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們大概不能理解,為什么女生喜歡在指甲上畫畫。
聽說杭州武林路上的皇后公園裡有家美甲店,能高度還原日本雜誌款。各種複雜的圖案,沒有她們搞不定的。
以及,顏值也hin高。
✦✦✦
「今天又來美甲了呀。」
「是啊。上次做的我都快看厭啦,來換一個。」
邊說我邊把自己從雜誌上看到,心儀了很久的指甲款式給美甲店的老闆娘看。
森系的秋冬美甲,手繪的小鹿是亮點
「喔,我看看。哎呀,這個圖案款式太複雜了啊,我們做不來的。塗個單色吧,安全,還不掉色……」
聽到這話,老實說,雖然失望,但我也不意外。默默地收起那本折了很多角雜誌。
因為這不是第一次碰壁了。
翻來覆去塗一種顏色,不免覺得單調。安全,是重要,但也可以畫得很美啊。聖誕節的麋鹿、美麗的花朵、小鳥、可愛的娃娃……
我叫裘一平,是朋友眼裡的美甲愛好者、人們口中的美甲達人。
現在擁有Young sense up兩家美甲店的專業美甲師,可是相較於這些稱呼,我更喜歡稱自己是一位在指甲上作畫的人。
(別看好像還是剛從校園裡走出來的樣子。其實,我已經是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了)出生、成長在杭州,雖然現在已經是當媽媽的人了,但不要臉地說:「我還是少女心滿滿。」
就像大部分的杭州姑娘一樣,在平時的逛街之餘,我喜歡光顧街邊的美甲店,把光禿禿的指甲打扮一番,點亮偶爾黯淡的心情。
從馬來西亞讀完平面設計以後,便回到了杭州,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平面工作。閒暇之餘,幾乎逛完了杭州大大小小的各種美甲店,可是呢,卻發現這些美甲店越來越不能滿足我的需求。
它們應該可以更美才對。
可能和自己從小學美術,對平面的色彩和構圖都特別有感覺有關,我總覺得女孩子手上的這小小的一片指甲蓋,就像是一塊塊微縮的畫板,可以發揮無限的創意。
思緒奔了十萬八千裡——乾脆,自己畫。
於是從前年到去年年初,為了畫好一片片小小的指甲蓋,我踏上了拜師學藝的旅程。
2014年,我開始考察,比較了韓國、歐美和日本的美甲技藝和產品以後,果斷選擇了學習日式美甲。
因為日式美甲不僅有著最複雜精湛的工藝,還有很全面的產品線。豐富的工具能給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性。
日式美甲,能真正做到在指尖畫畫下定決心主攻日式美甲技術後,我去了日本東京的學習班進修學習。剛進去就被老師苦練基礎護理的基本功:修型、修剪死皮、延長。
「你的手好美,就是指甲形狀不好,要不要我免費給你修修?」在練了一大堆甲片之後,對真人手指甲更多樣的形態產生了渴望,見到可以「搭訕」的對象,我就笑眯眯地摸出挫條。
修剪死皮的修煉更是付出了血的教訓。修少了,會影響後期的塑形、上色;修多了,容易剪破皮膚,導致出血。技術尚未出師之前,我只好拿著自己的手練習。
疼,不怕,就是這死皮長得也忒慢了。
練習延長,是做筋骨的苦差事。剛上手的時候,為了做出一個好看的型,我把自己的腿都坐麻了。
稍有休息,我就走街串巷,造訪了不少東京的美甲店,這些隱藏在高樓和小巷中的小型美甲沙龍讓人大開眼界,幾乎每一家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特色。
在東京看到的美甲樣式,其實這些現在店裡都能做這些特色來源於美甲師強烈的個人風格,他們就像藝術家一樣,在指甲上肆意發揮著創意:有走油畫風格的老師,店鋪也是復古式的裝修;有走現代波普風格的店鋪,款式色彩明豔、線條奔放大膽;有蕾絲主題的美甲店,有著讓人看到眼花繚亂的蕾絲紋樣……
我還仔細觀察來美甲的客人:穿衣到妝容,挑選什麼樣的款式,接受什麼樣的價位,喜歡沙龍還是量販。
現在的女孩子其實很有自己的想法和風格,這也造就了日本美甲產業風格越來越多元,產品線日趨精緻。
培訓班結束後,我一直託人從日本每個月給我寄回當地最暢銷的美甲雜誌。這些雜誌上不僅有最新的美甲款式、產品訊息,還有日本各地美甲老師的店鋪訊息。看到喜歡的款式和風格,我就會在小本本上記下一筆,等下次去日本時再造訪學習。
可不要小看這樣一小塊指甲蓋上的圖案。單是需要用到的膠水,就分十幾種之多。
在我去過市面上的很多美甲店,雖然也進口了日本的本土膠,但卻不知道正確用法。因為經常翻閱雜誌、參加日本老師的講座,所以我能區分各種不同膠的用法:瓶裝膠的質地稀薄,適合塗單色,罐裝膠質地多樣,適合做款式,其他類型的產品,比如寶石膠,水晶粉,丙烯顏料....都有不同的用法,能製作出不同質感的甲片。
至親好友們,對我的經常性失蹤已經習以為常,恩,被美甲綁架走了。美甲行業一直在發展,需要堅持不斷地學習,好在,我樂此不疲。比如:
今年4月,為了日本vetro膠的創意總監ayako老師,一路奔到北京。一直都很喜歡ayako老師大膽的用色,這次學習,學到了7個老師款,恨不得立刻教給店裡的小夥伴們。
我和ayako老師5月,又風一般提著兩個超大的行李箱奔赴東京,參加一年一度的TOKYO NAIL EXPO——日本最大的美甲行業展覽會。為了採購沙龍店的新裝備,在會場裡跑斷了腿又算什麼。
7月,聽聞日本美甲製作大師TATI老師要來國內首秀,果斷買好一張機票,飛到深圳。在現場一睹老師的拉花寶石光療甲的製作過程,我連大氣都不敢出,怕漏了什麼細節。
我和TATI老師2016年4月,充足準備之下,在杭州城西銀泰wakeup內,我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量販式美甲店,同期也在籌備沙龍店。
也許很多人聽到量販店,會認為是沙龍店的低級版本。
量販和沙龍,其實是在日本觀摩學習到的兩種模式。Young sense up量販店和沙龍店使用的產品都是按照高安全性和高質量標準,都是從日本採購回來的;同時基礎護理的標準和對美甲師的要求也一樣。
它們的區別在於客人本身對時間和款式的不同需求。
量販店的客人,喜歡相對簡潔一些的款式,需要的時間會比做複雜款式的要短。
所以,量販店的價格要比沙龍店實惠。因此,Young sense up量販店店面不大,就設置了3個座位,很多客人逛街逛累了,就過來做個美甲。
開業至今,生意一直很好。來過的客人都稱讚店裡的手繪技藝。他們都說在杭州再也找不出第二家店,能像這裡一樣高度還原日本雜誌款。
一些對於指甲樣式有更複雜要求的、需要照著雜誌定製的客人,便會來Young sense up的沙龍店。
Young sense up沙龍店於2016年8月開業。這家沙龍店選址在武林路上的皇后公園裡,不是臨街的店面,而是隱藏在樓中,私密而溫馨。
(武林路是杭州的時尚女裝一條街,是杭州資歷最老的一條時尚休閒購物街,長久以來積攢了很高的人氣。周邊有多家美甲店,集結了穩定的客戶群體。)
從8月份開始試營業到現在,沙龍店陸陸續續接待了一些顧客,好評如潮。在這家沙龍店,還根據客戶需求增加了除美甲之外的服務:美甲、美睫、半永久妝、日本美甲培訓、化妝培訓,微針溶脂。
店內的產品包括工具都是從日本帶回,像這樣一套手繪筆,折合成人民幣大概要1000多元
質量是國內兩三元元一支的美甲筆遠遠不能相比的。
很多美甲店,核心的技術都在老闆手裡。在Young sense up,沒有這樣的情況,美甲師們會毫無保留地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在招聘美甲師的時候,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但是進來以後,無論是誰,都需要按照日本JNEC標準進行嚴格培訓,比如塗色邊緣留多寬、死皮去除到什麼程度才算好等等,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
日常還會有色彩感覺、圖樣設計等培訓;一些基本功紮實的老員工,還會定期被派去日本學習。
我一度被客人稱作「史上最會虐客人的美甲師」,當然,也碰到了很多「史上最會虐美甲師的客人」,因為一些手繪的精細程度很高,加上一些工藝的複雜,一個款式,經常要從下午做到天黑。
和客人泡在店裡的每一個下午,我仿佛回到了那個沐浴著陽光作畫的16歲,手中同樣握著一支畫筆,嘴角同樣掛著一抹微笑。
無論是曾經在畫紙上
還是如今在指甲蓋上
都會繼續描繪著生活中的小美好
一如既往
五折體驗雜誌美甲?
或者成為這家美甲店的共建人?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