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國企新一輪戰略重組收官 新興產業企業大增

2020-12-26 央視網

  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下屬的漳澤水庫夕照圖。資料照片

  潞安化工集團180萬噸/年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範項目。資料照片

  今年以來,山西省把專業化戰略重組作為推動省屬企業轉型發展蹚新路的重中之重,採取更名重組、整合新設、聯合重組、吸收合併、分立設立、調整充實等方式,集中實施了14大板塊的改革重組,煤炭企業數量從7家調整至2家,新興產業企業大幅增加。最近,備受矚目的山西省屬國企新一輪戰略性重組塵埃落定,由此帶來了國資版圖新格局、發展新機遇。

  「一煤獨大」轉向「八柱擎天」

  10月27日上午,由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陽煤集團」)整體更名設立的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全面開啟專攻新材料產業的新徵程。

  陽煤集團是一家成立於1950年的老牌煤炭企業,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供應商,此前連續8年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煤炭企業50強名單中,以1761億元營業收入排名第11位。

  從過去產煤到現在瞄準一系列新材料的研發,近年來,這家企業在轉型中展現出不俗的實力。2018年,陽煤集團與太原理工大學籤訂合作協議,成立山西新碳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實施煤層氣製備金剛石項目。作為一種天然礦物,金剛石在機械加工、航空航天、國防以及核工業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金剛石項目組組員翟錦輝看來,從過去企業原煤論噸賣,到現在新材料論克拉賣,依靠科技的力量讓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廣闊。

  2019年,陽煤集團試生產出第一批氣凝膠產品。氣凝膠作為改變世界的十大新材料之一,是世界上密度最小、重量最輕的固體,被譽為「固態煙」。因其優良的隔熱、保溫、阻燃、自清潔等綠色環保特點,產品應用範圍廣,「大」至航天軍工、建築節能、工業節能、新能源汽車、船舶及高鐵領域;「小」到服裝面料、空氣淨化等。在節能降耗的大背景下,國內氣凝膠行業熱情持續高漲。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翟紅表示,新材料產業是山西省推動製造業結構性反轉,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由陽煤集團整體更名設立,通過聚焦新材料產業,整合省內其他優質資產,保持資產規模不變,持續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將整合重組省屬國企優質資產,專攻新材料產業。形成氣凝膠綠色節能建築新材料、功能性纖維新材料、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鋁鎂合金新材料、大數據物聯網、5G智慧礦山七大產業支撐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推動新材料產業向高端、綠色、節能、環保方向邁進,打造產值超過2000億元、世界一流的新材料產業集團。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的成立僅僅是一個縮影。自今年4月成立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起,到9月底成立晉能控股集團止,山西省屬國企新一輪戰略重組涉改資產2.6萬億元,佔省屬企業資產總額的79%;涉改一級企業20戶,佔改革前省屬企業戶數的71%;涉改人員86萬人,佔省屬企業在崗職工人數的91%;產業涵蓋焦煤、動力煤、鋼鐵、化工、信創、新材料、水務、物流、文旅、體育、燃氣、農業、建築、資管等14個領域。

  經過戰略重組,山西省屬煤企數量從7家集團調整至1家能源集團、1家煤企。重組後的晉能控股集團資產總額達到1.11萬億元,煤炭產能約4億噸,電力裝機容量3814.71萬千瓦,煤機裝備製造資產規模368.65億元。重組後的山西焦煤集團資產總額4416.4億元,煤炭產能約2億噸。

  同時,山西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重組潞安化工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山西建投集團;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組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華艦體育控股集團、神農科技集團、雲時代公司、山西文旅集團;優化提升公共基礎產業,重組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華新燃氣集團、晉通資產管理公司。

  通過一系列戰略重組,山西省屬企業在做強做優鋼鐵、煤炭、裝備製造、建築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加快向信創、大數據、半導體、光伏、光電、碳基新材料、特種金屬材料、節能環保、生物基因、先進軌道交通、煤機智能製造、通用航空等領域發展,培育形成新興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山西省屬企業資產總額3.3萬億元,淨資產8636.6億元;9月當月實現利潤40.3億元,同比增長13.7%,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月度利潤正增長,並創下單月增速歷史新高。

  「山西加快從『一煤獨大』向『八柱擎天』轉變,國有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在近日召開的山西省屬國企改革重組及相關情況通報會上,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新聞發言人貟釗表示。

  騰挪資金力撐「六新」

  「騰籠換鳥」,即拿出好企業、好項目、好資產,吸引社會多元資本,尋求更寬領域合作,促進國有資本優化布局,促進新舊動能轉頻換擋,推動解決山西「一煤獨大」的結構性問題、「一股獨大」的體制性弊端和創新性不足的素質性矛盾。

  在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保民看來,山西省屬企業就是要選出好企業、拿出好項目、推出好資產,吸引社會多元資本,尋求更寬領域的合作,用騰挪出來的資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投入到一批革命性、前沿性、標誌性的項目中。山西省屬企業要帶頭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六新」上率先取得突破。

  自2017年11月,山西省發布首批12個「騰籠換鳥」項目,拉開山西國企混改大幕後。山西以超常規的力度推動「騰籠換鳥」。今年,山西將各省屬企業「一企一策」考核體系,與領導薪酬、員工收入直接掛鈎,還明確「騰籠換鳥」目標要淨回籠資金100億元以上。

  近一段時間,山西「騰籠換鳥」項目推介會密集上演。最近的一次是10月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的竹葉青酒之江之約暨山西省屬國有企業「騰籠換鳥」項目資本對接會上,有90多家浙江企業、10餘家金融機構代表參會。會上,山西省屬企業進行項目路演,6個項目現場籤約,總籤約額達31.2億元。

  記者了解到,杭州的推介是今年第6次大規模的「騰籠換鳥」推介項目,梳理歷次「騰籠換鳥」推介項目,其中既有煤炭產業的「實力股」,也有新興產業的「潛力股」;既有股權轉讓,也有資產轉讓;既可絕對控股,又可相對控股,都是「優中選優,靚女先嫁」。特別是社會資本普遍關注的煤炭行業,山西在杭州的推介會上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項目就達到40個,佔比42.55%,煤炭項目集中於焦煤、肥煤、無煙煤等優質煤種,發熱量高、水分含量低,可採儲量最高8.72億噸,合計超過35億噸,產能合計超過6200萬噸。

  山西省國資系統相關人士表示,「騰籠換鳥」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為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優化山西國有經濟布局,推動國有企業轉型發展,做出的重要安排部署。目前「騰籠換鳥」成效顯著,山西省屬企業首批上報項目158個,涉及淨資產2295億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交易項目回籠資金81.2億元。

  持續攻堅謀更大成效

  郭保民表示,今年以來,山西國資國企按照「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改革要求和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取向,強勢推進,勢如破竹,受到全國高度關注,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呈現五大特點:

  一是國資監管體制改革效應已經顯現。在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組織實施戰略重組,對省屬企業穿透式監管,推行企業「六定」改革,「騰籠換鳥」,建立煤電聯營優化與政策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效正在逐步釋放,轉化為轉型效能和企業效益。

  二是國有資本布局更趨優化。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國有資本堅持向國計民生、基礎設施傾斜,向「六新」領域布局,從戰略層面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國有企業經濟運營出現上升拐點。

  三是國企重組更趨科學。新一輪改革重組朝著「專業化重組、市場化整合、板塊化經營」的方向推進,不是簡單的「歸大類」和「拉郎配」,而是依託山西比較優勢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通過一系列戰略性重組,國有企業在傳統產業上迭代升級、鳳凰涅槃。省屬企業在做強做優鋼鐵、煤炭、裝備製造、建築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加快向信創、大數據、半導體光伏、光電、碳基新材料、特種金屬材料、節能環保、生物基因、先進軌道交通、煤機智能製造、通用航空等領域發展,培育形成新興產業集群。

  四是省屬國企將全力構建現代國有企業制度。重組整合後的省屬國企,不但要做大,還要做優做強。

  五是深耕細作,提質增效,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新一輪改革重組,省屬企業有的更名、有的合併、有的分離、有的新設、有的轉型,有的主體發生了變化,有的債權形式發生了變化。但不論如何變化,省屬企業承載金融債務的責任和理念不會變,按期償還到期債務的承諾不會變,重組之後的資產負債率不會提高。」郭保民說。

  對於山西國資國企改革的未來規劃,郭保民表示,下一步,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將紮實推動省屬企業經營發展穩增長,引導省屬企業加快科技創新,積極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切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同時全面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省屬企業在深化內部改革、混改、「六定」改革、資本運作、精細管理等方面發力攻堅,力爭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相關焦點

  • 山西19家省屬重點國企盤點
    12月14日,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主持召開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專題聽取省屬國有企業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會議強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事關山西轉型綜改全局,今年以來,以晉能控股集團成立、神農科技集團揭牌為標誌,山西省屬國有企業新一輪戰略性重組收官,山西省國資國企改革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為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 2020年山西資本市場觀察
    根據資產收購方案,山西路橋擬以29.23億元的交易對價向山西高速集團收購平榆高速100%股權,同時向招商局公路網絡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4.8億元配套資金,發行數量不超過1.41億股。這起收購案的獨立財務顧問、山西證券投行子公司中德證券表示,此次重組實施後,央企招商公路將作為戰略投資者躋身山西路橋第二大股東。這是繼汾酒集團之後我省第二單通過上市公司實施的混改項目。
  • 珠海16家市屬國企重組整合為12家
    珠海市屬國企重組整合的大幕開啟。3月17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印發《珠海市市屬國有企業重組整合方案》,通過股權整合、資產置換、無償劃轉、戰略合作等方式,調整優化國有資本結構,推動國有資本戰略性調整和重組。至此,珠海市屬國企數量正式由16家變更為12家。
  • 濟南國企改革新方向:打造大能源、大水務、大建築、大交通等板塊
    山東財經報導注意到,《要點》提出將深化企業改革改制、戰略重組、資源整合、混改上市等工作,並打造大能源、大水務、大建築、大交通等板塊。  此前,濟南曾在2017年年中啟動新一輪國企改革,組建濟南城市投資集團、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濟南金融控股集團、濟南文旅發展集團等六大投融資平臺,意在打破原有市級投融資平臺以區域劃分、
  • 浙江:積極布局區塊鏈等新興產業;SKP回應拒絕外賣員進入:一直設有...
    2020/07/13區塊鏈浙江:積極布局區塊鏈等新興產業 挖掘本地數字經濟潛力和增長點浙江日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努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網際網路高地》。文章中指出,要搶抓發展機遇,深化網絡強省、數字浙江建設,縱深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積極布局新基建、集成電路、5G、區塊鏈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發展線上消費、無人配送、在線教育等疫情催生的新模式新應用新業態,挖掘本地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特色產業的潛力和增長點。
  • 山西國投、文旅、交控等23家山西省屬國企領導年薪曝光
    山西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成立是山西國資監管體制深層次改革的重要成果,承載著充當國有資本戰略布局「調節器」、開墾國資國企改革創新「試驗田」、造就國企改革發展「穩定器」、集聚經濟轉型發展「新動能」四大歷史使命。
  • 雲陽三大國企戰略重組 重慶江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這標誌著雲陽縣國企改革發展步入新階段,不僅有助於雲陽國有資本實現保值增值、功能放大,也將進一步提升增強該縣國有經濟的競爭力。據了解,江來集團是在原雲陽城投、雲陽旅發、雲陽巴鄉清三家雲陽縣屬國有企業基礎上組建而成。雲陽城投集團曾先後參與建設了該縣環湖綠道、體育館和體育公園等重點市政項目,其房地產項目開發品類、品質和總面積均居雲陽全縣第一。
  • ...半年央企工作任務: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在國資國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國資國企經營業績「翻紅」的大背景下,此次召開的重要會議,就下半年央企即將推動的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突出抓好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 廣州國企改革如何「強身健體」添活力?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舉措和關鍵環節。近期,全國各地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動作頻頻。西部,甘肅21家省屬企業推出的50個「含金量」十足國企混改項目,涉及裝備製造、交通運輸、能源電力、金融服務等領域。東部,上海國資委主導綠地控股再推混改也吸引業界不少關注。廣東也在出臺改革措施。
  • 山東將重組四大省屬國企 能源「新航母」有望入圍世界100強
    繼重組港口、機場、汽車等板塊國有資產後,山東近日再度啟動主要省屬國企整合。7月12日下午,上市公司兗州煤業、新華醫療雙雙公告,山東能源集團與兗礦集團正籌劃戰略重組事宜;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山東高速、山東路橋則公告稱,山東高速集團與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正籌劃重組事宜。
  • 大豪科技重組預案發布 打造新發展格局下的大消費新引擎
    來源:證券時報12月7日晚,大豪科技(603025.SH)正式發布重組預案,這標誌著其多元化發展戰略正式拉開帷幕。深化國企改革 為優質國有資產整合帶來新契機當前,北京市新一輪地方國資國企改革進入落地衝刺期,本次大豪科技重組正是基於這一背景。作為北京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貫徹落實2020年北京市國資委提出的工作要求中,大豪科技無疑將承擔更重大的責任。
  • 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向何處發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進入新發展階段,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究竟應該向何處發力?我們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的基本出發點來謀劃。
  • 山西打造14個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 激發轉型新動能
    自4月29日全省煤成氣增儲上產三年行動大會戰正式啟動以來,山西省煤成氣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新時期。作為4個有望突破千億元的新興產業之一,擴規模、上水平,山西正向建設國家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大踏步邁進。而作為產業鏈的另一端,山西(晉城)煤層氣裝備製造基地高端鑽機生產項目僅用了90天就完成了項目一期廠房地基建設,10月底預計可進行試生產。
  • 省國資委主任李成:把省屬企業打造成體現廣東經濟實力的「省隊」
    據悉,目前廣東省屬企業與央企在建合作項目73個、總投資6688億元,興建了能源、鋼鐵、軌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重要產業,成為廣東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重要支撐。12月24日羊城晚報A8版報導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既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規劃開篇之年,又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實施的開局之年。
  • 山西金融圈大動作!5家城商行合併重組 7家企業發起新農商行…什麼...
    除了山西銀行密集開展籌建工作,山西農信系統的太原農商行也將誕生。12月8日,包括太原國投在內7家發起人企業籤署了太原農商行發起人協議。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中小銀行抗風險能力較差,兼併重組可以實現「抱團取暖」,可以改善中小銀行經營情況,有助於降低銀行體系的風險程度,兼併重組可以拓展銀行異地經營,對於被兼併方來說,可以獲得技術、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 中新融創牽手遠東宏信 徐工機械 借國企混改東風打造行業標杆
    目前,中新融創正在積極響應國企混改政策,實踐未來打造行業標杆的發展願景。  中新融創長期產業投資理念再獲實踐  此次三方牽手可謂強強聯合。而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籤署,開啟了中新融創與遠東宏信、徐工機械三方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同時,這也是中新融創參與徐工機械國企混改後的進一步合作,體現了中新融創擁有長期負責、共同發展的產業投資理念。
  • 王玉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補產業發展短板 強轉型升級後勁
    新華網:1、近年來,重慶市提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慶機電集團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激發新動能方面情況如何?  王玉祥:近年來,機電集團堅持推進創新驅動,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的增長極,為集團高質量發展積蓄後勁。
  • 冀中能源集團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宣布邢礦集團與山西冀中公司實施...
    宣布冀中能源集團決定邢礦集團與山西冀中公司實施聯合重組,同時將井礦集團、張礦集團所持煤炭公司股權注入邢礦集團;宣布了重組後的邢礦集團領導班子。冀中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佔出席會議並講話,他指出,邢礦集團與山西冀中公司實施聯合重組是集團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順應國家產業政策,落實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和規劃的重大舉措,也是著眼集團當前和長遠發展需要
  • 寶雞:全面深化改革催生國企新活力
    深化改革激發新活力  寶雞市委書記、市長錢引安說,寶雞國企改革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圍繞資產重組和產業整合推進國企改革,不斷完善國企改革的決策程序和操作程序,堅持用發展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切實做到「三必須」,每個改革項目,必須要有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項目的支撐,必須要妥善安置職工,必須要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決不搞簡單的關門破產、下崗走人和機械的「買斷工齡」。
  • 萬千資本寵愛,山西汾酒復興蹚新路
    作為山西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領頭羊」,汾酒集團自2017年與山西省國資委籤下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責任書以來,從引入央企華潤傾力混改,到推出股權激勵政策,再到實現酒業資產整體上市,超預期完成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迎來「汾酒歷史上極不容易、極不簡單、極不平凡的三年,汾酒發展史上特殊的、罕見的、翻天覆地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