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品酒一樣,在品鑑雪茄的過程中,同樣有很多人因為選擇了錯誤的方式和產品而無法獲得很好的個人體驗,但為了顯得專業有品味而強顏歡笑,還覺得這東西其實真沒什麼好抽(喝)的,為了裝一下真是辛苦。
今天發布的這篇雪茄入門指南,雖然是知味特約作者張帆的一家之言,切入的角度有些特別,但寫得絕誠懇,向對雪茄感興趣的知味讀者朋友們誠意推薦。
作者:張帆 | 知味特約作者
表態網COO
新浪微博:@張-帆上海
私營企業主,廣告界精英,鐘錶玩家,喜好家具、設計、音樂、美食、咖啡。對古董百達翡麗、FPJ、古董勞力士、古董積家情有獨鍾,為華語區各大鐘表媒體撰寫專欄多年,審美外貌協會資深會員。
你抽雪茄嗎?你覺得雪茄是什麼味道的?以前我不抽,呆在旁邊聞是臭的(而且不管多貴的都是)。偶爾被大佬們拉著吸一支,任憑旁人怎麼解說「要用心體會」,只要用力吸,留在嘴裡的都是苦和辣,真沒什麼好味道;如果不吸又會滅掉,還帶來更多臭味。不敢直說,心裡默默地想這樣子裝逼真是辛苦,一直燒到剩下小半支才好意思掐滅,這過程甭提多煎熬。
看人家好像很享受,為什麼我抽到的都是糟糕的味道?莫非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百度上搜「如何抽雪茄」,告訴你怎麼買怎麼剪怎麼點燃怎麼保存的都有,可基本上就是沒有真能告訴你怎麼抽的,絕大多數茄友寫的各種品吸日記都是各種弱爆了,按照他們寫的那些方法抽,比如「不要急著把煙吐出去而是含在口中,用舌尖感受煙霧的醇香」……別逗了,那樣做除了苦、辣和臭,我保證你得不到任何樂趣。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喝咖啡有很久的歷史和很好的味覺經驗,同樣是農作物產品,其實喝酒、喝咖啡與抽雪茄有很多共通之處:味覺是很個人的經驗,你需要誠實面對自己,只相信自己感覺到的體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而不是被周邊環境、名聲、別人的經驗引導,這樣才更容易找到真正的好味道,至少是你真正喜歡的味道。
作為一個剛剛放棄抽菸而轉攻雪茄的新手,還好我沒那麼容易被各種講故事的催眠,只用嘴巴鼻子而不是耳朵眼睛認真探索琢磨,多和各路高手前輩交流,加上一點好運氣,大約吸完四根古巴雪茄和五六根非古,我發現了完全正確的打開方式,並且,幾乎一夜之間,我已經完全知道怎樣找到每一支雪茄的好味道,知道怎樣分辨每一支雪茄的好壞,最重要的是,我已經完全深陷其中,享受著雪茄帶來的迷人樂趣。在這裡,我要把我的全部經驗與心得,拿出來和你分享。按照我的方法,我保證你從第一隻雪茄開始,就不會再有苦辣煩惱,並且能找到足夠的樂趣!
雪茄有非常多的規定尺寸,比如羅布圖、邱吉爾、魚雷、科羅娜等等等等幾十種。初級入門選手看著形形色色的雪茄不知所措,往往會說:「嘿,先給我來支小的試試吧!如果覺得喜歡,以後再慢慢嘗試抽大的。」
錯了。小雪茄並不適合新手,小雪茄本就不容易有好味道,卻很容易過度燃燒,味道過於濃烈,只有老手才能控制好。相反,多數大雪茄不但味道好,而且燃燒初期一定是比較淡的,對新手來說也比較容易接受。真的要是不喜歡,熄滅不抽就是。所以對所有新手說:從羅布圖以上尺寸的大雪茄開始,才是好的開始。(為什麼小雪茄不如大雪茄我以後會寫,這裡不展開談。總之記住,雪茄是大的好!)
學會抽雪茄,第一重要的事情是:把吸到嘴裡的煙吐掉!你必須明確第一個事實:吸雪茄和抽菸的最大不同,不只是不要把煙吸進肺部,而且是,你要用力趕緊把煙吐掉,吐乾淨。因為,吸雪茄你不是要吸燃燒出來的煙,而是要品嘗餘下的香氣。
所以,每當你吸一口雪茄之後,必須首先用力、迅速、徹底地吐掉口腔中的煙,重要的事說三遍:必須首先用力吐掉你吸到的煙,用力吐掉你吸到的煙,用力吐掉你吸到的煙。然後,品味口腔、喉嚨甚至鼻腔裡留下的香氣。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再吸一口空氣,這會幫助你更好地體察到你所吸食的雪茄香氣。
相信我,那些讓你把煙留在口腔裡面找好味道的,其實這輩子可能還沒怎麼體會到雪茄的芳香而已。別理他,讓他繼續找去吧。
拿起一隻雪茄,點燃之前先放到鼻子前聞一聞,如果香味不喜歡就換一支,如果這香味是你喜歡的,ok,等會兒點燃了,我們就要努力去找到這味道,如果吸食方法正確,我保證你能吸到,並且:A、吸到的比聞到的要更濃鬱芳香;B、沒有任何苦味辣味;C、很可能還有其他驚喜,有時候,還是非常大的驚喜。
點燃的方式網上可能有100篇也許1000篇,所謂千篇一律。他們說的都一樣,就是直接拿在手裡用火源點燃,而不是像香菸那樣一邊點火一邊吸的,這個同意。但是關於一大堆什麼必須用這個火柴那個木片而不能用這個那個打火機的說法,其實沒啥必要,只有從來沒有吸到過雪茄好味道的人,才把這些破事兒當聖旨,因為他們從來沒真正享受到雪茄味道的樂趣,只好在各種形式感或者儀式感上找安慰。實際上(除非你把太多的汽油味兒打火機氣體味兒火柴的硫磺味兒弄到滿嘴滿鼻子都是)多數火苗都能很好地點燃一支雪茄,在火焰尖上燃燒,緩慢旋轉雪茄,用肉眼看到雪茄頭部都已經變黑,邊緣呈現出一圈灰白色,內側可以看見一圈點燃的火頭,雪茄輕輕冒出一點點青煙,可以了。
用嘴吹一吹點燃的雪茄頭,看到那一圈灰呈現出紅亮的火光……然後就吸第一口吧!和吸菸一樣吸,大口吸。然後,吐掉。
正確的狀態是,不管這隻雪茄是否號稱是濃鬱型,第一口煙吐出來都應該很淡,非常淡,就像「一縷青煙」,甚至是若有若無。記住,這才是對的、一個非常好的開始。如果你能做到上述的一切,當你吐掉第一口煙,你的嘴巴裡應該就留下了那股香。就是前面我說過的你聞到的香。對了,抽雪茄,就是要這個味道。
注意:A、不要像點菸那樣用嘴對著火苗吸雪茄來幫助點燃;B、不要怕淡,隨著雪茄的燃燒,這味道會逐漸豐富或者濃鬱起來的。
很多朋友不敢相信這麼淡是對的,會本能地在此時做錯誤的動作:比如再去大口猛吸,連吸幾口;比如用打火機再去助燃雪茄,甚至像點菸那樣直接上嘴在點燃的同時大口吸……直到看見明火火苗,然後口裡吐出濃厚的白煙,這才放心地確認「我點燃了這根雪茄」。所有這些動作都是絕對錯誤的,這麼做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對這支雪茄後面的味道都是有損害的,而且這樣做直接帶給你的惡果是:一嘴的苦和辣味,並且完全掩蓋了雪茄原來應該有的初燃香氣。(然後就又開始從前的惡性循環:「雪茄就是這味道,真裝逼,還要熬好久才算完事兒……」)
一支好雪茄能不能吸出好味道,完全是由燃燒的溫度(Temperature)決定。而燃燒的溫度,則是由雪茄的溼度(Humidity)、吸食的速度(Time)與力度(Strength)決定的,簡單講就是力度乘以溼度除以間隔秒數=燃燒指數,每一支雪茄都有它最黃金的燃燒溫度,在這個溫度下持續燃燒,就會逐漸呈現極好的味道,而過高過低的溫度,都會白白浪費一支好雪茄,暴殄天物。
怎樣才是一支雪茄的黃金溫度?簡單理解就是你剛剛點燃它時的初始燃燒溫度。接下來的整個抽吸過程,必須按照我說的方法吸,設法維持這個溫度而不去改變它,你才能得到好味道。
前面說了,吸雪茄最關鍵的一件事:溫度。吸第一口-吐掉淡淡的煙-在嘴裡留下香味。然後呢?「等」。吸完第一口,大約初步吸到了這隻雪茄本有的香味,之後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等合適的時間再吸下一口。等多久是合適的時間?簡單講,等30秒以上再吸第二口,你會吸到和上一口幾乎一樣的好味道,可能變濃了一點點。再之後呢?再隔30秒。循環往復。味道就變得越來越好,就這麼簡單。實際上吸雪茄,好味道是等出來的,你需要有很好的耐心、專注和持久力,用恆定的間隔時間、速度和力度去吸一根雪茄,一支雪茄才會完美呈現它的香味。
除了速度,勻速和均勻的力度也非常重要。和燒爐子道理類似,勻速抽吸是保持燃燒溫度不變的基本要領,不能勻速,雪茄的燃燒溫度必然忽高忽低,溫度高了有多餘的煙火味,溫度低了會出現焦油味。抽吸力度是一個你自己可以控制的變量,覺得溫度高了下一次吸小口一點,溫度低了下一口吸大一點,都是有些微用的。但是記住,如果覺得吸到嘴裡焦油味為主,就是溫度過低需要補火,不要再靠嘴用力吸了。對了,一定不要彈菸灰,要自然掉落。菸灰對保持溫度作用不小,我們在這篇文章的後面再談。
不同的雪茄,燃燒的速度都有很大的差異,這跟很多因素有關,包括菸葉的品種品質、卷茄的手法和緊密度、雪茄的尺寸、溼度,甚至環境等等……前面說過,好味道是等出來的,好味道還是勻速出來的。依我抽到現在為止的經驗,Partgas D4大約是35秒抽一口,Montecristo的一號大約30秒、二號40秒左右,這是最好的節奏。其他一些抽得少,還沒太多體會,但是,總的來講網上說的一分鐘一口不大靠譜,短於30秒則一定更糟。(實際上絕大多數人吸雪茄吸到的苦辣辛臭味道以及暈茄感之類不好的體驗,都是來自於過快的吸食速度。)
羅布圖以上尺寸的雪茄,在抽吸一口之後等待30秒以上的時間,其自然燃燒的溫度就很好地保持在了黃金溫度,所以能帶來最好的口味。持續保持這個溫度,雪茄的後半段尤其是後三分之一段長時間受到同一個溫度燻蒸,往往會迸發出特別美好的香味,以至於後三分之一段雪茄被我稱為「天堂」段,而短於30秒間隔,燃燒溫度會不斷升高,於是香氣越來越少,苦味辛辣甚至各種雜味臭味越來越多並且濃鬱……同一支好雪茄,抽得快與慢絕不是味道有些差別,而是天壤之別。很可惜,我認識的100個抽雪茄的中國人,99個在地獄那邊抽。
事實證明:如果以後你看到某人吸雪茄時一口一口吐出濃濃的白煙……那定是苦的。如果你看到他吸一口雪茄菸頭整個亮起?那也是苦的,也許還有辣,反正不會有啥香味和快感(不排除少數神經病說爺要的就是這個味兒,帶勁)。如果你看到他吸雪茄一分鐘裡連續吸了好幾口?那是,苦不死他。一支好雪茄,是要享受一個小時甚至100多分鐘的,如果抽不到好味道還要撐一個多小時真是太辛苦了。辛苦兩字用在這裡絕對合適,辛就是辣,苦還是苦。
你常常看到各種雪茄雜誌、書籍、網站、甚至茄友的品吸帖,談論到各種雪茄味道,說得天花亂墜亦幻亦真,然並卵,實際上很可能你點燃一支雪茄,從頭到尾也體會不到。其實沒關係,真相是:
A、你抽雪茄,能感受到一些味道,但可能無法分辨並表達出那是什麼的味道,或者你所感覺的味道和別人說出來的不一樣……記住,這是正常的,因為味覺本是非常個人的體驗,但是舒服不舒服喜歡不喜歡你還是知道的,如果不舒服,別騙自己;
B、每個人能表達出來的味覺,都只能來自你已有的味覺經驗,你跟一個老外說「這是老乾媽的味道」他基本上是不會有體會的。所以一個人跟你講某個雪茄是泥土味、海洋味?去他叉叉的。
C、舌頭上的味覺其實只有酸甜苦辣鹹五種,我們得到的其他所有味覺其實都是來自嗅覺。抽雪茄,任何時候都是用嘴呼和吸,絕對不要用你的鼻子,但整個吸食過程,鼻腔與口腔裡的共同味覺才構成你完整的味覺體驗。
那麼雪茄究竟是什麼香味?簡單講,作為一個正常的中國人,在所有雪茄香氣裡,我們最可能吸到的味道只有甜味系、苦味系和植物系三大類香氣。甜味好像板慄、餅乾、棗子皮、蜂蜜、話梅、奶油……各種人描述不同,總之是甜甜的,多數出現在一支雪茄的最前段。苦味系經常被描述為巧克力、可可、燒樹葉、咖啡、堅果、杏仁等等,也是很令人享受的味道。這些苦味不是單獨的,而是伴隨菸草醇香和其他好味道一起存在,並且不是吸太快帶來的焦苦味,往往來自一支雪茄的後半段。植物香是雪茄最主體的香味,最主要最明顯的有:豆蔻、花香和皮革香。多數也是出現在中後段,也有些高級貨,從頭到尾都是豆蔻味。
找不到好味道的人才找形式感,能找到好味道呢?那就無所謂形式了。所有關於室內抽、菸灰形狀、保溼、怎麼點火、怎麼補火、喝什麼搭配雪茄……一切都只是形式感,如果不能為好味道服務,都是扯淡。
好,到這裡,入門法則都介紹過了,我們在回過頭來說說形式的問題:
室內還是室外?
開始學習抽雪茄的時候看網上的說法,千篇一律都是說雪茄必須在無風的室內抽,決不能在室外,室外的不穩定空氣、雜味和風會嚴重影響燃燒乃至口味blahblahblah……實際上呢?我是在室外學會抽雪茄的,我正是在室外一邊走路一邊抽,才比較容易地找到了合理的速度,最終找到了極為美妙的味道。真正重要的是前文說過的速度力度溫度而不是地點,只要保證了正確的燃燒溫度,不管室內室外都能吸到最好的味道。我的一個保證吸到好味道的秘訣是:散步。每天剪好一根雪茄出去散步,一個多小時勻速保持,不用看表,每間隔60-70步左右吸食一口時間恰好,這樣沒有旁人打擾、每一口都是好味道的散步,可以非常悠閒美好地享受一個多小時,棒極了。於我個人而言,在室外散步抽雪茄有兩個比室內好的地方:一是室外空氣好,很多雪茄,在你吸完一口吐掉煙霧之後,最好再吸一口新鮮空氣,補充溫度較低的室外空氣常能幫助你更好滴發現口腔中的好味道;第二是在路上走路比較不會分心,更能集中注意力保持勻速,一旦在室內,太多因素會分散我注意力,打亂節奏。
有前輩跟我說「一旦覺得味道不對了「就扔,還有前輩跟我說「覺得燙嘴了」就扔,還有前輩說你抽到後面會覺得有「頂」的感覺,好像吃飽似的感覺,那就該扔。我的答案是,按照正確的方法抽,絕大多數雪茄都可以抽到短於最後一釐米。如果按照我說的正確的方式和速度抽,你永遠不會覺得「味道不對了「,實際上越往後味道一定越好;如果按照我說的正確的方式和速度抽,在最後一釐米之前你永遠不會」覺得燙嘴」;至於那種說「頂」的感覺?我相信絕大多數抽雪茄的朋友都有過這種感覺,真相是:你抽太快了。「頂」的感覺其實是雪茄燒太旺,溫度過高的氣體輕微燙傷了你的氣管和食道。把速度放慢,比如從30秒間隔降到35秒,再不行降到40、50 ……也許還可以小口一點……然後就好了。
保溼神教
所有買雪茄的、賣雪茄的、抽雪茄的人都跟你嚷嚷雪茄要「養」,要保溼,溼度怎麼怎麼重要,一定要用怎樣怎樣的道具,某個型號一定要這個溼度保存那個溼度抽,另一個型號一定要那個溼度保存那個溼度抽,然後西班牙雪松保溼盒子桃木保溼盒子電子恆溫恆溼箱保溼藥水旅行皮套每天翻幾次怎樣隔離怎樣加溼……百度上這種知識文章多到讀不過來。我把這類人,統稱為保溼神教教徒。
實際上溼度對於雪茄來講究竟有多重要?作為一個新手,我覺得並不那麼嚴重。我的體會是,一支雪茄有沒有好味道的決定因素只有兩個:一個是雪茄本身的品質好不好,二是吸的方法對不對。至於溼度,那只是一個輔助因素,對上述兩條都有影響,但並不絕對。網上的品吸帖,好多人都會寫自己的雪茄溼度變化如何如何影響自己的口感,那些看著自己雪茄盒子上溼度表變化侃侃而談的傢伙,其實你真讓他盲吸,我打一塊錢的賭他其實什麼區別也吸不出來,他們只是能看溼度表,自己沒味覺的。
極端情況下長期保持不對的溼度當然會讓一支好雪茄長蟲或者乾裂甚至死掉;不對的溼度會影響燃燒的溫度從而影響口味,太幹的雪茄會容易燒過旺,並且在尾端使茄體變軟和多煙;太溼的雪茄會出現阻燃、吸食過程不通暢、多雜味等等。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新手,這就是玄學,不用太在意。等你確實能找到雪茄的好味道,再來考慮如何讓它們保持好味道。
我現在常抽的PartgasD4和蒙特2都是買回來拆封過後就用原包裝盒子放在不見光的衣櫥裡,從打開吸狀態很好的第一支到一個多月後吸最後一支,溼度的確有變化,香氣聞起來肯定有減弱,但通過吸食時對速度力度的微調,依然可以找回好味道,並無太大影響。相信我啊,越是找不到好味道本身的人才越在意形式感,不會錯噠。
還有,所謂放在家裡儲存醇化之類的,離我太遠,作為一個新手最好就每次少買一點,每次都抽新鮮的最簡單。
我的答案是,新手一定要自己抽。當我發現了30秒生死線,發現好雪茄必須要始終勻速30秒(或者35、40、45、50秒)抽才好,我立刻意識到這是多麼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和朋友在一起聊天,我是沒本事同時做到勻速。可是假如不勻速,一支好雪茄很可能就被我活活浪費了。因為饞,所以沒有本事一邊聊天一邊保證控制好勻速之前,我寧可選擇自己一個人專注地享受。實際上不止是要一個人,而且什麼聽音樂、看書、看碟片……一切讓我走神分心的事情都要儘可能避免,勻速30秒,是一支雪茄在天堂亦或地獄的分界。
這又是另一個玄學,網上一大堆說法,一大堆講究。實際上本人的真實體會是,只要不剪破,怎麼剪基本上都不影響味覺。唯一和味覺有關的一個經驗:魚雷雪茄可以先剪小一點,抽起來覺得煙量太小可以再剪大一點。最簡單保險且非常有效的辦法是:斜剪。
前輩說雪茄抽得好,菸灰是分三段的。我覺得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重要的絕對指標,而只是附帶的結果。真正重要的關於菸灰的可能還有幾點:A、好的菸灰是白色的,過一段時間和空氣接觸後會有點變黃,含糖分高的雪茄菸灰表層甚至會有些白色的小顆粒;B、好的菸灰是一層一層像雲片糕那樣的。因為好雪茄卷的緊實,抽和不抽狀態雪茄芯的燃燒溫度相差很大,從菸灰的狀態就可以看出間隔的是否充分;C、補火的菸灰是純白色,但是沒有分層;D、至於「三段」,我覺得如果都按照我說的方法抽,菸灰緊密結實,絕數正常長度的雪茄必然是三段,然後更短尺寸也可以是兩段,更長的像長矛這些就可以是四段;E、一段菸灰自然掉落之後,剩餘的雪茄頭部菸灰形狀應該是平的,說明之前的燃燒是合適的。如果是小尖頭,說明你抽太快。如果是凹進去?說明吸慢了,補火之後要稍微加快。
這是秘笈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刻,學會正確補火,能幫助你的雪茄的享受感提升數倍。補火主要在兩種狀況下發生:
一是完全熄滅的雪茄再重新點燃:熄滅的長時間不吸的雪茄,最好用雪茄剪將燒黑的菸頭連同後面一兩釐米的雪茄身體全部剪掉,再要吸之前(當天可以再久就扔掉吧)先用嘴叼住雪茄吹幾口氣再點燃。
二是我要重點討論的:在吸食和燃燒過程中補火。當你感覺火頭溫度降低、煙量減少、燃燒不充分或者燒偏,你都需要補火。補火的意義在於:讓火苗而不是你的嘴巴來幫助這支雪茄回到正確的溫度、正確的燃燒狀態,然後你再繼續享用。我之前看過絕大多數人的做法是彈掉菸灰再點,實際上我的經驗是,一定要在保留住菸灰的狀態下點。菸灰保持了雪茄內芯的溫度,也保證了沒有溫度較低的空氣進入茄體(那才是導致焦油味的罪魁禍首)。相信我,保持菸灰的狀態下補火點燃不但沒有焦油味,還能得到特別美好的一口。
正確的補火方式:用火苗對準菸灰和茄體的交界處,像點燃一支新雪茄一樣,在火焰上方緩慢轉動雪茄身體,讓整支雪茄的火頭充分均勻受熱,整體燃燒。補火的持續時間要長達30秒甚至更久,直到你看到整個一圈側面在菸灰下都有不是很窄的紅色。
外行的說法是紅酒,很多入門好幾年的朋友紛紛推薦威士忌或者幹邑,或者推薦咖啡紅茶。我不喝酒,對於搭配什麼酒合適無法體驗,但單就味覺體驗講,我覺得任何味道強烈、喝過之後會在舌頭上長時間留下味覺痕跡的飲料都不合適——比如咖啡裡的Espresso就絕不合適——兩種濃鬱強烈的味道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是不可能有好的味覺記憶的,無論酒還是飲料。如果雪茄是主味,那麼用來搭配的飲料最好是輔助,不該喧賓奪主。
我覺得抽雪茄時比較好的搭配飲料,應該都是淡的、冰的、味道和雪茄的主調在一個味覺系的才好,秘笈推薦:冰水、冰無糖烏龍茶、冰青檸味脈動、冰可口可樂。必需很冰,越冰越好,甚至杯子裡可以另外再加冰塊。我甚至覺得,只要不是口渴難耐,吸食一支雪茄期間基本不用喝任何東西,吸完再喝我推薦的這些東西,飲料的主要作用是解決口渴,衝淡雪茄在口腔中過濃的後味,以及把好味道從牙齒上衝洗下來,美滋滋地吞咽下去。這種體會,已經找到好味道的人自能心領神會:其實你根本不願意用任何東西打斷、幹擾一支雪茄持續帶給你的好味。
補氣
就是「倒吸一口涼氣」。絕大多數棕色深棕色雪茄,味道偏濃鬱煙量偏多,尤其在後半段,一口煙吸完會覺得嘴裡略苦澀或者濃鬱過度,遇到這類情況,不止要用力把煙迅速吐出(甚至是吹出去),而且吐煙之後,你可以嘗試馬上「倒吸一口涼氣」,很多時候這是很好的一個輔助招數,本來嘴裡過於濃重的味道,忽然就被雪茄本身的香氣、甜味取代。
舔嘴唇和咽口水
雪茄的好味道很多時候其實不止是能吸到,而且是能吃到。因為吸食一支雪茄要長達一個多小時,在吸食過程中,雪茄的好味道會分布於你的整個口腔,包括嘴唇、牙齒,此時使用你的舌頭,那會是非常清楚的美好味覺。像蒙特1、蒙特2、D4、RJ的肥丘、玻利瓦爾這些濃重型,我幾乎能在整支雪茄的吸食過程中不斷地舔嘴唇、牙齒上的好味,並且讓它在口腔裡化開,充盈,然後再吞咽下去。更厲害的是,它們的香味,很可能在你抽完之後,還能在你的口腔、鼻腔、齒頰、唇間停留數個小時。
先寫到這裡,祝你早日體會到雪茄的樂趣。■
推薦關注知味的合作夥伴表態網的微信公眾號ctimechina:
ctime表態網是唯一由華語鐘錶圈的資深收藏家與意見領袖共同發起創建的,最有態度及最權威的鐘表媒體,掃描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