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境內,北距長江三峽160千米,南距湖南張家界120千米,與湖南省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總面積105平方千米,是一個以珙桐等珍稀植物及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之一,是中國17個重點保護地帶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全球生態保護對象。
後河位於五峯縣五峰鎮境內,海拔1200-1500米,最高峰獨嶺海拔2252.2米。山體主要由石灰巖組成,喀斯特地貌發育,多峰林、天坑、溶洞、伏流。主流後河橫貫東西,流域面積171平方千米。年平均氣溫13℃。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以上。屬中亞熱帶溼季風氣候。土壤以山地黃壤和黃棕壤為主。原始植被為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林,保存完整,森林覆蓋率81%;由於保護區地處雲貴高原向東南丘陵平原的過渡地帶和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生物區系具有十分明顯的過渡性和代表性,加之受第四紀冰川影響較小,古老孑遺物種相當豐富,成為生物的避難所和中國特有物種的集中分布區之一。發現有大片保存完好、稀有珍貴的五大原始野生植物樹種群落(珙桐、水絲梨、黃杉、木荷、黃枝油杉),其中黃杉面積為2000畝,木荷800畝。是湖北僅次於神農架國家級保護區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生態區域之一。1986年建立保護區,1988年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後河保護區總面積40964.9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13108.6平方千米。由於保護區地處雲貴高原向東南丘陵平原的過渡地帶和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生物區系具有十分明顯的過渡性和代表性,加之受第四紀冰川影響較小,古老孑遺物種相當豐富,成為生物的避難所和中國特有物種的集中分布區之一。至今保存了大量稀有珍貴物種,稀有珍貴樹種群落的數量比重較大,如珙桐、紅豆杉、大血藤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華南虎、白猴、紅猴、娃娃魚等51種,其中極度瀕危動物華南虎、金錢豹、林麝等6種;鳥類158種,佔湖北省鳥類總數的36%;兩棲類24種,佔湖北省兩棲類總數的55%;爬行類38種,佔湖北省爬行類總數的73%。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評定後河為全球不可多得的大型貓科動物的最佳棲息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讚譽其為「動植物基因庫」,是世界少有、中國罕見的「瀕危野生生物群落」。
區內植被類型多樣,結構較為複雜,共有10個植被型,34個群系;已知野生維管束植物226科907屬2279種156變種,其中苔蘚類植物33科90屬192種3變種,蕨類植物有31科71屬203種8變種,裸子植物有6科18屬24種1變種,被子植物有156科728屬1860種144變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光葉珙桐、銀杏、南方紅豆杉等。二級保護植物有金錢槭、領春木、天師慄、紅椿、銀鵲、青等18種。有脊椎動物4綱25目74科307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1種,湖北省新記錄種20種。保護區內有各種獸類87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17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華南虎、金錢豹、雲豹、黑麂、林麝5種,二級保護動物有黑熊等13種。保護區內有各種鳥類125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33種,其中屬於一級保護的有金雕1種,屬於二級保護的有白冠長尾雉等32種。有兩棲動物24種,隸屬2目8科,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大鯢1種;有爬行動物38種,隸屬2目9科,湖北新記錄種有1種,特別是平鱗鈍頭蛇,國內僅有少數地區分布其中極度瀕危植物29種;野生脊椎動物307種,極度瀕危動物51種。
後河每天森林釋放的氧氣多達3000噸,空氣負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達到12萬個,是城市的1000多倍。原始森林的四季景色異彩紛呈,宛如「萬花筒」變幻莫測。春天,珙桐、映山紅、百合花、迎春花、金銀花、爭奇鬥豔,馥鬱撲鼻春意盎然,堪稱天然百花園;夏天,亭亭的枝條,墨綠的闊葉,臨風起舞;秋天,楓葉如火,紅葉似霞,層林盡染,恰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勝景;冬天,俏麗的紫色杜鵑,白蘭花競相開放,與松樹、臘梅相映成趣。
後河山奇水秀,區內峰嶽矗峙,群山環繞,峽谷幽深。區內有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20餘座,主峰獨嶺高2252.2米。幽深的關門峽,懸崖峭壁對峙、雄奇壯觀,地質學家稱為「U」型谷。山靈水秀的後河,有大小河流12條,大小潭池200多個,瀑布60餘條,清泉無以計數。另外,地質學家還在這裡找到了從元古代到新生代各個時期地質運動的痕跡。此外,在後河原始森林生態景區,有許多震驚中外的神密現象,如獨嶺佛光、奇香之地、翻水洞流魚等。
翻水洞 位於後河自然保護區百溪河一個叫船河的地方。這裡三面為崖,一面是溝渠,中間託起一個三米見寬的園形水潭。水源則是從潭中湧出,由於水的壓力較大,高約20釐米水柱宛如一朵盛開的荷花,浪花展開直徑約30公分。除主體浪花之外,還有3個小的浪柱,間或有氣泡成線冒出,使整個水潭如一鍋煮沸的的水,源源不斷地流出。令人奇怪的是,如此翻湧的水流,卻沒有一絲聲響,只到水流出深潭之後,沿溝渠下行時才有水聲發出。更令人稱奇的是,每當打雷下雨,翻水洞就會流出小魚兒來,最大的也只有10釐米左右,當地人稱其為「魚洞」,據考證翻水洞的水可能來自地下暗河,魚也是由暗河流出來的。
香漕坪 原先小地名叫二岔口,是一個不起眼的山谷,兩邊是山,中間形成一個約四畝見方的平地。周圍長滿了水絲慄、天絲慄等闊葉樹木,林間還有大量的春蘭、劍蘭、惠蘭、石斛等草本植物。只要人踏進谷口,就會有一種類似蘋果或似奶油的香氣撲面而來,這種香沁人心脾,芳香醉人,揮之不去。故取名香漕坪。香味從何而來?至今也沒有找到答案。
千年紫薇樹 位於五峰鎮長坡村。又名百日紅、滿堂紅、猴刺脫樹、猴郎達樹等,屬千紫薇屬落葉喬木。當地人俗稱「癢樹」。直徑2.3米,樹高達42米。據考證已有千年,是迄今為止三峽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癢樹」。
蝴蝶谷 後河保護區發現昆蟲有21目150科584屬806種,該地區鱗翅目中蝴蝶有9科81屬156種,蛾類(後河人將蛾也稱為蝴蝶)有26科191屬156種,除鱗翅目外還有20個目115科194種各類昆蟲。其中有大豔眼蝶、盒紋孔弄蝶、迴環蛺蝶、黃標琵弄蝶、玉帶黛眼蝶等24種蝶類物種,雙線雪舟蛾、銀土苔蛾、四目卷葉野螟、燈臺鉤蛾、八角蠖等100種蛾類物種均為湖北省新記錄物種。
獨嶺「佛光」 獨嶺為後河最高峰,海拔2252米。每當雨後初晴,獨嶺就會出現「佛光」,每當紅日西照或東升的時候,雲層中會驟然幻化出一個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環,直徑約20米。所謂「佛光」其實是陽光照在雲霧表面所引起的衍射現象。
後河繡線菊 為薔薇科繡線菊屬,共發現了5株。該株植物為落葉小灌木,樹高大多在2米以下,5月左右開出黃色和白色的花,花如菊花,葉片如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