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家電聲產品製造商IPO折戟 迪芬尼上市「夢碎」
IPO排隊逾半年時間,又一家電聲產品製造商「倒」在了上市途中。根據證監會官網最新披露的IPO企業情況顯示,惠州迪芬尼聲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芬尼」)IPO正式終止。
外匯天眼APP訊 : 作為Apple、Facebook、Google、百度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的供應商,迪芬尼在行業內掀起上市潮下遞交了IPO招股書,但如今伴隨著豪恩聲學、萬魔聲學上市路先後折戟,迪芬尼的IPO也畫上了句號。
迪芬尼IPO「流產」
證監會官網最新披露消息顯示,迪芬尼IPO已經處於終止狀態,公司上市路正式止步。
回溯迪芬尼IPO之旅,公司招股書在2019年12月底獲得受理,之後在今年3月27日拿到了證監會反饋意見。遺憾的是,排隊逾半年時間,迪芬尼IPO最終折戟。招股書顯示,迪芬尼主營業務為中高端無線及智能音箱、專業音箱及設備、無線及真無線降噪耳機、揚聲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提供的主要產品分為音箱、耳機和揚聲器三大系列。
縱觀迪芬尼報告期內主要客戶,可謂「明星」雲集,主要包括Apple、Amazon、Bose、B&O、Comcast、Facebook、Google、Harman、Sennheiser、Sony、Zound、百度、小米及海爾等全球領先的音頻品牌廠商和科技公司。據迪芬尼介紹,公司是行業內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CounterPoint發布的《2018年全球智能硬體代工製造行業白皮書》,迪芬尼佔據全球智能音箱製造領域15%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二。
財務數據顯示,在2016-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迪芬尼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8.85億元、45.75億元、59.7億元、58.21億元;當期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8139.23萬元、1.21億元、1.64億元以及1.31億元。針對公司IPO終止原因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迪芬尼方面發去採訪函,但截至記者發稿,對方並未回復。
據迪芬尼披露的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前,公司實際控制人梁立省通過控制致伸科技與Tuskany間接控制公司股份合計75.65%,公司IPO原擬登陸中小板,欲募資6.5億元,募資額全部用於智能音頻科技產業園第一期工程。
毛利率逐年走低
迪芬尼IPO的過程中,公司毛利率逐年走低一事備受市場詬病。2016-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迪芬尼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8.29%、13.8%、13%和10.05%。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電聲產品製造商毛利率水平受產品結構、市場競爭、技術進步、原材料成本波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招股書顯示,迪芬尼主營業務收入項目主要有中高端無線及智能音箱、專業音箱及設備、揚聲器、無線及真無線降噪耳機。公司2017、2018、2019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均較上一報告期出現下滑的原因分別系,中高端無線及智能音箱的毛利率下降、無線及真無線降噪耳機收入佔比及毛利率略有下降、中高端無線及智能音箱的收入佔比和毛利率下降所致。
迪芬尼在招股書中提示風險稱,隨著音頻產業製造水平的提升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如果未來公司不能持續發展技術創新和提高生產效率,進而不能在現有產品生產以及新產品開發領域取得競爭優勢,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將存在下降的風險。
而在研發方面,迪芬尼投入佔比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亦存在差異。具體來看,2016-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迪芬尼研發費用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1%、3.8%、3.72%、3.9%,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佔營收的比例平均值分別為5.53%、4.37%、4.87%、4.81%。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迪芬尼目前共有研發人員614人,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553人、捷克29人、英國9人、美國4人、馬來西亞6人、俄羅斯和法國各2人以及其他來自德國、加拿大、奧地利、紐西蘭、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研發人員。
行業內企業A股路不順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迪芬尼之前,電聲產品製造商豪恩聲學、萬魔聲學也曾謀求A股上市,但已相繼折戟。
據了解,豪恩聲學主營業務為電聲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具體有耳機、音箱、麥克風、揚聲器等。豪恩聲學同樣選擇了IPO的方式登陸A股,招股書在2019年5月獲得受理,之後在當年6月拿到了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但上市之旅僅歷時逾四個月,豪恩聲學IPO就在2019年9月按下了「終止鍵」。
與迪芬尼、豪恩聲學不同,萬魔聲學擬通過借殼方式登陸資本市場。具體來看,2018年底上市公司共達電聲披露稱,公司擬換股吸收合併萬魔聲學,該交易構成借殼上市。遺憾的是,該重組方案在2019年12月上會時並未獲得併購重組委的通過。
雖未獲得監管部門的「放行」,但共達電聲披露稱,將繼續推進吸收合併萬魔聲學事項。根據共達電聲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有關本次交易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公司及相關各方正在開展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審計、評估工作以及審批程序等各項相關工作。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視聽娛樂需求、消費電子配套性需求和消費升級衍生的創新需求拉動下,電聲產品製造商亟需在產能擴建、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上投入大量資金,為滿足公司發展的資金投入需求,擴大市場份額,行業內企業開始拓寬公司融資渠道,謀求IPO。
但自2019年以來,電聲產品製造商的上市路頗為不順。Wind統計顯示,自佳禾智能在2019年10月登陸A股之後,至今未有電聲產品製造商登陸A股。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DF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