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博:@Kirara屋簷下的知更鳥
- 寫在前面 -
平時時常收到網友的各種問題,從起草到線稿到水彩上色前的準備工作等等都有,因此借這個機會記錄一次完整的作畫過程,供網友參考。這篇文章以個人繪畫的流程為主,不是完整的繪畫教程,如果對上色的細節感興趣,可以參照一些過往作品的完整上色過程,視頻在B站和微博內可以找到。
本次使用到的工具和畫材一覽:
- 構思和草稿 -閒著沒事的塗塗畫畫
咖啡店裡的塗鴉,用到的是櫻花針管筆02號和01號
我平時沒事就會在紙上塗塗畫畫,通常都是些很不成形,沒有透視人體的小學生水準塗鴉,主要是構思個大致的構圖。這次碰巧在咖啡店殺時間,就用針管筆深入了一下。
雖然只是這麼個鬼畫符一樣的東西,但是有了基礎的構圖,就可以繼續深入理出線稿。因為我板繪水平非常有限,沒辦法直接用板繪起稿,所以通常都會有這麼一步紙上作業。
2. 拍照後導進電腦。
我用的是「掃描寶」這個手機App,以前用「印象筆記」,現在不知道它還有沒有這個功能。這種App都會自動處理圖片成白底黑線條,所以特別方便。
3. 在Photoshop裡理出線稿。
一般都只有一個圖層,這張因為難得畫了背景,不太有把握,就多分了幾個圖層。
我通常會修改圖片尺寸到A4,150dpi,然後在原圖層下方新建白色背景圖層,將原圖層設置成30%透明度,然後另外再開一個圖層放在最上層開始理線稿。這樣的效果就和用透寫臺差不多。繪圖板用的是Wacom Bamboo Fun CTE650。這一步一般我會幾張圖連續一起做。
4. 列印線稿。
這沒什麼可說的啦。
5. 轉移線稿到水彩紙上。
拿以前的照片示意一下。
這裡用到透寫臺,我過去常用針管筆勾線(Copic Multiliner系列),最近比較喜歡用活動鉛或者彩色鉛芯,示意圖上是活動鉛,這幅圖用的是百樂的橙色彩色鉛芯。勾線時根據最終想要的效果,有取捨地描線,同時根上色的需要,可以結合不同的勾線筆。
百樂彩色鉛芯
到這裡線稿就完成了。
1. 裱紙
需不需要裱紙和怎麼裱紙我就不詳細說了,搜一搜都能找到詳細步驟。這裡需要提的是帶著鉛筆稿裱紙後,鉛筆稿基本就擦不掉了。如果不想要太明顯的線稿,在裱紙前可以先用橡皮輕輕掃一遍,把線稿弄淡點。
2. 貼美紋紙
這次因為要畫背景,我習慣在水膠帶裡面再貼一圈美紋紙,畫完有一圈白邊比較好看。同時因為掃描儀不夠大,這樣控制畫幅在A4出頭一點點,方便事後掃描。
4. 配色小樣
上面的「另一張半成品」,其實是配色稿
這次對背景沒有太大的把握,所以我描了2張線稿,一張豪邁地鋪色來找感覺。事實證明在實際上色過程中的幫助很大,尤其是我分了兩天上色,中間還隔了個周末(回家看奧運去了),有配色在手邊就不怕一覺起來找不到感覺。
1. 刷底色。
刷底色
我習慣等到紙8成幹再刷底色,太溼的話顏料吸收太慢會不均勻,太幹的話下筆容易出痕跡。用排刷和大一點的毛筆,不要吝惜水份。
2. 仔細刻畫主體
鋪的底色幹掉之後開始畫妹子和麋鹿。和平時無背景構圖的畫法沒有太大不同,只是考慮到之後和背景融合,所以把妹子後面的頭髮處理成藍灰色了。
3. 畫背景中近處的樹幹
鹿角和樹幹差不多。。順手一起畫了
如果把畫面上的內容分成幾個層次,妹子和麋鹿自然是最主要的一層,樹幹則是稍微靠近的背景層,相對也比較重要,所以畫得稍微細一些。
4. 畫背景的樹枝
畫枯枝特別好玩
相對於樹幹而言,樹枝則比較遠一些,因此處理成剪影的效果就可以了。
5. 畫遠景
溼結合畫植被
之後開始畫左邊一直到畫面下邊層層疊疊的植被。先從最遠開始畫起,類似於風景畫中遠山的畫法,山脊上隨意得挑出一些綠植。
6. 找出壓箱底的留白液
溫莎的留白液,是米黃色的
之後我也試著手工畫植被,但是太!累!了!於是不得不找出幾年都不用一次的留白液。我們都知道這是毀·筆·神·器。。所以我不知道從哪裡找了個竹筆,直接蘸了留白液往紙上甩一坨,用筆尖往外挑,畫出草的形態。
等留白液幹了之後就可以大膽地往紙上糊顏料了!那小心翼翼手工留白的日子都一去不復返呀不復返~
7. 大家都喜歡的環節,開撕!
理論上應該用橡膠棒或者橡皮輕柔地搓掉它,直接撕很容易撕壞紙。
8. 潤色細節。
唏哩呼嚕夯吧啷噹差不多看著順眼就行了。
- 收尾工作 -等顏料都乾燥穩定後,撕下美紋紙,取下裱好的畫紙(直接沿著水膠帶內側裁下來)。掃描進電腦,調整色彩對比度,剪裁邊緣,必要的時候修繕補充細節。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