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韓粉未散只是潛伏,討厭民進黨的社會情緒開始復燃

2020-12-23 海峽導報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將近半年,這位自稱「菜販」,極短時間內崛起又迅速墜落的超級政治明星,雖已淡出公眾鎂光燈,但過往累積的高人氣仍然動見觀瞻,韓國瑜創造韓流、韓流簇擁韓國瑜,互為一體。

從大數據來看,韓國瑜的網絡熱度並未消退,從6月遭罷免至今,與一線政治人物相比,韓國瑜的討論度略遜蔡英文,但高於柯文哲、蘇貞昌、馬英九、江啟臣、侯友宜等藍綠白要角,高居第二。當然網絡熱度不等於支持度,因為網絡聲量可能夾雜負面討論。

若從追蹤韓國瑜的臉書社群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前25名中,大概一半屬於反韓親綠粉專,可以印證韓國瑜的網絡聲量不少屬於負面評論。但另一方面,韓國瑜半年來只發了8篇臉書貼文,網絡影響力卻遠高於發100多篇、經常批韓的親綠粉專「只是堵藍」。動輒10萬贊的人氣及大小友韓新媒體的存在,足以證明「韓流」並未消去。韓若積極在網絡世界出擊,熱度提升的能力不容小覷。

韓國瑜最近逐漸走出沉潛期,不再默不作聲,開始針對「國政」有所評論,針對中天關臺案、「憲政」運作問題提出看法。韓國瑜離開公職將近5個月,「韓流」熱度仍在,民進黨敗象初露,韓國瑜轉趨積極似乎順理成章。這不只是韓粉的期望,也是韓的民意基礎。

但衍生出一個值得各界深思的問題,韓流為何不消散?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理解韓流的崛起,簡單來說,是兩岸關係惡化、貧富差距擴大、特權橫行、正義不彰下的公民運動,是跨越藍綠光譜基層民眾對建制菁英的反彈。只要民進黨只搞宣傳、不和人民溝通、貧富差距問題不能解決、權力繼續被少數壟斷、被兩黨菁英綁架,韓流就不會銷聲匿跡,即使韓國瑜不出山,仍然會去支持其他候選人。

社會開始對民進黨失去耐性,蔡英文的滿意度仍高,但蘇貞昌個人支持率和民進黨政黨支持率卻下滑不少,尤其是青年世代部分。從整個民意環境與結構來看,目前的走勢與2018九合一選舉初期有諸多相似之處,民進黨開始因民生議題而被社會嫌棄,但眼前國民黨實力孱弱,未見英雄豪傑蓄勢待發。韓國瑜兩度重創,政治弱點暴露無遺,恐難再掀巨浪,細數反對黨藍白兩營政治人物,似乎都不具備取韓而代之的魅力。韓可以,其他人不行,這是在野政治人物必須深思的問題。為何當年韓能凝聚一大票鐵粉,其他人卻做不到?

韓流繼續存在,不但是在野領袖的挑戰,更是民進黨的心頭之患。周星馳電影一句經典臺詞,「乞丐的數量由皇帝來決定」。韓流不退,這麼多人對韓國瑜死忠,關鍵不在韓國瑜多能幹,而在於民進黨上臺後的倒行逆施。綠營動用預算養網軍的伎倆紛紛曝光,已讓民進黨原形畢露,討厭民進黨的社會情緒再度蔓延。韓流仍在,只是仍然潛伏。討厭民進黨的社會情緒開始復燃,但兩個主要在野黨無法駕馭韓流,因而政黨支持度始終在低谷盤旋。在野勢力要如何抓住韓粉的心,是2022年選戰的勝負關鍵。

韓流的本質是超越藍綠、人民要過好日子、兩岸和平,無論民進黨、國民黨或民眾黨,都必須正視韓流的本質,重視人民的心聲,認真思考韓國瑜為何瞬間爆起、韓粉為何死心踏地。無論是漠視韓流的存在,或是排除韓流,對臺灣社會的團結、對在野勢力的凝聚,都不是好事。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社論

相關焦點

  •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韓粉」未散 只是潛伏
    若從追蹤韓國瑜的臉書社群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前25名中,大概一半屬於反韓親綠粉專,可以印證韓國瑜的網絡聲量不少屬於負面評論。 「討厭民進黨」再度蔓延 但另一方面,韓國瑜半年來只發了8篇臉書貼文,網絡影響力卻遠高於發100多篇、經常批韓的親綠粉專「只是堵藍」。動輒10萬贊的人氣及大小友韓新媒體的存在,足以證明「韓流」並未消去。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綜合臺媒分析,「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 綠營罷韓目的是什麼?美女韓粉:怕韓國瑜查民進黨弊案
    美女韓粉李明璇昨在臉書上表示,某些人想罷免韓國瑜的理由是怕查弊。李明璇李明璇昨晚在臉書上指出罷韓的目的,「為什麼要罷免?就是要趁弊案水落石出前,趕快轉移焦點」,並酸了一把罷韓團體,「WeCare?Who cares?」(我們在乎?誰在乎?)
  • 他直言:韓流是制衡民進黨的武器
    高雄市長補選日前落幕,儘管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高票當選,但韓國瑜的網絡聲量與陸軍實力仍在,就連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高喊「是該告別韓流了」,卻慘遭韓粉攻擊。卻引來國民黨支持者及韓粉不滿,紛紛出徵,許多韓粉不滿表示「沒有韓流2018國民黨早就包軌」等話語。 對此,趙少康昨(19日)在《鄉民來衝康》剖析國民黨未來勝選的方程式,他說,韓國瑜他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任期未滿去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所以有些韓流還是支持他的,只是有些中間年輕選民覺得失望跑了,這些人找回來就贏了。選舉你靠韓流你不夠贏,不靠韓流絕對不會贏。
  • 高雄議長「賭罷韓票數」賭輸自殺?民進黨地方議員蓄意抹黑,國民黨...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韓國瑜6日遭罷免高雄市長後,一向挺韓的高雄市議長許崑源當晚在住處跳樓自殺,震驚島內。中時電子報7日報導稱,許崑源受中風困擾,病情最近稍有起色,一直很關心罷韓狀況,不料罷韓過關。許崑源在墜樓前曾在臉書發文,「這一次,誰會是贏家」,令外界無限唏噓。
  • 民進黨有「想法」,臺媒:吃相難看
    有消息指民進黨黨內共識,在2018年敗給韓國瑜的臺當局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陳其邁「責無旁貸」,臺媒評論文章直指,擺明做球的罷韓,暴露出了民進黨的權力算計,吃相難看。在韓國瑜當選市長後短短3個月,「罷韓」團體就開始進行一連串的超前部署。2019年12月,這些團體正式啟動「罷韓」程序。韓國瑜認為罷免聯署宣傳活動在其市長任職未滿1年時即開始進行,違反臺灣地區「選罷法」規定,向法院申請停止執行罷免投票。然而,最終被法院裁定駁回聲請。
  • 韓是否應輔選?杏仁哥:何必被當提款機
    韓市長已經休息了嘛。不管是韓粉或「中華民國」粉,民進黨都想打散它,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割喉割到斷」一直是民進黨的手段,但官逼民反、物極必反,這些都是必然的天理。 杏仁哥表示,韓市長之前在高雄行動中常會上一肩扛起遭罷的責任,強調自己被罷跟國民黨無關,韓的談話雖然讓很多人心疼,但用意大家都懂得。
  • 高雄明日投票決定韓國瑜去留,民進黨為什麼非要「罷韓」不可?
    高雄明日投票決定韓國瑜去留,民進黨為什麼非要「罷韓」不可?  「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 民進黨為何要「罷韓」?臺大學生懺悔:怕南部洗腦前功盡棄
    @銳看臺灣報導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後,一眾「韓粉」仍不離不棄,各類討論也始終不間斷。網友表示,自己有位臺大政治系的朋友,在重新理性思考後也後悔霸韓,並表示民進黨之所以策動「罷韓」,主因嫉妒韓的高人氣,其次則是怕韓當初提的政見一旦兌現,民進黨長年對南部人的洗腦就前功盡棄,這樣未來50年民進黨在高雄就完全不用選了。
  • 臺灣自由作家批民進黨一邊「罷韓」一邊「赦扁」:是不是精神分裂?
    因看不慣一邊罷免韓國瑜,又一邊特赦陳水扁的神邏輯,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在臉書上嗆民進黨,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韓國瑜資料圖(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洛杉基17日在臉書上發文,怒嗆民進黨要「罷韓」又要「赦扁」,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
  • 「討厭民進黨」又成臺灣最大黨 島內民眾喊蔡英文下臺
    「討厭民進黨」又成臺灣最大黨 島內民眾喊蔡英文下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1月23日訊綜合臺媒報導,「反毒豬、反雙標,去他的民進黨!」民間團體30年來最大的秋鬥遊行22日下午在臺北舉行,臺灣民眾怒氣滿盈,高喊「蔡英文下臺」、「蘇貞昌下臺」。主辦單位統計約有5萬人參加,秋鬥主辦單位表示,臺灣立法機構若在12月表決通過「萊豬」進口的命令,將再號召人民回到凱道。
  • 「罷韓」始末一覽!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洪秀柱發聲痛批民進黨
    在韓國瑜當選市長後短短3個月,「罷韓」團體就開始進行一連串的超前部署。2019年12月,這些團體正式啟動「罷韓」程序。韓國瑜認為罷免聯署宣傳活動在其市長任職未滿1年時即開始進行,違反臺灣地區「選罷法」規定,向法院申請停止執行罷免投票。然而,最終被法院裁定駁回聲請。
  • 臺媒警告蔡英文:勿錯讀民意 須及時修補社會裂痕
    來源:海外網蔡英文資料圖(臺媒)海外網1月15日電11日,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臺媒評論稱,不應把蔡英文贏得連任錯誤地解讀為臺民眾支持蔡當局過去四年的「威權」,若民進黨當局繼續變本加厲,將大錯特錯。《聯合報》14日發表評論稱,島內在過去的四年中,政黨清算更為嚴重,族群分歧擴大為世代衝突,蔡當局大肆打壓民眾,整個臺灣社會的裂痕加深。蔡當局若不思考如何修補,這個水桶可能從此散裂。
  • 高雄市長選舉前韓國瑜為李眉蓁助選:「民進黨不是高雄人的爸爸」
    韓國瑜在助選的同時,也提到自己執政時的政績,並強調其沒有貪汙以諷刺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14日,國民黨選前之夜造勢活動在夢時代旁的臺糖物流園區空地舉行。21時左右,韓國瑜與其他助選者共同現身活動現場,此時主辦方宣布到場人數已有10萬人。臺媒稱,韓國瑜一下車,現場媒體和「韓粉」就蜂擁而上,走到後臺10米的道路花了近3分鐘。
  • 「秋鬥」萬人怒吼 臺媒體人批「討厭民進黨」再成臺灣最大黨
    臺媒資料圖 據臺灣中時報導,一年一度「秋鬥大遊行」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盛大展開,現場逾萬人集結,許多資深媒體人也來到現場,痛批蔡英文挾著817
  • 罷韓,他們後悔了……
    「市長補選時你口口聲聲說要照顧年輕人,但卻砍了2億的青年發展基金,不但把韓市長的政策完全推翻,也狠狠打了高雄年輕人一巴掌,這樣對得起那些相信民進黨的年青人嗎?」她痛批,這完全是沒遠見、欺騙社會的講法。中國國民黨高雄市議員方信淵質詢陳其邁:如何「兩年拼四年」?是拼市政、還是拼錢?陳其邁敢不敢跟韓國瑜一樣發誓「若貪汙便放棄假釋關到死?
  • 民進黨當局為「罷韓」大開綠燈,臺媒痛斥:張牙舞爪露出政治追殺真...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罷韓投票進入倒計時,原本應該中立的臺當局行政部門卻毫不掩飾地表態力挺,「中選會」「法務部」「教育部」和「國防部」都來攪和,被臺媒嘲諷在進行不公平投票。距離罷韓6月6日投票不到10天,民進黨當局紛紛大開綠燈。
  • 臺灣掀起「罷免潮」|韓國瑜|議員|聯署|鳳山區|臺灣|民進黨
    臉書粉專《韓黑父母不崩潰》貼文提到黃捷時說,他們根本無法成功,因為沒那麼簡單。粉專反問黃捷,若因為討厭韓國瑜,所以一定要讓他下臺,即使韓市長的市政不是做得不好。所以討厭一個人就能夠罷免他,不是嗎?罷免不用理由,只要仇恨值夠高就好,這不是你教大家的嗎?
  • 臺灣媒體人認為:民進黨若緊逼「罷韓」,將佔不到便宜
    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之後,蔡英文成功連任,但是韓國瑜在此前選舉當中也收穫了一批「韓粉」,有著很多的支持者,所以民進黨為了削弱韓國瑜的勢力,發起了罷韓行動。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罷韓」行動,一方面它說的是要讓,毀壞契約欺騙選民的政客付出代價,但是另一方面又是打著選舉已經結束了,讓社會平靜,不要繼續撕裂。要不要去選擇罷免韓國瑜是高雄人民的權利,是他們的自由,但是韓粉和民進黨的陣營都應該要節制,無論哪一方煽動太厲害都只會起到反效果,民進黨如果繼續去緊逼的話,也佔不到任何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