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北歐性冷談風?是你不懂宋朝家具原來這麼美

2021-02-06 新民說iHuman

從什麼時候起,北歐的極簡設計風格橫掃全球,這種態度鮮明的設計風格,被冠以「性冷淡」之名,代表著克制、舒適、和今天我們熟悉的喜慶熱鬧風格都不相同。這種現代極簡主義的鼻祖正是明代設計,尤其明代的家具被視為中國古典家具藝術的巔峰,然而800年前的宋代,已經將素雅、高潔的風格融入到家具之中,而明代家具,正是延續繼承了宋代審美。

或許我們對古代審美風格的認知,還停留在清代尤其是乾隆時代,繁複而富麗堂皇,今天這篇文章,讓我們一同回顧一下,中國古代審美到底有多高級。

吳鉤/文

一零/編輯

你應該會同意,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明式家具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家具藝術的巔峰,其雅致、清朗、簡約的風格,對於現代家具設計而言都極富啟發性,西方設計界甚至將明式家具譽為現代極簡主義的鼻祖。實際上,明式家具繼承的是宋式家具的審美風格。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時期,並開創了素雅高潔的文人家具風格,成為明式家具的濫觴。研究歷史的李治安教授說,「人們在綜觀10—15世紀的歷史之餘,常常會有這樣的朦朧感受:明後期與南宋非常相似,萬曆以後很像是對南宋社會狀況的『跨代連接』。」我個人認為,明式家具也是對宋式家具的「跨代連接」。

宋式家具的造型、結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文獻的記述很難轉化為直觀的形象,而出土的宋代家具又比較少見,好在我們有圖像。傳世的許多宋畫都畫有各種家具,特別是南宋畫師臨摹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簡直就是宋式家具的博覽圖,宋代常見的家具類型都可以在此圖中找到,從承具到坐具,從屏風到架具,從臥具到床上用品。

圖像中的宋朝家具床與榻。古時床與榻的功能近似,都是可臥可坐的家具,不過床、榻是兩種臥具類型,形制上並不相同,功能上也有微妙差異。

宋代的床,主要是擺放在臥室供睡覺用的臥具,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而榻則是安放在書房、客廳的坐具,具有陳設的功能,更注意裝飾與美觀,當然也可用來躺臥、憩息。打個不是十分準確的比方,宋榻有點像現代家具中的沙發,今人的客廳少不了一套沙發,宋人的客廳或書房則少不了一張坐榻。

從南宋人摹《韓熙載夜宴圖》的「聽樂」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宋代的床與榻。圖中的床為帳床,三面有圍子,鋪有床單,帳簾捲起,露出一面圍子與一角錦被。榻是黑漆的圍子榻,圍子繪有裝飾畫,上面坐著主人韓熙載與一位紅衣客人。

(南宋人摹《韓熙載夜宴圖》「聽樂圖」)

案與桌。在矮型家具時代,並沒有桌,只有案。案是低矮的承具,有食案、書案、棋案、香案、畫案等。到了高型家具時代,才出現了高腳的桌,飯桌、書桌、棋桌、畫桌,等等。桌,宋人寫成「卓」,含有「卓立不群」之意,可見桌的特點是高立。同時傳統的案也逐漸向高型發展,案與桌的功能相近,但也有微妙的區別,一般來說,案越來越注重陳設功能,桌越來越注重實用功能。在我們的語言習慣中,「案」更雅一些,而桌更「俗」一些,你可以將文人的工作說是「伏案」,卻不能說成「伏桌」。

《韓熙載夜宴圖》出現的餐桌是宋代最流行的細腿長桌。在宋佚名《戲貓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我們則可以找到一張黑漆花腿方桌;宋佚名《梧陰清暇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梧桐樹下、大屏風前,放的是一張黑漆束腰書案,這是主人用來觀書、寫作的文化用具;旁邊還有一張紅漆花腿方桌,堆放著雜物。

(宋佚名《戲貓圖》)

(宋佚名《梧陰清暇圖》)

椅與凳。在矮型家具時代,也不會有椅,只有低矮的凳,包括長凳、方凳、圓凳、月牙凳,等等。《戲貓圖》上就有一張鋪了藍色織物的長凳,上面趴著兩隻貓。椅與凳的差異其實並不是高與矮,因為到了高型家具時代,凳也發展出高腳。椅區別於凳的特徵是出現了靠背。椅,宋人一般寫成「倚」,顯示出椅可以倚靠的功能。除了靠背椅,宋人還給椅子裝上扶手,變成扶手椅。總之,跟凳相比,椅更強調坐著的舒適感。傳為南宋劉松年的《十八學士圖·展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就畫了一張靠背椅、一張扶手椅。圖中的書桌,是鑲嵌了大理石板的黑漆花腿桌。

宋代還有一種也很常見的墩形坐具,叫做「坐墩」,從形制上可以分為圓墩 、鼓墩、方墩。從造型看,比凳更為美觀。《十八學士圖·觀畫》(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上就出現了一個鼓墩。《梧陰清暇圖》上也有一個鼓墩、一個方墩。

(傳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展書》)

(傳劉松年《十八學士圖·觀畫》)

櫥與櫃。櫥櫃是用於收納物品的家具,裝有橫拉門,北方人稱櫃,南方人稱櫥。櫥櫃在傳世宋畫中比較少見,不過我們可以從傳為南宋劉松年的《唐五學士圖》上找到一個書櫥。

(傳劉松年《唐五學士圖》)

屏風。宋代屏風的使用非常普遍,宋人說,「今人稱士大夫之家,必曰門牆,曰屏著,是矣。」屏風上通常都繪有精美的圖畫,在客廳、臥室、書房乃至庭院中設一架屏風,可以起來裝飾、美觀的作用,同時也有區隔空間的功能。我們從大量宋畫中都可以看到屏風,如《韓熙載夜宴圖》全卷分為聽樂、觀舞、休憩、清吹、宴歸五個段落,各個段落用屏風隔開。宋畫中最著名的屏風應該是宋人摹五代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屏風中有屏風,構成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果,所以題籤曰「重屏」。

(宋人摹《重屏會棋圖》)

臺與架。臺與架都是功能單一的架具,如花架、燈架、燭架、梳妝檯。北宋王詵的《繡櫳曉鏡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正好畫了一張梳妝檯,梳妝檯放了一個鏡架。在《韓熙載夜宴圖》的「聽樂」部分,圍子榻前面有一個鼓架,帳床後面有一個衣架;在「休憩」部分則有一個燭架。

(王詵《繡櫳曉鏡圖》)

幾與組合幾。幾是宋人用來放置小型物品的承具,有茶几、花幾、香幾、宴幾等。你看《唐五學士圖》上就有一個紅漆花幾。傳為宋徽宗趙佶所繪的《聽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上,則有一個黑漆香幾,造型非常雅致。

(傳趙佶《聽琴圖》局部)

需要特別指出來的是,宋代出現了一種設計巧妙的「組合幾」。北宋人黃伯思設計的《燕几圖》介紹的就是這種組合幾。燕几,即宴幾,指用於設宴的案幾。這套燕几以「廣一尺七寸五分,高二尺八寸」的方幾為基礎模數,兩隻方幾可合成一張「小桌」,可坐兩人;三隻方幾合成一張「中桌」,可坐三人;四張方幾合成一張「長桌」,可坐四人。整套燕几總共由七張桌几組成,其中長桌兩張,中桌兩張,小桌三張,號為「七星」。

小桌、中桌、長桌又可以根據宴會的需要,組合出數十種布局,「縱橫離合,變態無窮,率視夫賓朋多寡、杯盤豐約,以為廣狹之則。遂創為二十體,變為四十名,因體定名,因名取義,謂之『骰子卓』,蓋擬其六也(後增加一小桌,合為「七星」)。燕衍之餘,以之展經史、陳古玩,無施而不宜」。不但可以當宴幾,也可以作為陳列古玩、書籍的家具。這樣一套燕几也是歷史上最早的組合式家具。

(北宋《燕几圖》中的桌几組合方式)

追求舒適的造型

如果讓我概括宋式家具的一個特點,我會說「追求舒適」。從人體生理結構來說,「垂足而坐」顯然比「盤足而坐」更加舒服,這也是高型家具在宋代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重要原因。宋代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的興起,也是出於人們對於舒適感的生理需求。一些宋代靠背椅的靠背還向後形成弧度,以適應人體脊椎結構。

宋人還發明了一種造型特別的交椅:在交椅的靠背上方加了一個荷葉狀的託。為什麼要加個荷葉託?方便枕著假寐。據宋人王明清《揮麈三錄》介紹,「紹興初,梁仲謨汝嘉尹臨安,五鼓往待漏院,從官皆在焉。有據胡床而假寐者,旁觀笑之。有一人云:『近見一交椅樣甚佳,頗便於此。』仲謨請之,其說云:『用木為荷葉,且以一柄插於靠背之後,可以仰首。』仲謨云:『當試為諸公制之。』又明日入朝,則凡在坐客,各一張易其舊者矣,其上所施之物悉備焉。莫不嘆伏而謝之。今達宦者皆用,蓋始於此。」

交椅可以摺疊,方便攜帶。現在加裝一個荷葉託,又可以仰首休息,所以在士大夫中非常流行。有些士大夫外出遊玩,也會帶著這種交椅。宋代佚名《春遊晚歸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上,就畫有一名僕人扛著一把交椅,隨主人出遊。

(宋佚名《春遊晚歸圖》局部)

宋代還有一種躺床,可能是從交椅演變而來。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夏景》上,可以看到一張這樣的躺椅,研究家具設計史的方海先生,將這種躺椅命名為「松年椅」。邵曉峰先生的《中國宋代家具:研究與圖像集成》一書還將「松年椅」繪製出來,讓我們能夠看得更加清楚。這種躺椅的靠背,很可能還可以調節傾斜坡度,明人高濂《遵生八箋》中介紹了這一技術:「靠背,以雜木為框,中穿細藤如鏡架然,高可二尺,闊一尺八寸,下作機局,以準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適情,甚可人意。」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夏景》局部)

(據《四景山水圖·夏景》繪製的「松年椅」。

轉引自邵曉峰《中國宋代家具:研究與圖像集成》一書)

為了坐得更舒服一些,宋人還給坐具設計了軟墊,我們去看《唐五學士圖》,會發現圖中的坐墩都鋪設了鬆軟的圓形坐墊,跟我們今天也會在椅子、沙發放上坐墊一樣。

(《唐五學士圖》局部)

如果我們去看《宋人人物圖》(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會發現一個造型特別的用具,形同一個扁平的「兀」字,兩端略翹,塗了紅漆,擱放在榻上。這是做什麼用的呢?蔣勳先生解釋說:「它是看畫卷的東西,我們知道東方的畫是要拉開來看的。這個家具我還曾經在古董店看到過,宋朝人為了看書法跟繪畫作品設計了這種家具。」

(《宋人人物圖》局部)

可惜蔣勳先生應該說錯了。這個家具其實是用來擱放手臂的,叫做「憑几」。當你坐在榻上,長久挺直腰板,腰部很容易疲勞,這個時候如果有件東西讓你的手臂擱著,換成懶洋洋斜倚著的姿勢,便會覺得很舒服。憑几就是幹這個用的,宋人又習慣稱其為「懶架兒」,一個「懶」字,道盡了這種家具的功能。宋筆記《宣和遺事》講到宋徽宗微服私會李師師時,就寫道:「二人歸房,師師先寢,天子倚著懶架兒暫歇,坐間忽見妝盒中一紙文書。」我們看《梧陰清暇圖》,榻上正好有一個懶架兒,圖中人物的左手就倚靠在懶架兒上面。

(《梧陰清暇圖》局部)

懶架兒除了可以擱臂,還可以用來擱腳——睡覺時將腳擱放在憑几上,就如宋佚名《槐蔭消夏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描繪的這樣。這是一種很舒服、也頗符合科學道理的睡姿,現代醫學證明,睡覺時墊高腳部,有利於下肢的血液循環。

(宋佚名《槐蔭消夏圖》)

這幅《槐蔭消夏圖》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那位正在甜睡的文人,腦後枕著的枕頭是一個軟枕。由於出土的宋代瓷枕比較多見,以致許多人都誤以為宋人使用的都是硬枕,並產生了疑問:硬邦邦的枕頭,用著能舒服嗎?長久這麼睡,不會得頸椎病嗎?其實,宋人一般只是在炎熱的夏天用瓷枕,圖其涼快。清人說:「昔尚瓷枕,暑月用之必佳。」

除了硬枕,軟枕在宋代的使用也很廣泛,宋人張耒有詩云:「燒香掃地一室間,藜床布枕平生事。」黃庭堅有詩曰:「茵席絮剪繭,枕囊收決明。」陸遊有詩寫道:「衫袖耫橙清鼻觀,枕囊貯菊愈頭風。」這裡的枕囊就是軟枕。《槐蔭消夏圖》出現的軟枕,便是宋人常說的枕囊。在宋人摹《韓熙載夜宴圖·休憩》上,也可以看到一張帳床,床上的枕頭也是一個蓬鬆的枕囊。南宋末畫家錢選的《扶醉圖》(私人藏),畫中枕頭似乎也是軟枕。

(南宋人摹《韓熙載夜宴圖》「休憩圖」)

(錢選《扶醉圖》)

元人劉貫道畫有一幅完全模仿宋人風格的《夢蝶圖》(美國私人收藏),構圖跟《槐蔭消夏圖》非常相似,也是畫了一位文士躺在榻上甜睡,腳擱懶架兒,枕的卻是一個可摺疊的枕頭。這個圖像信息告訴我們,至遲在宋元時期,人們已經在使用摺疊枕。

(劉貫道《夢蝶圖》)

通過對圖像史料上宋式家具的細緻觀察,我們可以確定地說,「舒適感」是宋人設計家具時的一個有意識的追求,無論是家具的尺寸,還是線條、結構與造型,都能照顧到使用者的舒適感,比如《燕几圖》設計的組合幾,一個方幾的臺面邊長為「一尺七寸五分」,折算成現在的尺寸,約53釐米,剛好適合一個人用餐時的寬度。幾的高度為「二尺八寸」,約85釐米,有家具設計經驗的人應該知道,今天一張桌臺的最佳高度,即是80釐米左右。另外,將方幾的基礎尺寸全部確定為「廣一尺七寸五分,高二尺八寸」,也即意味著可以實現模數化製造。

雅致的審美風格


如果宋式家具只講求舒適、實用,那麼它跟今天的一張沙發、一床蓆夢思沒什麼區別。但事實上,當我們觀看宋畫上的家具時,會感到賞心悅目,覺得那些家具蘊含著一種清雅的美。確實,宋式家具的審美風格,正是宋朝士大夫的雅致審美時尚在器物上的凝結,也是宋朝文人的閒適、優雅生活的折射。

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反映宋代文人家具的圖像中,幾乎找不到那種過分雕鑿、裝飾的家具;不管是《聽琴圖》中的琴桌、香幾,還是《韓熙載夜宴圖》中食桌、床榻、屏風,抑或是《十八學士圖》中的椅、墩、案,都呈現出線條流暢、構造簡約、款式雅致的審美特色,不追求繁複的裝飾,但講究線條的美觀,牙頭、牙條、棖的使用既可加固家具的框架結構,又巧妙地起到修飾的作用,使得宋代家具的整體造型簡約而不簡陋,精緻而不繁瑣。宋人日用家具風格所體現出來的審美情趣,跟宋代士大夫崇尚的清雅、閒適生活也是相匹配的。

即便是宋朝皇室中的家具,也表現出一種素雅的美感,如南宋蕭照《中興瑞應圖》(保利藝術博物館藏)中的床榻、黑漆棋案、花幾;南宋《女孝經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的黑漆細腿書桌、香桌,跟文人家具並無什麼差異。這也許可以說明,宋朝皇室的審美跟宋朝士大夫的審美是高度合拍的。

(蕭照《中興瑞應圖》局部)

(蕭照《中興瑞應圖》局部)

(南宋《女孝經圖卷》局部)

王世襄先生曾經將明式家具的審美風格概括為「十六品」:(一)簡練,(二)淳樸,(三)厚拙,(四)凝重,(五)雄偉,(六)圓渾,(七)沉穆,(八)穠華,(九)文綺,(十)妍秀,(十一)勁挺,(十二)柔婉,(十三)空靈,(十四)玲瓏,(十五)典雅,(十六)清新。我覺得用這「十六品」來形容宋朝家具,也是適當的,因為從審美風格來說,明式家具與宋式家具是一脈相承的。

明式家具收藏家伍嘉恩認為,「雖然明式家具是古典器物,但它們的造型在今天看來依然如此完美,甚至置於現代家居生活環境中也毫不突兀。正是因為能夠經得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明式家具才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異而享有世界性的聲譽。」我覺得用這句話來說評價宋明文人家具,也同樣成立。

從圖像史料的信息來看,裝飾最繁瑣、奢華的宋代家具,不是出現在士大夫家庭,甚至不是出現在皇家,而是出現在寺院。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收藏有一幅傳為宋代李公麟的《維摩詰像》,圖中的床榻,可謂千雕百鑿,極盡粉飾。

(傳宋代李公麟《維摩詰像》)

這種奢華雕鑿風格的家具,在清代乾隆朝以降的清式家具中達到頂峰。跟風格典雅、造型簡約、線條舒暢的明式(宋式)家具幾乎完全相反,清式家具特別追求豪華、豔麗、繁瑣的風尚,將雕刻、鑲嵌發揮到極致,體現了土財主、煤礦主的典型審美追求。有人戲謔地評價:「清式家具就好比是土豪的十根手指戴了十一隻金戒指。」此話儘管有些刻薄,卻擊中清式家具風格的要害。

我從故宮南薰殿舊藏曆代帝後像中找出一幅《宋太祖坐像圖》,圖中皇帝所坐的「龍椅」,在所有宋代帝後像所描繪的皇室坐具中,算是最豪華的一種,雕刻了金漆龍首,做工也很精緻;但它跟清代乾隆像中的「龍椅」一比,還是要黯然失色。

(宋太祖的「龍椅」與清乾隆的「龍椅」)

圖像還顯示,宋代君主與清代帝王所穿的「龍袍」,風格也呈現出強烈的反差,宋代「龍袍」剪裁簡約,完全沒有任何花哨、浮誇的裝飾;清代「龍袍」則萬般裝點,盡顯奢華。實際上,不單「龍袍」如此,典型的清代貴婦服裝,也是極度追求刺繡圖案與條紋的繁複裝飾,跟中國傳統的女性襦裙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審美趣味。

還有首飾的審美,唐宋時期的首飾清秀、雅致;清代首飾則越來越濃豔,並在乾隆朝達到極致,形成富麗、繁碎的所謂「乾隆工」風格。瓷器的風格也出現類似的變化,有收藏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宋瓷的造型與色彩都非常簡潔、大方、雅致;清代的瓷器由於琺瑯彩工藝的應用,顯得更為豔麗,但乾隆朝琺瑯彩瓷對色彩不加節制的濫用,又使得豔麗變成了豔俗,乃至俗不可耐。

可以這麼說,在清代乾隆朝之後,傳統中國的典雅審美,基本上就失落了。

精選具有寫實功能的宋代畫作,展示了宋人起居飲食、焚香點茶、趕集貿易、賞春遊園、上朝議事等「風雅」生活圖景,其間不乏對宋代風俗禮儀的細緻考證,以及橫向或縱向的比較,從而展現了宋代文明的獨特性、頗為前衛的一面和對後世綿延不絕的影響力。

點擊原文連結,進入《風雅宋》專題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宜家又出新品 | 這些家具遠比你想像的更「宜家」
    ▲夫妻檔創始人 Rolf & Mette        不過,Hay的產品更簡約也更年輕化,並且注重家具以外的家居配件產品開發。       Ypperlig(挪威語,意為「優秀的」)這個系列共有超過 30 件單品,包含了桌椅等家具和燭臺等小家居配飾。
  • 北歐風格家具品牌 北歐風格家具特點
    北歐風格家具品牌:北歐風情北歐風情致力於為都市人設計現代家具。自1952年BoConcept在丹麥創立品牌,北歐風情的傳統是打造高品質且植根於北歐丹麥的設計家具,傳達簡潔、溫馨、自然的生活理念,同時兼具卓越的實用功能。所有家具、飾品都是為了呈現給熱愛設計、充滿活力並洞悉生活細節的客戶。
  • 北歐風格大行其道,北歐家具怎麼搭配才好看?
    近年來,北歐裝修風格頗受業主青睞,但在風格選擇上,要如何搭配家具呢?接下來,小編帶你了解北歐家具的搭配規則。北歐家具風格特點如何更好地搭配北歐家具?磐尚小編帶您全方位了解。1.材質北歐風格的家具主要由頂級楓木、橡木、雲杉、松木和樺木製成。其柔和的色彩、細膩的質感和原始之美自然地融入到家具設計中,呈現出簡約、清新、獨到的美,展現了北歐獨特的風格。
  • 實木家具的北歐風格,黑胡桃木材質家具竟然這麼美
    北美黑胡桃家具簡練的北歐風吹起一陣和風性價比最高北美黑胡桃北歐風當之無愧。北美黑胡桃家具家庭裡面各個家居都有著他們的一些特定顏色,顏色上的不同其實是會給人一些不同的感受其實,看多了北歐風格的家裝,我們會發現還是這種韻味的簡約而不失大氣的實木家具會顯得更別致。
  • 簡約&時尚 | 明式家具與北歐家具的對話
    其實,早在中國明代,當時會也就幵始崇尚「簡約」。因為明式家具是中國傳統家具發展的頂峰,是開創現代中國特色家具的基礎,蘊涵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和炎黃子孫的情感追求,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而北歐家具是現代世人都很欣賞的一類家具,它是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完美結晶。
  • 為什麼北歐風格的家具能流行起來 北歐風格家具特點及元素
    現如今,越來越多家庭會選擇北歐風格裝修,因此北歐家具也流行了起來,受到不少客戶的青睞。那麼為什麼北歐風格的家具能流行起來?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不同於傳統歐式的奢靡,北歐風格的家具講究簡約不簡單,細節方面處理很到位,整體又呈現非常好看的效果。 2、歷史悠久其實北歐風格的家具能流行,還和它的歷史悠久有關。北歐風格家具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的,分傳統北歐風和北歐簡約風,在瑞典、丹麥和摩洛哥一些國家十分盛行。
  • 北歐家具特點是什麼
    北歐家具以淺顏色為主,造型非常簡潔,擺設在家裡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北歐風格家具採用天然原木打造,完全不用擔心環保問題。
  • 來自大自然的家丨北歐風家具搭配要點
    怎樣才能選擇適合又比較百搭的家具?今天編輯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時下大熱的北歐風家具怎麼選才最地道吧!其實北歐風和家居的距離,遠不像北歐和我們的距離那麼遠。「簡約實用」是北歐風的代名詞,我們在裝修時把握好這兩點就可以完美出工。
  • 北歐風格家具陳設元素、材質、線條及特點
    北歐風格的家具以簡潔的幾何線條特徵聞名於世,通常保留自然木紋,如果刷漆的話一般漆成白色或者淡黃色,並且極少鋪以軟墊。北歐風格家具大多出自著名的家具設計大師之手,形式上可分為原始的純北歐家具、改革的新北歐家具、時代性的現代北歐家具。
  • 【Normann Cph】北歐丨家具
    ▼Normann Cph丨家具在北歐的幾個現代家具品牌中,Hay和Muuto我們已經花了不少的篇幅進行過詳細的介紹
  • 【Muuto】北歐丨家具(一)
    其實它給北歐君的總體印象和別的北歐家居品牌沒有什麼大的出入,造型簡潔、色彩豐富,僅此而已。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對某一個北歐的品牌另眼相看,他們同宗同源,不同的僅僅是細節。我們今天就先從家具講起,今後再介紹燈具與裝飾小件。
  • 北歐風格和日式簡約家具的區別
    一方面,由於地廣人稀,居民身材較為高大,因此北歐家具整體風格較為粗獷,以流暢的線條為主要設計元素,保持原材料本身的色彩,但是也善於利用多種顏色搭配,營造出溫馨的氛圍,這與他們生活空間的光照、氣候有著直接的聯繫。另一方面,雖然北歐家具整體風格粗獷,但是細節並不講究,相反,北歐家具設計製作的時候尤其注重細節的處理,如家具邊緣倒圓角,在觸感與視覺效果上均呈現出細膩的溫馨之感。這是北歐家具最直觀的風格。
  • 什麼是北歐元素?你知道嗎?
    北歐元素,打造一方高顏值高逼格的專屬空間,感受更加個性舒適的家居生活~和日系極簡風並稱為家居性冷淡界兩大支柱的北歐風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
  • 12件北歐家具幫你打造舒適北歐風!
    得益於宜家的推廣,北歐風格的家具裝飾在年輕的消費群體中影響很深,樓主當然也不例外。在瀏覽了大量北歐風格家居資料之後,樓主了解到北歐風格的家居裝飾裝也有很多不同的區分,比如親近自然的北歐田園風、簡潔實用的北歐現代風,沉穩優雅的北歐古典風,清冷簡約的北歐工業性冷淡風等等,而這些風格無一例外的都包含著極簡設計和以人為本的理念,這也是樓主鍾愛北歐風的重要原因。
  • 創意園裡的老牌北歐家具店
    >北歐表情地址:和睦路566號華源文化創意園二期69棟鍾情超視覺簡約的北歐家文丨lisa-shan「每個人都是世界上唯一的花,簡單的為了花朵綻放而努力就好」,這首歌不經意間成了北歐表情11年的老牌家具店,推崇北歐這種簡約實用又認真優雅的生活方式。
  • 北歐風格家具如何搭配?看完我收藏了
    北歐風格簡潔明朗,沒有多餘的奢華的裝飾,往往能夠受到喜愛自由的現代人們的追求。只要簡簡單單的家具搭配,就能將北歐風格的家居搭配成一番美景。
  • 五星級酒店公寓家具,佛山北歐風格,家居配套定製與批發廠家
    在北歐風格的軟裝中,追求的是大空間的舒適度,也就是說北歐風格的軟裝對於空間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要求空間布局不像尋常軟裝那樣需要很多的家居飾品來進行裝飾,只是需要能保證正常生活即可。而且北歐風格對於採光的要求就更加嚴格了,淘b搜索--佛山盛麗家具→店鋪l解。
  • 依麗蘭家具北歐定製家具,開啟高顏值幸福家居生活
    ,北歐風定製家具近幾年備受消費者追捧。北歐風定製家具相比其它高調奢華的裝修風格,更注重環保、簡約和實用的設計,追求形式與功能的統一,擅長利用線條、色塊來區分點綴。「簡約而不失設計,實用而不失格調」是北歐風定製家具的最大特點。依麗蘭家具作為年輕人首選的定製家具品牌,在提供一站式全屋定製服務,解決家居裝修與配置煩惱方面有著十分成熟的技術儲備和行業領先的設計理念,各種風格的定製家具都能完美掌握。
  • 北歐風格就是這麼簡單,抓住這幾個設計元素,一個家輕鬆搞定!
    喜歡小言的點下關注,小言今天教大家如何把家裝修成北歐風格!家居市場,北歐風格很流行,因為它迎合了時代的發展,其簡潔、自然,人性化的設計很受大眾的喜愛。北歐風格崇尚自然,這就是它的第一個元素。在家庭裝修中,經常會使用到木材、石材、鐵藝和玻璃等等,北歐人喜歡它的原始,裝修會保留其原來的質感。木材也成為了北歐人最常用的裝飾材料。同時北歐家具一般都比較低矮。紋理自然而樸素。北歐風格的簡潔,裝飾不追求複雜的造型,雕花、圖案、紋理用之甚少,偏愛簡單的線條以及多變的色彩來裝飾,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素雅」,顏色大多偏愛白、黑、灰、棕等中性色,同時愛好使用純色來點綴。
  • 北歐風家具選什麼品牌?
    妝 | 6步打造北歐風格家基礎那些能助你打造北歐風的主材品牌們今天,我們來先說說家具篇的開頭。因為關於家具可寫的比較多,我們沒辦法一次寫全,因此,只好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後面也會不斷地推出新的內容來進行補充。家具,可以說是在家裝當中除了硬裝部分外,軟裝中花費較大的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