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海:特色產品網上賣 農村迸發新活力

2020-12-15 騰訊網

東海本地網紅「鄉村小喬」正在直播賣花 東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東海水晶和鮮花漂亮奪目,石樑河葡萄顆顆精品,七彩小番茄酸甜可口,黃川草莓有機更香甜,東海淮豬肉越嚼越香,當然還得配上咱們東海大米……」5月18日,在中國連雲港電商發展大會暨首屆5·18網絡購物節直播活動東海分會場上,東海縣縣長張其兵和當地網紅一起推介起當地特產來。素有「世界水晶之都」之稱的東海縣,近年來搶抓「網際網路 」機遇,以水晶電商為突破口,帶動農業、農村、農民與網際網路融合嫁接,為產業興旺注入新動能,為生活富裕拓寬新渠道。

直播賣水晶 農村人變身電商人才

「這件水晶產自非洲,可以做雕件和水晶球,一公斤三四百塊錢,有喜歡的可以聯繫我。」每到下午,東海縣曲陽鄉薛埠村村民沈學友大多會通過抖音直播賣水晶。薛埠村有人口4200多人,六成村民從事水晶網上銷售,是有名的「中國淘寶村」。

今年54歲的沈學友,年輕的時候靠在外打工謀生。2000年回到家鄉後開始涉足水晶加工行業,起初把加工好的水晶柱、水晶球拿到集市上去賣。最近幾年,他發現了直播帶貨的商機,轉身嘗試觸「網」,如今線上收益已經超過線下。

距離薛埠村不遠的曲陽村,低保戶馮衛利忙著為跨境電商企業做線下水晶柱加工。五口之家,只有他一個真正的勞動力。原本家庭特別困難的他,一年純收入近3萬元,生活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除了專業的水晶電商村和依託電商脫貧致富的村民,東海縣還有不少水晶電商達人通過開辦專業機構,傳授網上直播經驗,帶領更多人找到致富門路。作為「晶都英才」的仲海兵,是東海縣第一個試水水晶直播銷售的創業先鋒。他在東海水晶城電商雙創基地成立了明博網絡運營中心,先後帶出近500名農村青年成為電商人才。「對於東海本地農村青年尤其是家庭困難的,我們中心免費提供吃住,隨時來隨時教,一遍不會就再來一遍。」仲海兵說。

駝峰鄉農村青年劉偉,由於父親去世早,家中喪失經濟來源,一家人過去蝸居在土房子裡。2016年,劉偉找到仲海兵學習網上直播。而今,劉偉通過直播帶貨的收入已經分別在當地和省城購置了房產。

據了解,東海縣注重加強與第三方電商龍頭企業合作,開設阿里巴巴網上水晶城、東海水晶天貓旗艦店、「淘寶·文化中國」東海水晶館,成立京東集團縣級服務中心,與中寶協合作建立雲平臺·紅巢水晶直播基地,引進「樂村淘」農村電商平臺,當地現有銷售水晶的店家3萬餘家,帶動7萬多勞動力就業致富。

農產品觸網 貧困戶打了翻身仗

在水晶電商的引領帶動下,東海縣探索推進「網際網路 農產品基地」電商扶貧模式,果蔬、花木等眾多農產品電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5月19日下午4時,江蘇克靈斯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克靈斯通)東海倉庫內,一派繁忙景象。幾名工人正忙著對預冷過的蘆葦葉按大小進行篩選、稱重、真空保鮮包裝;另一間辦公室內,客服人員忙著回復客戶訂購信息。

克靈斯通負責人劉永佳是土生土長的東海人,2009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在網上銷售特色農產品。目前,該公司銷售品種13個大項70種,直接關聯的當地農戶有600多戶。「我們銷售的都是東海本地的特色農產品,有蓮藕、紫薯、豆角、菱角、蝦稻米等。在選擇農作農戶時,我們儘量選擇困難的合作社和農戶。」他說。

房山鎮村民史小二,2017年成為克靈斯通的一名合約農戶。他承包的50畝藕塘產出的鮮藕全部通過克靈斯通的電商平臺銷售,一年僅鮮藕的收入就有十幾萬元。

利用網絡銷售鮮切花等特色產品,已成為東海縣雙店鎮的一個新興富民產業。作為省定經濟薄弱村,三鋪村有62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53人。近幾年,這個村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發展道路,大力發展鮮切花產業,利用「電商 農戶」模式實現電商就業人員400多人,實現年電商交易額1.2億元,打了一場漂亮的脫貧致富翻身仗。

「兩畝大棚的百合花通過電商平臺已經被預訂的差不多了,這一茬百合花的盈利快4萬元了。」談及今年百合花的行情,三鋪村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桂安老人喜上眉梢。

直播電商激發農村新活力,背後是東海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加快電商產業發展的決心。該縣先後出臺電商發展規劃、加快電商發展實施意見、電商高質發展十項工程等一攬子政策,設立800萬元電商發展專項資金,為電商發展提供「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持。針對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不高,東海縣按「一村一特色、一鎮一精品、一縣一品牌」的思路,形成適宜網絡銷售的優質稻麥、綠色果蔬、健康畜禽、生態食用菌四大農業產業鏈,建立「東海農產品大資料庫」。

東海縣委書記高美峰表示,全縣將建檔立卡貧困戶、村級電商服務點等納入電商扶貧扶持範圍,對電商主體採購貧困戶產品、貧困戶自主電商創業等給予扶持,百姓收入得到不斷提升。據統計,東海縣已建成電商扶貧產業園6個,「觸網」農產品品牌近300個,直接帶動數千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相關焦點

  • 江蘇東海:電商直播做出大產業
    新鮮翠綠的葡萄、嚼勁十足的牛肉、顆粒飽滿的花生……「鮮」味十足的各色農產品充分展現了東海大地物阜民豐的喜人成果。 「買了10斤老淮豬肉,外加4箱大米,明天就送給孩子爺爺嘗嘗。」在現場,市民劉佩佩滿臉喜悅地說,「這些都是俺們地標產品,吃得放心,買得也開心。」
  • 魅力連雲港水晶之都.東海歡迎四方朋友
    水晶小鎮獲評全國50個最美特色小鎮第2位,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榮膺「中國最負盛名十大節慶」品牌,東海先後獲評「長三角十大最美騎行城市」「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等,形成了全域旅遊 的「東海實踐」。大抓旅遊、抓大旅遊,全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 江蘇東海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介紹
    東海是一座生態宜居、要素集聚的城市,素有「來到東海,福如東海」的美稱!這裡有溫泉、湖泊、溼地、森林等豐富的生態資源,風景名勝區遍布,森林覆蓋率23%,空氣品質常年位居江蘇省前列。共有大小水庫96座,城籍湖美,水借城秀,享有「百湖之縣」美譽,是一個具有現代品位、內涵厚重、濱湖清秀的特色生態新城。東海又是享譽中外的世界水晶之都。
  • 第六屆江蘇(東海•黃川)草莓文化旅遊節邀你共享「莓」好
    12月12日上午 第六屆江蘇(東海•黃川)草莓文化旅遊節在黃川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幕了。「中國草莓第一鎮」在初冬季節敞開胸懷,用香甜的體驗歡迎各路賓客。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單幹銀在開幕式上致辭說,希望東海縣以舉辦草莓節為契機,全力打造產業更加集聚、特色更加鮮明、優勢更加突出、富民更加有效的優勢特色產業,做好「小草莓大產業」這篇文章,
  • 東海:助推水晶產業邁向國際化
    我縣地處國家「一帶一路」交匯點核心區,江蘇省「沿海經濟帶、江淮生態經濟區、淮海經濟區」三大戰略疊加區,境內水晶儲量、質量均居全國之首,獲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入選「江蘇符號」,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評為「世界水晶之都」。
  • 東海將晶光璀璨水晶分享給「世界」 實現電商網絡零售額154億元
    一根網線提優東海水晶銷售模式的背後,則是東海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加快電商產業發展的決心。該縣先後起草了電商發展規劃、加快電商發展實施意見、電商高質發展十項工程等一攬子扶持政策和文件,開設了阿里巴巴網上水晶城、東海水晶天貓旗艦店、「淘寶·文化中國」東海水晶館。與中寶協合作建立雲平臺·紅巢水晶直播基地。去年,實現電商網絡零售額154億元。
  • 婺城農業迸發新活力「花滿婺城」鋪陳新畫
    以此為契機,婺城區確定了「箬陽龍珍」小而特、小而精的總體發展思路,加快標準化茶園建設步伐,謀劃建設茶事體驗中心,計劃改造升級「清照花園」,不斷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力爭到2025年末,茶葉產值翻一番,茶農收入比2019年增加一倍。作為一個農業大區,如何發揮優勢,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一直是婺城區重中之重的工作。
  • 從「 賣貨郎」到買全球賣全球 ——解碼直播經濟下港城富民產業轉型
    今年,連雲港市首次實現了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縣域全覆蓋,東海水晶城成功獲批國家級電商示範基地。在今年3月淘寶官方發布的全國十大淘寶直播之城榜單中,連雲港毫無爭議地位居全國第三、江蘇第一。   因勢利導 政府助力   今年疫情期間,港城一系列產品通過網絡擴大了銷售半徑。
  • 「軟實力」迸發新活力
    【襄陽政府網消息】(襄陽日報 劉明 王慧)過去的五年,我市堅持把文化建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來抓,實現了新突破和跨越式發展。如今的襄陽,文化事業快速發展,文化產業方興未艾,「文化襄陽」正迸發出新的活力。  文化活動異彩紛呈  襄城區薈園群眾文化活動示範點是今年我市確定的首批「群眾文化活動示範點」之一。
  • 紡織服裝周刊:源頭煥新,活力迸發!2020中國紹興柯橋坯布紡織新材料...
    紡織服裝周刊:源頭煥新,活力迸發!,全面展現來自紡織源頭的創新活力和強勁的復甦姿態,為「雙循環」格局下提振和堅定行業發展信心注入「強心劑」。天竹聯盟、美國杜邦、江蘇斯爾克、廣宇紡織、蘭天織造、福華織造、東海翔染整、宏亮紡織、邦特纖維、邁寶科技等行業骨幹企業,攜纖維、紗線、坯布、面料、印染、後整理、紡織機械等全產業領域展品,齊聚柯橋,共謀後疫情時代行業新發展。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東海:「晶都」鄉村放異彩 齊心繪出...
    「晶都」這個閃亮的名字,是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的暱稱,源自東海盛產美麗水晶的悠久歷史。而今,東海廣袤的農村、數十萬農民的生活也越扮越靚,開啟了「晶都」之美的鄉村新篇章。  尹灣村四組農民居住條件的蝶變,是東海近年來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住房條件改善的一個縮影。據介紹,東海計劃投資40.3億元,建設23個新型農村社區,讓8395戶農民搬進新居。截至目前,已正式開工的13個新型農村社區正在加緊建設,越來越多的農民會搬出舊房、危房,住進新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 賣貨郎」到買賣全球 解碼直播經濟下...
    趁著這樣的熱潮,張延喜開始在網上做起海鮮生意。在他的帶動下,海頭鎮從事直播的電商發展到6000多家。今年,連雲港市首次實現了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縣域全覆蓋,東海水晶城成功獲批國家級電商示範基地。在今年3月淘寶官方發布的全國十大淘寶直播之城榜單中,連雲港毫無爭議地位居全國第三、江蘇第一。  因勢利導 政府出妙招助力「新經濟」  今年疫情期間,連雲港一系列產品通過網絡擴大了銷售半徑。在疫情重點防控階段,全市各類電商企業為市民配送的生活物資超億元。
  • 儀徵市工業企業迸發轉型升級新活力
    中國江蘇網4月21日揚州訊(儀軒)目前,儀徵市工業經濟正逐步復甦,17個主要行業領域、372家規上工業企業、2700多家中小微企業基本復工。已經復工的工業企業,一邊參與疫情防控,主動服務社會需求,一邊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尋找企業轉型發展之路,展現出民營企業抵禦風險的硬核實力和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活力。以變應變技術改造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疫情發生後,口罩、熔噴布等物資緊缺,儀徵市醫療用品相關企業主動擔當社會責任,對防疫物資生產線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加快企業轉型升級,謀求發展新路徑。
  • 江蘇東海縣:幸福像「花兒」一樣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隨著我國城鄉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東海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充分發揮本地資源、氣候、交通、區位等優勢,發展花卉生產,積極培育花卉產業,並確立了「政府引導、個體投資、政策扶持、穩定發展」的思路。東海鮮花看雙店,雙店鮮花看北溝。東海縣雙店鎮北溝村鮮切花特色種植聞名遐邇,是江蘇省鮮切花種植第一村。
  • 東海人的「花樣」幸福新生活
    在雙店鎮的百合生產基地裡,滿臉笑容的花農李本先駕駛著拖拉機,在棚內翻整收割後的土地,嘴裡念叨著:「沒想到受疫情影響,今年兩個大棚鮮切花還賣了6萬多元,等疫情過去了,咱們的日子肯定會比花兒還要美。」基地裡,其他忙碌著的花農們也都紛紛點頭贊同。
  • 第六屆江蘇草莓文化旅遊節在東海縣開幕
    圖為開幕式現場 黃川鎮政府供圖圖為第七屆江蘇「紫金杯」優質草莓金獎產品展示現場 黃川鎮政府供圖第六屆江蘇(東海·黃川)草莓文化旅遊節12月12日在東海縣黃川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幕。據了解,東海縣草莓有著近40年的種植歷史,佔據了江蘇草莓種植面積的1/10,以黃川鎮為中心,輻射石榴、溫泉、白塔等鄉鎮的草莓產業發展集群初步崛起。「全縣種植面積3.6萬畝,年產量8.8萬噸,總產值10億元,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南京等國內多個大中城市。」東海縣委書記高美峰說。
  • 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
    近年來,東海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以「世界水晶之都、生態宜居福地」為目標,以水晶、溫泉為品牌,以生態休閒為特色,全力打造「春季摘草莓、夏季浴森林、秋季吃葡萄、冬季泡溫泉、一年四季賞水晶」的特色旅遊資源。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移動5G助力連雲港東海水晶「賣全球」
    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進一步推進,中國東海水晶城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作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水晶城內除了每天忙碌的商戶和來往交織的客商外,隨著東海移動5G網絡的覆蓋,近期來到水晶城開展網絡直播銷售的水晶主播也越來越多。
  • 科技創新 讓楊凌企業活力迸發
    科技創新 讓楊凌企業活力迸發 來源: 陝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0-
  • 老園區迸發新活力,廣州文化園區亮點十足
    老園區迸發新活力近年來,廣州市通過「三舊改造」為文化產業發展騰出空間,文化產業園區實現數量和質量 「雙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目前有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約400個,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有21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有20個,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有3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