬未都專程來滬直播,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他說,「講好中國故事不能憑空講,最好的就是拿出證據,而文物就是最好的證據,拿出文物就可以證明那個年代做那個事所達到的高度」。本次特展選取的珍貴文物均為觀復博物館所藏。
  • 故宮文具入駐拼多多 國圖國博邀你雲看展
    同時,在5月15日至18日,拼多多還將集合故宮文具、中國國家圖書館、天壇、秦始皇兵馬俑等6家店鋪聯合打造「國潮上新,文物出道」專題活動,為用戶送上福利大禮包,千份國潮好貨1元搶。此外,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天壇公園還將先後在拼多多平臺同步直播,用戶只需打開拼多多APP,搜索「國潮上新」即可進入到專題頁面。
  • 沒看成故宮600年大展?沒關係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等你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今年故宮600年大展的門票可謂是一票難求,許多來得及去故宮觀展的朋友也大可不必遺憾。11月27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簡稱「文創大會」),將於12月6-7日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行。屆時,全國各省市的精品文創品牌都將匯聚成都,其中也包括備受粉絲喜愛的故宮文創。本屆文創大會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是全國首次舉辦的省級文創大會。
  • 三星堆、金沙珍貴文物大展在臺灣拉開帷幕(圖)
    1月18日,由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省文物局和臺灣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新光三越百貨共同主辦的「神秘北緯30度線——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寶展」在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展館拉開帷幕。 一級文物28件,金沙在臺「處女秀」本次展覽規模大、級別高,精選了兩館珍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14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8件(套)。
  • 疫情催生博物館「直播熱」撬動博物館「IP寶藏」
    據統計,疫情期間,國家文物局先後推介了五批共250個網上展覽,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在「雲」上和觀眾見面。故宮博物院推出「全景故宮」「V故宮」「故宮名畫記」多種「雲遊」方式,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紛紛上線重磅大展。博物館之間也在「賽跑」。
  • 遼博年末大展掀觀展熱潮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遼博年末大展掀起觀展熱潮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現場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展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展於2020年11月26日起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由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市青少年宮主辦,江蘇省美術館公共教育部承辦,正人國際藝術教育集團、海棠小天使組委會協辦。展覽源自今年5月份公共教育部推出的「雲觀展童抗疫」主題線上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徵集與展示活動,以廣大少年兒童的視角,反映全社會抗擊疫情的堅定決心,歌頌一線醫務人員和社會各界在抗疫鬥爭中的先進事跡。
  • 226個國家和地區採購商「衝浪」觀展
    南方日報訊 (記者/昌道勵)「本屆廣交會組織境內外近2.6萬家企業網上參展,共有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採購商註冊觀展,採購商來源地數量再創新高,保持了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特點。」
  • 線上「擼展」,文藝青年為什麼不起勁兒?
    故宮就是所有文藝網紅的首選,梁安說她有一個漢服圈的朋友,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會去故宮拍漢服照,疫情期間故宮推出了線上直播,但這個群體的參觀者肯定不屬於線上用戶。通過點地上的小箭頭,可以「真實」地走進展廳變換方向。
  • 「雲展覽」帶你走近文明現場
    「雲看展」豐富文化生活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博物館裡過大年」的文化風尚。為了滿足公眾文化需求,全國各地博物館紛紛推出線上展覽、網絡課程、互動小程序等,為大家帶來豐富多彩的體驗。故宮博物院發布《「雲遊」故宮指南》,涵蓋「全景故宮」「V故宮」「數字文物庫」「故宮名畫記」「數字多寶閣」「故宮展覽APP」等多款應用,讓觀眾在家也能逛故宮、看展覽、賞文物、學歷史。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國博邀您雲看展」「國博珍藏連連看」「國博珍藏雲欣賞」等專欄,包含近50個展覽專題頁、30餘個展覽的虛擬展廳、近30個專家解讀視頻、20餘個展覽宣傳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