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萬寶商圈目標就是打造海西第一商圈,商圈由蘇寧廣場、萬象城、寶龍城市廣場、中央第五街、中防萬寶城組成,建築面積超過百萬平米,相比其他地方的商圈大部分的面積都在二十幾萬平方米。
單從建築面積體量來說蘇萬寶商圈大了四五倍。
寶龍在2013年的跨年夜創造了22萬客流量的記錄,雖然最後取消了下雪這個環節,但是那人山人海的景象現在還清楚地浮在我腦中。
後面的蘇萬寶商圈因為修地鐵導致交通不便,人氣也是漸漸下降。
前幾年開通的中防萬寶城簡直就是個「坑貨」商家入駐虧死,人走在中防萬寶城裡,走著走著就把自己走丟了。其設計理念簡直就是反人類。
再說說老福州記憶最深的東街口商圈和廈門核心區的核心商圈SM城市廣場。
東街口歷史悠久,福州人第一家肯德基,第一家牛排餐廳,第一座人行天橋,第一家燙頭理髮店、第一個夜市等等都在東街口。所以,東街口就是福州商圈風雲變幻幾十年的縮影。
福州的精華就在東街口商圈周圍,而近年逐漸改造升級完成的東街口商圈給人的印象就是現代化裡融合著濃濃的年代感,奈雪的茶、喜茶等網紅店也相繼入駐。
東街口現存的問題就是被其他商圈分流太嚴重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福州有多少個商圈估計大部分人都說不全。
而廈門的SM城市廣場作為SM進入中國的第一站,可以說是代表了SM在中國的牌面。而廈門SM也是福建省年營業額最高的商場,在全國也是在前20的行列。
廈門SM最大的不足就是飽和了,當地的消費能力沒辦法再大跨度的提高,人口淨流入的速度放緩,開發重心向島外延伸。
並且,SM廣場的周邊地區開發程度都比較高了,已建成的SM一期二期已經投入使用,三期開發完附近就沒有可供開發的土地了。
發展潛力是SM廣場最大的短板,畢竟你在別人家草創時期就已經到達了巔峰,想在提高難度是非常大的。
最後小編想說的就是,蘇萬寶想打造成海西第一的商圈要走的路還很長。
最棘手的就是作為商圈樞紐的中防萬寶城實際上是癱瘓狀態的。
如何真正將蘇寧、寶龍、萬象城、第五街等融為一體是「海西第一商圈」的基礎條件。
另一個就是福州能夠持續發展,看看福州有多少個大大小小的商圈。
只有蛋糕越做越大,分食的人才能有足夠的東西吃。現在福州的消費力也就勉強支撐著倉山萬達,蘇萬寶、世歐王莊、東街口和東二環泰禾。
且不說未來幾年要新建成開業的商圈,就是現有的商圈,能吃飽飯喝口湯的也沒幾個。
蘇萬寶商圈說海西第一光憑面積大是遠遠不夠的,福州整體消費力的提升才是關鍵。沒有足夠的人來消費你就是把福州都建成商場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