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這麼一部劇,還未播出時就擁有很高的期待,而本月在 Netflix 上播映後,更是形成了全球現象級的熱議~那就是《艾米麗在巴黎(Emily in Paris)》。
先不說內容,就說資源配置,這部劇就贏在了起跑線。
《艾米麗在巴黎》是《欲望都市》主創 Darren Star 的作品,Darren Star 從自己在法國短暫居住的經歷出發,創造出這樣一部浪漫愛情輕喜劇。
《欲望都市》
劇中演員的造型則是由《穿Prada的女魔頭》《欲望都市》《緋聞女孩》的金牌造型師Patricia Field 親自操刀完成,受到 DIOR、Givenchy、CHANEL 等超過50個時裝大牌寵遇,說是一場大型時裝秀也不為過。
《艾米麗在巴黎》
而這部劇演員的顏值也是天花板級別。女主角Emily由 Lily Collins 飾演。作為超級星二代,她出道時就被稱為是 Audrey Hepan 接班人,從十幾歲就開始演戲,頻頻出現於 Met Gala 等各種時尚場合,顏值幾乎趨近於滿分~
《艾米麗在巴黎》
她在《白雪公主與魔鏡魔鏡》中的形象到現在也被人稱之佳話,目前提到白雪公主還沒有誰能夠替代她的地位。
縱觀這部劇裡的男(小)配(奶)角(狗)們,也一個比一個養眼,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法國鮮肉帥哥拼盤~來隨意感受下。
是不是光聽起來就可以閉眼打滿分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播出後這部劇竟然被網友評為了「時尚最土時尚劇」???
01
通篇大牌堆砌
卻變成「全巴黎最不會穿衣服的人」?
Emily Cooper在劇中是一名來自美中芝加哥的商業奇才,她的公司因收購位於巴黎的精品營銷公司Savoir,機緣巧合下獲得外派機會,故事就發生在她在巴黎為期一年的「工作冒險」中。
可來到法國的Emily卻沒少被周圍人吐槽。
除了被欺負她不懂法語的同事吐槽「鄉巴佬」,還被大牌高定設計師用「俗氣」形容。
是法國人太刻薄嗎?先別急著定義,連小颯看完Emily的衣櫥後都不得不說,儘管在十集中,她一共換了40多套造型,但她還真是全巴黎最不會穿衣服的人!
#穿搭雷區一:超高飽和度#
在黑白灰為主色調的巴黎街道,把一切明媚亮眼色調都穿在身上的Emily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Emily還是自信地用到了全身上下同色系的搭配法。高飽和度的綠色大衣搭配綠包包~再搭配上帽子絲巾,把「費力」打在了公屏上。
下面這套玫紅色的total look更是在挑戰大家的眼壓,擁有讓人盯一分鐘就眼睛生疼的效果。
不僅如此,突如其來的撞色也是Emily盡情釋放魅力的關鍵。
但結果只有讓人想要大喊救命。
#穿搭雷區二:印花大雜燴#
在這部劇中,Emily對印花的迷之執念讓小颯都不得不伸出大拇指。因為——但凡一個審美正常的人看到她的層層印花都想要大喊一句 「 my eyes !
恨不得把家中所有大大小小的格紋單品疊搭在一起,看不眼暈算我輸。
除此之外,千鳥格、菱形格也都紛紛被她收入囊中。
嚴格進行「決不允許任何人身上的花紋多過自己」的時尚理念。
Emily的每次出門都仿佛像是一幅行走的油畫,每個毛孔都在發出宣誓——「整個巴黎,誰能豔的過我。」
艾菲爾鐵塔、野性蟒蛇紋、黑白格紋、巴黎國旗...大概是只要把衣櫥裡最吸睛的單品都套在身上,就可以成為最合格的巴黎人。
#穿搭雷區三:過多層次感#
在Emily的字典中,從來沒有「做減法」這三個字。
出門不僅要層層疊穿,還要配飾齊全,不能少了任何一個能放在身上的單品。
小颯看到只想給她點一首《浮誇》來應景🎵。
這些胡亂疊搭的造型蓋上臉好像說是淘寶大促銷時候的精品推薦也不為過。
對於女主如此翻車的「土妞穿搭」,造型師Patricia Field在接受Page Six採訪時表示 「Emily既想擁有法式風,但又想表現自己是美國人。」
顯然,Emily的混風格穿搭在法國著實有些水土不服。那麼真正的法式風格是什麼樣?
02
真正的法式風格
需要的是「不跟風也不刻意」
可畢竟Patricia Field是曾經創造出經典時尚 icon Carrie Bradshaw 的金牌設計師,當然不能在這部劇上敗壞了名聲。
其實這次除了Emily,其他演員的造型仍舊可圈可點。而關注度最高的還要數Emily的上司Sylvie和閨蜜Camille了。
在劇中上司Sylvie的穿搭以簡約風格為主,顏色大部分都控制在基礎色系,僅僅憑藉經典的黑白灰就優雅到不行。
她的衣櫃裡有許多職場女性必備的小黑裙,不帶任何花色,但每一條都有著獨特的剪裁,將曲線和氣場結合的恰到好處。
她也有穿亮色系的衣服的時候,但卻不會像Emily一樣胡亂堆疊。靠最基礎的純色單品就能營造出奢華貴氣感。
只保留身上的一個吸睛的重點,其他的單品絕不會功高蓋主。
簡簡單單的白襯衫也能穿出萬元大牌的範兒。
相比Sylvie的優雅職場風,閨蜜Camille的穿搭則是另一種法式風格,更年輕復古些。
廓形西裝配直筒牛仔褲,看起來隨性慵懶。
在休閒牛仔穿搭加以亮色內搭點綴,自然流露出文藝風情。
貝雷帽、報童帽駕馭起來也毫無壓力,是在藝術館工作的巴黎女孩沒錯了。
同樣,她每次身上的顏色也不會很多,一般保持在2個左右。
小颯曾記得,一代It Girl鍾小姐曾經在視頻中採訪過法國時尚編輯Camille Charriere,教大家如何成為一名法國女人。
Camille給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衣櫥,大多都為基礎的經典款。
她表示法國女孩們不會跟風購買有明顯品牌標識的單品、不喜歡身上出現過多的元素,也不會刻意的追求極致完美。
但儘管是最基礎款的衣服,她們也會穿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修飾出身體流暢的線條,讓自己看上去很精緻得體。
縱觀經典的法式電影也是如此,從20年前風靡一時的電影《天使愛美麗》、《巴黎,我愛你》、《愛在日落黃昏時》中都可以看出,大部分法國人喜歡基礎款的服飾,但卻從不缺點睛細節和優雅剪裁。
法國女人的代表,Jane Birkin、蘇菲瑪索,日常都是「less is more」的風格,她們不會為了吸睛而打扮得誇張,但永遠都美得自然得體。
我想,我們之所以對法式風格情有獨鐘的原因也是因為這種的不跟風和不刻意。法國女孩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始終保持自己的風格,這種自信和自由才是最美的地方。
有時候在穿搭上適當做做減法,反而能更加時髦有質感。
03
劇情失真?
披著職場劇外衣的瑪麗蘇偶像劇
除了被扣上「最土時裝劇」的稱呼,這部劇的劇情也有些過於瑪麗蘇。
巴黎的觀眾認為,這部劇集合了所有美國人對法國的刻板印象,並不是真正的巴黎~
《衛報》曾經總結過巴黎觀眾的吐槽
雖說講的是Emily在浪漫巴黎開啟新的職業生涯的故事,但實在是和真正的職場沒多大關係。
因為本劇中,Emily所做出的一切成就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她有著強大的女主光環😊。
首先,在故事的開頭我們就得知,因為原本要被調往法國巴黎分公司的上司意外懷孕,巴黎外派一年的任務便落到了一句法語都不會講的Emily身上。
先不說語言不同就會被外派這件事本身有多扯,到了巴黎的Emily在上過兩堂法語課後,竟然就再也沒興趣學當地語言了,要知道她可是要針對本地人市場做營銷活動!
而在被同事排擠嫌棄後,Emily找到了新的溝通技巧——靠翻譯APP!這樣的行為竟然還遭到了同事的讚美... 不愧是宇宙中心Emily😊
在故事的第三集裡,Emily又給職場中的小白們做出來令人迷惑的示範:當她在負責客戶產品推廣時發現法語詞彙的表達存在對女性的歧視後,便立刻衝進老闆房間對法語體系做出了批判。
不僅如此,回家後她還將金主爸爸的產品發在了自己5000粉絲的社交帳號上進行了吐槽。
這件事情的後果是,她非但沒有被開掉,還被法國第一夫人轉發了推特從而瞬間在網際網路走紅,隨後更是獲得了上座參與廣告製作的機會。
小颯不得不說,Emily的推特是個神奇的存在。任何事情,只需要發下推特,便能輕易改變事件走向,贏得功成名就(社交媒體的網紅們感覺有被冒犯到😓)。
而瑪麗蘇女主的另一個定律「所有男人都愛我」在這部劇中也得到了證實。從鄰居帥哥、上司情人到房產中介、聚會上嘉賓… 果然統統都被女主徵服。
而凡是周圍的人還都能或多或少在工作上幫助到她。
看來同一個世界,同一種瑪麗蘇。最後故事的結局也完美的不像話,上司認可了Emily的能力並最後留用了她😯。
但這種類型的作品也沒必要太較真啦!不深究內涵,當小甜劇來消磨時間的話,還是很輕鬆養眼的~
據說這部劇接下來會推出第二部,繼續講述Emily留在巴黎以後的生活。小颯這裡也小小的盼望一下,瑪麗蘇光環有了,不知道下一部的 Emily 能否來個土妹大變身,get到法式風格的真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