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方:復興不復興,對我來說無所謂。真要復興,喊不喊口號,都照...

2020-12-26 騰訊網

著名作家方方,2歲隨父母遷至武漢,現已在武漢生活60多年,其小說裡塑造的諸多武漢人形象廣為傳播。

在作家和武漢居民的角度,方方表示,武漢確實在變漂亮和乾淨,偶爾會產生陌生感;武漢人的暴躁性格,隨著環境也在漸變。

個人生活質量的改變應該大於快於也重要於城市的改變。可惜,我們所做的恰恰相反。

記者:過去十多年來,武漢的城建、交通、新舊城區城市格局都在變化。你個人最直接的感受有哪些?

方方:十年來,武漢的確發生很大變化,就連我們長居武漢的人也會有陌生感,甚至會懷疑:這是我生活的城市嗎?坦率說,城市的確變漂亮變乾淨了,有現代化氣派。為應對不斷增加的汽車,快速路的修建也很解決問題。地鐵的開通,大大緩解了交通壓力。同時有了更多環境舒適的小區。生活大大方便於過去。政府也在民生問題上下了力。這些外人非常容易看到的地方,的確有驚豔之感。差的是細節。十年,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很短,而對於生命有限的個人卻不短。我以為,以十年計,個人生活質量的改變應該大於快於也重要於城市的改變。可惜,我們所做的恰恰相反。

記者:當時你曾提到武漢的文化發展遠遠滯後於經濟,還沒有像樣的圖書館、歌劇院、博物館。現在硬體已經基本完善,你覺得還有哪些提升空間?

方方:當年沒有的,現在全都有了,並且還相當漂亮,這是令人很高興的事。但相對於武漢這樣一座巨大的城市,這樣的擁有量還遠遠不夠,遠不能適應更多人的文化需求。還應有一些小型的、布局均衡的文化場館出現。

記者:你近年有提到保護武漢文化遺產,2011年遞交過《武漢老建築保護需儘快立法》提案。你曾提到,在漢口那邊住了近三十年,竟常常不識道路,不知地名。現在中國許多城市都面臨大拆大建,你覺得應如何平衡城市現代化變遷和文化保護之間的關係。

方方:保存老建築並非因它還能在我們生活發揮多大的功能,以及還會有多大的實用性。這是保存一份記憶和懷想。文化保護應該是儘可能不讓城市陌生化,儘可能留下城市過往各種傳說的線索,留下這些就是留下文化。一個陌生的城市並不值得人們懷念。至少,人們的鄉愁找不到承載之地。所以,對類似武漢這樣的老城市,應該修繕老城區,完善功能設施,而不是一拆了之。拆舊蓋新最為簡單粗暴,像武漢的花樓街、交通路,甚至漢正街。老城區的建設牽扯麵廣,因為情感成分摻入很多,怎麼改變是件相當複雜的事,但我們常常只選擇最簡單的方式。

復興不復興,對我來說無所謂

記者:外地人對武漢的印象,很多都是通過小說了解的,包括你的小說改編的電影《萬箭穿心》和《桃花燦爛》,讓武漢場景和武漢人物性格傳播很廣。就如讀張愛玲、王安憶了解上海,你覺得同飲長江水的城市在氣質上有哪些不同?

方方:上海和武漢都沒有國都的歷史,都不曾為中國政治文化中心,都是因商起市之地。其文化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有一份特別的俗氣。上海臨海,洋風吹徹,是一份洋俗,而武漢在內陸深處,靠小商品起家,是一份土俗。

上海人因為較早接觸到西方文明,做事比較講規則,講文明。為了顯示這種文明,也會多一些禮儀,斯文得多。當然說難聽點是,上海人比較重形式,重外表,在一些時尚場合,也會「裝」一些。而武漢,洋風到此,已是強弩之末。它的很多規則不是學來的,而是小商小販在挑擔子販賣的競爭闖蕩形成,故而會有一種自然的蠻勁,很重的江湖氣。因此,武漢人會少一些規則,會粗魯些,也會豪爽些,會很實在。會不在乎外在形式,會講江湖義氣,不會裝,甚至也不在乎人家說自己不文明。如果說上海充滿小資氣,武漢則充滿江湖氣。

記者:《萬箭穿心》中,你塑造的武漢人性格特徵鮮明,很多人也親歷武漢服務人員的大大咧咧、不禮貌。王石曾提到武漢人做生意時的兩面性。你理解的武漢人性格如何?

方方:市場經濟前,武漢服務業幾乎沒有一個地方講禮貌。所有的服務窗口,態度都極惡劣,服務員很懶很兇。但市場經濟改變了一切。這是我覺得改革開放以來,武漢人變化最明顯的一處。此外,武漢是一個夏天極熱而冬天極冷的地方,惡劣的氣候與惡劣的生存環境疊加,武漢人不可能沒有暴躁的個性。但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武漢人的暴躁性格已經明顯改變。

王石是過路人,這只是他的個人感受。外人類似的描繪,武漢人大可以「姑妄說之,姑且聽之」,不必當真。

記者:「大武漢復興」的口號已貼滿城市每個角落。你如何理解城市的復興?

方方:我們見慣了口號,對所有的口號都不往心裡去。一座城市,踏踏實實做事,按規則做事,按人民需要做事,復興不復興,對我來說無所謂。真要復興,喊不喊口號,都照樣復興。

相關焦點

  • 都說要復興漢服!到底復興的是「當代網紅」,還是「傳統文化」?
    而另一種存在,就是漢服模特、網紅,他們不在生活裡,在網絡裡。這樣的「文化復興」,也讓很多人思考一個問題,這場由一個小眾群體發起的漢服復興,到底是為了復興「當代網紅」,還是真的復興「傳統文化」?那麼,復興漢服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的保護來說,是要子孫後代不要忘記我們先人穿過的服飾,由此讓後輩記住五千年歷史。
  • 果然,港毒又跳出來了,喊完口號喊「真香」
    在有關專家的分析中,新一波的香港疫情要比上一波更為嚴重,且呈現出了年輕化,還有不少無症狀感染者。隨著香港多日破百,港區政府也相當重視。疫苗將於明年1月到港最近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港府已經與多家疫苗生產商達成新冠疫苗採購協議。其中就包括北京科興公司、復星醫藥供港的德國藥廠BioNTech及輝瑞公司。
  • 第三屆中國華服日線上開辦,所謂的漢服復興到底值不值得推崇?
    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華服日不得不在線上開辦,但活動熱度依舊不減。 但隨著"漢服復興"的口號越喊越響,一方面大眾對於這種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美服飾了解越來越多,可另一方面"反對"漢服的聲音也漸漸多了起來。
  • 如今的深圳喊什麼口號比較貼切?
    如今的深圳喊什麼口號好點?深圳最新平均房價突破八萬元一平方,深圳還有底氣喊「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口號嗎?2013年的深圳街頭廣告牌深圳特區成立40年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反映城市精神的口號,有的口號甚至聞名全國。
  • 每一位梟雄都是口號專家!黑鬍子也不例外,那些年他喊過哪些口號
    那就是喊口號的能力。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那些年黑鬍子喊過的口號吧!人的夢想,是不會終結的!這句話是黑鬍子與路飛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黑鬍子說給路飛聽的,當時路飛直接被黑鬍子的這句牛逼哄哄的口號給震驚了!
  • TWICE成員周子瑜實在太可愛了,小奶音喊口號萌爆了
    說起周子瑜的話,對於不少人的第一感覺一定是甜美可愛,甚至在許多少男的心中,都希望可以遇到一個她這樣的女朋友,不過對於許多人來說,也只是想想而已了,畢竟只有一個周子瑜。除了擔心之外,還更加的喜歡上了他們,不得不說疫情期間她們也不忘了工作,不忘了帶給粉絲和人民們快來。與此同時,當她們這次錄製節目的花絮曝光之後,讓不少人居然都能笑哭了,之所以會哭,全是她們一起在室內玩遊戲時,就在所有人都玩嗨了的時候,居然大喊起來。
  • 從百年沉淪到民族復興,中華崛起世界感嘆,金一南:為什麼是中國
    1840對我們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這是近代史上屈辱的開始。這一年,民族英雄林則徐,被清政府撤職,無數人對此怨聲載道。這一年,原本屬於清朝的哈薩克,被俄國平白佔領。這一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佔領了中國的定海。
  • 歐陽娜娜怎麼了,喊陳偉霆喊爸爸,膚淺
    現在的年輕人感覺有點無所謂,單身的把自己稱作單身狗,這種飽含侮辱的詞語,大家都願意用在自己身上,實在是太過不可思議。歐陽娜娜是一個拉大提琴,從而走進觀眾視野的女藝人,她曾經在《嚮往的生活》裡面展現出她脆弱的一面,說自己過的並不快樂。在節目中和張子楓久久的擁抱求安慰,當時我以為她有抑鬱症的傾向。
  • 謝娜曬與女兒碰拳視頻 與跳跳俏俏划拳喊口號好兄弟一輩子
    謝娜曬與女兒碰拳視頻 與跳跳俏俏划拳喊口號好兄弟一輩子時間:2020-06-20 17:58   來源:今日頭條 娛樂圈嗶嗶King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謝娜曬與女兒碰拳視頻 與跳跳俏俏划拳喊口號好兄弟一輩子 謝娜在網友們眼裡是一個 的主持人,是一個搞笑擔當,同時謝娜更是一個賢妻良母
  • 評論 | 又聽貓喊春 ——有感辱母殺人案
    但仔細欣賞一次貓兒呼喚浪漫愛情的想法是有的,這可是大自然的恩賜,對我這個深陷都市喧囂的人來說,比任何音樂大師的專場音樂會都珍貴難得!說來羞愧,我這點欣賞貓叫春的雅性,可是無意間窺聽到的。那天操場慢跑後坐在跑道邊階梯裁判架的低層休息,邊聽音樂邊用iPad即興記點感想。
  • 反對形式主義不能「只喊口號不發糖」
    比如,重「痕」不重「績」,過多要求基層提供圖片視頻等資料作為工作佐證;不同部門的調研扎堆、流於形式,基層疲於接待等。但這些問題的解決,只靠基層是無法做到的。正如有的基層幹部所說,「雖然我對處處留痕也很反感,但當下如果不靠痕跡管理,一些不作為的幹部就更難管理了」。
  • 「老松江」都知道的復興鞋子店(下)
    松江老字號 Songjiang復興鞋子店(下)張志雲由於質量把關嚴,復興鞋子店的名聲也不斷傳播。農村婦女為省錢,一般都是納好鞋底後配上鞋幫,到復興鞋子店做「來料加工」。復興鞋子店也樂意製作,正所謂「微利經營」「和氣生財」。
  • 吳文星 / 喊 驚
    喊驚聲從遠古穿越而來,跨越千年,至今仍餘音繞梁。很多年來,我一直在外祖母悽婉悠揚的喊驚聲中尋尋覓覓,走進走出,跌倒了又爬起來,逐漸長大。可是外祖母,她為我,為許多人喊驚,賣力地喊,無休止地喊,終於有一天,我發現,外祖母就像那些被時間磨礪千年的喊詞一般,無形中被歲月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近年來,她的身體越來越差,她的嗓音不再如從前那般鏗鏘有力,變得渾濁而嘶啞,她開始記不清那些熟悉的喊詞。
  • 漢中:「餓了麼」送餐員開晨會,聽領導訓話喊平臺口號
    今天早上9點半左右,我經過漢臺區五一路,在桃心島超市門口的廣場上,看到有幾十名「餓了麼」的送餐員在正那裡列隊開會,有3名「領導」在給他們講話,幾名穿著與送餐員不同的人對送餐員們講完話後,送餐員們一起高喊著「餓了麼」的口號,由於人多,聲音挺大的,只是不知道他們喊叫的口號是什麼。
  • 520甜蜜復興:愛情讓我再次「上頭」
    這幾年我的眼裡只有你,我的鏡頭也記錄下任捷最美的樣子,以及兩個人的愛情:從二人世界、到有了俊熙的三口之家,到如今有了宇熙的四口生活,我想每個重要的時間節日都記錄下來,時不時給他們製造浪漫和驚喜。別計劃了,西安大都薈早就準備好一系列520秘籍,賦予這個節日獨有的魅力,開啟520甜蜜復興計劃!
  • 牢記初心使命 凝聚復興偉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平實透徹、激勵人心,是期望和重託,更是人人都需作答的一份時代考卷。 99年初心不改,71年風雨兼程。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就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奮鬥史、創業史、發展史。
  • 作家方方:沒想到這麼多人讀我的「武漢日記」 現在仍不習慣
    到後來,突然有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都在看,而且很多人轉,有人說一大早起來,首先看我的日記。這讓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而且也深感榮幸。我從來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讀。這樣就一直記下去了。  草地:每次寫日記多長時間,一氣呵成嗎?寫作的時候是種什麼狀態?  方方:我每天都是晚上寫,這畢竟跟寫小說不一樣。對於我這樣的職業作家,寫一兩千字的隨手記錄也不算難。
  • 華晨宇畫煙燻妝笑容超甜,ET接大哥上班,一喊口號全亂套只剩尖叫
    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明星資訊現在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多,導演們都開始絞盡腦汁,想要以更多新穎的節目形式來贏得收視率。一般每種類型的綜藝節目,都會有它最具代表性的節目。就比如歌唱類競技節目,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湖南衛視的《歌手》。
  • (中華文藝復興)新華詩學創立說
    聽一朋友說,一日碰到一詩人求他發一篇新聞稿,在扯談中,詩人得知朋友和我的關係不一般,玩的很近時,便在朋友的身邊套我的近乎,說某某刊物的主編和他同是新鄉土詩派的詩人。這話在朋友那裡還挺管用的,那詩人寫的稿件經我朋友幾次潤色,還給在他管的版面上發出來了,後來朋友告訴我聽,我淡然一笑,也沒給他作過多解釋。現在想來,連這新鄉土詩派作何解釋我都沒弄清道道,居然就當上新鄉土詩派的詩人了,或許看我是鄉下來的吧。
  • 臺灣問題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發生於19世紀末的那場中日甲午戰爭和日本強行霸佔臺灣,對本就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造成巨大創痛,不僅臺灣島內「四百萬人同一哭」,在祖國大陸也直接激起了著名的「公車上書」,導引出戊戌變法和孫中山走上革命的道路,孫中山更是喊出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直到50年後,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取得了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華民族才得以一雪前恥,臺灣終於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