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場景,隨著時間的推移
只能留在回憶裡
隨著耳畔「砰」一聲爆響
你那嗅覺中樞頓時捕捉到那熟悉的「炸棒花」香味
這是以前街頭巷尾常見的「炸棒花」的情景。
以前在入冬後,很容易地在路邊背風的地方看到「炸棒花」的師傅,不需要找,聽到聲音就知道了,他們一般是推著獨輪車,帶著的工具,有那神奇的爆米花機、小風箱、大麻袋等。找個人來人往的路口架好爐子,無需吆喝,一聲響後就會有孩子們拿著碗,裝上滿滿的玉米粒或米,飛奔而來。
一個個的排著隊,手裡緊緊攥著幾毛錢,眼睛盯著那旋轉著的的爆米花機,隨著「砰」的一聲巨響,熱氣蒸騰中爆米花做出來了,只聽見孩子們開始歡呼,空氣中瀰漫著爆米花的香甜。
爆米花時,先把額定的玉米或米倒進爆米花機的鐵罐子裡面,鐵罐子下面有一個爐子,爐子裡面裝些木柴,點燃後,師傅右手轉動著鐵罐,左手拉著風箱,爐子裡面的火呼呼作響,把整個鐵罐子都包圍了。
師傅轉動著鐵罐,邊留意鐵罐上面的壓力表,看看爆米花是否可以出鍋,一般經過十分鐘左右,爆米花可以出鍋。
現在的煤炭代替了木柴,電動鼓風機代替了手拉的風箱,可調速的電機代替了人工搖動爆米花機。
擊
爆米花出鍋時,爆米花機放在一個小凳上,師傅把專用麻袋套住爆米花機頂端,用左腳踩住爆米花機,左手拿著一個鐵套筒扳手,用力打開鐵罐的蓋子,這時,會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現如今,零食多了,這種傳統方式製作也漸漸稀少。在街頭也很難遇到,每一次不經意的相遇都充滿了無限回憶,吃的不是美味只是一種情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