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白巖松在央視《新聞1+1》欄目中視頻連線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面對美國媒體說美國方面正在研究讓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家屬不能進入美國的荒唐言論,對此您怎麼看?他以兩句古詩霸氣回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兩句詩前一句形象地說明了中國的復興和崛起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人類社會新陳代謝的產物,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第二句則準確地刻畫出了中國的大國胸懷和氣度,點明了中國之所以能夠實現復興和崛起的根本原因。
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上來看,這兩句詩都有著怎樣的含義呢?首先這兩句詩都是千古名句,是勵志詩;其次,它們都有深刻的哲理,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前一句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唐代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詩是這樣的: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有關這首詩還有這樣一段典故:劉禹錫早年曾參與王叔文集團,主持新政改革。因為觸及到藩鎮、宦官和其他官僚的利益,改革失敗。公元805年,在位八個月的唐順宗因此被逼退位,而劉禹錫、柳宗元等人被貶謫。白居易也是中唐時期的大詩人,和劉禹錫同一年出生,兩個人的命運也極為相似,在仕途上一直鬱郁不得志。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為上書言事而被貶。
劉禹錫和白居易,兩個人惺惺相惜。公元826年冬天,劉禹錫應召回京,在揚州遇到了同樣被貶應召回京的白居易。在酒席上,白居易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他叫屈: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意思是說:
劉先生啊,感謝你為我斟滿了酒,我拿起筷子敲打著碗碟,為你吟唱一首詩歌。就算是像你這樣的「詩壇國手」,名滿天下又能怎樣呢?厄運重重壓迫,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啊。
抬眼望去滿朝文武都是風光無限,真正有才能的你卻一直失意落寞,獨自看著大好時光白白流逝卻無可奈何。雖然,你深知要成名成才總是會遭受一些波折,但是遭到貶謫的這二十三年中,你的曲折磨難也太多了呀!
好朋友為自己打抱不平,劉禹錫心裡自然也是感慨良多,觸景生情,他也即興賦詩一首作為回贈,這就是膾炙人口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首詩的意思是:白先生啊,感謝你對我的理解。我在巴山楚水這荒涼偏遠的地方,被人拋棄,白白度過了二十三年的光陰。懷念友人,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此番回來恍如隔世,早已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
但是有何辦法呢?命不由人,我們應該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舊事物總是會被新事物所取代。你看那沉船的旁邊,有千艘帆船飛馳而過,那已經枯萎的老樹前面,萬木爭春。我已經老了,正如那沉船枯樹,但是今天聽了你為我吟唱的詩歌,我心裡很感動,又重新找回了振奮昂揚的精神。
劉禹錫的這首詩,較之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更有藝術價值和積極意義。他既表示了自己對世事變遷和宦海沉浮的豁達胸懷,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又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深刻哲理。
崔天凱的第二句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同樣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在回答白巖松的提問中,崔大使對它的解讀有兩點:一是這首詩寫的是泰山,泰山在中國人的文化和觀念中代表了一股正氣,我們始終要堅持這股正氣。第二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這一覽眾山小,不是說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而是要跳出當前的具體問題,看看世界的未來,看得更長遠一點。崔天凱大使的理解十分深刻到位,令人讚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的意思是:
泰山到底怎麼樣?它是如此雄偉,鬱鬱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大自然在這裡凝聚了神奇秀麗的景色,山南山北截然不同,如同被分割為黃昏與白晝。神奇縹緲的雲霞蕩滌著我的心靈,睜大眼睛看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讓我沉醉。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眾山,那時候周圍所有的山都會顯得極為渺小。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末尾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句,寫詩人從望嶽產生了登嶽的想法,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此句,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眾山的小和泰山的高大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面對中國的日益崛起,美國可謂是寢食難安,章法全亂,像一條瘋狗一樣見誰咬誰,吠吠不可終日,全然失去了一個大國應有的風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詩看似普通實則高屋建瓴、振聾發聵,表面上說給美國等反華勢力聽的,實際上也是在告誡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無論遇到怎樣的大風大浪,虎狼偷襲,我們都應像泰山一樣氣定神閒、巋然不動,不僅要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懷和氣度,還要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自信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