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林超賢,告訴你,這才是中國災難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0-12-26 沈潮汐

災難片

這是一個並不陌生的電影類型。

災難片是指以自然界、人類、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大規模災難為題材

的影片。

此類型電影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從20世紀50年代後開始大量攝製。

經典的災難片有美國影片《2012》、《後天》、《大白鯊》以及舉世聞名的《鐵達尼號》等等。

災難片會渲染驚心動魄的災難,激發觀眾的緊張感和恐懼感,也有的講述擺脫災難的方法,戰勝或躲避災難的智慧等等主題。

同時,災難片中總有幾個本領高強、超富有責任感和獻身精神的英雄,這種英雄存在不光弘揚了一張積極的人道主義還對許多觀眾具有積極心理療養作用。加之災難片中會穿插大量的恐怖、驚慌、悽慘的情節和災難性景觀,隨著特效工業的進步,呈現的災難景觀更加真實,使得災難片類型電影成為票房的保證。

雖然災難片也越來越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電影類型之一,而讓人遺憾的卻是,中國在災難片領域一度處於空白狀態。

記得上一次有災難片這個概念,還是10年前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

當初的我們在《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了不只是地震,還有血濃於水的親情。

時隔十年,今天的我更可以驕傲的講,我們有自己的災難片了,它就是——《緊急救援》

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交通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一次次的出勤與拯救,我看到的更是責任與擔當,是永不放棄的勇氣和信念。

因為這是一部真正的硬核的屬於中國味道的災難片!

首先,電影做到了救援上的專業真實和技能上的紮實!

也許你也曾聽說,在電影中飛機,船艙是真實的,場景是真實的,火,和海水也是真實的,演員的訓練也是真實的,被火燒,被海水衝刷,更是真實的。

這一切都是為了真實的還原海上救援英雄出動時候的場景,導演對演員和細節的精益求精,動作指導更是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如此專業,如此硬核,加上改編真實的故事,讓電影擁有了極高的表達基礎。

所有的救援任務中,充滿了各種專業詞彙和名字,在激烈場面的同時,兼備極強專業性,不僅讓觀眾對這個職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們通過這部影片體會到他們的艱辛。

其次,這更是一部大製作!大場面!這是擁有中國最好特效的電影,或許沒有之一!

在國產電影中,由於部分影視作品對於視覺特效的粗糙把控,已經誕生了"五毛特效"這樣的專業詞彙。

詳情可見各類國產仙俠奇幻影視劇中。

而在《緊急救援》中,作為目前擁有中國最好的特效的電影,或許沒有之一。它可以讓你知道什麼才是中國災難片的打開方式。

"五毛特效?"不存在的!電影中的每一個災難場景的營造,都是滿滿的人民幣的味道。林超賢對於工作的細緻和認真,也在這部電影特效中得到最直接的體現。

因為它的特效是這樣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如果2020年了你還覺得國產電影場面粗糙的話?趕緊去看看《緊急救援》吧。

林超賢更是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場面調度和動作上的優勢,大場面的加持,讓電影更加的緊張刺激、動作戲血脈賁張、扣人心弦、酣暢淋漓!

最後,你可別以為《緊急救援》就是一部沒有深度的爆米花電影。

雖然林超賢一直文戲都是短板,但其實《緊急救援》除了給觀眾,震撼的視覺享受,爽脆刺激的動作戲和高規格的救援行動之外,還給觀眾拋出了一個宏大命題

在災難面前,堅持,真的有意義嗎?

尤其是在巨大的,看似無法打倒的災難面前,如果希望如此渺茫,堅持還有意義嗎?

一如男主人公高謙所遭遇的一切,看似不可能的救援任務,意外身亡的隊友,以及年幼的兒子手術成功率只有不到30%成功率的腦瘤,一切都是那麼的無能為力。

他該放棄嗎?如果不放棄,反抗有用嗎?

電影一開頭,魏大勳的離隊,第一任機長的離隊,都不斷的在問我們一個問題:

人的精神與意志,在災難面前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高謙在趙呈發生意外之後,也開始了頹廢和沉淪。

難道我們活著都是僥倖,難道我們的精神和意志在災難根本不值一提嗎?

是這樣的嗎?

我們有戰勝災難的可能嗎?

在趙呈發生因公殉職後,他一定千萬遍的這樣問過自己。

自己最親近的戰友死在面前,帶來的觸動,擊潰了隊長高謙,所以他才躲在訓練場館最深處的水底,一動不動,抱頭哭泣。

這讓我想起近代法國哲人帕斯卡的一句名言。

"人只不過是大自然中最柔弱的蘆葦,但他是會思想的蘆葦。"

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這根蘆葦;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我們怎樣去想、怎樣去爭取,怎樣去活著。

高謙在平臺深處面對熊熊大火,面對巨浪滔天,他的存在,與日月爭輝,與天地同在,人的尊嚴、人的思想,齊萬物於一身,再也沒有什麼比高謙還要高貴的了,因為他的勇氣,他的抗爭,在災難面前,體現了人的尊嚴與價值。

所以我想高謙也是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才會在最後義無反顧的奔向救援現場吧。

在自然面前,我們渺小脆弱、大自然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足以致我們於死地,我們必須通過思想,而不是通過我們無法填滿的空間、時間、力量、來提升自己。

因此讓我們努力,鼓起勇氣、好好思想、選擇挑戰、這就是生命的準則。

電影結束,導演留給了我們一個懸念,我們也不知道高謙的孩子,是否挺過了手術,是否度過了難關。

但在災難降臨在他們身上的時候,我們知道他們從來沒有認輸。

這是《緊急救援》帶給我們的意義,這也是我們的時代災難片帶給我們的啟示。

相關焦點

  • 林超賢的這部電影又長又拖沓?全程只有彭于晏的帥值得一提?
    《緊急救援》是由林超賢執導,由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藍盈瑩領銜主演,王雨甜、徐洋、李岷城、劉亦淳等聯合主演的動作劇情電影,講述了王牌特勤隊員高謙和好兄弟趙呈與其他救撈人直面重大災難的挑戰,一同執行驚險的海上救援任務的故事。
  • 9分鐘燒掉4800萬,林超賢和彭于晏加一塊就是瘋子!
    林超賢彼時看了一部關於救援隊的紀錄片,被深深打動了,雖然有拍的衝動,但現實的問題橫亙在他面前。 首先是預算不夠,製作上他沒有把握,其次是水底戲的特效難度大,華語片在這方面缺乏經驗。
  • 這次的林超賢、彭于晏讓我看著有點難受
    #林超賢彭于晏緊急救援#林超賢,1965年7月1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導演。林超賢導演的幾部電影評分都非常高,所以這次大家對這部《緊急救援》期待也非常的高。然而在正式播出後,帶給觀眾的體驗,卻讓人很失望!故事取材自真實海上救援事件,講述了王牌特勤隊員高謙(彭于晏飾)和好兄弟趙呈(王彥霖飾)與其他救撈人直面重大災難的挑戰,一同執行驚險的海上救援任務的故事。
  • 《緊急救援》首日票房破億,彭于晏甘被林超賢「狠虐」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這部「中國式大片」 ,根據真實海上救援事件改編,講述了救撈員在天災人禍面前捨己為人,勇往直前救人的故事,這也是首次有電影將目光聚焦在這個群體身上。12月18日,電影《緊急救援》開啟「中國超級英雄」主題路演,首站上海不僅邀請千餘名觀眾共同觀影,還在黃浦江邊的「魔都矩陣」舉辦「超級英雄聯盟」大會。導演林超賢、監製梁鳳英、主演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徐洋到場。
  • 《緊急救援》:林超賢彭于晏四度合作,這一次與死神決鬥
    這不是遊戲裡的場景,更不是小說裡的傳奇,賀歲檔硬核大片《緊急救援》再現了國家海上專業救助打撈力量,他們承擔著對中國水域發生的海上事故的應急反應、人命救助、船舶和財產救助、沉船沉物打撈、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汙染及其他對海上運輸和海上資源開發提供安全保障等多項使命。
  • 彭于晏的血性,林超賢的爆炸場面,這部海上英雄救援片很上頭
    對於不景氣的2020來說,這是一個絕好的消息!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牛?原因有以下幾點!導演林超賢用他所擅長的特效鏡頭,起伏激烈地講述著海上應急救援的故事。不同的是,這次影片的切口較小,不比他之前所導演的《湄公河行動》(2016年)、《紅海行動》(2018年)等這一類電影中所刻畫的臥底英雄、戰鬥英雄。彭于晏、王彥霖等飾演的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更多是如我們一般的平凡人,影片也會更多將鏡頭轉向他們救援背後的生活。
  • 丁真第一次給了林超賢《緊急求援》,彭于晏露翹臀,最後把我虐了
    這一次,他在電影裡還升級為父親,同時展現了一個男人硬漢和父親的兩面,魅力翻倍。彭于晏的翹臀,之前姜文導演拍《邪不壓正》的時候沒有放過,這次林超賢拍《緊急救援》也沒有放過,而且加倍奉送。對此導演林超賢反問:「你認不出來嗎?」還是彭于晏厲害,巧妙回答並轉移了話題,說:「我常裸,大家都不新鮮了,但彥霖是第一次,舒服嗎?」這樣的輕鬆時刻,在電影的逐漸鋪陳和深入之後,便被各種真實到讓人頭皮發麻的場景逐漸取代了。
  • 林超賢彭于晏王彥霖重聚北京 出席《緊急救援》千人超前點映
    電影《緊急救援》點映活動首部聚焦海上救援題材、展現「中國超級英雄」——中國救撈人的華語動作大片《緊急救援》,於12月16日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千人點映活動。林超賢彭于晏王彥霖動情回顧拍攝艱辛與觀眾闊別一年,電影《緊急救援》終於重燃大銀幕。當天,飾演救援隊長高謙的彭于晏剛剛完成14天的自我隔離,就迫不及待地趕到了影城跟昔日的「戰友」會合,並在映後見面會上與上千名觀眾進行了互動。
  • 電影《緊急救援》12月18日上映 林超賢彭于晏四度合作挑戰全新極限
    呼和浩特日報訊 12月18日,由林超賢執導、梁鳳英監製的超硬核視效大片電影《緊急救援》在呼和浩特上映。這是導演林超賢繼《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後的全新力作。作為華語電影首部海上救援題材,影片取材自真實救援事件,展現了中國超級英雄海上救撈人的真實形象。
  • 可惜是可惜,但我不想甩鍋彭于晏
    基本集齊了近年災難片的要素。這些大場面也沒有例外繼承著林超賢的狂野。該爆就爆,該血肉模糊的地方絕不模糊。緊急危險,驚心動魄。各種視覺奇觀和場景模擬,是大眾近距離感受「海上救援」這一特殊工作的最好機會。正如導演所說——電影一定程度上也是關於這一行業的科普片。從這點上,Sir認為林超賢完成了任務。它讓更多人從大銀幕裡看到,身邊還有這樣一群「英雄」。
  • 林超賢又一力作來襲,彭于晏王彥霖強強聯手,女配陣容太豪華
    這些電影的票房和口碑都是非常高的,也因為這些電影,大家對林超賢導演的印象才更加深刻,這回,小編又要給你們安利一部林超賢新的力作了。其實這部電影之前也是在春節檔上線的,但由於疫情的影響,最終定在12月18號上映,這也馬上要跟我們見面啦!這部《緊急救援》的電影是取材自真實海上救援事件,主要講述的是王牌特勤隊員和好兄弟與其他救撈人直面重大災難的挑戰,一同執行驚險的的海上救援任務的故事。
  • 《緊急救援》,2020年最硬核電影,林超賢+彭于晏保證觀眾看嗨
    如果加上彭于晏以及林超賢呢?答案是這部電影《緊急救援》將於12月18日上映。有了《鐵達尼號》美術馬丁·萊恩和鮑德喜(奧斯卡最佳攝影)的加持,視覺方面有了保障。此外,導演林超賢在很大程度上採用了真人拍攝。看完電影感覺——熱。這種感覺可以在這個寒冷的日子裡從電影院出來,一直持續到你走回家。
  • 彭于晏《緊急救援》觀影前你需要知道的內容!「百家號鼠你紅」
    由林超賢執導,彭于晏領銜主演的《緊急救援》馬上要上映咯,今天就和大家說說觀影前你需要知道的內容!《緊急救援》是首部海上救援題材的華語影片,電影取材自真實海上救援事件,講述了彭于晏飾演的王牌特勤隊員與其他救撈人直面重大災難的挑戰,一同執行驚險的海上救援任務的故事!《緊急救援》作為林超賢導演繼《紅海行動》和《湄公河行動》之後的又一部主旋律商業大片。
  • 敢拍林超賢電影的演員,都是真漢子!彭于晏幾次命懸一線
    在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上,誰才是了硬漢也是最硬核的導演?林超賢要說自己第二,恐怕沒有人敢說自己第一!電影是什麼?在最硬的林超賢眼裡,電影是真實!說起導演林超賢,想必一大批熱愛動作電影的觀眾都不會陌生。作為當今中國為數不多的硬核導演,林超賢的每一部電影都會讓觀眾看得熱血澎湃。跟林導一起合作過電影《湄公河行動》的張涵予便曾經說過:林超賢是最會拍男人的導演。而這幾年林超賢導演的幾部作品也從事實證明,動作電影,就該這麼硬核!
  • 林超賢張涵予彭于晏 今來深造勢---晶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晶報訊(記者 程瑛)由林超賢執導,張涵予、彭于晏主演的國慶檔燃爆大戲今日正式公映。日前,正在全國巡迴宣傳的三位主創,所到之處,收穫觀眾贊聲一片。而回顧將近半年的艱苦拍攝,三位主創各自有難忘記憶。導演林超賢就形容:「拍《湄公河行動》就像『行軍』一樣,到了一個地方就紮營,然後就開打,打打打,打到最後一天就上飛機,然後下飛機又紮營又打!」難怪導演也形容這部片是「激戰指數」最高的電影。
  • 電影《緊急救援》火爆公映 林超賢彭于晏挑戰...
    彭于晏所飾演的高謙隊長,原型是中國300飽和潛水第一人胡建,辛芷蕾所飾演的方宇凌,原型則是中國第一代女搜救直升機機長宋寅。聊起角色原型,彭于晏曾表示:「《緊急救援》拍攝期間無論難度多大始終堅持實景實拍,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和真正的英雄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再難拍的戲永遠都可以NG重來,但他們的救援人生永遠沒有NG。」看點二:中國超英大片!
  • 《緊急救援》上映在即,彭于晏展現超強意志力,每天跑步八公裡
    電影講述的是王牌特勤隊員高謙(彭于晏飾)以及他的好兄弟趙呈(王彥霖飾)帶領救撈人一起執行驚險而艱巨的海上救援任務,並且直面各種重大的災難。 近年來此類取材真實的災難劇情片特別受歡迎,比如去年爆火的《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
  • 《緊急救援》實景拍攝超燃 林超賢彭于晏來肥路演分享幕後故事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電影《緊急救援》12月18日上映首日票房就一舉破億,新晉「網紅」丁真也將人生首次觀影獻給了這部電影。
  • 就算彭于晏脫光,也救不了這部大片啊
    都不必提男神彭于晏,女神辛芷蕾。 一個名字就足夠。 導演林超賢。 整部片子用了大量實拍的方式將那種災難感放大。
  • 《緊急救援》四場重頭戲「折磨」演員,林超賢被封「禽獸林」
    但如果有人沒有感覺,有人不喜歡這也是肯定的,如果人人都喜歡的話,那真的太不得了了。(笑)」【背景】鮮為人知的英雄群體中國救撈中國救撈隊伍的建設,最初可以追溯到1951年。鑑於救撈隊員的工作與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距離較遠,很多人並不了解這支秉持「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理念的隊伍在工作中面對的風險和做出的貢獻,甚至都並不知道這支默默保護著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隊伍的存在。中國救撈系統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