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影大師赫爾佐格:這五部紀錄片,你們一定要看看

2020-12-17 澎湃新聞

今年78歲的德國導演維爾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是當今影壇最具傳奇色彩的電影人之一,曾執導過《陸上行舟》《天譴》《加斯·荷伯之謎》《史楚錫流浪記》《吸血鬼》等極具其個人特色的經典作品。為追尋自己心目中人類最深層的真相,他不惜上天入海,甘冒生命危險,以鏡頭記錄下各種充滿想像力的奇詭畫面。

赫爾佐格的最新紀錄作品《火球:來自黑暗世界的訪客》(Fireball: Visitors from Darker Worlds)日前也已登陸蘋果流媒體平臺。藉此機會,他接受了英國《衛報》採訪,列舉了自己心目中的影史上五佳紀錄片。

維爾納·赫爾佐格在赫爾佐格看來,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所謂的紀錄片,其實嚴格意義上都要歸類在新聞報導裡才對。「講的大都是某個社會問題,結尾一定要講出個子醜寅卯來,一定要給人希望。但是我卻不喜歡這種電影。」赫爾佐格認為,真正優秀的紀錄片,必須完全不同於新聞報導。「真正優秀的紀錄片,必須要實現某種詩意,必須讓觀眾對何為真相產生更為深刻的認識。」以下,便是他自述的心目中最接近這一標準的五部優秀紀錄片:「就當是給我個面子,這五部電影,你們一定要看一下。」

《殺戮演繹》(The Act of Killing,2012)

導演:約書亞·奧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這部電影說的是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的大屠殺,而我本人就是執行製片之一,所以把這部電影選進來,我多少也有些徇私。

當時我人在倫敦,有人告訴我說,這邊有個年輕人,約書亞·奧本海默,他非常非常希望能跟你見一面。於是我們就見了一面,他打開筆記本電腦,給我放了九分鐘已經拍好的素材。我當時就覺得,這些東西我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真是一下子把我給震住了。之後我就成了這部電影的顧問,但其實當時所有的素材都已經拍好了,所以我給他提的建議,不是怎麼去拍,而是怎麼把整個故事給剪出來。

奧本海默原本剪輯好的一個版本裡,你們現在看到的影片結尾,其實完全都沒用上,都給剪掉了。我看完之後問他,你手裡還有別的素材沒有?於是他就把所有原始素材都給了我。我看到了那段畫面,四分鐘長度,未經剪輯過。我告訴他,別去動它,就照原樣放在最後,這樣的內容,不管是誰,一輩子都難得再見到一次。結果,我的建議遇到不少阻力,不少參與項目的人都反對,覺得還是有顧慮。所以我又告訴他:「約書亞,如果你不把這段畫面放在影片最後的話,你這輩子就算是白活了。」最終,他採納了我的建議。

《通靈仙師》(The Mad Masters,1955)

導演:讓·魯什(Jean Rouch)在我看來,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紀錄片。影片拍的是非洲加納的工人:到了周末的時候,他們會結伴跑到山裡面,靠咀嚼某種植物讓自己陷入迷醉的狀態,然後搞了不少非常非常奇怪的儀式,來迎接女王特使的光臨。拍這部電影用的攝影機,還是靠搖動手柄來啟動的那種,所以每一個鏡頭,最長也就只能拍24秒。

《悲哀和憐憫》(The Sorrow and the Pity,1969)

導演:馬塞爾·奧菲爾斯(Marcel Ophüls)一下子就想到了這部電影,它說的是「二戰」時的法國抵抗運動。這部電影,改變了法國人之前對於自己的看法。原本有些法國人還認為,淪陷時期,所有法國人都忍辱負重,不曾與納粹同流合汙。但那種說法,原本就只是傳說,而這部電影在打破這一傳說上做了不少貢獻。這電影挺長的,四個多小時,有很多淪陷時期和解放後的畫面素材,關鍵還在於它拍得特別自省。

《弗農,佛羅裡達》(Vernon, Florida,1981)

導演:埃羅爾·莫裡斯(Errol Morris)這是他繼《天堂之門》(Gates of Heaven)後拍的第二部紀錄片,當時也是我推動埃羅爾·莫裡斯去拍了這部電影。

莫裡斯在佛羅裡達州狹地某個小鎮上待了不少時間,整天就是和當地人聊天,建立感情。那可真是一個不可言喻的地方,充滿了各種奇幻與詭異。這部電影你們一定要看一下。我該怎麼描述它呢?我也不是影評人。總之,那真是一部非常非常偉大的電影。

《灰熊人》(Grizzly Man,2005)

導演:維爾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已經有四部了,還差一部,就選我自己的《灰熊人》吧。理由就是,類似這樣的電影,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整個故事的氣氛非常強烈,主人公——那位愛熊如命的蒂莫西·屈德維爾(Timothy Treadwell)個性也很吸引人。我不能因為這片子是我自己拍的,就故意不把它選進去。事實就是,這五部電影,都很優秀。

在推薦完以上五部作品後,赫爾佐格又補充說:「話說回來,我的看片量其實很少。大家總覺得,身為電影人,肯定都是閱片無數,甚至像馬丁·斯科塞斯那樣,自己家裡就有電影放映室,收藏了不少電影拷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斷地在看電影。但是,我不是這樣的。我一年差不多也就看個三部電影。」

相比起看電影,赫爾佐格的時間,都用在了閱讀上。「我幾乎每天都會看書。並不是為了從中汲取靈感,純粹只是因為我對某些事情感興趣。」他最近一段時間的興趣對象是古希臘史學家狄奧多羅斯(Diodorus Siculus)關於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腓力二世的著作。「狄奧多羅斯實在是寫得太精彩了,哪怕是最天馬行空的巴西電視肥皂劇,都寫不出這麼瘋狂的情節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朝向詩意,更深層的洞察力及真實的啟迪|電影大師赫爾佐格推薦的五...
    電影大師沃納·赫爾佐格最新一部紀錄片《火球:來自黑暗世界的訪客》已經在AppleTV+上線。興趣廣泛的赫爾佐格這一次將目光對準了隕石和彗星,並聯手地球學家克裡夫·奧芬海默拍攝。 他最近接受衛報採訪,列出了他心目中的紀錄片五佳。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推薦的四部紀錄片
    我發現這是一幅令人驚嘆的肖像,畫的是一個被魔鬼附身的男人,我的腦海裡一直縈繞著那首「郊狼」的歌。之後,我又看了幾部 赫爾佐格電影。我認為他的電影裡有很多關於人性的東西,並提供了大量的教訓。
  • 徵服者赫爾佐格:用電影的偉大,證明人類的渺小
    受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北京電影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和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邀請,德國電影大師沃納·赫爾佐格3月底來到北京,與北京電影學院師生和北京的影迷進行交流。與此同時,北影也藉此機會放映了赫爾佐格中早期拍攝的五部故事片,讓人大開眼界。
  • 妮可·基德曼加盟赫爾佐格新片《沙漠女王》
    妮可·基德曼加盟赫爾佐格新片《沙漠女王》 時間:2013.09.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熊小白 分享到:
  • 上海電影節最值得關注的那些電影,我都給你們挑出來啦!
    尤其是,對於很多已經闊別影院半年以上的影迷朋友來說,這一定,是一場電影饕餮吧。義大利電影大師費裡尼作品展向大師致敬今年是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誕辰100周年,基本幾個主要電影節,都有費裡尼作品展。
  • 女生必看經典時尚電影,第一部你們一定看過,歡迎補充
    女生必看經典時尚電影,第一部你們一定看過,歡迎補充 第一部:穿普拉達的女王 豆瓣:7.9 每位女生的時尚啟蒙電影,一個關於努力,迷失和找回的好故事,經典之作,百看不厭!第二部:律政俏佳人 豆瓣:7.2 勵志又感人的一個輕鬆喜劇,誰說漂亮女生都是花瓶,這部電影教你做人。
  • 過去10年,全球最佳紀錄片110部
    流媒體興起後,紀錄片投資方式改變更使得創作者獲得前所未有的表達自由。如今每年都會有好幾部不同類型紀錄片受到推崇或熱議,可能是大師探索之作、可能是絕妙人物傳記、可能是複雜政商議題、可能是離奇罪案重審、可能是人類極限探秘……十年前是完全想像不到的。
  • 設計師不容錯過的10部紀錄片!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選了10部紀錄片,一起來重溫經典,學習經典的設計思想吧! 3.設計天賦 英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系列關於產品設計紀錄片,一共包括五集,每集60分鐘,通過採訪各知名設計師及相關的設計評論者,講述產品設計的歷史和未來
  • 2015年柏林國際電影看點前瞻
    聖杯騎士 Knight of Cups導演: 泰倫斯·馬力克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泰倫斯·馬利克的這部片子終於要上映了,而且選擇角逐柏林金熊。關於這部電影,我們已經期待了很多年了。包括其強大的陣容,這應該也是本屆柏林競賽單元最大牌的一部影片了吧。不過,以泰倫斯·馬利克的風格,你的重心,一定不會只停留在那些明星上的。
  • 赫爾佐格-德梅隆為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增加美術館
    赫爾佐格-德梅隆為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增加美術館
  • 世界第二部油畫電影《致愛梵谷》
    嚴格意義上講,《畢卡索的秘密》應該是首部油畫電影。他紀錄了大師畢卡索的作畫全過程。今天說的這部電影是關於荷蘭油畫大師文森特·梵·高。
  • 170+藝術電影紀錄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836397八集BBC年度巨獻紀錄片《藝術的力量》,將為您詳細講述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谷、畢卡索以及羅斯科八位藝術家的生平,重現這八位藝術大師的創作歷程。八位藝術大師擁有自成一派的創作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本片將全面剖析藝術大師們孕育和誕生藝術品時扣人心弦的故事。
  • 發現紀錄片|不能錯過的五部震撼心靈的紀錄片
    本期推薦五部發生在醫院的紀錄片。這其中有對生命真正的意義的探索;有為了延續生命而不斷尋在醫學領域求突破和探索的科學科普;也有面對生命的種種困境所作出的艱難選擇,從醫學發展、就診人員和問診醫生三個視角,詮釋對生命的敬畏與呵護。
  • 22部時尚紀錄片,窺探人在時尚圈的體驗
    除此之外你一定很好奇,在時尚行業工作和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時尚圈大咖過著怎樣的生活……關於這些問題,不妨以觀看時尚紀錄片做為切入點尋找答案。除了《九月刊》、《時尚大帝》、《YSL詮釋時尚大師的一生》等這些久負盛名的經典時尚紀錄片,近年來有更多選題新穎、製作精緻的紀錄片誕生,我們花費了近80小時觀看了40多部紀錄片,選出了最值得看的22部,希望能為你從各個角度走近時尚圈提供一些思路。
  • 想了解普拉達、香奈兒就一定要買?看完這幾部經典電影同樣可以
    最有效快速的方法就是補完這幾部關於奢侈品的電影~這幾部經典時尚大師的紀錄片,讓你全面認識時尚行業,真正的領悟時尚精神與理念,再也不怕跟不上時尚潮流!《穿普拉達的女王》2006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是安妮·海瑟薇和艾米莉·布朗特聯合主演的一部關於奢侈品的時尚電影。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剛離開校門的女大學生,誤打誤撞地進入了一家世界頂級時尚雜誌社當主編助理的故事。
  • 這 10 部時裝紀錄片同樣值得收藏
    10 部時裝紀錄片同樣值得收藏在時尚平臺 Dover Street Market 上也能看電影了?除去《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今次,我們還為大家盤點了 10 部值得一看的時裝紀錄片。
  • 看了赫爾佐格、季裕堂御用的頂級品牌bulthaup,才知道什麼叫德國工藝!【環球設計1935期】
    頂級廚房 說起德國品牌,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其驚人的精細化工藝,今天我們來看看源於包浩斯設計的頂級廚房品牌bulthaup
  • 紀錄片《浩劫》導演克勞德·朗茲曼去世,享年92歲
    法國紀錄片大師克勞德·朗茲曼。東方IC 資料法國紀錄片大師克勞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於7月5日在巴黎聖安託萬醫院去世,享年92歲。朗茲曼從影近半世紀,但導演的作品總計僅十部。在其中,以1985年的《浩劫》(Shoah)影響力最巨,足以令其名垂青史。死訊傳來之際,正值其新作《四姐妹》(Les Quatres Soeurs)在法公映,不免更加令人唏噓。
  • 科波拉、費裡尼、赫爾佐格,1972夢想電影節|克勞德·金斯基|...
    這或許也證實了,不少歐美著名女歌手來華演出,在返場階段討好東道主,盯著注音的曲譜,努力發音,要麼是《茉莉花》,要麼是《小河淌水》。以上是題外話,不一會兒後我出門跑步,回來打開手機,黑爪發來一個英國《衛報》文化版新聞連結,亞力克斯·考克斯的夢想電影節:科波拉、費裡尼、赫爾佐格及1972幫(Alex Cox's dream festival: Coppola,Fellini, Herzog and the 1972 gang)。
  • 假期在家太無聊,這五部喪屍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本片中的喪屍不同於其他電影中的喪屍,它們懼怕陽光,只能在黑夜中行動,而且還有一定的情感與理智,懂得合作會拯救自己的同伴。 本片中主角作為紐約唯一的倖存者,在白天時他在荒蕪的城市裡狩獵,和自己的狗做千篇一律的事情,去早已空無一人的影音店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