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一部讀不下去的書?只有讀過才明白什麼是世界巨著

2020-12-12 歷史國學智慧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是《百年孤獨》全書開頭的第一句話,這句話的寫作手法被稱為預敘,也是由作者馬爾克斯首創。陳忠實在《白鹿原》的開頭也運用到了這樣的寫作手法: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白鹿原》

同樣的都是簡單的一句話,就展現出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間段。留足了懸念,很是吸引讀者的興趣。我在看到《百年孤獨》開頭這一句話的時候,就有著強烈的想往下繼續看的衝動。

但是在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就理解了它為什麼被稱為是「打死也讀不下去的書」了,書中人物名字太長也就算了,主要是名字真的很相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複雜的人物關係及人名

人物關係也很複雜,經常看著看著說的就不知道是誰了,都說看《百年孤獨》的時候要在手邊放一張人物關係圖,要不然根本看不懂整本書在講什麼,那對於沒耐心的人自然是看不下去。

要知道外國人的名字從來就是中國讀者閱讀國外小說的一大障礙。但是當我耐下心來看第二遍的時候,我就明白了他為什麼能被評為是世界巨著了。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講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在一百年間,六代人因權力與情慾的輪迴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百年孤獨》整本書中的每一代人都沒有逃脫孤獨的命運,他們的命運都有著一個同樣的宿命,那就是孤獨。他們不相信近親結婚能生下「豬尾巴」孩子,在最後一代卻真的生下了「豬尾巴」孩子。

有人終其一生都在研究那本羊皮手稿上,最後破解卻發現原來記錄的是家族的宿命,一代代人都隨著羊皮卷上的預言,重複上演孤獨的悲劇。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馬爾克斯就是這麼一個小說家,他的文字很容易觸動一個人心底。面對壓迫,掠奪和歧視,我們還是要生活下去。

這本小說不僅寫過去的時代,而且放在當下也不過時,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歷史也總在複製著過去的一些經歷和事件。

馬爾克斯是偉大的,他時而把愛情說的那麼激蕩,時而把愛情描述得那般生活化,甚至全是勸慰,爭吵,責怪,無法休止的性愛,縱容和追逐。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百年孤獨》真是驚豔!他所虛擬的那個空間,不只是映射拉美的歷史和現狀,還是對所有生命周期,發生和消亡,演進和異化,描繪了一幅基因圖譜。"——王安憶

孤獨就像湖面上倒映的像,我們無法窺探其中的深奧哲理,更無法奢求引起他人的共鳴。獨孤是人這一生無法擺脫掉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孤獨來臨的時候去接受它

《百年孤獨》是一個家族的歷史、一個孤獨的歷史,裡面的人物的死亡全是一種孤獨中死去的。什麼是孤獨不被人理解,人生的境遇總有一款孤獨適合你,這就是這部作品偉大的原因。

有人說如果一生只能讀一本書,那就選擇《百年孤獨》。如果你想看一本能給你衝擊心靈感受、還能給你不曾經歷的人生引發思索的書,那你就選擇《百年孤獨》吧!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一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不下去?
    為何要給予《百年孤獨》如此高的評價?作家木心曾說:凡是令我傾心的書,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還是它在理解我。 於我而言,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是這樣一本書,一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它讓我明白並領悟出一個道理:孤獨是軟肋,更是鎧甲。
  • 《百年孤獨》:明明是世界殿堂級的文學,為什麼很多人讀不下去?
    並非是我獨愛《百年孤獨》,而是確實是有目共睹。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他(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紐約時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百年孤獨》|明明是世界殿堂級的文學,為什麼很多人讀不下去?
    世界各地的讀者們,紛紛以他們的方式,來緬懷這位文學大師。4月26日的北京,有著這樣一場特別的緬懷會。一張桌子,一個話筒,一本《百年孤獨》,一捧盛開的黃玫瑰——馬爾克斯最愛的花。無需報名、現場領號,上臺誦讀不超過三分鐘的段落,讀完後,在頁邊籤上自己的名字,把書交給下一位上臺者。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其中10條經典語錄,至少要讀一次!
    這是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經典開場白其偉大之處在於他創造了一種近乎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在敘事開始把想要描述的故事放到了多年以後。作者馬爾克斯憑藉一本《百年孤獨》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百年孤獨》:世界級傳奇作家馬爾克斯的巨著,是如何寫出來的?
    1、馬爾克斯:世界級傳奇作家曾窮到吃不起飯加西亞·馬爾克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版文學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獨》,1982年憑藉《百年孤獨》獲諾貝爾文學獎。那麼,馬爾克斯是在什麼情況下,寫出了《百年孤獨》這本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
  • 心閱讀書——《百年孤獨》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笑得喘不過氣來,認為這不過是又一種印第安人杜撰的疾病。烏爾蘇拉為防萬一,還是將麗貝卡和其他孩子隔離開來。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讀書人,來自農學院動物醫學專業2016班4班於如娟。很榮幸參加本期心閱讀書會畢業季專場,我推薦的書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 一生必讀一次的巨作《百年孤獨》,濃縮成這10句精華,道盡真孤獨
    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世界名著,也一定聽過這本《百年孤獨》,據說大多數人沒能順利讀完這本書,都是在第一頁就卡住了!
  • 《百年孤獨》15句經典語錄,殘酷又哲理,父母讀給孩子聽受益終身
    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百年孤獨》這一段是《百年孤獨》的開篇,也是這本書流傳較廣的一段,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百年孤獨》這本書比較難讀難懂,人名更是眼花繚亂,很多人讀了幾頁就讀不下去了,便導致只記得開篇這一段。
  • 《百年孤獨》是本什麼樣的書?當你還未接受痛苦之前,請不要讀它
    因為好奇把它買了下來,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為了一點虛榮心去閱讀這部作品,很認真的讀,卻讓人感覺到了恐懼,翻了兩章便不敢再看下去了,和很多人的經歷一樣,把它放在書架的最頂層,記憶裡告訴自己,我讀過它,然而不過如此,因為沒有看下去。
  • 《百年孤獨》這麼好看的書居然好多人看不下去?讀者:人物名太多
    有人說,如果你的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麼這本書,必定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咫尺方寸間,這部書已然超越了歷史、社會、宗教、民族等各個領域的範疇,它揭示了作為"人"這個物種永恆的宿命。《百年孤獨》有人說,它的文字晦澀難懂,詰倨驁牙正如充滿神秘和智慧的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在羊皮卷上寫下的梵文宿命一樣,我們初讀這部書的時候,就好比不懂梵文的人,拿著這張羊皮紙的預言。最為人所詬病的,是書中一長串的人名,很多中文讀者被折磨得頭昏腦漲。
  • 《百年孤獨》:堅持下去,總會有好事發生
    據說馬爾克斯從十八歲時就打算寫這部作品,但是由於當時創作這樣一部長篇巨著還缺乏經驗、勇氣以及寫作技巧,所以他只斷斷續續地寫出了幾段零星的章節。這部巨著從構思到完稿整整花了十三年時間,他真正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次開車前往阿卡普爾科的路上。
  • 《百年孤獨》十句話概括一生,書中第一句是我讀過的最好的開場白
    有人說,《百年孤獨》這本書一聽書名就壓抑的喘不過來氣。還有人說,書裡面動輒十幾個字的人名實在是傻傻分不清楚啊。我要說,要是因為這些就放下這本書,你們——真,的,錯,過,了,一,本,好,書!這個開篇之所以精彩絕倫,是因為作者選擇了一個不確定的現在,既能指向未來,又能回溯過去,一下子就把時間的三個維度都包容在小說的第一句話中了。這並不是玩弄敘事技巧,而是服務於《百年孤獨》的主題。只有這樣一個開頭,才能顯示出小說中寫的馬孔多小鎮以及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滄桑感,甚至寫出整個拉丁美洲百年歷史的縱深感和連綿感。
  • 《百年孤獨》中短短的一句話說出了人生孤獨,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  《百年孤獨》中短短的一句話說出人生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無數作者的話——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  《百年孤獨》這麼好,為什麼有很多人讀不下去?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扎心一句話,僅16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所以每個年齡段的我們,做的最努力的事情,一定是嘗試擺脫孤獨。但讓人苦惱的是,似乎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孤獨都如影子般跟隨著我們,怎麼也擺脫不了,常常讓我們精疲力盡。讀了《百年孤獨》這本書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應該怎樣面對孤獨了。
  • 《百年孤獨》經典的傳世名句,不足10個字,卻說透一生孤獨
    而且這本書還是很多知名作家的「必讀之書」,像我國的知名作家莫言,當時就是在王府井大街的盜版書攤上,看到了這本《百年孤獨》,買回家讀過之後,「像是被雷電劈中了一樣「,他驚訝道,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而《紐約時報》也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在這部小說中,馬爾克斯的故事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神奇的世界,描述了一種絕世的孤獨。
  • 《百年孤獨》:百年瞬息即逝,無盡輪迴中體味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
    讀《百年孤獨》前要有充分心理準備,為什麼嗎?小說縱跨百年,七代人,人多,名字都很長,長得還都很像,布恩迪亞家族給新生兒命名總是翻來覆去叫「奧雷裡亞諾」或者「何塞·阿爾卡蒂奧」,一堆酷似或者乾脆一樣的名字聽說是很多人怕讀和讀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 《百年孤獨》有多偉大?濃縮成10句經典,一生最好讀一遍的名著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其中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百年孤獨》:10句話道盡人生孤獨,生命中的燦爛,終要寂寞償還
    喜歡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憑藉這一巨著,馬爾克斯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誇讚,稱它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馬爾克斯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年孤獨》僅僅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
  • 《百年孤獨》25句經典語錄,句句都是人生,讓你學會享受孤獨
    《百年孤獨》告訴我們,人的一生註定是給的旅行,我們無法擺脫他,只能跟他和平相處。人生不就是這樣,生帶不來,死帶不走,註定是一個人的旅程。不必孤單,我們並不孤單。書中說,生命中所有燦爛終將需要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經典的4句精華,說透人生,寫盡孤獨
    《百年孤獨》被稱為文學界的龍捲風,曾經有一句話這樣形容它:」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世界名著《百年孤獨》」這本書莫言讀了20年,這本書開篇的寫作方式影響了中國幾代文人,更是被評為:最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