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姐妹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覺得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拍個爽膚水抹個精華霜,再敷個面膜美美的睡上一覺。
尤其是面膜這東西,那必須是女生們必備的單品之一啊,特別是在這個乾燥的冬季,更是需要囤著用了!
我自己也是很喜歡敷面膜,什麼睡眠面膜、保溼面膜、美白面膜、清潔面膜等面膜都會囤在家裡,每周都會根據不同的面膜功效來敷臉。
但是,一旦面膜多了,很多姐妹們敷面膜的時候,可能就會忽略敷面膜的小誤區,甚至連自己都沒察覺到。
別急,今天我就帶你們看看,那些年你們到底踩過哪些敷面膜的雷區吧!
面膜的作用,只有一個
這個作用是:臨時補水。
皮膚有很多層,角質層以下的內層細胞含水量很高,角質層守在最外層,它的職責是防止水分流失,不讓水分隨意通過。
這也就意味著,面膜裡的水分,只能停留在皮膚最外層,並不能進入皮膚內部。
尤其是貼片面膜,更擅長臨時補水:
面膜液:直接覆蓋乾燥的皮膚,相當於把皮膚直接泡在高溼度的環境裡。
面膜紙 / 布:隔開皮膚與空氣,形成封閉狀態,防止水分逃走。
這樣看來,面膜確實能補水,那每天一片,豈不就是持續補水、深度補水?
但實際上……
天天敷,當心敷出皮炎和敏感肌
大家可以回憶下平時洗澡,剛洗完是不是覺得皮膚水水嫩嫩的?這其實是角質層進入了水合狀態。
水合,可以通俗理解為「充分泡在水裡」,前面說過,貼片面膜在皮膚表面形成局部封閉的環境,再加上面膜液浸泡,「水合」的效果很強。
天天敷面膜,讓角質層頻繁、持續地泡水,雖然每次敷完皮膚看起來水嫩有光澤,實際上會逐漸發展成「過度水合」的狀態。
偶爾泡一泡,能補水,每天都泡會怎麼樣?
答案是很可能損壞皮膚正常功能,發生「水合皮炎」。過度水合的皮膚,角質細胞間隙加寬,滲透性增強,一些刺激物更容易進入皮膚,甚至有部分角質細胞脫落,皮膚屏障受損。
尤其是敏感肌的小仙女一定要把握好敷面膜的頻次!!!
熱衷敷面膜的小可愛,肯定會不定期的往家囤各種各樣的面膜,並且每天嘗試新面膜,甚至一天用好幾款面膜。
先用清潔面膜深層清潔,再用貼片面膜補水保溼,最後用睡眠面膜鞏固保溼下,雖然聽起來護膚工作做的挺全面,但真的容易營養過剩!沒做好就很容易導致閉口悶痘等。
所以,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膚況來操作,大幹皮可以嘗試疊加,油皮重點做好清潔,敏感皮少敷、慎敷!
一般情況下,最多用兩種不同功效的面膜疊加在一起,先做清潔面膜,再補水保溼。
面膜敷過夜也是不可以的!拋開某些產品的廣告噱頭不說,不管是什麼面膜,都最好不要貼著過夜!
因為貼面膜睡覺的話,會影響皮膚的正常呼吸,容易導致毛孔堵塞、長痘長閉口,而且部分化學物質長時間停留在臉上,也有催生敏感肌的風險...
尤其是睡眠面膜,油皮和敏感肌都儘量不要敷它過夜!
其實有很姐妹敷完面膜都會不洗臉,以為臉上剩下的都是面膜中的精華。
但其實那些剩下的「精華」,大部分都是不能被吸收的增稠劑......如果不清洗掉,很容易影響皮膚的呼吸,以及對後續營養的吸收,甚至有可能會堵塞毛孔,導致爆痘。
尤其是一些敏感皮和油皮的童鞋,即使是所謂「免洗面膜」,也一定要洗了再睡。還有面膜裡多出來的精華,你們也別捨不得存在瓶子裡等著第二天用!
片狀面膜開封後的保質期特別短,到第二天省下來的精華液,就徹底變成了細菌培養皿,塗臉上不爛臉才怪呢。
那面膜多出來的那些精華怎麼辦呢?當然是將它們儘可能多的塗在脖子上,手肘上、腳踝上啦.....PS:沒辦法,誰叫我們貧窮呢~
你認為的補水,不是「真」補水
相信即使前面說了這麼多,很多人還是想天天用,因為面膜看起來就是能「有效補水」。這種看法其實不奇怪,畢竟很多廣告轟炸你的大腦,並植入一個錯誤概念:補水最重要。
但他們隱藏了關鍵信息:皮膚真正需要的是保溼,而不是單純補水。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想讓地面保持溼潤,首先要灑點水,但如果只灑水不阻止水分蒸發,陽光一照,水就曬乾了。
皮膚也一樣,保持溼潤是健康的基礎,也是我們護膚的目的。面膜的確可以臨時補水,但防止水分散失,是更重要的工作。
如果敷完面膜之後,沒有塗保溼霜,那麼多少片面膜都拯救不了乾燥的臉。
雖然大家都說女生的臉是會呼吸的人民幣,但面膜作為基礎護理的重要環節,可謂是「補水神器」,還能讓皮膚"枯木逢春",確實很值得投資啊!但千萬記住不要過度哦~
你們有什麼愛到不行的面膜嗎?歡迎在評論區裡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