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哈爾濱生態保護志願者團隊在「禁漁期」開展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計劃第14次行動,繼續踏查巡護松花江流域松北區段及呼蘭河水域,當天共清理各類非法漁具322件,經普法宣傳,大多數捕魚人都能主動配合併銷毀捕網等。
志願者巡護過程中,在呼蘭區二道河、明悅湖及222國道附近水域,發現水中隱藏了不少的地籠、花籃子、大旋、掛子和攔江網,僅這些地方就清理出來52件非法捕具,長度約2500米,當場從捕具中解救放生魚、蝦、螺、泥鰍等100斤左右。
同時,還發現了幾處「魚窩子」,沿岸捕魚人表示不知道禁漁期的有關規定。經志願者普及水生態保護知識及禁漁期相關規定後,都表示今後不會再非法捕魚,並當場主動配合銷毀非法漁具。
這次巡護的收穫,最令志願者感到興奮的是,發現並成功解救了「牛尾巴魚」,學名烏蘇里擬鱨,被放歸水中。據志願者介紹,這種魚屬於無鱗淡水魚,俗稱「招財魚」、「馬鉤子」,是分布在黑龍江流域水系中的特有中型經濟魚類。烏蘇里擬鱨體型較大,最大可達1米,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是一種珍貴的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