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那怎樣才是有效的「懲罰」?

2021-02-14 大J小D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我的朋友最近問我,你的育兒理念是不打不罵,那麼小D犯錯了,你懲罰嗎?

當然懲罰啊,但懲罰不只有打罵這兩種啊。

朋友接著問,那不打罵,怎麼確保這樣的懲罰是有效的?總是共情理解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種變相的縱容呢?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是的,我的育兒理念應該說是受小D當年在紐約的認知老師影響很深的。她主張,孩子都是天生的配合者,所有調皮搗蛋背後都有原因。父母需要理解背後原因,幫助孩子成長。但認知老師也強調,最好的幫助孩子成長的途徑,就是讓孩子自食其果。比如孩子總扔玩具,說了幾次,也給了替代方案,但是仍然沒有效果。那麼就索性讓孩子扔壞玩具,並且不再買新的了。那這樣孩子就能明白自己扔玩具,等於之後沒有這個玩具。理論聽上去很簡單,但當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有很多困惑。首先,「自食其果」有兩類,第一類是自然結果,也就是動作本身就會帶來的結果。比如扔玩具,玩具壞了,這就是自然結果。另外一類是邏輯結果,也就是需要人為幹預的。比如同樣是扔玩具,我們沒收孩子的玩具,不能繼續玩了,這就是邏輯結果。
很多育兒書,包括我們的認知老師都會建議,要多讓孩子承擔自然結果,因為邏輯結果仍然是我們人為在懲罰孩子,這容易讓孩子引起反抗。
如果這件事本身的自然結果對孩子毫無影響呢?比如,孩子不想洗澡,那麼即使放任他10天不洗澡,似乎對他也不影響啊?
再如果自然結果對家長的影響反而更大。上學前磨蹭,結果遲到趕不上班車,反而需要父母犧牲上班時間送去學校。又或者,自然結果會有危險怎麼辦?比如孩子就是非要玩火,是讓她去摸一次,然後燙傷嗎?顯然,以上這些任何情況,都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而這個時候,自然結果似乎作用就不大了。這時,就需要使用邏輯結果,也就是我們人為幹預進行管教。
一點不誇張地說,當年我為了區分自然結果和邏輯結果,真的花了很多精力,一點不亞於準備GMAT的邏輯考題結果越繞越暈,搞得自己帶小D反而更加不自然,很糾結了。但好在那時的我已經明白一個道理,育兒各種理念和門派,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給自己按下了一個暫停鍵,放下各種理論問自己,「懲罰」小D最終的目的是什麼?這麼一想,答案就很明確,既不破壞親子聯結,也可以讓小D明白道理。想明白了這個答案,我頓時不再那麼糾結自然結果和邏輯結果了。我給自己制定了五個原則。這是我強調過很多次的,小D犯錯後,我不會花很多時間在她口頭表達道歉,而必須讓她行動表示。
最終我和她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地上的動力沙收拾差不多,然後再用掃地機器人打掃乾淨。
很多家長在讓孩子自食其果時,往往只關注孩子有沒有道歉,也就是所謂的認錯態度。而結果之所以稱為結果,一定要對孩子的行動有影響,不然也容易陷入孩子只要說句對不起,就能逃避承擔結果了。這裡要注意一點,像小D屬於自尊心很強又很倔強的,那麼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果你想跟進「結果」,最好是找個沒有別人圍觀的情況下進行。孩子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發育還不完善,所以不要妄想我們使用了一次自食其果的方法後,他們就不再犯了。
不管是孩子在挑戰底線,還是孩子真的控制不住,我們應對的方式始終是一樣的。小D從出生開始就是高需求倔強的孩子,我們從她1歲多開始就不斷地告訴她,該怎樣進行情緒管理。並且告訴她,即使自己再生氣,打人扔玩具是不對的,同時一定會跟進每次的「自食其果」(收拾玩具、把打翻的牛奶擦乾淨等等)。小D現在5歲了,她仍然會「大怒」。但因為我們的應對方式一直沒變過,慢慢地,我們說的話就變成了她的自我對話。很多次,我能看到,她自己會大哭大叫,邊對自己說,「打人是不好的,怪獸要走開」。說實話,我在小D2、3歲的時候也有過動搖,真的會覺得「學了那麼多,似乎也帶不好娃」。好在我堅持下來了,也看到了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對她也是對我們父母的。所以有一句現在是我一直提醒自己,也想和大家共勉的,孩子需要通過1000次的嘗試,才能真正內化任何一個技能。第一個層面就是關於度,能給孩子一點點小教訓,也是幫助她做的更好的,但不至於引發孩子的「抗議」。
比如,小D最近功課完成的情況不理想,那麼我就會小D討論,最近她做功課太匆忙了,每天看視頻的時間需要從45分鐘變成20分鐘,來保證她把作業做完。這個對我們來說就是合理的「懲罰」,而不是,小D一周再也不能出門去玩了,這樣的「懲罰」就有點過重了。這個度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懲罰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改變這個行為。不要覺得懲罰重一點孩子就更能長記性,當孩子感覺糟糕或者有對抗情緒時,他們不會想要變好。換句話說,我們是提前心平氣和地告訴過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邏輯結果,幫助孩子理解他為什麼受到這樣的「懲罰」,而且標準是一致的。我經常見過一些家庭,一開始孩子打長輩,大家都嘻嘻哈哈覺得好玩。結果孩子越打越開心,父母才開始進行管教了。這種前後情緒大轉折,對孩子來說就是驚喜。孩子的認知無法理解,為什麼同樣的行為之前被允許,現在卻不行。並不是說和孩子之間就不能有玩笑,但內化規則意識永遠都是先嚴後松,先確定再變通,對家長對孩子都好。雖然今天在講「懲罰」,但我的觀念一直是,更要多正面強化。那正面強化要有效,就不能泛泛地誇,尤其要避免類似,「寶寶真棒,寶寶是媽媽最喜歡的乖寶寶「這類的誇獎。
而需要具體地指出她做的好的地方,「寶寶今天在餐廳可以非常安靜地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像大人一樣了」。還要注意的是,使用陳述句,千萬不要說,「寶寶今天在餐廳沒有大叫,真好」,有時這會起反向作用。我很早前就和大家分享過,父母的關注就像陽光,關注哪裡,哪裡就會生根發芽。今天講的是「術」,並沒有分析孩子犯錯背後的心理動機。但這十分重要,比如是否和我們缺少聯結了?是否壓根沒懂為什麼需要遵守這樣的規則?是否是我們家長本身就沒以身作則呢?之所以把「懲罰「作為單獨一篇寫一下,其實就是希望提醒大家,育兒最關鍵的是「平衡」。
如果說,「愛與自由」是我們育兒的整體理念,那麼「規則和後果」也是在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我身邊見過很多父母,過度「愛與自由」,而把父母的位置拱手讓出,孩子變得毫無規矩可言。等到父母覺得局面失控時,反而還認為這是「愛與自由」的鍋。育兒就像是衝咖啡,只有「愛與自由」會太膩,只有「規則和後果」會太苦,兩者融合,才是一杯美妙的拿鐵,一切正正好。不要因為害怕「破壞」親子關係而不教育,這不是真正的愛。教育不只有打罵,也可以平和尊重地讓孩子意識到他們的行為錯在了哪裡。愛孩子,不是你做什麼,我都OK;而是因為我太愛你了,捨不得你這麼做。有規則的愛,有界限的自由,才是我們應該給予孩子一生的財富!我看到很多朋友周末繼續在微博進行#和大J一起健身#的打卡,就像一位朋友說的,和我一起做最美的媽媽,養最快樂的娃,我真的很受鼓舞呢。那今天我繼續分享我的打卡。今天我做了下面這兩個,先是尊巴,這是有氧運動。然後做了站姿腹部。之前有朋友問,B站是哪裡?就是www.bilibili.com哦,下面圖中標題的紅字就是搜索的關鍵詞。我是先尊巴作為有氧,然後再做局部塑形,這個春節讓我的腰圍失守了。我並不是經常做躺下的腹部訓練,因為如果核心不強,姿勢不對,反而對頸椎壓力很大,斜方肌進一步緊張。

先送上我的腹部訓練動圖,這麼一套做下來,腹部還是有感覺的。

跳的時候自我感覺挺好的,結果看視頻就發現,小姐姐是在尊巴,我是在老年廣場舞,不過運動就是自己開心就好啦。
讓更多的人也看到

相關焦點

  • 面對撒謊的孩子,不打不罵有效解決,機智的父母這樣做
    這天孩子在玩的時候,不小心打碎了媽媽最愛的花瓶,雖然是自己喜歡的,但對於媽媽來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在聽到聲音後,媽媽第一時間去看小天是否受傷。在查看之後發現孩子並沒有受傷的時候,小天媽媽鬆了一口氣,隨後問小天,為什麼要去推花瓶?小天看著媽媽,說:「我沒有,是花瓶自己掉下來的」。
  • 孩子說髒話時並不知道「髒」,不打不罵,這幾點才是良方
    當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自己的要求不被重視的時候,他們通常會用說髒話的形式來表達不滿,以此來發洩情緒。英國《鏡報》報導過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偶爾罵罵人、說說髒話有助於控制情緒,更有益於身體健康。當我們情緒激動的時候,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說髒話,以釋放情緒。而且越是毒辣的詞效果越明顯。
  • 親測有效!貓咪做錯事後主人只要不這樣懲罰,貓咪就會主動道歉
    很多鏟屎官在面對一地狼藉的時候,就會想懲罰「肇事貓」,至少讓這個小傢伙記住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但是在懲罰貓咪這件事情上,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畢竟很多鏟屎官連懲罰貓咪這件事情也是會做錯!懲罰貓咪的方式對了,貓咪會記住自己的錯誤,並且以後不再犯錯,但是如果懲罰的方式不對,那麼貓咪就會越來越害怕主人,越來越害怕這個家,甚至嚴重的會離家出走!
  • 貓咪犯錯後,這5種懲罰方法最有效,你試過嗎?
    貓咪雖然高冷,但也是會犯錯的,那貓咪犯錯後,怎麼懲罰它才最有效呢?今天就來說一些懲罰貓咪最有效的5個方法!1、把痛感形成條件反射這裡說的是「痛感」,而不是「暴打」。在貓咪犯錯後,寵主不需要打它,可以彈鼻頭或者是輕拍它的頭頂,給它造成痛感,這樣讓貓咪有一些畏懼心理,知道你在懲罰它。這樣時間長了,貓咪就會形成條件反射,以後就會少犯錯了。2、大聲呵斥比起打貓,大聲呵斥貓咪會更加有效。
  • 不失望,才有希望—西西弗斯懲罰的啟示
    不失望,才有希望—西西弗斯懲罰的啟示一、西西弗斯的懲罰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科林斯王國的國王,但他觸犯了諸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推上奧林匹克山的山頂。但由於神的詛咒,大石頭還未被推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讓他前功盡棄,這樣他就要不斷地重複地做著這個毫無意義的動作。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對於西西弗斯來說,他生命中唯一的內容就是那塊石頭與那座陡山,他的生命會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中慢慢消耗掉。
  • 貓咪犯錯怎麼懲罰才有效
    貓咪也是有情緒的動物,有的時候會很安靜,有的時候也會搞破壞,面對搞破壞的貓咪,家長應該及時制止,必要時採取懲罰,以防它下次犯同樣的錯誤,那麼,面對犯錯的貓咪,有哪些懲罰方式是對貓咪有益而無害呢?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抓撓是貓咪的一種本能,你無法完全禁止貓咪不去做一些本能性的動作。因此,在懲罰貓咪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惡意的辱罵毆打是不能改變貓咪本能行為的。你可以嘗試給貓咪準備一個專門的貓爬架、貓抓板,以滿足它的抓撓需求。其次,懲罰貓咪可以,但是也要注意尺度。嚴格來說,惡意的辱罵毆打是不行的。
  • 如何「罵」孩子?
    孩子是該管教的從心理髮育角度來說,孩子3歲前還聽不太懂道理,你跟他說的太複雜,他可能馬上就忘記,有時候直接告訴他不可以,不行,會更簡單有效。如果多次說明原因,孩子還繼續犯錯,引入懲罰是有必要的。這個懲罰不是打,可以罵,但平靜中斷法更有效。關於平靜中斷法,我有一篇文章具體講,大家可以去翻出來看看。平靜中斷法可很多媽媽方法掌握了,可其中一些要點,經常被忽略。因此經常造成效果差,孩子記仇等等不良後果。今天靠譜爸爸就來教大家,罵孩子的幾個要點。
  • 腹部怎樣有效減脂肪不反彈
    核心提示: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了脂肪的困擾,尤其是大腹便便往往會影響到穿衣服的美觀,降此之外,過於肥胖者還有可能會引起很多的疾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減掉脂肪的,那麼,腹部怎樣有效減脂肪不反彈?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國際不打小孩日:比打罵更有效的方式很多,決不能「一打了之」
    01國際不打小孩日,勾起了不少人的「挨揍回憶」假若你今天有刷熱點頻道,一定會看到《國際不打小孩日》這七個大字,你會知道,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提高孩子親子歸屬感更有效很多父母打孩子的原因,歸結起來只有一個孩子不聽話。換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孩子犯錯」、「講道理不聽」等等。可面對這種情況,必須用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嗎實際上,可供我們選擇的處置方式遠比打罵來得更有效。
  • 貓咪被「懲罰」後會有什麼表現?調教貓咪可不能光靠打的
    貓咪也是個調皮的主,經常抓壞窗簾、沙發,打破被子,咬壞花花草草,每次貓咪一拆家,鏟屎官立馬開啟教育模式,那麼貓咪被「懲罰」後會有什麼表現呢?在這裡小編要告訴你調教貓咪可不能光靠打的!要科學教育才行。貓咪被「懲罰」後有什麼表現:1、很委屈貓咪其實內心都很小孩子,一開始分不清是對的還是錯的,要是鏟屎官在它犯錯後,打罵它一頓,小貓咪會覺得很委屈,因為它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但是這通常是剛犯錯的小貓常有的表現,要是養得久的貓,裝作委屈的樣子,是想逃過你的懲罰。
  • 兩女主播連麥PK爆發爭吵,只因「狗撒尿」的懲罰動作不專業?
    很顯然肖淑潔的懲罰更吸引人,於是PK的結果是肖淑潔慘敗,按照約定肖淑潔要做狗撒尿的懲罰動作,找了棵樹抱著翹起一條腿「撒尿」。看到如此不專業的動作,小肉球立馬指出:狗撒尿是要趴在地上的,你沒玩過嗎?肖淑潔也回復稱沒有玩過,只能做出這個動作,說完又示範了一遍。
  • 懲罰貓犯錯誤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錯誤地使用他,如果你傷害了他
    那麼怎樣才能讓貓聽話呢?小編教你幾招,讓你理性地制服貓。第一點:疼痛反射條件的形成疼痛並不意味著你會在貓身上留下疤痕,貓犯了錯誤後,主人只需要對他做一點輕微的疼痛,這就好比輕拍鼻子一樣。讓他感受痛苦,知道他有做錯的東西,這樣做是不對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能記住這個動作,所以很長時間後他就不會犯錯誤了。
  • 如何科學懲罰貓咪?!這3招兒最管用!
    反正樂樂純粹是因為貓咪的可愛,相信很多家長都是因為這一點才開啟了養貓之路!但養了貓之後才發現!原來好看的皮囊下藏著一個惹禍精...所以貓咪犯錯後,我們該怎樣懲罰它才能讓它不再犯呢?難道棍棒底下出孝貓?打一頓就能解決問題?!
  • 發現14歲女兒早戀,寶媽不打不罵告訴她3個道理,值得所有人學習
    可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大都聽不進父母的大道理,反而會因為家長的反對而更加叛逆,繼續早戀。因此,碰到孩子」早戀「,一刀切式的強制杜絕,負面效果較大,不太可取。發現14歲女兒早戀,寶媽不打不罵,孩子學習成績反而上升最近,華春興(化名)女士發現女兒不太對勁。已經14歲的女兒已經初二了,眼看就要升入畢業班,可是卻毫無學習緊迫感。女兒豆豆(化名)平常都大大咧咧,不會精緻地打扮自己,可是現在上學都要帶著小鏡子和口紅。
  • 貓咪犯錯後,哪些懲罰對它最有效?
    鏟屎官們,你家貓咪犯錯後,你是如何懲罰它的呢?1、犯錯?我家主子怎麼可能有錯,錯的都是我!2、當然是現場抓住就一頓打呀,沒什麼事是打一頓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兩頓。(不建議)3、犯錯現場抓住它,然後教育一番,並抓著它改正。
  • 不,也許是懲罰
    讀書的時候總是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樸鼻香。」這句話很多人都喜歡運用在作文裡,但我不喜歡這一句話,一是覺得俗氣,二是覺得誰傻了吧唧會喜歡,坎坷不斷,遇到挫折的人生。高中讀書的時候總喜歡望向窗邊發呆發,幻想未來生活,未來生活只有美好未來可期沒有挫折。
  • 為了懲罰15歲的孩子,美國家長給他們穿上尿不溼,這能管用?
    這一點是非常的奇怪,因為歐美與我們中國不同,我們中國的孩子能打能罵;而在歐美,父母不能打也不能罵。但是孩子犯錯了,父母總要給一些懲罰吧,不然他們只會越來越叛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尿布懲罰由此誕生,不少父母都把這一懲罰當作了秘籍。讓這些叛逆期的孩子們一天24小時穿著尿不溼,使他們重返出生的模樣。兒女們無論長成什麼樣子,也抗拒不了父母手中的尿布。
  • 不能打不能罵,要和孩子做朋友,那如果孩子是蠟筆小新那德行呢?
    文|文兒在沒生孩子前,我們會想做一個或溫柔或美麗或沒有代溝或像朋友的母親,我們不打孩子不罵孩子,我們講道理。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樣想的人估計都還沒有真正做媽媽,等真正有孩子後,有些孩子分分鐘把你給逼瘋,還要什麼溫柔體面啊。
  • 怎樣有效快速的減肥不反彈
    核心提示:減肥是所有人茶餘飯後都會提及的一個話題,尤其是一些愛美的女性,減肥成了她們終生的奮鬥目標,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女性想要減肥卻採取一些錯誤的方法導致減肥失敗,因此總想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減肥方法,那麼,怎樣有效快速的減肥不反彈呢?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怎樣有效快速的減肥不反彈?
  • 加隆:神的懲罰?那不就是你嗎?撒加!
    但是相對來說,在這場對決中,加隆有兩大不利因素:不被人信任,沒有聖衣,這兩個因素是因果關係,即不被認可就不能以雙子座黃金聖鬥士的身份穿聖衣。另一方面,加隆認為作為亡魂復活的哥哥在實力上是要打折扣的,至於多少不得而知。這一點其實是所有活著的黃金聖鬥士或多或少都有的想法,所以在整個十二宮之戰中出現了很多錯誤的估計,米羅的安達裡士不敵撒加的銀河星爆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