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整協黑貓投訴公布醫美行業自律成果 新氧擔任技術支持

2020-12-26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8月7日訊(記者 段思琦)「5月21日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啟動以來,新氧平臺累計攔截問題機構58家,疑似違規或超範圍執業醫生14685人次,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2099例,總處理違規內容29729條。此外,新氧還處理違規日記9180篇、處理未打碼日記1743篇、違規總封號351個。」在8月6日主題為「行業自律 美美與共」的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首階段情況及趨勢發布會上,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介紹了這場行業自律行動的首期戰報。

  當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黑貓投訴與新氧科技聯合發起中國醫美行業規範發展倡議,抵制黑醫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並宣布黑貓投訴成為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的官方投訴平臺。與此同時,十三家媒體加入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擔任第二期媒體觀察員。

依次為:新浪高級副總裁 鄧慶旭、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 朱美如、新氧科技CEO金星

  發布自律行動首階段成果 建醫美行業「防火牆」

  在發布會上,黑貓投訴負責人高軍委介紹,截至目前,黑貓平臺醫美類投訴量達1980單,涉及商家112家,回復率75.91%,完成率70.10%,而投訴的主要問題則集中在虛假宣傳、整形失敗、無法退款、捆綁貸款等方面。三大類醫美行業問題凸顯,首先,正規醫美機構對於線上客訴關注度不夠;其次,線下黑醫美存在染黑線上的跡象;最後,消費者對於正規的醫美機構、常規的醫美嘗試,存在很大的消費認知誤區。

  另據2018年衛健委統計年鑑顯示,整形外科專科醫院醫師(含助理)數量僅3680名。但從目前醫美行業來看,「無證行醫」、超範圍行醫的醫生和機構數據依然龐大。

  張力明表示,新氧從誕生之日起一直與黑醫美在鬥爭,並且不斷完善平臺審核,從資質審核、內容審核、商品審核,到內容違規信息風控模型庫,不斷完善風控細則。與此同時,新氧還通過用戶風險指數、機構風險指數來加強行業監管,維護行業規範有序的發展環境。依託標準流程化的履約管理,新氧從預防、投訴、處罰三個環節保障商家履約,中國醫美行業「防火牆」已初步成型。

  「在客服響應上,新氧承諾『有疑問、必跟進』,所有消費者來電在30秒內應答。」張力明介紹,積極回應消費者訴求是新氧工作的一大重點,只要是新氧入駐機構,哪怕不是平臺下單的消費分歧,新氧客服都會跟進協調處理。另外,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分歧,新氧客服還會在官方微博及時公示處理進度,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以維護。

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

  行業發展滋生亂象 「生美做醫美」現象普遍

  《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2019年的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我們在調研時發現,醫美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很多行業亂象,給大眾的消費決策帶來困擾。」艾瑞諮詢高級分析師賴貞在解讀相關數據時介紹,「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4%。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依然存在15%超範圍經營的現象。」醫療美容的違規、違法行為增多,會造成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顏值重創、經濟受損、心情受傷。

  發布會現場,來自四川的羅莉講述了自己被黑醫美誤導、坑害的故事。「我是先天唇顎裂患者,18歲時在四川華西口腔醫院做了第一次唇顎裂修復手術。」感受到醫美改變生活的她,在朋友的介紹下又有了一次醫美體驗。「25歲時,我在一家小美容機構做了L型矽膠假體隆鼻,你們可以看到,現在我的鼻子是不對稱的,這次手術完全沒有改善鼻子基底問題,反而導致疤痕增生,鼻孔越來越不對稱,鼻小柱歪曲。我希望大家在選擇醫美項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規模大一些,更專業的機構。」

  機構超範圍經營違規項目、無資質機構線下經營的現象屢禁不止,不僅損害行業發展聲譽,嚴重時甚至會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安全。

香蜜麗格醫療美容院長 黎京雄

  發布醫美行業規範發展倡議 動員多方力量參與監督

  打擊黑醫美,構建健康有序的醫美行業生態,道阻且長——張力明這樣總結行業自律行動首期成果。目前,醫美行業面臨嚴峻的發展形勢:黑醫美數量依然龐大、行業自律任重而道遠;網際網路已成為黑醫美的溫床,機構和垂直醫美平臺越正規越不掙錢;抗衰老、非手術類是黑醫美的重災區。

  所以在此次發布會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黑貓投訴、新氧科技聯合發起了中國醫美行業規範發展倡議,號召合法合規開展醫美服務,嚴查「生美做醫美」現象,維護專業醫美醫師聲譽,持續打擊惡意營銷,制度化、長期化整肅醫美藥品、器械,共同促進行業淨化,捍衛消費者健康安全。這標誌著,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進入新階段。

  深圳香蜜麗格醫療美容院長黎京雄代表醫生宣誓時哽咽說到,「我相信,行業自律會化成一縷清風,只要風不停,冬天再漫長也會過去,黑醫美再猖獗也會消亡。我相信,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 朱美如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朱美如表示,「真誠地期待第三方平臺、醫美機構、整形醫生、新聞媒體和消費者繼續參與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推動醫美行業的線上化、平臺化、規範化、專業化發展,為中國醫美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李安寧)

相關焦點

  • 產業線上化技術驅動自律 新氧科技成中國醫美行業自律技術中心
    同一天,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與新氧科技聯合啟動的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正式啟動!聚焦產業發展,構建自律醫美新生態「醫療美容與整個網際網路社會息息相關,我們需要更多大數據資源支撐,藉助以新氧為代表的平臺,快速有效地開展醫美行業的創新性監管,大力整治醫美行業亂象
  • 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進入第二階段 重點打擊「生美違規做醫美」
    8月6日,在以「行業自律 美美與共」為主題的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首階段情況與趨勢發布會上,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介紹稱,僅5月21日—8月1日,新氧就已經攔截問題機構58家,發現疑似違規或超範圍執業醫生14685人次,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2099例,總處理違規內容29729條,處理違規日記9180篇,處理未打碼日記1743篇、違規總封號351個。
  • 「10人做熱瑪吉 9人中招」:美唄CEO首揭行業亂象 醫美線上化競爭再...
    《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今年以來,疫情給線下醫美機構帶來衝擊、加劇行業增速放緩的同時,也帶來了醫美技術和服務場景的迭代,一定程度加速了醫美的線上化進程,為醫美線上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但是,當醫美項目在顏值經濟的推動下向大眾化發展時,黑醫美卻依然是行業痼疾,隨著醫美行業線上化的進一步深入,線下黑醫美也開始有染黑線上的趨勢。
  • 中整協攜手即科 推動醫美行業自律跨入科技賦能新篇章
    8月11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通知,將聯合央廣網共同主辦「醫美行業自律聯盟在行動」活動,旨在向消費者推廣宣傳正規的、值得信賴的醫療美容機構和產品,進一步規範醫療美容行業。同時,即科作為行業監管及自律機構合作的科技服務企業,將擔任活動的聯合承辦方,發揚公益精神和奉獻企業力量,協助協會團結起全國合規優質的醫美機構,用科技助力行業提升自律管理和合規效率。
  •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吹響行市場復甦號角!
    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
  • 醫美內參|新氧推出醫美行業「醫生白名單」 ;「醫學美容諮詢(設計...
    日前,新氧APP上線「新氧綠寶石醫生榜單」,由13位醫美行業技術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初篩及評審產生,目前已通過邀請評審制選出了首批96位上榜醫生。據悉,新氧「綠寶石醫生榜」評選活動涵蓋眼部、鼻部、美體塑形、面部輪廓等多個細分領域,專家將採用匿名評審、交叉評審方式,從審美、技術、服務等三大評選標準「101個維度」對參與醫生進行評審、打分。
  • 中整協與即科集團聯合倡導:打擊醫美套路貸 助力行業規範化
    自律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助推器」。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醫美行業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遊之後的新消費熱點。但醫美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黑醫美」、「醫美套路貸」也在橫行,成為行業欣欣向榮景象背後的隱患,行業自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 新氧浴火:探索醫美行業的「信任經濟」
    國內醫美市場亂象叢生,嚴重破壞這個行業的形象。據悉,2019年黑醫美致殘致死大約10萬人,平均每年有2萬起醫美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黑醫美」盛行。原因有三點: 1)供需不平衡,國內醫美市場起步較晚,藥品器械及服務機構的供給無法滿足國內龐大人口支撐的醫美需求。
  •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吹響行市場復甦號角...
    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
  • 冰原之下有暖流 新氧科技聯合品牌商強力補貼醫美機構
    據不完全統計,強生中國、華熙生物、艾爾建、新氧科技、美萊集團、聯合麗格、遠想生物、珈溪集團等在內的全國醫療健康系統中的主力軍,一直關注疫情的發展,紛紛選擇通過不同的方式馳援疫情,代表中國醫美行業為國家分憂。 有中國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科技在疫情爆發以來的種種舉措,也印證了中整協的倡導。
  • 積蓄勢能破浪前行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吹響市場復甦號角
    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
  • 醫美行業最強音!「新氧2020破浪之路 醫美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爭取將新氧平臺打造成讓用戶滿意,讓商家放心,並且能持續獲益的醫美商業作業系統。」蔡睿:技術+數據雙賦能,助力機構降本增效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54%的醫美消費者獲取相關信息會通過線上渠道,68%的醫美消費者願意觀看醫美直播並在線下單。
  • 新氧攜手西南醫美標杆星榮開啟公益進行時 醫美行業龍頭效應凸顯
    重慶醫美產業發展藍圖的又一重大成果落地!繼武漢同濟醫院後,新氧聯手醫美行業標杆星榮整形外科醫院成立的第二家公益救助基地落戶西南醫美重鎮——重慶,並首次引入了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MDT)。星榮整形外科醫院的成立,為重慶醫美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技術和硬體支持,而新氧成立公益救助基地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人走出黑醫美的陰影,幫助他們實現成為一個『普通人』的夢想。在救助過程中,需要更多專業力量的支持。」
  • 新氧之癢:嗜血營銷,醫美難產
    在微博話題315投訴企業名單中,截止北京時間3月10日16:00,有超過126萬的網友參與了投票,醫美行業「坑」太多,更美和新氧成為消費者最想揭露黑幕的公司。新氧醫美(共計137377票,佔比34.46%):存在涉嫌違規銷售肉毒素、人胎素等藥品和服務的行為。
  • 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
    來源:商界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導讀:為何被網際網路「賦能」的醫美服務平臺總遭受外界的質疑?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35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多座城市……有著「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於2019年5月2日在美上市。公開資料顯示,新氧成立於2013年,起初僅為社區運營,2014年上線電商業務,進而發展為「社區+電商+點評」的商業架構。
  • 醫美破圈 新氧蓄勢待發
    正如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近日在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現場所講:「線上化是堅定不移的長期趨勢」。同時,盛典現場劉春軍、王秋玉、錢玉鑫三名醫美醫生經過現場答辯被評為「中國醫美飛翔獎,年度技術突破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新氧還宣布籌備中國首個專注支持醫美醫生科研的學術基金,首期計劃投入1000萬元。
  • 與黑醫美鬥爭的這一年
    毫無疑問,這侵蝕了消費者對於醫美行業以及線上平臺的信任度,也對平臺監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此,今年5月,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與新氧科技聯合啟動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通過多方參與、合力監督的形式,督促醫美行業全產業鏈自我監管。
  • VR+AI洞見醫美行業新未來 美沃斯大會新氧推進行業進化
    VR+AI洞見醫美行業新未來 美沃斯大會新氧推進行業進化 在12月3日的2020年(冬季)美沃斯國際醫學美容大會醫學美學設計論壇上,新氧科技副總裁蔡睿以「構建醫美VR生態 助力醫美服務線上化
  • 「新氧2020破浪之路 醫美高峰論壇」傳遞這些行業觀點
    「新氧2020破浪之路 醫美高峰論壇」傳遞這些行業觀點) 12月19日,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