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提醒:是福是禍,就看你能不能守住這三點

2020-12-26 鈺鈺要旅遊

我們常說:「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不幸還是夫妻完全取決於個人的行為。由於祝福和不幸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如何獲得祝福並避免不幸? 《易經》的智慧告訴我們,究竟是福還是禍,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否謹守本分,也就是守分。

一、守住你的位,不做出位之事

確保你安守本分,不要做超出你能力範圍的事情,否則災難將會來臨。孔子說的是所謂的守本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說,曾子說:「君子思不出其位。」子路之間一件事。子路出任邵這個地方的長官,魯國卿大夫命令人民在五個月內開通運河,子路負責此事。為了鼓勵大家工作,政府的資金還不夠,子路自己出錢,堅持薪水,甚至從家裡買菜養活所有人。

孔子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派資恭扔掉了子路工人準備的食物,並砸碎了鐵鍋。子路非常生氣,於是跑去跟老師吵架,對孔子說:「先生教我們每天做善事,促進仁慈和正義。現在我這樣做了,但讓子貢製造麻煩。你呢?嫉妒我做仁嗎?孔子說:子路!不要困惑。作了天子的男人,因為世界是他自己的,可以愛世界;當他是諸侯時,就愛自己國家的人民;當他是醫生時,他只關心自己的職責;普通百姓熱愛自己的家庭;慈善和公義的舉動固然是件好事,但超出範圍的慈善和公義卻侵犯了他人的權威。

孔子對子路也很友善,他像自己的兒子一樣愛學生,因為子路確實對子路很有幫助。這個,他會很受歡迎,但是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嫉妒。因此,即使知道自己的職責,做慈善,公義和愛別人之類的事情也必須是正確的。你要考慮在哪個位置上,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以及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上,這就是保持位置並保持觀點。

二、守住你的心,讓自己變得強大

有力量支配,但保持柔和的狀態而不會表現出敏銳度;知道一切,但不要以自己的見解和意志強加於他人;他們可以達到榮耀,財富,權力的地位。只有在永恆的美德仍然可以保持平淡的生活,並回到純真和樸實的情況下,它們才能被認為是完整的。綜上所述,紳士是一個隱藏工具的人,但是恪守職責,不會錯過自己的優勢。

為此,你需要保持自己的心。曾國藩死後,他的財產剩下不到兩萬兩白銀,這僅相當於一年級官員的錢。這樣,在那個昏暗而混亂的世界中,這確實是很少見的。只要你全心全意地應對所有變化,無論環境如何變化,無論風風雨雨,你都不會被打擾。情況改變了,即使周圍混亂,他也可以保持靜止。

能保持內心的人就像大地一樣溫柔而安靜,總是自卑,但沒有人否認它的廣闊。可以保持內心的人就像大海一樣被束縛和保留,總是讓自己自由自在。但沒有人否認它的深刻性。只有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保持鎮定與安寧,你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就可以證明自己真正強大。

三、守住你的嘴,是你最好的修養

《易經》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眾。」這是為了讓我們保持嘴巴。有些人在與他人相處時自誇,認為他們似乎視野開闊,知識淵博,積累了很多東西。您是否不知道他們感到輕浮,膚淺和自大。吉祥的人很少說話。

因為他的頭腦平靜了下來,所以他知道如何判斷情況和情況,以及他的言語和膚色一旦平靜下來就不會說話,所以他沒多說話,但是當這些話出來時,它們會使人們感到值得信賴,所以他在正確的時間發言。一個信守職責,可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可以保持自己的心臟,可以保持自己的嘴巴,做一個認真的人,腳踏實地,不偷竊,不作弊或欺騙,或欺騙的人,不要嫉妒或奉承,這樣自然能夠避免災難,而且沒有不利條件。

今天,向大家推薦此《易經》。他使用文字和圖片的組合來用白話告訴你一些困難的古代文字,並逐一向你展示深刻的原理。從卦開始到說明,它結合了生命。即使我們不懂古典漢語,書中的具體事例也使我們能夠理解《易經》的內容。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圖的解釋,到《易經》中的圖像,數字和原理的介紹,然後到《易經》中的形式和圖形文章。

我經常聽到周圍的朋友抱怨說,文言文內容太過晦澀難懂,今天我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通過結合例子給你分析問題,把晦澀難懂的問題,變成人人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知識,實在是讓我受益無窮。

相關焦點

  • 老祖宗告誡:是福是禍,最重要的是守好這3處,求財得財富貴自來
    《易經》可以說是一本「千古奇書」,也是一本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因為我們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不管你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從《易經》中找到你下一步該怎麼做的答案。老祖宗說:是福是禍,最重要的是守好這3處,求財得財,富貴自來一、守住自己的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從小到大,我們有多少次丟掉了自己的夢想,丟掉了自己的初心,有人丟掉了,之後會花更多的代價找回來,可很多人丟掉初心以後就再也找不回當初那顆滿懷熱情的心了。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4句話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老祖宗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老祖宗告誡我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和人交往,一定要懂得保護他人的自尊,這是為人處世的底線原則。如果一個人有了點本事,就仗著自己有點資本,有點地位,在辦事的時候,或者和人交往的時候,故意說一些傷對方自尊的話,那勢必會給對方造成傷害。
  • 「是福不是禍,是災躲不過」是定數嗎?《易經》告訴你其中的天機
    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老子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福和禍也是一對辯證的矛盾事物。借用易經陰陽之理進行解析,我們把好事情稱為陽性狀態;壞事情比做隱性狀態。這個陽性狀態和陰性狀態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從經典的太極圖上根本表現不出來,我們把太極圖轉換一下,變成一棵大樹的輪廓,就一目了然了!
  • 《易經》:你的未來是貧是富,就看能不能守住這兩個字
    《易經》認為,看一個人的運勢是貧是富,跟兩個字有關,你可能以為是「吉兇」,其實不然。如果學習《易經》,只是想了解吉兇,看看自己的運氣好不好,那就真的把《易經》當成算命工具了。而如果探究《易經》的義理,就知道《易經》價值觀裡,最重要的並非「吉兇」,而是另外兩個字,叫「無咎」。吉兇是什麼?《易經·繫辭傳》說:「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吉,就是你得到了一些東西;兇,就是你失去了一些東西。
  • 易經提醒世人:當你落魄時,做好這三件事情,有望時來運轉
    易經提醒世人:當你落魄時,做好這三件事情,有望時來運轉俗話說:「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一個人不管多麼落魄,只要還活著,就要有志者、事竟成的骨氣。虎落平陽、龍遊淺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慫字。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順,沒有誰的生活一片坦途,人生起起伏伏才是弧度的圓滿。
  • 《易經》提醒:人成功之後,有2句話不能說,亂說話福氣就會溜走
    《易經》提醒:人成功之後,有2句話不能說,亂說話福氣就會溜走一首歌曲中唱出:「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取得成功。」辛勤耕耘總會有收穫,來之不易的造就,要加倍愛惜。有些人了解,要需要保證取得成功的成效,就需要嚴於律己,不可以驕傲自滿。言行舉止都需要掌握好分寸感。
  • 易經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若身邊出現這幾件怪事,要警惕
    易經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若身邊出現這幾件怪事,要警惕《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包羅萬象、廣大精微,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文化傳統的源頭,儒家、道家皆以為經典,幾千年來對華夏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易經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 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最上等的人是這樣的……
    其實,人這輩子就是個過程。禍福相依,得失相伴。沒有人會永遠得到,也沒有人會一直失去。得到未必是福,失去也未必是禍。 《道德經》中有兩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多少大富翁,突然一夜之間破產,這都是事實。 禍福是變動的,現在看起來是禍,不久之後會發現,原來是福。現在看起來是福,過後才知道原來這是禍。 我們都知道禍福是會變動的,但是誰都不知道禍福是怎麼變動的。它沒有一定的規律,是隨機的,是不固定的,因為當中有太多因素。
  • 易經:人窮不要緊,心軟才要命,心軟之人學會這三點,福氣就來了
    《易經》中透露,心軟的人能夠學會這三點,福氣源源不斷就能來。1、腳踏實地《易經》履卦中表示:履,足所依也。所以心軟之人尤其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只有為人講誠信,明辨是非,才能守住自己家庭的幸福未來,這一點一定要牢記。
  • 易經提醒:一個不容易被激怒的人會有這三個特點
    不可否認,《易經》是中華民族的經典之作,也是古老作品中最多的一部,他包含了宇宙萬象的所有原理,並將人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修養和實踐以及應對策略發揮到極致。福報這本書實際上可以避免福報的未來,這本書更能預測未來。易經提醒你:一個不容易被激怒的人會有這三個特點,所以你遇到他們的時候要多加注意!
  • 易經提醒:人過半百,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宜久留,是對家庭負責
    《易經》是"大道之源",對於普通人來說,恰恰就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易經》需卦提醒世人: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易經》告訴我們:人過半百,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這是對家庭負責。一、喪失鬥志的人。
  • 易經中「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的真相
    在易經中福中是陽,不幸是陰。所有陽都是單數,所有負數都是偶數。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個說法「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只有一種祝福。就像某人買彩票在大獎,明天繼續再買,不會再中大獎,因為沒有雙重幸福!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自然法則,每個人都在時時刻刻中繞著他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他。有一次,我妻子開著電動三輪車做生意,突然,前輪被釘子刺破了,在路上壞了。打電話給我,我會在家裡換另一輛三輪車的前輪給她換。當我回到家,我找到了修輪胎的工具,然後我去做其他的事情,輪胎修理工具散落在那裡,但沒有清理乾淨。
  • 《易經》:當你落魄的時候,做好這三件事情,能幫助自己鹹魚翻身
    《易經》:當你落魄的時候,做好這三件事情,能幫助自己鹹魚翻身俗話說:「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一個人不管多麼落魄,只要還活著,就要有志者、事竟成的骨氣。虎落平陽、龍遊淺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慫字。因此,當你落魄的時候,請牢記這四張底牌,翻身也許還有機會。第一張硬底牌:看得起自己。易經中說:做人,一定會遇到挫折和打擊的時候。一個人遇到挫折和打擊不要緊,因為大家都會經歷人生的不平之事,很多人,越是逆境,也能激發出自己的潛能,原因就是自己能夠看得起自己。
  • 讀懂這4個字,你就懂得了《易經》的精髓!
    《易經》的本質,只有一個。一個是「變」,另一個是不變。有些朋友疑惑了,你這是語病吧!說本質一個,可以你卻說了倆。我們中國的文化,在文字上體現的最為明顯,你就說這個「倆」字,一個字代表兩個人,兩個人一個字,變和不變也是一樣,永遠不變的就是變,變是永恆不變的規律。
  • 易經中「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的道理
    在易經中福為陽,禍為陰。凡是陽都是單數,凡是陰都是雙數。所以才有了「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的說法。福氣來了,只有一個。就好比有人買彩票中了大獎,明天繼續再買,就不會再中大獎了,因為福不雙至嗎!災禍來了,就不可能是一個,緊隨其後還會再來一個,這叫「禍不單行」。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每個人都在時時刻刻圍繞著這個規律運轉,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著。有一次,我妻子開著電動三輪車做生意,前輪突然被釘子扎漏了氣在路上拋了錨。給我打電話,我把家裡另一輛三輪車的前輪換下,給她帶去更換。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發財,靠的不是人脈,建議你讀讀這6句
    《易經》上說,潛龍勿用。萬事萬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可循,做事也不例外。為什麼在付出同樣努力的前提下,有的男人能成就一番大器、功成名就,有的男人即使碰得頭破血流,也沒有太大成就呢?這與其做事功夫的高低有著重要的關係,重要程度遠超所謂的人脈。
  •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
    《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並且這《易經》中還藏著一個人成功的秘訣。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一、不忘妄議別人的是非《易經》記載著這樣一句:「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在說沒有妄念、妄行,守住正道才是好事。
  • 《易經》:人到五十,這3種人來家做客,切記不能讓其久留!
    《易經》:人到五十,這3種人來家做客,切記不能讓其久留!1、放高利貸的人《易經》:"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畢竟人面對足夠大的誘惑的時候,是往往不能輕易守住本心的。其次,這些人的「氣場」可能也不會太好。所以如果是放高利貸的人就不要讓他在家久留。
  • 易經:不要說自己運氣差,平常人做到這6點,自然有好運氣加身
    我們生活在這世間總是會發現,有人獲得成功特別的容易,有人用盡全力卻離獲得成功還差那麼一步之遙,這時候我們就會將這其中的因素稱之為運氣,說前者運氣好,而後者則差那麼一點運氣。但是運氣這個東西看起來是玄之又玄的,看不見摸不著,不是實質的物質。
  • 《易經》提醒你:你經常說的話,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
    《易經》提醒你:你經常說的話,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縱觀古今,你會發現,能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確決策的成功人士,例如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都熟讀《易經》這一本書。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話一點也不為過。