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擺攤的爺爺阿婆很難想到,就連擺攤賣菜這件事,他們也要面臨一場內卷。
在團購的衝擊下,菜市場還能存在多久呢?
01
昨天收到條簡訊,小區附近盒馬要開了。對此小e實在期待了很久,買一點半成品做飯,管上一兩頓它多香啊。回到小區,電梯間裡又擱著小卡片傳單,寫著團購菜品之類的字眼。
小e忽然就有些迷思:繼雲養娃養貓之後,雲買菜也是大勢所趨了嗎?
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除了幾大巨頭以外,還有不少新興軟體例如叮咚,甚至退休後的大爺大媽,都躍躍欲試加入團購買菜的戰場。
而那些在菜市場裡擺攤的商販們,可能也很難想像這件事——自己賺的幾塊幾毛的生意,早已被人暗中標明了價碼。
他們照例天不亮就去市場拉貨,回到菜市場擺上攤位,用噴壺灑上看起來新鮮的「露水」,然而人流量卻越來越少。
02
團購買菜,一是方便,二是便宜,至少從目前情況來說。
就像幾年前出行領域那場battle,巨頭們競爭領地,社畜們樂顛顛地用幾塊錢打車上班。如今雲買菜也呈現出類似進程,誠然標價有不少套路,但免費贈的小米椒、一毛錢的蔥、九毛九的水果,仍然讓人心動不已。
巨頭們本金充裕,所以可以試試水,給予大額補貼。然而在這樣的內卷下,每天拉貨擺攤的菜市場攤販們,可能沒有底氣。
如果某天菜市場消失了,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對於小e來講可能影響不大,因為清晨出門上班六七點回家,如果每天還去菜市場溜達一圈再回家做飯,只會壓縮休息時間。
雖然不常去,但如果方圓十裡連個菜市場都沒有,這一點仍讓小e感到可怕。
現代都市生活繁忙冰冷,喧譁吵鬧、人聲鼎沸的菜市場,愈發代表著可貴的煙火氣。
03
網劇《我,喜歡你》裡,作為廚師的顧勝男,壓力大就往菜市場裡鑽,成為了攤主們聞風喪膽的存在:「她在我這買一條魚,能搬個椅子坐我旁邊砍半個小時價呢!」
情緒崩潰就去逛市場,有同感的網友並不少。
「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有時間我就去菜市場逛一圈,聽聽吵吵鬧鬧討價還價,你路過那個攤位前攤販各種誇自己家的菜多新鮮努力的賣菜。」
「偶爾和賣菜的阿姨大叔聊兩句,我覺得特別有生活氣息,能感覺到一種很微小的幸福感。」
「疫情期間有段時間差點抑鬱了,出去走走逛菜場就感覺活過來了!」
似乎很少有其他地方,能比菜市場還承載更多人間煙火氣。然而如今出門買菜,我們看到的現狀,卻在悄悄發生改變。
菜市場正在變少,小超市底商正在變多,於此同時,團購也在積極擴張。
「菜市場還在,但小型的生鮮超市是越開越多了,我想總有一天會取代菜市場的吧。」
「社區團購覆蓋範圍真的廣得可怕,我大學兩年前就有水果團購,今年我家農村這邊都有社區團購了。已經在慢慢侵蝕各個地方的菜市場了。」
網絡的便利帶來一系列更迭,但人間煙火氣也在不斷消失……
這是時代的幸運,也是我們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