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後,天氣逐漸乾燥,皮膚如果不滋潤,風一吹,就感覺臉上緊繃繃!
這時,潤膚劑可以助一臂之力。潤膚劑決定了護膚品的膚感,因此正確選擇潤膚劑是至關重要的。
今天,我們就來嘮嗑下「選擇潤膚劑時應考慮的問題」。
顏料的潤溼和分散作用
潤膚酯類常用於含顏料的彩妝類化妝品,這些顏料需要均勻分散在產品中。當顏料添加到液態的基質時,需將它們溼潤和均勻分散。
作為有效潤膚劑,這種酯類應強烈地與顏料結合,並且迅速潤溼表面,形成分散小顆粒和顏料形成不容易再團聚的低黏度分散液。這些分散液具有最高的顏料濃度,可充裕和平滑地覆蓋在皮膚上。
綜上所述,用有機和無機配方時需要經過精心設計,利用潤膚酯類可促進顏料的有效潤溼和分散。
表1 一些潤膚劑的顏料潤溼性質
上表列出了一些潤膚酯類顏料懸浮液的黏度數據。這顯示出潤膚酯類相對的顏料潤溼的特性。可為配方師配製彩妝產品選擇潤膚酯類時,提供有用的指引。
例如,證實有較低黏度的酯,如異硬脂醇新戊酸酯,產生一種低粘度雲母分散液,表明這種酯是這種類型顏料優良的潤膚劑。這是比較酯類相對潤溼作用較為簡單的方法。
可鋪展性
配製液態粉底產品時,另一個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是產品應可在皮膚上平滑地塗抹和有令人愉快的膚感。潤膚劑和乳化劑對可鋪展性,即時和用後膚感都有幫助。使用二-PPG-3肉豆蔻基醚己二酸酯與有良好鋪展性含支鏈的酯類復配(例如異鯨蠟醇硬脂酸酯)可生產出具有所期望塗抹特性,對顏料潤滑作用很優異的復配物。
潤膚劑的氧化穩定性
一些天然油酯類潤膚劑含有不飽和雙鍵,容易氧化,發生酸敗。一些天然油脂類潤膚劑的氧化穩定性與其不飽和程度有關。夏威夷澳洲堅果油氧化穩定性最高,其次依次為:霍霍芭脂>類高油酸向日葵油>蓖麻油雜化向日葵油>杏仁油>芝麻油>小麥胚芽油>傳統向日葵油。氧化穩定性可用油穩定性指數(OSI)測量,OSI值越大越穩定。
潤膚劑對防曬產品的影響
潤膚劑對防曬產品的影響在防曬產品中,通常添加一些油類,或酯類潤膚劑,加溶有機防曬劑,潤溼和分散無機防曬劑,改善產品塗抹性能和產品外觀。
表2 一些單一的潤膚油類對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UVB吸收的影響
註:對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濃度為500mg/kg;λmax:311nm。
表3 一些單一的潤膚油類對二苯酮-3 UVA吸收的影響
註:二苯酮-3濃度為500mg/kg;λmax:324nm。
如上,表2和表3列出一些潤膚油類對紫外線吸收劑λmax和吸光度的影響。由表中數據可看出,一些非極性油類,如礦油和硬脂酸乙基己酯,對吸光度有負面的影響,λmax明顯位移(超出UVB範圍)。
相反地,高極性油類,如PPG-2-鯨蠟硬脂醇聚醚-9和PEG-7甘油椰油酸酯顯示出明顯地增加兩種紫外吸收劑的UVA或UVB的吸光度。三甘油酯類對於對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影響是增強作用。
酯類水解
在分子中酯鍵的存在不僅可以產生一些令人滿意的特性,而且亦會引起一些與水解有關的問題,有些酯類對水解敏感,與水反應使分子破裂,生成脂肪酸和脂肪醇。水解的速度取決於酯的水溶解度和配方的pH。在高pH(>10)和低pH(<5)時,酯類水解的速度增加。在選用潤膚劑時,必須考慮酯類耐水解的穩定性和pH範圍。
研究發現兩種不易水解的二聚二醇雙酯的耐水解特性。這兩種酯是:雙十八醇雙(癸基十四酸)酯(CAS編號:500208-76-4)和雙十八醇雙(十四烷基十八酸)酯(CAS編號:500208-75-3)。這些酯類在高pH條件(如pH13.5)下有很高的穩定性,在低pH(pH=3)也表現出穩定性。
其他因素
① 根據產品性能要求選擇合適的潤膚劑類型
② 根據產品檔次,考慮生產成本
內容來源:個護前沿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部分來源於網際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繫,經核實後作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