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不是一幕短暫的煙火,而是一幅真心的畫卷;友情不是一段長久的相識,而是一份交心的相知。
真正的友情不會在危難時期離你而去,它更像是活在你生活中的一盞照明燈,陪伴在你左右,點亮你世界裡每一個黑暗的角落。
電影《七月與安生》是由周冬雨和馬思純主演的,以友情為主導線而展開的青春愛情電影。講述「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面對閨蜜兩人同時愛上一個男人的情況下,這是一部讚頌友情至上的影片,最後憑藉著雙女主共同精湛的演技,該電影於2016年上映之後榮獲了第53屆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等多項榮譽獎項。
在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不會是一個孤單的個體,我們都渴望美好的友誼,特別是像《七月與安生》裡的安生,外表看似堅強無所謂,其實內心極度缺乏愛的女孩子,對於友情,她是無比珍惜的。
而七月想要友情的同時也想要愛情,但是有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最終友情還是勝過了愛情,七月與安生最後還是抓住了彼此的手。
接下來,從姐妹兩人的性格特徵和心理轉變來分析,一起來看看兩人陷入友情和愛情的兩難抉擇下,會發生怎麼樣精彩的故事吧!
七月:情緒從隱忍、委屈到爆發,友情和愛情她都想擁有
七月,她是一個非常明白事理,懂得隱忍的乖乖女的形象。
對於她來說,安生是她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和好姐妹,她喜歡安生的灑脫,不羈放蕩愛自由,在她看來,安生就像是另一個自己,一個活在內心卻無法展現出來的自己。
而家明的出現,是彌補了她內心另一半缺失的愛,那就是情竇初開的愛情。
在發現家明和安生之間的異樣關係之後,她沒有當面說破,儘管內心無比的委屈和煎熬,但是代表友情的安生和象徵著愛情的家明,她兩個都不想失去,最後她將這些苦通通都隱忍在內心深處。
在送別安生的時候,其實她的心裡是選擇了愛情的,她想要將安生徹底的推離她和家明的世界,特別是在看到安生脖子上安明送的佛像,她想,只有安生離開了,家明就是她一個人的了。
但是,最後在她和家明的婚禮前,她故意讓他逃婚,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會百思不得其解,但我想,她最終還是選擇一輩子的友情,是因為她不想失去安生,也想擁有唯一真摯的愛情吧。
最後,七月將一直以來的全部情緒向安生爆發,情緒失控,往往會不受控制的說盡一些難聽傷人的話,但是說出來就釋懷了。
七月最終還是重拾起兩人多年的友情,將自己的孩子留下給安生,自己去了天堂,遺憾嗎?也許不,因為她相信安生會替她好好照顧孩子,替她好好的活著。
安生:瀟灑闊達的她自始至終都選友情
安生,從小一人漂泊在漢在外四海為家,她是一個表面看似瀟灑和豁達,其實內心無比脆弱的和孤寂的一個人。
她喜歡形成一種自我保護的假象,就像是一個長滿了刺的刺蝟,只為了拒絕外界的危險,而將自己圈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
直到遇到了七月,七月和她的友情就像是給她黑暗和孤寂的世界,點亮了一盞照明燈,溫暖了她的內心。因此對於這份友情,她是無比珍惜的。
儘管在對待佳明的事情上,安生有過過錯和不堪,但那也只是因為內心極度的缺乏愛。在情不自禁的情況下,在美好的愛情面前偷偷的享受了一會兒而已。
總的來說,對於七月這個朋友,她是不能失去的。於是最後在愛情和友情面前,她毅然的選擇了友情。
安生不想當一個壞女人,她更不想當那個傷害七月的人,那個曾經給過她溫暖的人。所以,在七月死後,她一改之前的形象,從此變得沉穩,努力的生活,一個人好好的照顧七月的孩子。
結語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只覺得演員的演技非常在線。其中關於電影情節的設計,認為太過於狗血。
在現實生活中,閨蜜兩個人同時愛上一個男人的事件概率,或者說是這個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對於資深演技背後所呈現出來的強烈的情感,似乎也是似懂非懂。
現在回過頭來再次看完這部電影,她們的演技我是真的佩服,雙女主所演繹出來對於友情的理解和對待,更是讓我無比動容。在我們看來,應該感謝家明的出現,讓七月與安生之間的友情變得大過於一切,變得堅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