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之國粹,然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由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代表作品《竇娥冤》,全名為《感天動地竇娥冤》,故事整體並不複雜,講述了一個平民女子竇娥被冤枉的故事,還被節選入了高中語文課本。
哪怕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感同身受,但相信很多讀者看了竇娥的故事後,都會被那社會的黑暗氣得牙咬切齒,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麼叫做不平之氣。
不過有人曾問:「《竇娥冤》中有著哪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細節?」其中就有一條,竇娥行刑前發的3個毒誓,因為其中有一個太過殘忍而遭到了百姓的唾罵,結果這三個毒誓全部應驗了。
故事中的竇娥是一位苦命的女子,年幼時期母親去世,結果生父對竇娥也不好,因為太窮就把竇娥賣作童養媳,之後竇娥便是在一戶姓蔡的人家中做牛做馬了整整十年,之後年僅17歲就嫁給了蔡家的長子。
但沒過多久,竇娥的丈夫也因病去世,竇娥只好跟婆婆兩人一起生活,而婆婆是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竇娥依舊沒有改嫁,也沒有嫌棄婆婆是累贅,一直堅持照顧著。
再苦再累,竇娥也扛了下來,她也沒有對蔡家說過一個「累」字,但壞事還是找上了竇娥,她被一個姓張的混混盯上了,張混混是一個出了名的懶漢,一看竇娥成為了寡婦,就想著讓竇娥嫁給自己。
竇娥哪看得上張混混這種人呢?幾番拒絕之後依舊沒有甩掉狗皮膏藥一般的張混混,一怒之下叫他死了這條心,結果惱羞成骨的張混混,打起了歪主意,於是想著把竇娥婆婆毒死,結果張混混剛把帶藥的湯水調配好,那一碗湯卻是被張混混的父親喝下了,沒過一個呼吸工夫,張混混的父親便撒手人寰了。
張混混嚇了個半死,要是被官府查到自己頭上,不死也會掉一層皮,不料這時張混混轉念一想,把這件事嫁禍給竇娥,正好還可以報復她的不嫁之恨。
結果張混混的陰謀得逞了,報官之後,竇娥便是很快被抓到了衙門,竇娥又怎會承認一樁子虛烏有的事情呢?於是在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情況下,也依舊沒有屈服。
此時的衙門,根本懶得關心人究竟是不是竇娥殺的,只想著早點結案,於是威脅竇娥說,若是再不承認,就將竇娥婆婆嚴刑拷打,竇娥一聽就急了,因為婆婆那個身子骨,經得起幾下折騰,在這萬般無奈之下,竇娥只好「承認」了是自己殺了人。
竇娥很快被判斬首,臨刑前,竇娥暗暗發誓:1.讓自己的血染在白布上;2.讓六月飄雪;3.讓當地大旱三年。
砍刀落下之後,結果竇娥的血還真就全部染在了白布上,當時正好是六月,本是炎熱的天氣,天空果真飄了鵝毛大雪,不言而喻,竇娥第三條誓言也成真了,當地最後真正大旱了三年之久,也正因為此,竇娥還遭到了百姓們的唾罵。
《竇娥冤》的故事,將古時候的陰暗,以及不尊重女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難想像,竇娥只是眾多古代悲情女子中的縮影,作者關漢卿正是用筆寫出了讀者們的心聲,希望大家對女人不能有歧視,一生一世做個光明磊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