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旁圓身」或「綠頂波旁」皆是源自葉門的品種,卻被法國人和英國人張冠李戴。但另一個更加珍稀的品種「波旁尖身」,才是波旁衍生出來的變種,也是當今最為昂貴的咖啡,學名為Coffea arabica L.var.laurina P.J.S.Cramer。
正常的波旁品種,豆身短圓,但1810年波旁島的咖啡農Le Roy發現園中有一株矮個咖啡樹,葉子更小,狀似月桂葉,咖啡豆也更為尖瘦,產量比一般波旁更少,經當時植物學家證實是新品種,由於豆體兩端很尖,所以稱為「波旁尖身」,以區別於一般的圓身波旁。但克拉莫博士於二十世紀初發覺此變種的葉片像極了月桂葉,於是以拉丁文的laurina來命名,不過業界還是用「波旁尖身」來稱之。
波旁島雨水不豐,使得圓身波旁的基因突變,出現更矮身,葉小,果稀的抗旱品種。相對的咖啡因也減半,約佔豆重的0.4%~0.7%,也就是半低因咖啡,但香醇未減,豐富的水果風味,是巴爾扎克等法國文豪魂牽夢絮「千杯亦能好眠」的美味咖啡。然而,二十世紀中葉,波旁島農民捨棄咖啡,搶種收益更好地甘蔗。波旁圓身和波旁尖身幾乎絕種,直到千禧年後,ucc的專家川島良彰考察該島後,與法國國際農業發展研究中心地植物學家,聯手復育半低因咖啡種「波旁尖身」,後來成功賣出比瑰夏和麝香貓咖啡更貴的咖啡。而且法國當局十分重視「波旁尖身」,因為它是波旁島的半低因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