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哪裡?一點也不意外!

2021-01-09 騰訊網

在全國基礎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

這個強不僅是拔尖,還需要均衡;不僅包括省內的均衡,還要各市(縣)也要均衡、城鄉也要均衡。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那麼南通教育又看哪裡呢,並不是南通市區,而是下屬的一個縣級市——如皋!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一點也不意外,且聽慢慢道來。

如皋,也是學爸的老家,學爸的爸媽,也曾經是農村初中老師,學爸也是在這裡上學,直到高中畢業,請允許嘚瑟一下。

全國教育看江蘇

江蘇省,無論是人口、經濟總量,還是文化底蘊、教育成果,妥妥的「蘇大強」。

先看看古代,中國1283年的科舉史上,湧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

而這個龐大群體的巔峰——「狀元」,則屈指可數,從唐朝到清朝,一共只產生了592名狀元。

明清以來,江南大戶人家讀書之風盛行。因此明清兩代科考的狀元,一多半來自江浙。

清代的114名狀元中,江蘇就出了49人,佔了狀元總數的4成以上。

當代社會,院士是科研領域中最高研究水平的代表,我們再來看看1955-2019年兩院院士的籍貫省份分布情況。

全國兩院院士大多來自江浙,其中又是江蘇以477人名列第一。

基礎教育質量好不好,先看官方的教學成果評選結果。

2014年,國家首次開展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選活動。特等獎只有2名,可見其含金量之高,分別被江蘇南通及北京摘得。

獲獎總量上,江蘇60個最高成果獎,北京、浙江次之42個,上海隨後、山東廣東再隨後。

2018年的第二屆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選中,江蘇又再次以58個獎項領跑全國。

再來看一份國內知名教育智庫「校長會」發布的民間中小學階段百強榜。

評選標準總體上依據媒體關注報導、教師教科研成果、學校及教師獲獎情況、學生全國性獲獎情況、學業水平社會口碑、辦學內涵表達傳播等維度進行評價。

小學百強榜中,北京市的數量最多,高達14所,其次是江蘇,有8所。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教育改革大部分都是從北京開始,資源當然最好。

到了初中百強榜,江蘇的數量就就躍居第一,高達15所。

高中百強榜上,江蘇的數量依然雄踞第一,達到14所。

江蘇基礎教育雖然資源豐富,但在中考層面,就卡住一半左右的學生上不了高中,江蘇的孩子很辛苦。

對於國家的「職普相當」文件,江蘇通過下硬指標,「執行得最為嚴格,分流得最好」。

一刀切的政策,使升學壓力前移,中考升學壓力巨大,逐漸傳導至小學和幼兒園。

2018年6月的江蘇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對於江蘇一直以來強制普職1:1分流的政策,進行了反思。

會議要求江蘇各市,結合本地實際,逐步提高普通高中的生源比例。

在高等教育方面,江蘇的高校資源不少,211大學有11所,其中兩所還是985高校。

但是江蘇的高考難度,一直以來自行命題,競爭激烈,被稱為「地獄模式」!

作為高考改革先鋒,江蘇的高考方案從1998年到2008年,「十年四改」,也把學校、家長、老師折騰得半死。

從傳統的文理分科「3+2」模式,到2000年的「3+小綜合」,到2002年短命的「3+大綜合」,再到2003年的「3+1+1」,直到2008年的「08方案」( 「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從2021年開始,包括江蘇在內的全國8個省市,也將採用「3+1+2」的新高考模式。

如果要評選高考最悲催的省會城市,南京無疑是最佳入選者。

在高考競爭中,南京雖說有南外、南師附中等幾所名校,但不僅要面臨蘇、錫、常的壓力,還要面臨南通、揚州、泰州的壓力,真可謂壓力山大。

沒有直轄市的命,卻操著直轄市的心,真去京滬看看,教育資源更豐富,競爭壓力反而更大。

素質教育說得再好聽,如果只搞花架子,不談升學,都是耍流氓,除非你跟著馬斯克去火星。

這不,2020年7月28日,南京一中的大門口,家長們冒雨舉著「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的牌子,憤怒地高喊:「校長下課!」

作為南京人心目中的「老四所」 ,南京一中努力踐行「素質教育」,2020年的一本達線率95.34%,表面看好像不錯。

可是,400分以上高分段(江蘇省高考滿分480分)的學生,南京一中卻比二十九中少了48人

而在2017年,南京一中的中考錄取線為631,二十九中的錄取線為589。這樣一比較,南京一中妥妥的「高分進低分出」。

7月31日,南京一中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承諾會整改,周末會補課,增加晚自習,增加考試訓練,組建尖子生團隊。

前段時間,網上有人炒作,在2021年1月下旬舉行的全國「3+1+2」新高考8省市聯考中,衡水中學要單挑江蘇的若干所中學。

事實上,這個完全沒有可比性。

一是衡水作為超級中學,通過各種手段,將省內優質生源集中起來,實際上抽乾了其它地區的「血」,造成「縣中塌陷」現象。

二是新高考的大三門是全國統一試卷,小三門則是各省單獨命題,再說高考招生指標大多也是分解到各省,本質上是省內競爭。

江蘇教育看南通

南通是一個出教育家的地方,素有崇尚教育改革的傳統。

宋代教育家胡瑗提出「明體達用」的教育思想,推行「分齋教學」「蘇湖教法」,被譽為「中國分科教學第一人」。

清末狀元張謇創辦新式學堂,引領中國近代教育改革風氣之先河。胡適為他的傳記作序,稱他為:「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張謇——我國近代著名企業家、教育家,1853年出生於江蘇南通海門的常樂鎮。已逾不惑之年,才中了狀元。

面對清末的風雨飄搖,張謇放棄仕途,主張「實業救國」, 形成以「棉鐵主義」為核心的經濟思想。

在倡導實業的時候,張謇越來越感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提出了「父教育而母實業」的思想,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

1902年,張謇在南通設立全國第一所師範學校——通州師範學校,這是一件開風氣之先的大事。

從1906年起,陸續在通師附設了農科、測繪、蠶桑、土科等實用學科,實際上是職業教育的雛形。

張謇在南通共興辦了三百七十多所各種各類的學校,包括中國第一所戲劇學校——伶工學社、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校——南通紡織專門學校、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所盲啞學校——南通盲啞學校,等等。

在實業、教育初見規模後,張謇投入精力發展各類社會公益、慈善事業,進而推廣到市政建設,使得南通從閉塞落後的城鎮變成了「近代第一城」。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考察,就來到到南通博物苑——張謇創辦的我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

習近平高度讚揚了張謇的三種企業家精神特質:愛國情懷、社會責任、奮鬥精神。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以李吉林、李庾南為代表的南通名師,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課堂改革的腳步。

2014年的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選活動中,南通獲獎令人矚目。

通師二附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成果,成為兩個特等獎之一,而且排名第一。

啟秀中學李庾南老師的「自學 議論 引導」教學法,獲得一等獎,目前全國有300多所實驗學校參與該成果的推廣。

80高齡的李庾南老師在新疆伊犁上示範課

2013年,南通教科院出臺《南通市課堂教學改革指導意見》,在全市推進立學課堂教學改革,經過多年的完善修正,成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寶典」。

在「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這12個字的基礎上,南通市制定了操作工具——課堂教學評價「12條」,其中7條是針對學生學的,5條是針對教師教的。

何謂立學?「立」體現為目標與結果,「學」體現為過程與方法,合起來即「在學中立」。

在學中立人,培養健全的、完整的、全面發展的人,這是回答「培養什麼人」的問題;

在學中立根,培養的是有中華民族文化之根的人,這是回答「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在學中立身,培養的是人格獨立、有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的人,這是回答「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立學課堂的教學改革,本質上是教育的回歸:回歸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來,回歸到培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上來,回歸到「以生為本,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上來,從而實現由「追求效率」到「育人為本」的根本轉變。

2020年11月20日—21日,江蘇省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區域推進現場會暨「立學課堂」專題研討活動,在南通6所學校同時舉行。

專家們一致認為,南通「立學課堂」符合歷史發展的邏輯、學習理論的邏輯、「教學評」和「管辦評」一體化的邏輯、「層次性差異」和「共性個性差異」的差異性邏輯,是「崇文尚教的當代表達」。

省教育廳領導高度肯定了南通在聚焦課程改革、提升辦學品質方面進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認為南通的教育改革目標明確、思路清晰、行動紮實,給全省提供了示範和引領,是全省基礎教育的標杆。

「十三五」以來,南通教育多項指標居江蘇省前列,基本公共教育體系水平指數、發展指數、滿意度均列全省第一。

2020年11月,教育部公示「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名單」,確定了60個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

其中江蘇省入圍的兩個示範區就是南京和南通。

南通的基礎教育強,也必然體現在升學方面。

由於中考是省內各市內部的競爭,我們就用2020年高考成績來做對比。

先看看江蘇高考一本率超95%的學校。

不過正如前文南京一中事件所說,一本率對於頂級高中沒有多大意義,更要看高分比例,下面看下江蘇13市的400分以上人數,就明白南通的實力有多強,南京又是如何被碾壓的。

南通基礎教育的強,還表現在均衡方面,各縣中爭奇鬥豔,南通市裡中學反而競爭不過縣中,造成很多南通市的父母到下屬縣市買學區房的怪相,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到縣中讀書。

南通教育不僅自身強,還為全省、乃至全國做出南通貢獻,打造「南通樣板」。

40多年來,南通教育不僅支持本省,還援疆、援藏、援青、援滇、援陝,或接續駐點、組團馳援,或短期送教、結對跟崗,教育協作和對口支援取得顯著成效。

南通教育看如皋

如皋,這樣一個縣級市,是有名的長壽之鄉,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

前文提及的宋代教育家胡瑗,即是如皋人,因祖籍為陝西子長縣的安定堡,故世稱安定先生,為紀念先生,現在如皋還有一所小學名為安定小學。

胡瑗在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開創了宋代理學先河。

胡瑗的主要貢獻有:確立了培養「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要求德、智、體、樂全面觀察;實施分科教學;推廣普及教育;嚴格校規,言傳身教;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創立了太學的寄宿制度。

1902年,辭官歸裡的維新人士沙元炳,與張謇等人交換辦理公立師範的意見,於當年9月成立"如皋公立簡易師範學堂",這是全國第二所師範學校

如果看高考成績,南通的縣中都很厲害,上世紀90年代的啟東中學,曾經聞名全國,當然因為種種原因,現在有點掉下去了。

那為什麼說,現在的南通教育看如皋呢?

如皋的基礎教育特點是優質、均衡、特色、和諧,不僅有強校,還均衡發展,有高峰,還有高原!

可以說,如皋教育的優質均衡延伸到每一所學校,覆蓋到每一位學生,拓展到每一個學段。

「教育再怎麼發展都不為過」,如皋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用數據說話,讓百姓滿意。

如皋整體構建「活動單導學」模式,強化教學研究,探索課改新路,創新教研機制,推進教育質量提升方式的轉型與升級。

「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和「讓學生主動發展」的基本策略,已經得到教育界的廣泛認同。

先來看看2020年如皋市的中高考數據:中考高位均衡,高考優質普惠。打造出從「全域均衡」到「全階優質」的教育優質均衡創新樣本。

中考均分南通第一,普通高中錄取控制線南通最高,校際分差南通最小,一半學校位居南通前三分之一,所有學校位居南通前三分之二。

如皋全市的高考一本上線率,達到逆天的76.29%,約為江蘇省平均上線率的3.2倍。

普通高考4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本一上線率、語數外均分、選修學科雙B以上達成率等所有核心指標,如皋全部列南通第一。

南通高中高考前十強,如皋包攬「四席」!

職教對口高考本科上線佔全省職教本科招生計劃總數近1/5,連續16年列全省第一。

如皋縣域教育的優質均衡,並非縣中「一枝獨秀」,而是所有高中「百花齊放」。

如皋市現有普通高中8所,其中兩所普通高中位於縣城,其餘6所普通高中分布於6個鄉鎮,全市在農村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約佔75%。

這裡要重點介紹一所鄉鎮高中——白蒲中學,座落在千年古鎮白蒲鎮,可謂是中國最牛鄉鎮中學。

富有年代感的學校大門,彰顯埋頭辦學思路

先看下白蒲中學2020年近乎逆天的高考成績:一本率達到96%,有25人超過400分。

回過頭來,再看看2017年入學時的中考分數線,白蒲中學要比如皋中學低40多分,妥妥的二流生源,卻生生創造了奇蹟。

很多名校之所以牛,是因為能掐尖,有好的生源。

所以,衡量一所名校,最重要的不是數據有多輝煌,而要看能不能做到「低進高出」

2020年8月,白蒲中學校長繆德軍掛職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長。

2020年9月13-15日,江蘇省教育廳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視導組一行50餘人,專題視導如皋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發展,深入調研了白蒲中學。

視導組整整兩天「蹲點」 白蒲中學,隨堂聽取該校高三年級九門學科所有老師的課堂教學,查看學生學習、學校管理等方面檔案資料,並和教育局相關領導、白蒲高中校長及部分教師、家長、學生代表做了訪談,進行問卷調查。

視導組一致認為,「如皋樣本」享譽全國,白蒲現象令人敬佩,鄉鎮高中辦出了一流的質量,是一個創造奇蹟的樣本。

2020年12月11日,2019年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教授,回訪母校石莊中學——也是一所鄉鎮高中。

1982年,作為農村孩子,朱美芳考進石莊高中,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原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成長為一位女性科學家。

近年來,如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18個監測指標均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如皋以全省首批「教育現代化縣級示範區」建設為引領,推動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的上下貫通,進而實現從「全域均衡」走向「全階優質」。

2020年11月2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及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領導一行來如皋調研,分別走訪了丁堰鎮劉海幼兒園、劉海小學和白蒲高中。

基礎教育司領導高度讚揚如皋教育,如皋把教育優先發展做成了良性循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如皋走出的這條路對全國都有示範作用。

並且要求講好如皋教育故事,進一步深入挖掘,給全國的發展提供素材,給中國發展走向世界提供故事。

2021年1月,新年伊始,如皋又進一步提出新目標,要將如皋建設成為「高質量教育縣域樣板、長三角北翼教育名城」

相關焦點

  • 南通教育:「強富美高」
    這,是對南通教育「十三五」改革和發展的最好褒獎。五年來,全市教育系統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引領發展,南通教育的質態發生著格局性變化。新理念指引下,南通教育更「強」了。持續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綜合實力更有分量。最近一次全省教育現代化監測顯示,南通綜合得分92.12分,較上年度增加2.19分,保持全省前列。
  • 對不起,我要回南通了!|江蘇|上海|長江|南通
    文學底蘊濃厚,南通的教育實力如虎添翼。海安高級中學、南通中學、如東高級中學、海門中學、啟東中學、如皋中學等等,各大學校不僅在全國名列前茅,也培養出無數優秀的社會棟梁!一眾超優秀的中學名號,響徹江蘇各地,超強的教學實力,也讓南通成為江蘇的教育強市!
  • 江蘇發展看南通!
    未來五年,江蘇經濟的增長點不在南京,不在蘇州或無錫,而是在南通!不看別的,只看江蘇境內的七條350的高速鐵路,有三條在南通。接下去,就看南通人的智慧與魄力了!全市人民能不能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是關鍵因素之一。南通的問題是太大。舉個例子,從海安縣城到啟東縣城,高速公路長達160公裡,所以,海安、啟東的普通百姓恐怕都不知道雙方竟然是「同城人」!
  • 南通,全國少有的「重女輕男」,嬰孩性別比幾乎均衡!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通人,從小到大,身邊都是獨生子女,對於重男輕女幾乎沒有什麼印象,直到走出南通,才發覺南通人對於男女觀念的不同——南通是全國少有的「重女輕男」的地區。首先,來看看南通市的男女人口比例,男性人口要比女性人口少十幾萬人,男女比例約為96.8:100,在江蘇省內列第二位,僅次於蘇州。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和南通的產業結構有很大關係,南通建築業發達,從業人員遍布全國甚至全球各地,且多為男性,結果顯而易見了。
  • 通江達海的明珠之城南通
    截止2019年南通市總人口731.8萬,面積8544平方公裡,GDP9383.4億元,在全國排名22位,江蘇省內第四位,僅次於蘇州、南京和無錫。南通下轄三區港閘區、崇川區、通州區,一縣如東縣,代管四個縣級市如皋市、海安市、海門市和啟東市,這八個縣區級的行政區不是沿江就是沿海,區位優勢積極明顯,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 南通職大與江蘇王子製紙有限公司舉行校企合作籤約
    校企雙方籤訂現代學徒制聯合辦學協議江蘇王子製紙有限公司向該校捐贈45萬元用於現代學徒制學生培養中國江蘇網7月9日南通訊 為積極響應教育部「高職院校書記、校長帶頭聯繫100家以上企業」號召,高質量服務南通大企業
  • 江蘇南通玩在哪?能去南通這幾個地方記得拍照
    南通,一個很有文化氣息的城市.在南通博物苑,可以回顧歷史,欣賞文物,也可以捧上一本書,找個地方坐下來靜靜的看看書,舒舒服服的待上半天,或是沿河欣賞城市的景色.南通,地處江蘇東南部,東臨黃海,南靠長江,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個驛站。
  • 江蘇南通:「黨建+安全」 企業更穩健
    微信群安全提醒近年來,江蘇南通積極推動「黨建+安全」深度融合,要求通過各級黨組織踐行新發展理念層層抓安全,企業黨員亮身份、曬承諾、強責任、幫重點等活動方式,充分發揮黨員典型示範和引領作用,帶動職工提升安全常識
  • 狀元張謇致力「父教育而母實業」,一個人締造一所城:南通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張謇,這位現在正在被人們重視的晚清民國時期的企業家,他在江蘇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實際上他100多年前所做的事情,一直影響到現在!他用一個人的力量在短短的15年的時間,創立了一系列的企業,從大生紗廠開始,橫跨了十幾個不同的領域,這對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巨無霸的企業,是中國最大的企業,沒有之一就是第一,但是張謇實實在在的告訴所有人,我的目的不是要辦企業,而是辦教育,但是我不辦企業就辦不了教育,因為沒有錢,所以他提出了父教育而母實業。
  • 又一省公務員筆試,粉筆教育為江蘇考生提供暖心服務
    江蘇和山東、上海同屬於提前開考的第一梯隊,12月19日山東省考剛結束,很多考生又奔赴江蘇省考,競爭壓力激增。根據粉筆教育統計,江蘇省考報名人數約45萬人,在全省設立270多個考點。為助力考生順利應試,粉筆教育在全省考點設立服務站,為考生提供免費大巴和考前服務。
  • 南通教育「曬出」成績單 綜合得分穩居前列
    原標題:南通教育「曬出」成績單,綜合得分保持全省前列12月10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通市教育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南通教育進一步促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發展,使南通教育更加優質、更加均衡。在2019年度全省教育現代化監測中,南通綜合得分92.12分,較上年度增加2.19分,保持全省前列。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南通市圍繞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目標,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明顯提升。義務教育服務滿意度位居全市八大行業首位。基本公共教育體系水平指數、發展指數、滿意度均列全省第一。
  • 剛剛,名單公布~南通一大批老師上榜!
    會議授予海安市寧蒗支教教師群體南通市「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特別貢獻獎,並為南通市第十七屆園丁獎、首屆「領航校長」、第十一屆「感動南通·教育人物(群體)」、高校青年教學名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頒獎。
  • 又一家大型教育集團破產,老闆哭了,家長怒了
    (無錫、蘇州、南通、杭州,寧波5個公司)經營出現巨大困難,實在無法繼續經營。」「橡皮筋」已經在走申請破產清算程序,但為了不影響學員上課,找藝朝藝夕集團接手目前是最可靠的方案,因為一旦進入正式清算流程,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們正常上課。
  • 江蘇南通:「防護鼻罩」助力抗疫一線
    目前,由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生產的「防護鼻罩」日產量達8000多個,至今累計捐贈武漢等抗疫一線4萬多個。「防護鼻罩」在外觀上與口罩相像,但只遮住鼻部、露出嘴部,方便醫護人員用餐飲水。↑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整理、檢驗「防護鼻罩」。CICPHOTO/許叢軍 攝↑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加工「防護鼻罩」。CICPHOTO/許叢軍 攝↑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加工「防護鼻罩」。
  • 為什麼南通寧願留在江蘇,也不加入上海,原因在這裡
    上海是中國發展最好的城市,很多人夢想的起點就是從上海開始的,上海匯集了全國最優質的資源,讓很多人傾其所有也要來到上海生活。上海這幾年一直有擴容的需求,而且把目標放在了周邊的城市上面,其中崑山、嘉善是大家討論的重點,但是這些年南通慢慢的進入到了上海的視線,頻頻傳出南通併入上海的消息,而且上海的第三機場也開始建設,讓傳聞更加的逼真。但是南通對併入上海並不是很感興趣,寧願留在江蘇,也不願意加入上海,這其中是有理由的,主要是兩個原因。
  • 江蘇人遊江蘇 南通飛鶴國旅2020首發
    來源: 鳳凰網房產3月29日上午7點20分,南通飛鶴國旅組織的「江蘇人遊江蘇,2020首發團」11輛旅遊大巴分別從南通客運東站、通州汽車站、海安汽車站駛出。此次首發團由南通飛鶴國旅總社聯動縣區分社積極營銷,共組織當日出行遊客達400餘人,「蘇州同裡古鎮、北聯油菜花」、「無錫靈山、拈花灣」、「鹽城大豐荷蘭花海」、「無錫黿頭渚賞櫻」等季節性賞花線路成為市民的熱門選擇。
  • 距離一線城市,南通還有多遠?
    與珠海、東莞、鄭州、溫州齊名圖源:網絡那麼南通上榜全國二線城市是否為虛名?2021年的南通會更好嗎?距離一線城市又還有多遠呢?隨著小編往下看你就知道了!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
  • 楓葉教育擬設立江蘇教育大區總部及學校
    來源:新浪港股楓葉教育(01317)公布,於2020年12月11日,該公司的綜合聯屬實體大連楓葉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與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訂立合作協議,內容有關位於溧水未來城的楓葉江蘇教育大區總部及三間學校的建設、營運及管理。
  • 江蘇目前除了南通地區的高中,其他地區應該沒法和衡水中學相抗衡
    我覺得江蘇目前除了南通地區的高中,其他地區應該沒法兒和衡水中學相抗衡的!都知道衡水中學是「超級學校」!南通說,主公可派我與衡水「一戰!定將其挑落馬下!」衡水集全省優生與江蘇縣中比?這本就承認了江蘇教育大省的地位!感謝衡水的神助攻!
  • ...電子版 - 中國教育新聞網 - 記錄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
    江蘇開放大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終身教育理念,搭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大平臺,積極承擔省政府部門賦予的「社區教育領軍」責任,把建設完善的社區教育體系與以項目化方式引領社區教育作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