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面對友情和愛情的兩難抉擇,七月和安生相愛相殺

2020-12-17 啊三很忙

友情不是一幕短暫的煙火,而是一幅真心的畫卷;友情不是一段長久的相識,而是一份交心的相知。

真正的友情不會在危難時期離你而去,它更像是活在你生活中的一盞照明燈,陪伴在你左右,點亮你世界裡每一個黑暗的角落。

電影《七月與安生》是由周冬雨和馬思純主演的,以友情為主導線而展開的青春愛情電影。講述「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面對閨蜜兩人同時愛上一個男人的情況下,這是一部讚頌友情至上的影片,最後憑藉著雙女主共同精湛的演技,該電影於2016年上映之後榮獲了第53屆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等多項榮譽獎項。

在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不會是一個孤單的個體,我們都渴望美好的友誼,特別是像《七月與安生》裡的安生,外表看似堅強無所謂,其實內心極度缺乏愛的女孩子,對於友情,她是無比珍惜的

而七月想要友情的同時也想要愛情,但是有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最終友情還是勝過了愛情,七月與安生最後還是抓住了彼此的手。

接下來,從姐妹兩人的性格特徵和心理轉變來分析,一起來看看兩人陷入友情和愛情的兩難抉擇下,會發生怎麼樣精彩的故事吧!

七月:情緒從隱忍、委屈到爆發,友情和愛情她都想擁有

七月,她是一個非常明白事理,懂得隱忍的乖乖女的形象。

對於她來說,安生是她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和好姐妹,她喜歡安生的灑脫,不羈放蕩愛自由,在她看來,安生就像是另一個自己,一個活在內心卻無法展現出來的自己。

而家明的出現,是彌補了她內心另一半缺失的愛,那就是情竇初開的愛情。

在發現家明和安生之間的異樣關係之後,她沒有當面說破,儘管內心無比的委屈和煎熬,但是代表友情的安生和象徵著愛情的家明,她兩個都不想失去,最後她將這些苦通通都隱忍在內心深處。

在送別安生的時候,其實她的心裡是選擇了愛情的,她想要將安生徹底的推離她和家明的世界,特別是在看到安生脖子上安明送的佛像,她想,只有安生離開了,家明就是她一個人的了。

但是,最後在她和家明的婚禮前,她故意讓他逃婚,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會百思不得其解,但我想,她最終還是選擇一輩子的友情,是因為她不想失去安生,也想擁有唯一真摯的愛情吧。

最後,七月將一直以來的全部情緒向安生爆發,情緒失控,往往會不受控制的說盡一些難聽傷人的話,但是說出來就釋懷了。

七月最終還是重拾起兩人多年的友情,將自己的孩子留下給安生,自己去了天堂,遺憾嗎?也許不,因為她相信安生會替她好好照顧孩子,替她好好的活著。

安生:瀟灑闊達的她自始至終都選友情

安生,從小一人漂泊在漢在外四海為家,她是一個表面看似瀟灑和豁達,其實內心無比脆弱的和孤寂的一個人。

她喜歡形成一種自我保護的假象,就像是一個長滿了刺的刺蝟,只為了拒絕外界的危險,而將自己圈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

直到遇到了七月,七月和她的友情就像是給她黑暗和孤寂的世界,點亮了一盞照明燈,溫暖了她的內心。因此對於這份友情,她是無比珍惜的。

儘管在對待佳明的事情上,安生有過過錯和不堪,但那也只是因為內心極度的缺乏愛。在情不自禁的情況下,在美好的愛情面前偷偷的享受了一會兒而已。

總的來說,對於七月這個朋友,她是不能失去的。於是最後在愛情和友情面前,她毅然的選擇了友情。

安生不想當一個壞女人,她更不想當那個傷害七月的人,那個曾經給過她溫暖的人。所以,在七月死後,她一改之前的形象,從此變得沉穩,努力的生活,一個人好好的照顧七月的孩子。

結語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只覺得演員的演技非常在線。其中關於電影情節的設計,認為太過於狗血。

在現實生活中,閨蜜兩個人同時愛上一個男人的事件概率,或者說是這個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對於資深演技背後所呈現出來的強烈的情感,似乎也是似懂非懂。

現在回過頭來再次看完這部電影,她們的演技我是真的佩服,雙女主所演繹出來對於友情的理解和對待,更是讓我無比動容。在我們看來,應該感謝家明的出現,讓七月與安生之間的友情變得大過於一切,變得堅不可摧

相關焦點

  • 《七月與安生》:友情愛情兩難全時,周冬雨馬思純告訴你如何抉擇
    這劇中的兩個女孩,就像當年的張馨予和範冰冰,因為李晨先是張馨予的男友,後來又做了範冰冰的男朋友,他們兩個人原來是好朋友,一起拍過《武媚娘傳奇》,後來因為這件事,微博取關,刪除親密合影。兩閨蜜在微博互指對方劈腿做小三,兩人從好友變成仇敵!」如果友情和愛情兩難全時,作為原來閨蜜的兩人,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 《七月與安生》:相愛相殺而不分離,這樣的感情最刻骨
    講述了七月和安生在13歲相遇相識,兩個人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彼此分享心事,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後來,七月和安生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一個叫蘇家明的帥氣男孩。為此,敏感灑脫的安生為了退讓而選擇離開,兩個人分分合合,為同一個男人哭過、笑過、怨過、恨過、甚至互撕過。彼此相愛相殺而不離棄,演繹了羈絆十幾年的成長故事。
  • 《七月與安生》可以為了男人鬧掰的友情,還有留戀的必要嗎?
    女孩子的友情來得簡單,可以因為喜歡同一個愛豆互有好感,也可以因為一個相同的興趣而成為朋友。有廉價的愛情就有廉價的友情,愛情會面臨考驗,同樣,友情也會面臨考驗,當遇到兩個人同時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友情的考驗就開始了,有人會選擇愛情放棄友情,也有人會為了愛情放棄友情。
  • 《七月與安生》|三人行裡那些關於友情的秘密
    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好閨蜜,七月與安生習慣了分享一切,直到另一個人的出現,直到生命中愛情和友情的天平開始傾斜,曾經連接她們的羈絆漸漸變成一種蹩腳的牽連,如同平靜的海水和躍動火焰的相撞,在命運的捉弄下,她們愛上了同一個男人。但兩個女孩的選擇其實從一開始便已種下。
  • 馬思純和她的《七月與安生》
    馬思純每次和別人聊到馬思純,我就想起了曾經和我一起上班的攝影同事,我們平時都叫他表哥。《七月與安生》是由極客影業、嘉映影業、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陳可辛監製,曾國祥執導,周冬雨、馬思純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該片根據作家慶山(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 《七月與安生》90%的人只看到了七月的脆弱,卻沒讀懂安生的自私
    這部被稱作「讓男人看了更懂女人,女人看了更懂友情」的電影從頭到尾只講了三件事:友誼、互換人生和愛情。考慮到後者和男主一樣在以女性視角貫穿全片的電影裡被稀釋弱化地只剩皮毛,我們今天只講頭兩個。於是,安生經濟獨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七月請到自己的出租屋來,語氣裡有種「得償所願」的暢快。在安生的世界裡,七月找到了一種她嚮往的熱情,奔放和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顧慮別人的眼光,安生的言行給了她最好的示範和模板。
  • 《七月與安生》――當童話般的友情遇到現實
    當這個童話一樣的友情遇上了現實,不可逆地變成支離破碎的水晶,再也拼湊不出原來的樣子。長大:一貧一富,乃知交態初中畢業,七月考上了重點高中,而安生卻進了職業學校。然而友情的考驗就像是安生和七月不同的髮型一樣已經悄然開始。穿不穿胸衣的討論,好像就是她們友情破裂的第一道裂痕。這是她們對隱私的不同態度,同時也是她們對人生展現出來的不同理解。
  • 你的人生,我奉陪到底,每個人都是《七月與安生》的矛盾體
    《七月與安生》是一部獨特的雙女主影片,由周冬雨和馬思純領銜主演,曾國祥導演執導。講述了七月與安生這兩個女孩從相知相識、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丟失安生明白自己的所有都是七月給的,所以當她發現七月喜歡上一個男生時,她既惱火又很慌,她覺得自己要失去七月了。
  • 重溫《七月與安生》:如果家明沒有出現,七月和安生還會分開嗎?
    安生沒有想到七月會談戀愛,也沒想到七月會喜歡上另外一個男生,安生愣住了。後來安生去警告了家明,不許他辜負七月。可家明和七月多像啊,七月喜歡安生,那家明也會被和他性格迥異的安生吸引。七月知道,她知道安生會讓給她,不會跟她搶。可後來她不確定了,因為安生出現在了家明的家中,當她去探望家明的時候。她仿佛是遭到了背叛一般歇斯底裡,在單獨面對安生的時候,情緒終於撕裂開了擁有了缺口。
  • 愛情:《七月與安生》七月與安生的對白,也是每個少女的內心獨白
    安生以七月為筆名,安生和七月成為同一個人。安生寫了回憶的小說,給了七月一個不同的結局。還有最後的最後,安生心裡的七月替自己過上了流浪的生活。最後七月走向燈塔的景色也很美,留下了許多的想像。《七月與安生》作為一部青春電影,本片摒棄了傳統刻骨銘心的校園愛戀和奮鬥高考的高三生活,而是很巧妙的將目光轉移到最為簡單卻又容易被忽視的友情上來,七月與安生之間的關係在經過一系列波折後脫胎換骨,互換身份,以超現實意味的靈魂互換造就了友情的終極,令觀眾在潸然淚下的同時也感慨二人友情的堅定。七月與安生是閨蜜,一見如故的知己。
  • 電影《七月與安生》有感
    電影簡介:七月(馬思純 飾)和安生(周冬雨 飾)的第一次相識在十三歲,她們一個是特立獨行飛揚跋扈的「野孩子」,一個是單純溫婉循規蹈矩的「乖乖女」,從那一年開始,七月和安生幾乎形影不離,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直到某一天,一位名為蘇家明(李程彬 飾)的少年出現在了七月的身邊,七月戀愛了
  • 電影《七月與安生》周冬雨馬思純相愛相殺
    周冬雨、馬思純相愛相殺,一言不合直接扒衣相向,激烈的肢體衝突和眼淚雜糅,將深刻的情感碰撞演繹的淋漓盡致。  新浪娛樂訊 由陳可辛、許月珍監製,曾國祥[微博]執導,周冬雨[微博]、馬思純[微博]、李程彬主演的電影《七月與安生》距離9月14日全國公映還有1天。近日,片方曝光了「飆戲版」預告片,周冬雨、馬思純相愛相殺,一言不合直接扒衣相向,激烈的肢體衝突和眼淚雜糅,將深刻的情感碰撞演繹的淋漓盡致。
  • 兩萬字小說改編成53集電視劇《七月與安生》變成「意難忘」
    由慶山(安妮寶貝)所著的《七月與安生》講述了兩個性格迥異的女孩,糾纏於友情、愛情、親情之中的「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這部不到兩萬字的短篇小說,曾經在2016年被改編成110分鐘的電影搬上銀幕,如今它又被改編成長達53集的劇版上線播出。增加了男性角色、職場競爭和原生家庭的劇版,變成了「意難忘」式的超長劇情,這樣的改編究竟是豐富還是「注水」?
  •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是什麼?
    七月與安生,按往常劇情講,安生是女一號,因為男主好像先被她吸引的吧。男主不多的戲份裡面還保留著他第一次見安生後追著她跑的情景還有後面呼應的跑步片段。影視套路總是最後安生會比較有女主光環。這世界上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一模一樣,即使是同一片葉子,在不同的季節裡也都不可能一模一樣。所以,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和角度去評說別人,因為你們不一樣。古語言: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 《七月與安生》的乖乖女和野孩子,如果是你,會選擇活成誰的樣子
    13歲的安生抱著13歲的七月說:「沒關係,我們長大了就會好的。」23歲的安生哭著對23歲的七月說:「我們長大了,卻都沒變好。」」演繹一個人完全不同的兩個面,七月和安生是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狀態,若我選擇安定生活,你必然會浪跡天涯;若我流落四方,你要回歸平淡。
  • 《七月與安生》:學會理解和珍惜,我們才能遇到生命中的摯友
    安生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女孩,性格樂觀開朗。她們以為彼此的友情會維持一輩子。然而,隨著一個名為家明的男孩出現,七月和安生之間堅不可摧的友情受到了考驗,而曾經的美好也漸漸發生了改變。七月在和家明的相處中愛上了家明,而一直守護著七月的安生也對家明產生了好感。在三個人一同經歷過很多事情後,安生選擇離開七月和家明,自己去大城市打拼,七月則與家明開始了一段戀情。
  • 七月與安生劇情解讀
    但是,我可能內心是個直男,還是覺得她們太作,根本不懂友情是什麼。沒有人生活的這麼不接地氣,這麼浪漫主義。七月和安生就像是兩個混沌,她們沒有什麼是堅定的,對彼此,對家明,對自我的認識。她們接受情緒的驅遣,為了躲避一段關係的危機逃離到遠方。安生應對不了七月和家明,選擇跟著傻逼吉他男遠走,後來又依附各種各樣的人四處漂泊。她說自己出走是讓著七月,是虛假的,或者說有這個心沒有使這個力。
  • 七月與安生
    比如一個人和一個人的相遇。或者他們的離別。電影裡一共講了五段離別。第一次離別,是在七月高中的時候。她明白家明喜歡著安生,安生心裡也有家明。安生毅然決然地選擇跟著那個吉他手去北京,是因為她想要讓七月獲得幸福。火車快開動的時候,安生對著窗外的七月大喊:七月,如果你讓我留下來,我就留下來!
  • 感情的脆弱在《七月與安生》中暴露無遺
    二、三個人的愛情太擁擠季羨林在《愛情》一文中說:愛情是有排他性的,真正的愛情不容有一個第三者。七月帶著安生和家明一起去爬山,在山頂的廟中,安生親吻了家明。安生表明了心跡,可是隨後她又放棄了。因為家明是她閨蜜的男人,友情和愛情,哪個重要?
  • 七月與安生:友情在愛情面前不經考驗,人生不是所有事都能分享
    這是兩個姑娘一起成長的故事,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卻同時愛上了一個男生,在友情愛情間掙扎的故事。大家好,今天念念給大家帶來電影《七月與安生》周冬雨和馬思純憑藉此片獲得金馬女主雙料獎,此片也獲得多項最佳故事獎。在十三歲那年,沉悶的軍訓下午,七月第一次遇到了安生,她們倆的故事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