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希寵物用品商行」位於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國際商貿城二區42門2樓十街15459,主營狗鏈,寵物衣服、玩具、項圈、背帶、背包、摺疊碗,伊莉莎白圈等。
那麼「凡希寵物用品商行」是怎樣從開店到建廠,確定方向,一步步打開市場的呢?這背後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1)故事的一開始
方麗娟以前是在杭州的工廠上班的,由於父母,才起了回到義烏的心思。
她的舅舅是在義烏做貿易的,當時她一個月的工資還沒有舅舅一天賺的多。
1990年,她回到了義烏,順帶也拜訪了舅舅家,去了舅舅的商鋪,
不僅舅舅的商鋪生意非常火爆,隔壁的商鋪也不甘示弱。
「老闆老闆,張小泉剪刀還有沒有貨?」一句話闖入了她的腦海中。
這句話不止一個採購商問了隔壁的老闆,她心想,我同事的哥哥不就在張小泉的工廠裡當車間主任嗎?
於是她就出發去找她的同事,同事之前與她一起工作過六七年,非常要好。
不過她現在早已經不工作,嫁人生子了。90年代,方麗娟找人的路上也是一番波折。
好在最後兩人相見,同事帶著她到了她哥哥所在的工廠,一番交談後,也讓方麗娟下了決心
她與父母商量後,先聯繫舅舅,是否可以借攤位給她擺樣品,確認之後,回杭州工廠辭職。
拿著工資和父母資助的錢到了張小泉剪刀的工廠,一次性進了2萬元的貨
她擺了一張小桌子在舅舅的鋪位,上面放了六把剪刀,貨也放在舅舅的倉庫
第一天,就有人向她拿了6千塊的貨。方麗娟說,「我當時高興的不得了,第一天就賣了六千塊。
舅媽和她一人推了一輛自行車,車上綁著剪刀,推到停車場去送貨。
當時的貨是真的很好賣,她基本上一周跑一次杭州去拿貨,一個月後,她就自己出來租攤位了。
那個年代,從義烏到杭州,慢車要8個小時,快車要4、5個小時,她坐車到杭州,住在哥哥家,第二天早上去進貨,再搭便車回義烏,回來的時候又是半夜了
方麗娟從一開始租的半個攤位,到買了一個攤位,再到開店;從只賣剪刀做到後來做五金類工具;也從單身到了結婚生子。
2)轉行新機遇
2019年,兒子也大學畢業了,方麗娟想叫兒子來幫忙。
兒子和她有著不一樣的思路,「做品牌工具的代理商又累又不賺錢,如果我要來做生意,就要做別的。」
兒子在網上搜索了很多資料,發現寵物用品是個新型的產業,有商機。
方麗娟考慮了很久,畢竟自己做了三十年的工具,現在轉行相當於把之前的客戶人脈一刀斬斷。
在兒子的遊說下,她先跟兒子去了亞洲寵物博覽會,在博覽會上認識了很多廠家。
她也覺得這個行業確實不錯,於是19年8月,她轉行做了寵物用品,建立了凡希寵物用品商行。
去年的生意確實不錯,並且也積累了幾個客戶。
但是2020年疫情來襲,她們的店鋪只能靠著這幾個老客戶維持。
「年輕人確實有想法,轉戰線上也是兒子提出的方式。」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商機也是一樣。
做線上平臺是未來的一種趨勢,學會適應,也才能得到最終的貿易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