妝前乳是什麼?
飾底乳是什麼?
隔離霜、防曬霜又是什麼?它們有啥區別?
用了妝前乳/隔離霜還要用防曬霜嗎?
它們的正確使用順序又是啥?
拋出的問題有點多,不過這應該是很多妹子經常會疑惑的問題。文章內容稍微有點長,建議被專櫃BA弄得雲裡霧裡的妹子可以耐心看一看,相信今後你妝前產品會有更明確的認識。
防曬霜本身有著一個很嚴格的標準,只有達到這樣的標準才能成為防曬霜。防曬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意義就是防止紫外線對皮膚造成傷害。防曬霜一年四季都應該使用,哪怕是紫外線並不強烈的冬天。要知道防曬霜的使用並不在於溫度的高低,而是在於紫外線照射的強烈與否。正因如此,也需要我們相應的調整使用的防曬指數。
儘管現在隔離霜依舊被吹得神奇無比,但還是擺脫不了它只是廠家想像出來的一個產品的事實。可以說,如果不帶防曬係數,它只能被當做一個具有潤色功能的底妝產品。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隔離汙染空氣、隔離輻射、隔離彩妝的美好願景。如果真的要隔離化學成分的危害,勢必要在臉上形成一層完整的膜,就只能靠油分來形成,而這個敷感是很差的,消費者不喜歡,廠家更不會為了追求真實的效果而放棄良好的體驗。
說白了,現在化妝品更多的就是為女性編織的一個美好的夢。
PS:如果你想要更深入的了解隔離霜,直接在公眾平臺回複數字「15」,會有更詳細的分析。
歐美產品一般英文叫Foundation Primer,偏好翻譯成妝前。可以說,它是一個由西方延伸過來的產品。由於國外大部分地區比較乾燥,如果化妝前不塗抹些霜狀的物品,很可能會出現上妝卡粉等情況。使用妝前乳能讓皮膚因乳液或霜狀保養品保溼度高一點,粉底更容易和皮膚貼合,這是妝前乳的目的與發展。
但現在為了標榜或是強化它的功能訴求,現在很多妝前乳都會加傷潤色或防曬的成分。但修飾膚色的效果也並不明顯,產品一般呈無色或膚色。
日系產品一般叫make up base,偏好翻譯成飾底。相較於妝前乳,飾底乳花花綠綠的顏色更多,其主要功能偏向於調整膚色、提亮。是膚色暗沉、沒有血氣的膚色較好的選擇。
◆ 妝前乳更偏向於針對肌膚的保溼度而設計,大多數都呈半透明的水乳狀,修飾膚色不明顯;
◆ 飾底乳對調整均勻膚色更有針對性,多半呈有顏色的狀態。至於到底需要哪種產品,根據你的膚質和對彩妝的需求決定。
雖然大部分隔離霜是具有妝前乳的功效,不過,作為更專業的妝前修飾產品,自然妝前乳更能勝任。如果你想要精緻服帖的妝容,就選擇妝前乳吧。
隔離霜和飾底乳都有潤色提亮的功能,如果你是追求帶有一定防曬效果的妝前產品,可以選擇隔離霜。兩者是沒有必要一起使用的,不然肯定會出現「假面」的情況。
總而言之,這三種底妝產品選擇其一就可以了,沒必要混搭使用。
說完了這三種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底妝產品,再來談談防曬霜和它們的微妙關係。
可能有不少人都會糾結,用了這些妝前產品,還要不要再使用防曬霜。因為現在大部分底妝產品裡邊都會加一些防曬成分,這些功能訴求能不能滿足我們呢?其防曬指數達不達標?
論專業性,粉底肯定不及防曬霜。先不談成分的事,防曬霜的使用是要達到足夠的量才能真正發揮其防曬能力的,一般是一元硬幣左右,不過具體也要根據產品的性質來定。
而粉底的用量我們都清楚,如果按照防曬的使用量來計算,那個妝容效果估計沒人能夠接受。
但這也不能說明粉底中的防曬沒有絲毫的價值,在紫外線並不強烈的秋冬季,粉底液含有的防曬值是可以應對的。也不會存在隔多久補擦才能維持防曬能力的問題。一來是我們並不能根據防曬霜的準則去嚴格要求粉底液,畢竟它的主要功能還是修飾作用。二來這種擔憂在紫外線並不強烈的情況下也沒有必要。再說了,補擦防曬霜更多的是根據沾水、流汗的程度來定的,並不是有死規定圈著,比如說必須兩個小時就補擦一次。在汗液分泌量較少的情況下,防曬的持久力也會更長一點。
但這種情況只是針對秋冬季,在紫外線強烈的夏天可完全行不通。夏天的紫外線有多厲害相信也不用我描述了吧,上妝前還是要塗一層防曬霜才行。
夏天很容易流汗,外出選擇的防曬霜指數不但要稍微高點,而且為了保持一個完好的防曬狀態,還要注意及時補擦。如果粉底液想要和防曬霜一較高下,不但量要跟上,後期的補擦也是要比較頻繁的,我相信應該沒有幾個人會隔一會兒就往臉上撲粉吧。
既然在紫外線比較強烈的夏天,上妝前防曬是必不可少的,那它的位置應如何排列呢?
把防曬放在妝前的最後一步主要是為了不破壞它的防曬膜,這個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我也就不在這裡多說了。
現在市場上產品種類太豐富了,常常讓人云裡霧裡,摸不清它們有啥區別。就說咱們常見的底妝產品:BB霜、CC霜、粉底液-到最後還出現了一個什麼素顏霜。
我已經對那些人的創造力深深折服了~
啥也不說,獻上我的膝蓋!
不過,追其根本,無論是隔離霜、妝前乳還是飾底乳,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一款妝前產品,能讓彩妝更服帖。只是被貼上了各種花哨的標籤,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成了別具風格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