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書盒1670在溫州南塘風貌街正式開啟。書盒1670是無料書鋪X 葉同仁·滋養有方聯合生活空間。它的出現,是這座城市中讀書人的落腳點,是他們安心的所在。創始人張瀟選中了面向南塘河的店鋪,這裡不僅僅是簡單的書鋪,而是一個全新的場景化體驗式綜合文化生活空間。
Part1 盒的特質
打開書,打開世界。書盒1670的「1670」解釋為「1670萬色階」,而「書盒」的意義,是將整個空間串聯起來的秘密武器。這裡販賣設計獨特的文創產品,有優質的藝術課程,也是社交的好場所。書不是唯一,藝術來自於生活,現代年輕人更追求生活的美學。書盒1670把這個概念詮釋得淋漓盡致,在內容演繹上較有多元性,提供給消費者多種選擇,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它的許多藝術衍生品、美學商品。
作為一個標準的90後,不上班的時候,書店是我日常休息最常去的地方。臺北誠品書店、北京言又幾、成都方所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書局,但它們又同時有自己的特點。國內的書店從一開始的小書鋪,發展到如今的生活美學綜合體,是市場所需的過程。
Part2 讀書人的夢
江浙一帶,雖多經商,但讀書的氛圍十分濃鬱。每個愛讀書的人都是不安分的理想主義者,張瀟也是。2017年9月,第一家無料書鋪Reface誕生。從而後的雲上書局,到如今的書盒1670,他把心中種種抱負,搭建成現實。
如今無料書鋪已在全國生根發芽,影響著不同城市的讀書人。這裡不僅有展覽、沙龍分享,也有小劇場。每晚這裡發生著不同的故事,所有的同類人的氣味兒都融合在一起,散發出獨特的味道。
6月26日,TED Circles在書盒1670舉行了第一次活動,邀請了不同領域的新新青年們,與TEDxWumaStreet社區一起探討、分享從災難響應到防禦的思考。溫州人骨子裡的熱血與理性在這裡碰撞,書盒就像是包容著每一個溫州年輕人的任性的地盤,不論何時經過,總有一盞燈為你把心底的遠方照得亮堂堂。
Part3 城市文化地標的誕生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比往年過得更加艱辛一些。因為疫情,實體書店的日子比以往更難過。在2月份,單向空間向網友發起了一份求助信,表示書店的收入已無法再維持日常的經營,收效甚微,單向空間面臨關店。
底下一位網友的留言意外的刺眼:「一個沒有書店的城市是可恥的,一個讓書店關門的城市是冷漠的。」
在疫情期間,無料書鋪和所有實體店一樣,損失巨大。但是張瀟說,「只有我們堅持,溫州的讀書市場,才有希望。」這個城市的漂泊者太多了,我們每天為生存忙碌,為堅持的理想拼搏,書店是我們唯一的精神出口。
書盒1670的出現,是溫州在精神文化市場上的進步。每個無料書鋪的店員都始終記得,張瀟做書店的初衷,是希望「開一間書店,影響一群人」,書不再是簡單的商品,而是城市文化的載體與歷史文明的見證,更是了解世界的窗口與通道。
書盒的展覽,以「人」出發,讓年輕人接觸到更多異質優秀文化,打開青年人的思維,它的沙龍、小劇場、脫口秀,讓人們在日常難以做自己的世界裡說真話,結交真朋友,保護這個時代的好奇心和純真的心。
在書盒1670的文化沙龍裡,匯聚了這個城市最可愛的人,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因為溫州,他們在這裡表達自己的想法,碰撞出創意火花,書盒1670把這種微妙的精神存留下來,這是它帶給這個肆意浮躁的時代最大的善意。
Part4 溫州人的靈魂棲息地
文化價值是書盒的靈魂。書是生活的一部分,培養溫州人閱讀的習慣,是書盒1670最重要的期望。文化與商業的博弈永恆存在。因無料生活的品牌概念,目前已進駐了蘇寧極物、有波輕食、童言無際等13個不同文化品牌。但張瀟認為,先文化,再言商業,才是對自己曾經那份初衷的回答。
這裡已經成為溫州城市人最習慣來的場所。有的人來到書盒,是為了尋找一本心屬已久的外文書籍;也有年輕媽媽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想要收穫幾冊童話籍;還有某些趕著上班的都市高管,提早一小時出門,在商業書架前增加早餐營養。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通過智能設備去探尋未知的世界。而書盒希望,愛閱讀的人能通過書籍去編輯不同的空間,通過一家書店將自己與外面的世界連接,在這裡收穫飽滿能量。
生存在數字時代的書盒1670,這是一個盛滿人間故事的大容器。在這個城市裡書寫怎樣的故事,由你決定。這個故事或美妙或悲傷,但足以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溫州,隨時保留著一份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